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蒙脱石的结构与带电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胡秀荣 吕光烈 +1 位作者 顾建明 陈林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71-1175,共5页
选择了我国不同产地、有相当储量的12种蒙脱石,用化学组成结构分析法、阳离子交换容量法和直链烷基铵法对其电荷密度的来源、大小、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所有双八面体蒙脱石的总电荷密度值在0.40~0.45eq/犤(Al,Si)4O10犦之间,其中永久... 选择了我国不同产地、有相当储量的12种蒙脱石,用化学组成结构分析法、阳离子交换容量法和直链烷基铵法对其电荷密度的来源、大小、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所有双八面体蒙脱石的总电荷密度值在0.40~0.45eq/犤(Al,Si)4O10犦之间,其中永久负电荷和端面可变负电荷由于受八面体位Al与Mg占位数间差异的影响而差别悬殊,八面体位Al占位数1.5以上,Mg占位数0.3~0.4的是低层电荷(0.28~0.33eq/犤(Al,Si)4O10犦)、高端面可变负电荷(>0.16mmol·g-1)的蒙脱石;八面体位Al占位数1.3~1.4,Mg占位数0.30左右的是高层电荷(0.40~0.45eq/犤(Al,Si)4O10犦)、低端面可变负电荷(<0.07mmol·g-1)的蒙脱石.多数天然蒙脱石八面体片中Mg与Al的占位数介于这二者之间,层电荷密度和可变端面负电荷也介于二者之间,大部分蒙脱石的负电荷主要来自八面体位,但也有个别主要来自于四面体位中Al对Si的同晶取代.文中还讨论了影响可变端面电荷的因素和八面体片中铁对电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蒙脱石 结构 带电性 电荷密度 直链烷基铵 化学组成 阳离子交换容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8]芳烃钕-Al(i-Bu)_3体系催化乙烯聚合 被引量:4
2
作者 沈之荃 陈耀峰 +2 位作者 张一烽 寇瑞强 陈林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982-1984,共3页
Calix[8]arene neodymium was prepared by reacting calix[8]arene with metallic sodium in a mixture of benzene and isopropanol, then with anhydrous neodymium chloride. Calix[8]arene neodymium in combination with Al( i Bu... Calix[8]arene neodymium was prepared by reacting calix[8]arene with metallic sodium in a mixture of benzene and isopropanol, then with anhydrous neodymium chloride. Calix[8]arene neodymium in combination with Al( i Bu) 3 as a cocatalyst was active in the 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Effects of Al/Nd molar ratio, concentration of catalyst and temperature on the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were studied in detail. Polyethylene having M v of 97×10 4 was obtained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Nd]=8×10 -4 mol/L, the molar ratio of Al to Nd=15, 80 ℃, 0.5 h; ethylene pressure=1.2 MPa,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is 24 kg PE/(mol Nd·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芳烃 稀土催化剂 聚合 乙烯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镁晶粒微结构的尺寸效应 被引量:12
3
作者 叶锡生 沙健 +2 位作者 刘清 焦正宽 吕光烈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我们对纳米氧化镁微晶的系列样品进行了差热分析 ( DTA)、红外 ( FT- IR)测量以及 X射线衍射( XRD)分析研究 .结合所获得的晶粒度和 XRD微结构参数 ,我们发现 :纳米晶氧化镁的晶粒组元中存在晶格膨胀 ;纳米氧化镁晶粒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长... 我们对纳米氧化镁微晶的系列样品进行了差热分析 ( DTA)、红外 ( FT- IR)测量以及 X射线衍射( XRD)分析研究 .结合所获得的晶粒度和 XRD微结构参数 ,我们发现 :纳米晶氧化镁的晶粒组元中存在晶格膨胀 ;纳米氧化镁晶粒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长大 ,且其微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其晶格畸变与晶粒尺寸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晶 XRD 微结构 尺寸效应 纳米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合成法中诸因素对纳米晶Y_2O_3晶粒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伦 黄莉蕾 +2 位作者 朱京平 付晏彬 施申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0-273,共4页
