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土地征用及其管理现状的反思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卫东 楼立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8,共6页
土地征用是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为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将集体农用土地强制转变为国有土地,并对失地农民进行适当经济补偿和安置的行为.由于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低价征用土地的现象,使土地征用带有一定的损害农村集... 土地征用是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为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将集体农用土地强制转变为国有土地,并对失地农民进行适当经济补偿和安置的行为.由于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低价征用土地的现象,使土地征用带有一定的损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财产权益的嫌疑,甚至出现了对现行的征地制度的完全否定.本文针对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术研究中关于征地的种种迷思,对于建立高效、公平和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土地征用制度 土地补偿费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土地管理适应WTO的对策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美球 汪峰 吴次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26-31,共6页
分析了 WTO对我国土地管理的积极影响 ,并分别从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二方面对我国土地管理现状与WTO的不适应之处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我国土地管理适应 WTO的原则 ,即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加强耕地保护 ,强调粮食安全 ;原则性与... 分析了 WTO对我国土地管理的积极影响 ,并分别从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二方面对我国土地管理现状与WTO的不适应之处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我国土地管理适应 WTO的原则 ,即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加强耕地保护 ,强调粮食安全 ;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统一 ;实现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土地管理 原则 对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RS与GIS集成技术支持下的土地资源管理手段现代化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哲远 吴妍 艾亮辉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5,共4页
本文通过RS与GIS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实践 ,提出RS与GIS集成技术是实现土地资源管理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政府职能部门可以针对遥感监测而揭示出的城乡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适时地制定相应的政策 ,有效地制止土地利用... 本文通过RS与GIS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实践 ,提出RS与GIS集成技术是实现土地资源管理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政府职能部门可以针对遥感监测而揭示出的城乡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适时地制定相应的政策 ,有效地制止土地利用不规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资源 资源管理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土地管理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美球 吴次芳 +1 位作者 金夏萍 汪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0年第5期13-16,20,共5页
土地管理作为协调人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国家措施 ,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 ,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下土地管理问题的研究 ,掌握知识经济时代土地管理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要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地管理的调整与改... 土地管理作为协调人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国家措施 ,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 ,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下土地管理问题的研究 ,掌握知识经济时代土地管理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要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地管理的调整与改革 ,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基本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入手 ,从土地管理思维的变革、土地管理理论体系的重构、土地管理内涵的拓展、土地管理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98
5
作者 黄辉玲 罗文斌 +1 位作者 吴次芳 李冬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6-322,共7页
针对综合指数评价存在的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该研究采用物元分析法对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在诠释土地生态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经济-环境-社会"模式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分析方法构... 针对综合指数评价存在的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该研究采用物元分析法对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在诠释土地生态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经济-环境-社会"模式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分析方法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河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5-2007年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整体上呈现出由临界安全向较安全跃升的趋势,2004年之后的河北省环保政策和措施绩效明显;人均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成为制约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因素。从而得出结论:物元模型能够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物元分析方法适用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土地利用 数学方法 生态安全 物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中田块设计和“3S”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鲍海君 吴次芳 +2 位作者 叶艳妹 童菊儿 汪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9-172,共4页
以平阳县土地整理桃源项目区为例 ,运用整数规划原理建立了田块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定量分析了田块的规模 ;并设计了基于“3S”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田块设计 “3S”设计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被引量:71
7
作者 谭永忠 吴次芳 +2 位作者 叶智宣 丁洪建 牟永铭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9-143,共5页
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是否可持续,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从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用地面积、用地效益、用地结构和用地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是否可持续,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从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用地面积、用地效益、用地结构和用地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最后以杭州市为例,对杭州市及所辖六区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可持续利用度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杭州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分形理论的山西屯留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英文) 被引量:22
8
作者 余万军 吴次芳 +2 位作者 关涛 李学敏 孙泰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4-69,共6页
