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源性抑制细胞监测在评估中晚期肝癌TACE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丽 余日胜 +7 位作者 赖林强 应希慧 吴发宗 张登科 胡晓蕾 王祖飞 涂建飞 纪建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2-746,共5页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监测在评估中晚期肝癌TACE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于浙江大学丽水医院的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根据MDSC的ROC曲线,将所有患者分为低MDSC组和高MDSC组,K-M分析患者的无...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监测在评估中晚期肝癌TACE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于浙江大学丽水医院的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根据MDSC的ROC曲线,将所有患者分为低MDSC组和高MDSC组,K-M分析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MDSC组和低MDSC组患者在甲胎蛋白(AFP)水平、肝硬化、肝内转移及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低MDSC组的PFS(P=0.03)、OS(P=0.0025)显著优于高MDSC组。低MDSC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的累计PFS及术后1、2和3年的累计生存率显著优于高MDSC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DSC、肝硬化、BCLC分期是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后OS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结论MDSC表达水平能够作为中晚期肝癌TACE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髓源性抑制细胞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