本文采用燃烧合成法和均相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纳米晶Y2O3(Y2O3:Eu3+),着重研究了燃烧合成法中各种因素(甘氨酸的用量、前驱体中的含水量、炉温等)对纳米晶Y2O3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发现,波数位于563cm-1的Y(Eu)-O键的吸收峰校正高... 本文采用燃烧合成法和均相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纳米晶Y2O3(Y2O3:Eu3+),着重研究了燃烧合成法中各种因素(甘氨酸的用量、前驱体中的含水量、炉温等)对纳米晶Y2O3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发现,波数位于563cm-1的Y(Eu)-O键的吸收峰校正高度和面积对于纳米尺寸的粉体材料随着颗粒的减小而减小;而对于同样材质的微米材料却相反。其原因是颗粒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表面缺陷增多,出现悬空键,使Y(Eu)-O键振动态的数目减少而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Y2O3 晶粒尺寸 燃烧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HFCVD生长高质量纳米金刚石薄膜 被引量:2
5
作者 邱东江 吴惠桢 +1 位作者 陈奶波 石成儒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的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RF HFCVD)技术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高质量的纳米金刚石薄膜 .研究了衬底温度、反应气压及射频功率对金刚石膜的结晶习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其最佳值分别为70 0℃、2× 133Pa和 2 0 0W ...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的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RF HFCVD)技术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高质量的纳米金刚石薄膜 .研究了衬底温度、反应气压及射频功率对金刚石膜的结晶习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其最佳值分别为70 0℃、2× 133Pa和 2 0 0W .在该条件下金刚石成核密度达 10 11cm-2 ,经 1h生长即获得连续薄膜 ,其平均晶粒尺寸为 2 5nm ,表面粗糙度仅为 5 5 ,在近红外区域 (80 0nm处 )的光透过率达 9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HFCVD 生长 纳米金刚石薄膜 射频等离子体增强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光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Ml(NiCoMnTi)_5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舒康颖 雷永泉 +3 位作者 吕光烈 杨晓光 张书凯 王启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3期14-19,共6页
本文对比研究了快速凝固和常规熔铸Ml(NiCoMnTi)5合金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SEM和XRD分析研究表明,冷却速度较慢的常规熔铸合金为粗大的树枝晶组织,合金中Mn偏析明显,并且有少量TiNi3第二相生成。但在... 本文对比研究了快速凝固和常规熔铸Ml(NiCoMnTi)5合金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SEM和XRD分析研究表明,冷却速度较慢的常规熔铸合金为粗大的树枝晶组织,合金中Mn偏析明显,并且有少量TiNi3第二相生成。但在冷却速度高达105~106Ks-1快速凝固条件下,合金的组织转变为细小的柱状晶,合金呈CaCu5型单相结构,并使Mn的成分偏析得到抑制。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快凝合金的放电容量比常规熔铸合金稍高,放电电位平台更为平坦,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但快凝过程使合金的起始活化次数增加,高倍率放电性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电化学性能 树枝晶 柱状晶 贮氢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超细粉的钴磷合金镀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慧泽 郦剑 +2 位作者 刘涛 王幼文 凌国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1,共3页
用超声波低温化学镀法在纳米Si3 N4 粉末表面沉积了均匀的钴磷合金镀层 ,在平行对比实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获得良好钴磷合金镀层的最佳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并对复合粉末进行了能谱成分、XRD相。
关键词 氮化硅 超细粉 钴磷合金镀 化学镀 金属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激素提取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6
8
作者 曾建明 马志超 《中国茶叶》 1999年第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茶树 激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IR、^(13)C-NMR谱测定丙烯/1辛烯和乙烯/丙烯/1-辛烯共聚物的组成
9
作者 徐志康 朱勤勤 +2 位作者 封麟先 杨士林 金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851-854,共4页