该文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对山西省屯留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屯留县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空间数据的提取,运用面积-周长分形模型,分别计算出了1990年和2001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数和... 该文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对山西省屯留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屯留县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空间数据的提取,运用面积-周长分形模型,分别计算出了1990年和2001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该文还引入了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关指数—斑块密度指数,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及景观多样性指数,并进行了定量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屯留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以期为开展区域土地整理、促进土地合理利用以及保持区域景观格局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分形理论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变化 屯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城市热环境和植被指数为例 被引量:173
9
作者 岳文泽 徐建华 徐丽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50-1460,共11页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的土壤、水面以及植被等土地覆被类型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由沥青、水泥以及金属等组成的不透水表面,这个过程导致地表水分蒸腾减少、径流加速、显热的存储和传输增加以及水质降低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其中最明显的...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的土壤、水面以及植被等土地覆被类型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由沥青、水泥以及金属等组成的不透水表面,这个过程导致地表水分蒸腾减少、径流加速、显热的存储和传输增加以及水质降低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其中最明显的两个特征就是土地覆被的植被减少、城市热岛的出现。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同时又是城市生态学中的关键问题,其研究对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规划管理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为例,采用Landsat7的ETM+为基本数据源,首先定量反演了每个像元内的陆地表面温度(LST)和植被指数(NDVI),然后利用GIS中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由于城市土地覆被所形成的生态环境效应综合到土地利用的图斑中来,按照这个思路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分析LST、NDVI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引入多样性指数(SHDI),讨论了不同土地利用的空间组合下,LST和NDVI的空间差异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LST和NDV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LST大的区域对应NDVI一般都较小,反之亦然;中心城市LST表现出热岛效应,而NDVI则为低谷效应。通过TamhanceT2post-hoc多重比较发现,LST以及NDVI在两两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不同。从土地利用斑块和类型两种尺度水平上建立了LST和NDVI的定量关系,二者具有明显负相关的线性关系,但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二者关系并不同。其中工业仓储、交通用地与公园绿地、农业用地差异最为显著。它们和SHDI之间的关系揭示,LST与土地利用多样性具有正相关关系,而NDVI则与SHDI呈负相关关系,SHDI越大的地区,LST越大,而NDVI越小。由此,可以将LST、NDVI和SHDI作为三个基本指标,来定量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此作为城市功能分区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参考。也为高性价比的中等分辨率遥感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表面温度 植被指数 城市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关涛 慎勇扬 +2 位作者 余万军 宗晓杰 李学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46-149,共4页
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宜在传统“有无对比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特点,将项目的间接效益以增量的形式引入到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中,通过对有项目和无项目情况下各项费用和效益的分析,计算项目实施情况下增量投资产生的增量经济... 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宜在传统“有无对比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特点,将项目的间接效益以增量的形式引入到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中,通过对有项目和无项目情况下各项费用和效益的分析,计算项目实施情况下增量投资产生的增量经济净现值、增量经济内部收益率等指标,以判断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国民经济评价 有无对比法 间接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评价方法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决策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关涛 余万军 +2 位作者 慎勇扬 宗晓杰 李学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5,共5页
项目立项决策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项目评价结果是立项决策的依据。该文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按区域和项目类型制定指标评分标准。并从初评合格的项目中抽取6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土地开发整... 项目立项决策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项目评价结果是立项决策的依据。该文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按区域和项目类型制定指标评分标准。并从初评合格的项目中抽取6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运用可拓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立项决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评价方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立项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汪友结 吴次芳 +1 位作者 罗文斌 吴泽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31,共7页
研究目的:确定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价体系的内容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AHP方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通过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技术路线、构建评价指标和确定其权重,在考虑评价指标的不完全补偿性的基础上,... 研究目的:确定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价体系的内容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AHP方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通过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技术路线、构建评价指标和确定其权重,在考虑评价指标的不完全补偿性的基础上,以"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为计算基础,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2)实证研究中,对芜湖市进行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的指标真实贡献率分析和指标障碍因素诊断分析,取得预期的评价效果。研究结论:以"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为计算基础的评价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 芜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及其在土地利用布局中的应用—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 被引量:33
13
作者 曹顺爱 吴次芳 余万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土地是一切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人类的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另一方面,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会影响生态系统.从而会影响其生态服务价值。对杭州市萧山区近年来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及生态服务价值/GDP值的时空分布进行... 土地是一切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人类的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另一方面,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会影响生态系统.从而会影响其生态服务价值。对杭州市萧山区近年来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及生态服务价值/GDP值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4年萧山区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处于增长趋势,但与GDP比值却处于下降趋势;萧山区土地利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GDP值“中间低两端高”的空间分布特点。根据萧山区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布特点,将萧山区划分为4个土地利用区,即城区土地利用区、东部土地利用区、东南部土地利用区、南部土地利用区,并提出了不同土地利用区的主要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服务价值 评价 土地利用布局 萧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的弹性规划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尹奇 吴次芳 罗罡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68,共4页
