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硕士创造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威 储昭卫 +1 位作者 胡顺顺 韩旭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48,共7页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克服当下工程硕士评价体系的不足,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工程创造力评价方法,从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六个维度建立了工程硕士创造力评价体系。同时...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克服当下工程硕士评价体系的不足,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工程创造力评价方法,从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六个维度建立了工程硕士创造力评价体系。同时,依托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课程,对167位工程硕士样本进行了应用验证。最后,根据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对我国工程硕士培养提出如下建议:遵循工程活动规律,建立以工程创造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根据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形成“融合创新”的评价导向;依托工程创造机理研究,加强评价体系的动态监测和诊断功能;重视成果培育,以强化创造意识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工程创造力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学科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与评价模型——基于浙江大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徐贤春 朱嘉赞 吴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20,共5页
"双一流"背景下,构建一流学科生态系统是研究型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学科生态系统是一复杂有序的知识网络,并具有生命周期特征,可以从聚合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进化能力等四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对... "双一流"背景下,构建一流学科生态系统是研究型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学科生态系统是一复杂有序的知识网络,并具有生命周期特征,可以从聚合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进化能力等四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对浙江大学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学科生态系统的四个主要因子:文化生态、学术生态、资源生态、人才生态,建立了学科生态系统的内核结构模型及其作用机制,从而打开了学科生态系统的"黑箱",这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谋划一流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学科生态系统 评价模型 内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创新视域下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中心的建设特征、困境与优化路径
3
作者 林成华 张维佳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8,61,共10页
以32所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中心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结构、制度文化、学科团队和资源工具四个维度分析其建设特征与面临的困境。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中心展现了组织结构跨域联动、制度文化跨界整合、学科... 以32所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中心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结构、制度文化、学科团队和资源工具四个维度分析其建设特征与面临的困境。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中心展现了组织结构跨域联动、制度文化跨界整合、学科团队分工协作以及资源工具功能互补的开放性建设特征,但仍面临组织结构的物理空间联结性有待提高,制度文化灵活性有待提升,学科团队人员构成协调性有待增强,资源工具类型单一且支持效力有限等问题。为此,学科交叉中心应搭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双层开放组织结构,塑造科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开放制度文化环境,打造教学团队与研究团队互动沟通的开放学科团队网络,开发高效识别需求和精准投放要素的开放资源工具包,以促进学科交叉中心更好地融入开放创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科交叉中心 开放创新 内容分析 跨界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学术创业:理论模型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威 谢雯港 钱圣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60,共9页
学术创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成功的学术创业需要跨越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产品研发创造的“死亡之谷”和从产品研发创造到商业价值实现的“达尔文海”两大断层。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跨越两大断层提供了新机遇,而现有学术创业研究对如... 学术创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成功的学术创业需要跨越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产品研发创造的“死亡之谷”和从产品研发创造到商业价值实现的“达尔文海”两大断层。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跨越两大断层提供了新机遇,而现有学术创业研究对如何有效运用数字技术跨越两大断层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究。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逻辑推演的基础上,应用知识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数字学术创业理论模型框架,揭示学术创业主体如何利用数字技术通过知识管理数字化与网络治理数字化两条路径跨越两大断层,最终实现成果产品化、商业化。研究结果可为动态复杂环境下激发数字学术创业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学术创业 数字技术 学术创业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依赖理论下国家实验室与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红坊 陆维康 林成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4,共7页
国家实验室与大学如何联合培养研究生?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通过跨案例对比与理论抽样,研究提炼并归纳8所世界著名国家实验室与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经验。在成果和行为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下,国家实验室和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呈现出4... 国家实验室与大学如何联合培养研究生?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通过跨案例对比与理论抽样,研究提炼并归纳8所世界著名国家实验室与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经验。在成果和行为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下,国家实验室和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呈现出4个特征即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联合培养的需求性;职业取向与代理取向—联合培养的目的性;项目制与独立教育中心—联合培养的承载平台以及大学主导型人才培养—联合培养的主路径。研究提出以研促教,构建科教共生型关系;明确目标,打造学科交叉育人框架;贯通育人体系,搭建教育联络中心;以评促育,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共4点建议,以为国家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和教育部门领导者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研究生 资源依赖 联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企业国际化: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