通过分析丙烯/1-辛烯和乙烯/丙烯/1-辛烯两种共聚物的IR谱,建立了测定共聚物组成的标准曲线。分别采用上述IR标准曲线及^(13)C-NMR谱法测定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共聚物的组成,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用快速且简便的IR谱测定共聚物组成... 通过分析丙烯/1-辛烯和乙烯/丙烯/1-辛烯两种共聚物的IR谱,建立了测定共聚物组成的标准曲线。分别采用上述IR标准曲线及^(13)C-NMR谱法测定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共聚物的组成,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用快速且简便的IR谱测定共聚物组成的方法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丙烯 1辛烯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值DYL电路中的双边沿触发器
10
作者 周选昌 吴训威 《电子科学学刊》 EI CSCD 2000年第5期842-846,共5页
该文通过对多β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分析,结合其射极输入、射极输出、高速工作等特点设计了三值的双边沿触发器。计算机模拟表明该设计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和高速工作的特性。它可用于三值DYL电路的设计。
关键词 多Β晶体管 多元逻辑电路 双边沿触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β晶体管的双边沿D触发器及其应用
11
作者 周选昌 吴训威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6-301,共6页
通过对多 β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分析 ,结合其射极输入、射极输出、高速工作等特点设计了二值双边沿 D触发器 ,计算机模拟表明该设计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和高速的工作特性。文中还介绍了双边沿 D触发器在时序电路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多Β晶体管 双边沿触发器 逻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用于蒜酶失活和大蒜SOD的保留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骊 向智敏 +2 位作者 樊建康 刘淑香 陈关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29,共3页
采用超临界CO2处理使蒜酶失活,同时基本保留大蒜SOD,得到大蒜脱臭的较佳条件:50℃,28MPa,浸提10min,收集萃取体积2.00ml。蒜酶失活率96.3%,大蒜SOD保留率96.9%。同时发现适当的条件下有绿色色素溶出。
关键词 蒜酶失活 SOD 保留 大蒜 色素 超临界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铁盐体系催化合成聚乙炔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征 吴健 +2 位作者 乔亦男 王幼文 沈之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期67-72,共6页
本文发现并研究了三种乙炔定向聚合的新催化剂——环烷酸和膦酸酯铁盐与三烷基铝组成的配位络合催化剂.对所得的聚乙炔进行了IR、ESR、X-射线衍射、SEM、TEM、电阻率及元素分析等表征。结果表明,新催化剂具有聚合活性高,定向性好,可直... 本文发现并研究了三种乙炔定向聚合的新催化剂——环烷酸和膦酸酯铁盐与三烷基铝组成的配位络合催化剂.对所得的聚乙炔进行了IR、ESR、X-射线衍射、SEM、TEM、电阻率及元素分析等表征。结果表明,新催化剂具有聚合活性高,定向性好,可直接成膜等特点。同时发现Fe(P507)_3催化所得聚乙炔有单晶衍射特征。此外,对聚乙炔膜的电化学及电池性能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炔 所得 顺式 聚炔烃 Fe 催化剂浓度 铁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多值A/D转换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燕华 周选昌 曾跃武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1-245,共5页
通过对三值 A/ D转换数学表示的分析 ,设计了二种三值 A/ D转换器电路。该转换器电路具有结构简单、低功耗、小型化和高信息密度等优点 。
关键词 多值模拟-数字转换器 多值逻辑 开关信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基铝-单烷基磷酸酯催化体系下的环氧丙烷聚合及13C-NMR谱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鸿伟 王新灵 +1 位作者 胡耿源 杨士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9期856-858,共3页
使用烷基铝-乙酰丙酮-水体系催化环氧化合物的聚合,可得到分子量百万以上的聚合物,Kida采用三异丁基铝-强磷酸-N,N二甲基苯胺体系对环氧化合物进行催化聚合,Wolfe采用三烷基铝一乙酰丙酮-苯基噻唑-水体系对环氧化合物进行催化聚合,Kura... 使用烷基铝-乙酰丙酮-水体系催化环氧化合物的聚合,可得到分子量百万以上的聚合物,Kida采用三异丁基铝-强磷酸-N,N二甲基苯胺体系对环氧化合物进行催化聚合,Wolfe采用三烷基铝一乙酰丙酮-苯基噻唑-水体系对环氧化合物进行催化聚合,Kuran采用连苯三酚-二乙基锌对环氧丙烷进行催化,并且对聚合物作了^(13)C-NMR谱的研究,1985年Bovey等研究了聚环氧丙烷的氢谱,确定了聚环氧丙烷各种异构体的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合物 聚环氧丙烷 催化聚合 三异丁基铝 三烷基铝 二乙基锌 连苯三酚 乙酰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尔逊方程能量参数的回归
16
作者 侯镜德 方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3年第5期661-663,共3页
目前利用单端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来求得整个浓度范围内的汽液平衡数据有一定的缺陷。本文由实验数据回归得威尔逊方程能量参数,并求得了与经典法测定的相一致的汽液平衡数据。
关键词 能量参数 无限稀释活度系数 汽液平衡数据 数据回归 浓度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