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龚贤研究”辨正三题
- 1
-
-
作者
楼秋华
-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书画》
2023年第4期4-7,共4页
-
文摘
龚贤(约1619-1689)[1],作为明末清初卓然特立的山水画大家,生前已为时贤所重,身后得到艺林推崇[2]。无论是贯穿一生的诗歌创作,还是中晚唐诗学研究,抑或是画学理论,还是课徒实践,均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他在天崩地坼、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以其非凡的天赋、高尚的操守,孜孜以求,诲人不倦,佳作迭出,动人心魄,令后人为之仰望,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追寻者。
-
关键词
诗学研究
龚贤
佳作迭出
诗歌创作
追寻者
中晚唐
诲人不倦
明末清初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王羲之《兰亭集序》“创作真相”考论及其他(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楼秋华
-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书画》
2021年第5期32-34,共3页
-
文摘
问题之三,神龙本能否代表《兰亭集序》的真面目?作为目前最为习见的神龙本《兰亭集序》,如前所述,从不同年代各种摹拓本、临仿本以及石刻本来看,整篇的字形、章法乃至补改等,可谓大同小异、基本一致,因此笔者以为神龙本所呈现的《兰亭集序》面目基本可以信赖,尤其是传承祖法的智永所书《千字文》[33],集王字的唐代碑刻《圣教序》[34]以及张少悌所书《高力士墓志铭》[35](图17)等,更是彰显了这一事实。
-
关键词
《兰亭集序》
《圣教序》
《千字文》
临仿
王羲之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龚贤《长江茅屋图》与“立之先生”
- 3
-
-
作者
楼秋华
-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书画》
2023年第7期4-6,共3页
-
文摘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长江茅屋图》(图1)乃是龚贤于康熙十年辛亥(1671)夏所绘佳作。画幅上方有龚氏自作长题(图2),述及他与一扬州知己交游的诸多细节,可见不仅是龚氏精心为之的已之作,同时也承载着他在这一时期重要的人生感悟。而且,在长期的流传与解读过程中建构起一件艺术品与艺术家之间的种种关系,甚至由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艺术史的一部分,其发生、传播、演变、模糊、回望、追溯乃至重现,以及当中的为何、如何、是何等,均值得后世研究者为之重视。
-
关键词
人生感悟
中国美术馆
龚贤
长题
交游
茅屋
艺术史
艺术品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王羲之《兰亭集序》“创作真相”考论及其他(上)
- 4
-
-
作者
楼秋华
-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书画》
2021年第4期4-9,共6页
-
文摘
东晋大书家王羲之(303—361)所作的《兰亭集序》~([1])无疑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不朽之作,时至初唐即已名扬天下,大约从北宋米芾以后更被誉为"行书第一"~([2])。自唐代以来,其影响之广大、研究之深入、论辩之持久,堪称空前绝后,令人叹为观止。而中唐何延之(约活动于公元700年前后)《兰亭记》中所描述的王羲之醉后写《兰亭》,萧翼巧计赚《兰亭》,最后随唐太宗入葬昭陵等趣闻逸事.
-
关键词
《兰亭集序》
中国书法史
萧翼
王羲之
唐太宗
不朽之作
行书
何延之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龚贤与周亮工交游及相关问题
- 5
-
-
作者
楼秋华
-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书画》
2022年第7期4-7,共4页
-
文摘
周亮工(1612-1672)作为清初著名文士,在金陵与扬州一带的艺林、文苑特具影响。他与龚贤之间的交往,尤其是龚氏为其所藏画册写下精彩长跋,成为后世研究清初金陵画坛的重要文献之一。然而在过往研究中却也存在种种不足,对两人交往史实有所误见,转辗引征之后反成“信史”,殊为可叹。
-
关键词
周亮工
龚贤
交游
金陵
清初
文士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半山和尚及相关问题考述(上)
- 6
-
-
作者
楼秋华
-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书画》
2020年第8期4-9,共6页
-
文摘
半山和尚"徐惇,字秩五,尚书元太侄孙也。才敏达,曾以建议授四川幕职,寻弃去,隐于浮屠,更名在柯,号半山,浪迹山水间。善画,得云林、石田笔意,气韵天成"[1]。这是乾隆初年《宣城县志》对他生平与画艺的记载。作为明末清初宣城一带的知名画家,半山曾先后对梅清、石涛诸家产生过重要影响;时人萧云从、沈寿民、许楚、方嵞山、杜濬、倪正、施闰章、龚贤、陆丛桂、韩魏、孙枝蔚、魏宪、王士禛、梅文鼎、梅庚诸名士在诗文中均对其人其画有所论及。
-
关键词
山水间
施闰章
孙枝蔚
杜濬
梅文鼎
宣城县
-
分类号
B94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龚贤与戴本孝之“交集”
- 7
-
-
作者
楼秋华
-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书画》
2022年第3期9-11,F0004,共4页
-
文摘
龚贤(约1619-1689)、戴本孝(1621-1693)两人大致生活于同一时期,既经历了明末大乱与改朝换代,亦见证了清初的社会动荡与渐趋稳定。二人均在诗、书、画诸领域有所建树,并成为明末清初屈指可数的杰出画家,在山水画史上影响深远。
-
关键词
戴本孝
龚贤
改朝换代
社会动荡
明末清初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半山和尚及相关问题考述(下)
- 8
-
-
作者
楼秋华
-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书画》
2020年第9期9-15,共7页
-
文摘
(二)作为宣城一带的知名画家,半山和尚与当地名士多有交往,也由此在相关文献中为他的生平行迹保存了非常重要的印迹。首先是他与沈寿民(1607—1675)之间的交往,就沈氏《姑山遗集》而论,其中有数首诗以及信札与之密切相关,内涵丰富。譬如在《过徐九秩五读见赠诗酬二十韵》一诗中,沈寿民对半山的人品与画品推崇有加:"叔胄能推宅,伟长不爱官。多君绳旧武,忝予侧征欢……辞伯偏兼画,玄机讵借丹。素心流笔妙,高气洗儒酸。"
-
关键词
沈氏
生平行迹
沈寿民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B94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赵孟頫与《兰亭序》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张丙金
-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
-
出处
《美育学刊》
2012年第1期90-98,共9页
-
文摘
赵孟頫在书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他一方面承续着宋高宗提倡的书宗钟王的复古书学思想,并取得巨大成功;另一方面,他开创的复古书风改变了宋元书法发展的轨迹,成为宋元书学转变的关键人物。在辑录文献并简要分析赵孟頫寓目《兰亭序》善本、《兰亭序》题跋和赵氏临摹本《兰亭序》的基础上,从天性、识见和功夫三方面探析其对二王书法的学习,认为赵孟頫一生规模二王,提倡复古书风,是他个人之天性和时代书风的一种合力选择,并以此来达到书法复古以改变宋、金书法丑俗面目的目的,而其本人书法更多具有唐人法度而略输于晋人逸气。
-
关键词
兰亭序
定武本
用笔
复古
-
Keywords
Preface for the Orchid Pavilion Gathering
Dinwu version
brushwork
restoring the ancient ways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