6
作者 夏敏 魏江 杨洋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6,共13页
平台企业的海外扩张正成为国际商务领域学者关注的新兴话题,相关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正在对传统国际商务的全球化主体及其行为理论发起挑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115篇相关文献,归纳出平台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行为... 平台企业的海外扩张正成为国际商务领域学者关注的新兴话题,相关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正在对传统国际商务的全球化主体及其行为理论发起挑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115篇相关文献,归纳出平台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行为与决策、绩效等关键主题的核心理论及其解释机制,提出了平台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框架,并就各主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中国情境中的探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企业 国际化 中国情境 理论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型大学--国际视野与最佳实践”暨2015年科教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
7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95,共1页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业型大学成为高校主动参与创新实践的重大战略选择。为了分享交流创业型大学的理论前沿与成功实践,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中国工程院与浙江大学联合主办...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业型大学成为高校主动参与创新实践的重大战略选择。为了分享交流创业型大学的理论前沿与成功实践,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中国工程院与浙江大学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创业型大学——国际视野与最佳实践”暨2015年科教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将于11月21日至22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本次会议将邀请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著名高校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表演讲,所有收录的参会论文制作成论文集,并推荐优秀论文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科教发展评论》等期刊上发表。欢迎国内外学者及业界人士踊跃撰稿并参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国际研讨会 科教发展 创新实践 国际视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工程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一带一路”的中国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威 储昭卫 胡顺顺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42-52,共11页
工程人才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保障,当前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的研究仍有不足。以10家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中国企业中选取海外人力资源或工程项目主管为调研对象... 工程人才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保障,当前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的研究仍有不足。以10家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中国企业中选取海外人力资源或工程项目主管为调研对象,就工程人才海外工作能力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构建解释企业工程人才选用的3条故事线并从中识别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的构成要素。研究发现:文化理解、全球思维、社会融入、沟通能力和学习意识是我国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的关键要素。工程师上述能力的不足制约了我国企业海外业务的进展,人才能力提升与企业发展的不匹配导致企业内部出现人才结构性矛盾,倒逼企业开展工程人才管理改革。根据人才能力缺失的现象和全球胜任力的相关要素,高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面向全球雇佣市场的工程人才;企业需要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丰富人才成长路径;个人需要提高学习意识与文化敏感性,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工程人才 全球胜任力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面向工程硕士创造力的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四所大学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姚威 储昭卫 +1 位作者 韩旭 胡顺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5,共8页
工程硕士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存在培养过程和评价标准与工学硕士生同质化的问题。从工程创造力及其提升障碍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外四所高校的工程硕士生培养经验,从目标、过程、支撑、评价四个维度构建了... 工程硕士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存在培养过程和评价标准与工学硕士生同质化的问题。从工程创造力及其提升障碍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外四所高校的工程硕士生培养经验,从目标、过程、支撑、评价四个维度构建了面向工程硕士创造力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塑造创造性人格、面向重大需求为目标指向;通过革新培养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入项目式学习、创新思维与方法等重构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以校政企协同、科教融合与创新文化环境等为支撑保障。同时建立了针对工程硕士生创造力、教学效果和综合质量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创造力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4P模型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转化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威 胡顺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69,共8页
通过剖析知识转化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理论内涵及测度方法,以浙江省261家企业研究院数据为样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4个指标与自主创新绩效之间存... 通过剖析知识转化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理论内涵及测度方法,以浙江省261家企业研究院数据为样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4个指标与自主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异质性,即创新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创新速度与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创新频度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创新程度与创新绩效呈正三次方关系。通过验证4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过程与GDSP理论知识转化过程基本对应,但存在产业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知识转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 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医院的生成逻辑与理论内涵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艺成 陈晓伟 +8 位作者 董恒进 孙涛 李拓宇 雷李楠 申靖 朱心宇 李莎莎 崔璐 蔡秀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卫生健康事业的现代化。