市场经济越发达,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经济的不可预见性和难以预测性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异性增加,从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提出了要求。该文首次明确地界定了土地利用弹性规划的涵义;探讨了土地利用弹性规划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市场经济越发达,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经济的不可预见性和难以预测性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异性增加,从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提出了要求。该文首次明确地界定了土地利用弹性规划的涵义;探讨了土地利用弹性规划的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弹性比计算和弹性区间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体系设计、以及柔性决策模型等方法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弹性预测、弹性评价、弹性决策以及弹性用地分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弹性规划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生活中不确定因素导致的用地数量、用地结构、用地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弹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耕地非农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56
15
作者 谭永忠 吴次芳 牟永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9,共6页
通过对浙江省 1990~ 1999年的耕地非农化面积、人口、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化率、城市化率等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1)浙江省 1990~ 1999年的耕地非农化面积为 70 878.85hm2 ,耕地非农化率为3.0 1% ,年均耕地非农... 通过对浙江省 1990~ 1999年的耕地非农化面积、人口、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化率、城市化率等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1)浙江省 1990~ 1999年的耕地非农化面积为 70 878.85hm2 ,耕地非农化率为3.0 1% ,年均耕地非农化率为 0 .32 % ,大约是同期全国水平的 1.6倍。 (2 )受经济活动周期、土地管理政策以及经济活动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耕地非农化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在空间上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 (3)1996年后 ,浙江省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与耕地的非农化基本同步。 (4)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空间较大。(5 )今后一段时期内浙江省仍将出现较大规模的耕地非农化。就如何减缓耕地非农化提出了努力提高现有城市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力度以及加强耕地保护的制度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非农化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用地综合效益评价及其时空变异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5
16
作者 黄木易 吴次芳 岳文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23,共7页
研究目的:构建城市用地效益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4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用地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方法:加权平均法,秩相关系数,聚类及GIS分析法。研究结果:(1)秩相关分析表明,2000—2004年,浙江省城市用地综合效益... 研究目的:构建城市用地效益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4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用地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方法:加权平均法,秩相关系数,聚类及GIS分析法。研究结果:(1)秩相关分析表明,2000—2004年,浙江省城市用地综合效益呈上升、协调度呈下降趋势,而11个地级市则呈不同变化趋势;(2)城市用地综合效益、单项效益及协调度之间的关系呈多样化;(3)城市化水平与综合效益、单项效益及协调度之间关系不显著;(4)应用聚类与GIS分析法,将11个城市分为高效基本协调、中效协调、中效基本协调、低效基本协调和低效不协调5类。研究结论:浙江省城市用地整体状况良好,空间变异分析结果基本符合浙江省块状经济特色,同时,浙江省的城市化过程应追求量与质的共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综合效益 协调度 秩相关 时空变异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中国土地储备制度产生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丁洪建 吴次芳 徐保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3年第4期14-19,共6页
研究目的 :确定土地储备制度在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历史演进中的地位 ,对其产生的必然依据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研究方法 :社会物理学的社会燃烧理论。研究结果 :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二次革命。研究结论 :社会燃烧理论可引... 研究目的 :确定土地储备制度在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历史演进中的地位 ,对其产生的必然依据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研究方法 :社会物理学的社会燃烧理论。研究结果 :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二次革命。研究结论 :社会燃烧理论可引入到制度变迁领域 ,是研究土地储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的一个有效的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燃烧理论 中国 土地储备制度 城市规划 城市土地 社会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机制建设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余振国 吴次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简介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特点 ,探讨了权属调整机制的产权理论、契约理论、机制设计等相关理论 。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权属调整 运行机制 产权理论 契约理论 机制设计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盐碱地精确农作管理分区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艳 史舟 +2 位作者 吴次芳 李洪义 李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89,共6页
为了便于对盐碱地实施变量管理和精确农作,以海涂围垦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以NDVI数据、盐分数据以及作物产量数据作为分区变量,对一面积为15hm2的盐碱地农田进行了基于多个数据源的精确农作管理分区研究。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分... 为了便于对盐碱地实施变量管理和精确农作,以海涂围垦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以NDVI数据、盐分数据以及作物产量数据作为分区变量,对一面积为15hm2的盐碱地农田进行了基于多个数据源的精确农作管理分区研究。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分类分区,引入了模糊聚类指数(FPI)和归一化分类熵(NCE)作为最佳分区数目的判断标准,通过单项方差分析对分区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研究发现,对本研究区,最佳的分区数目为三个。不同管理分区之间土壤化学性质(EC1:5,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氮,碱解氮以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均值都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其中子区3具有最高的肥力水平和作物生产能力而子区1最低。利用所选取的三个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精确农作管理分区划分。分区结果不但可以指导采样,而且可以作为变量管理的决策单元用于田间变量管理作业中,为精确农业变量投入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聚类 管理分区 盐碱土 精确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约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杨杨 吴次芳 郑娟尔 《技术经济》 2007年第11期34-38,共5页
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会受到土地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有研究是基于要素替代弹性为1的C-D生产函数,该假设并不符合现实经济世界中要素替代弹性各不相同的事实,本文选择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作为基础模型,度量可能更符合中国土地... 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会受到土地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有研究是基于要素替代弹性为1的C-D生产函数,该假设并不符合现实经济世界中要素替代弹性各不相同的事实,本文选择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作为基础模型,度量可能更符合中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增长阻尼"。计量结果表明,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没有土地资源约束的情形下降低了0.46%,是美国的1.91倍,土地资源"开源"与"节流"同举并重成为保证中国经济继续稳态增长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 增长阻尼 土地资源 经济增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