公立医院担负着推动医疗科技发展、引领医学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健康基础的关键力量。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医院... 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卫生健康事业的现代化。公立医院担负着推动医疗科技发展、引领医学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健康基础的关键力量。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医院。作者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医院的生成逻辑、概念厘定与理论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医疗卫生领域落地生根、探索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医院 医疗卫生 卫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学术创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交叉学科教师绩效评估体系及其经验启示 被引量:15
12
作者 魏丽娜 张炜 林成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60,共7页
近年来,推动学科交叉会聚成为"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举措,交叉学科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从事这类跨学科研究的教师绩效评价问题也日益凸显。交叉学科研究的复杂性决定了交叉学科教师绩效评价的特殊性与不确定性,也... 近年来,推动学科交叉会聚成为"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举措,交叉学科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从事这类跨学科研究的教师绩效评价问题也日益凸显。交叉学科研究的复杂性决定了交叉学科教师绩效评价的特殊性与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交叉学科教师绩效评估体系改革的急迫性。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是美国交叉学科教师绩效评价实践探索的典型案例,目前已经形成了集"教师联合聘任制度、教师在线协作网络、交叉学科委员会评议体系、创新多元评价矩阵"四者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教师绩效评估体系。文章详细分析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交叉学科教师绩效评价的改革举措和指标体系,并从"交叉学科研究保障、成果与利益分配机制、资助与评估机构设置、评价方法与数据实施"四个方面反思其实践特色,试图为我国交叉学科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交叉学科教师 绩效评估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合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与沿线68个国家双边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顺顺 姚威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5,共8页
“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是扩大人文和教育交流的平台,助推中国从高校联盟边缘走向中心。然而,哪些因素导致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合作的形成,对此很少有研究进行实证探讨。基于20个“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的68个“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 “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是扩大人文和教育交流的平台,助推中国从高校联盟边缘走向中心。然而,哪些因素导致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合作的形成,对此很少有研究进行实证探讨。基于20个“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的68个“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数据,通过社会网络QAP分析发现:除了政策环境和双边关系等外生性因素外,财力资源、一流大学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内生性因素也对“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的整体合作具有显著影响;不过,内生性因素对“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不同合作主体的影响表现出一定差异,它们对联盟中的“一带一路”国家影响甚微,而当联盟引入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大学时,内生性因素才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校联盟 社会网络分析 Q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歇根大学交叉学科教师联合聘任制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1
14
作者 林成华 徐瑞雪 王雅莉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8,共9页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共享已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教师的联合聘任是解决交叉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重点分析了密歇根大学教师联聘的发起程序、联聘理解备忘录、联聘的九大原则、联聘教师...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共享已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教师的联合聘任是解决交叉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重点分析了密歇根大学教师联聘的发起程序、联聘理解备忘录、联聘的九大原则、联聘教师的评价、联聘教师的激励和联聘的财政支持方面的理念和举措,总结了其积极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并从重视中国情境下教师联聘制度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构建、建立完善联聘教师的工作体系、完善成果认定及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学科资源分配机制、完善联聘教师的绩效评价机制、重视联聘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六个方面阐述了密歇根大学教师联合聘任制对我国大学交叉学科教师联合聘任问题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歇根大学 交叉学科 教师联合聘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式学习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内外31项研究的元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智 吴伟 姜倩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49,共7页
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高等教育改革亟待加强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问题式学习作为一种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情境教学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成为孕育批判性思维的代表性手段。为探索问题式学习对开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影... 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高等教育改革亟待加强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问题式学习作为一种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情境教学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成为孕育批判性思维的代表性手段。为探索问题式学习对开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31项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问题式学习对发展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倾向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促进作用较强;在问题式学习中,实验周期、学习支架、小组人数等因素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效果有一定影响。问题式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关注学生专业特点,确保定量课程时间,搭建合理学习支架,加强小组高效合作,通过科学的教学程序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学习(PBL) 大学生 批判性思维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组织创新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4-31,共8页
学科交叉是大科学时代科研范式变革的前沿趋势,为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突破传统思维、寻求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内推力,正在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体制机制改革的高频词和着力点。分析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的典型运作经验,归纳总结... 学科交叉是大科学时代科研范式变革的前沿趋势,为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突破传统思维、寻求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内推力,正在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体制机制改革的高频词和着力点。分析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的典型运作经验,归纳总结大学学科交叉的组织创新和行动路径,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主要存在自下而上的“自然涌现”和自上而下的“有组织驱动”两大路径,并通过以交叉型人才培养为链接、以复合型团队建设为保障、以重大现实问题为牵引、以学科平台双向互动为依托等制度设计驱动可持续运作。为推动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组织创新,应加快构建自组织模式驱动的学科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推行跨学科教育教学体系以支持培育融合创新型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学科交叉 组织创新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高职院校新质人才培养:逻辑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9
17
作者 宣翠仙 张炜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新质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时代使命,数智时代为高职院校新质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赋能理论和系统论,数智技术通过赋能专业建设环境升级、赋能产业群智能化发展、赋能教学过程数据精准分析,为推动高职院校新质人才培养搭... 新质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时代使命,数智时代为高职院校新质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赋能理论和系统论,数智技术通过赋能专业建设环境升级、赋能产业群智能化发展、赋能教学过程数据精准分析,为推动高职院校新质人才培养搭建系统框架,实现人才培养内容更新扩容、助力产教融合提级增效、促进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精细化。然而,数智技术赋能高职院校新质人才培养仍面临相关专业教学内容滞后、院校与产业数智化的全链对接较零散、数智技术在教学管理中应用不充分等现实困境。加快推进数智技术赋能高职院校新质人才培养,应以“数智+”专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加强专业群集聚效应;以区域性产教融合体建设为抓手,推动产学研创一体化;以数智技术赋能精准教学为重心,打造数智化教学模式;以动态数据驱动教学管理为主线,强化循证决策与改进,从而系统提升高职院校新质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新质人才 数智赋能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竞争优势到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能力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白鸥 李拓宇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57,共14页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面临从竞争优势构建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挑战。已有的动态能力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独特动态能力及其对城市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浙江省的三个智慧城市案例,剖析了案例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面临从竞争优势构建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挑战。已有的动态能力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独特动态能力及其对城市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浙江省的三个智慧城市案例,剖析了案例城市如何发展动态能力、组合使用动态能力以实现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通过案例研究,识别了三组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能力,分别是生态系统感知能力、生态系统捕获能力和生态系统重新配置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生态主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和制度公平的统一价值主张,协同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多元参与机制,协同数据开放和数据保护的数字治理机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动态能力的作用边界从组织内部延伸至创新生态系统,将动态能力的后果分析从竞争力构建转向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动态能力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为智慧城市的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动态能力 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9高校学术发表水平距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多远?——与全球“四榜进士”大学的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伟 朱嘉赞 +1 位作者 沈利华 何晓薇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3期45-52,共8页
高水平学术发表是一流大学办学水平的基本表征。在QS、THE、ARWU、US NEWS四大排行榜中均位列前100位的大学可被视为最具代表性的世界一流大学样本,而C9高校可被视为国内一流大学的代表性群体。从发表总量、论文质量、影响力、国际化程... 高水平学术发表是一流大学办学水平的基本表征。在QS、THE、ARWU、US NEWS四大排行榜中均位列前100位的大学可被视为最具代表性的世界一流大学样本,而C9高校可被视为国内一流大学的代表性群体。从发表总量、论文质量、影响力、国际化程度四个维度的核心指标来看,国内一流大学群体总体上已形成快速追赶之势,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存在学术发表数量并跑但质量悬殊的问题,而在论文影响力上的差距极其明显,表征绝对质量的篇均被引、CNCI等指标差距最大。此外,国内高校国际化水平明显低于国外一流高校,国际声誉亟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排名 学术发表 “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州立大学社会服务的新框架:“大学—社区参与” 被引量:8
20
作者 臧玲玲 吴伟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26,共11页
"大学—社区参与"是全球化时代美国州立大学社会服务的新框架。"大学—社区参与"着重于大学与社区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公共福祉和社会进步,实施路径包括融合学术课程与社区经验、助力创业型经济发展、建立新型社区合... "大学—社区参与"是全球化时代美国州立大学社会服务的新框架。"大学—社区参与"着重于大学与社区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公共福祉和社会进步,实施路径包括融合学术课程与社区经验、助力创业型经济发展、建立新型社区合作关系、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等,呈现出学术性、嵌入式、互动互惠和公共性等特征。"大学—社区参与"成为美国州立大学发展的重要指导,其影响力不断扩展至其他领域和地区,其关注地区需求、强调学术导向、积极拓展发展空间的理念和实践,对于我国大学特色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州立大学 大学—社区参与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