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外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前沿问题”三人谈
被引量:
10
1
作者
聂珍钊
吴笛
陈永国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3期70-77,共8页
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伦理选择为理论基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学科的理论话语。浙江大学吴笛教授认为,外国文学研究者不仅仅是外国理论的搬运工,而应当成为文学批评理论生产者,并以此提出了法律文学批评方法,并...
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伦理选择为理论基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学科的理论话语。浙江大学吴笛教授认为,外国文学研究者不仅仅是外国理论的搬运工,而应当成为文学批评理论生产者,并以此提出了法律文学批评方法,并分析了其价值和意义。清华大学陈永国教授指出,文学理论是一种独特的话语形式,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要关注"阅读的生态"和"生态的阅读",最终要回到人和物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法律批评
回归人和物本身的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文化批评与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德明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1期213-218,共6页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的源流和社会功能 ,认为西方文化批评与近代资本主义同源共生 ,并顺应现代和后现代状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存在形态和探索主题。其主要目标是在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之间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 ,以使...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的源流和社会功能 ,认为西方文化批评与近代资本主义同源共生 ,并顺应现代和后现代状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存在形态和探索主题。其主要目标是在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之间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 ,以使各种社会能量的流动得以通畅 ,各个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对立和紧张得以缓解或消除。本文还联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对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批评流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批评
公共话语空间
对话性
文化多元主义
社会利益集团
中国特色
文化批评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妮·塞克斯顿诗歌经典的生成与建构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逸旻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7-131,159,共6页
安妮·塞克斯顿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从"城郊主妇"到"自白派母亲",其个人身份的转型意义非凡,她的作品呈现为家庭生活和病理学意义上的女性书写,而她创作的四个阶段则成就了其诗歌经典性和独特的诗学...
安妮·塞克斯顿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从"城郊主妇"到"自白派母亲",其个人身份的转型意义非凡,她的作品呈现为家庭生活和病理学意义上的女性书写,而她创作的四个阶段则成就了其诗歌经典性和独特的诗学观。与此同时,诗人作品的经典化过程,契合"个人化叙事"的全面复兴、惠特曼诗歌精神的回归及女权运动与女性主义批评的介入,使她的诗学地位在社会语境中得以巩固,最终形成其作品的经典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妮·塞克斯顿
自白派
经典化
经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往天堂的不归路——影片《末路狂花》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
5
4
作者
蔡海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影片《末路狂花》已经成为女性主义经典电影之一,讲述了两位普通妇女在出游途中不断遭遇变故,被迫触犯法律、反抗父权制文化并最终走向不归路的故事。影片表现了父权制文化对女性施行的全方位的统治和压迫:在家中要承受丈夫的权威,走出...
影片《末路狂花》已经成为女性主义经典电影之一,讲述了两位普通妇女在出游途中不断遭遇变故,被迫触犯法律、反抗父权制文化并最终走向不归路的故事。影片表现了父权制文化对女性施行的全方位的统治和压迫:在家中要承受丈夫的权威,走出家门要面临来自男性的重重威胁,受到伤害之后又很难得到法律的保护。与此同时也表现了女性在找到失落的尊严和存在的主体性后,热情拥抱自我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路狂花》
父权制文化
女性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实感”与“虚无感”的二元对立--关于特里林的乔伊斯批判
5
作者
许志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8-142,共5页
莱昂内尔·特里林以“现实感”与“虚无感”的二元对立,构建其乔伊斯批判的核心理念;通过小说美学的变异问题界定乔伊斯的道德虚无性及消极影响,显示独特的批评视角和立场,但把乔伊斯的创作理解为对经验的消解和嘲讽,或是作者...
莱昂内尔·特里林以“现实感”与“虚无感”的二元对立,构建其乔伊斯批判的核心理念;通过小说美学的变异问题界定乔伊斯的道德虚无性及消极影响,显示独特的批评视角和立场,但把乔伊斯的创作理解为对经验的消解和嘲讽,或是作者世界观意义上的疏离或冷漠的表征,却是过于武断的结论。本文试图对特里林的小说观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其乔伊斯批判提出质疑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林
乔伊斯
现实感
虚无感
二元对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入侵脑细胞》的精神分析解读
6
作者
吴宜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4-126,共3页
电影《入侵脑细胞》(The Cell)具有商业片的典型特征,但影片在科幻背景的设置下,融入超现实主义艺术要素,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进行创作,具备不同于普通商业片的欣赏价值。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本能理...
电影《入侵脑细胞》(The Cell)具有商业片的典型特征,但影片在科幻背景的设置下,融入超现实主义艺术要素,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进行创作,具备不同于普通商业片的欣赏价值。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本能理论,从影片中的重要意象——玩偶入手,结合卡尔孩提时代的不幸经历,对他谋杀女性的原因、自我拯救的尝试、被拯救的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对影片的拯救主题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脑细胞》
精神分析学
潜意识
本我
拯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前沿问题”三人谈
被引量:
10
1
作者
聂珍钊
吴笛
陈永国
机构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
文学与
国际交流学院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清华
大学
人
文学
院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3期70-77,共8页
文摘
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伦理选择为理论基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学科的理论话语。浙江大学吴笛教授认为,外国文学研究者不仅仅是外国理论的搬运工,而应当成为文学批评理论生产者,并以此提出了法律文学批评方法,并分析了其价值和意义。清华大学陈永国教授指出,文学理论是一种独特的话语形式,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要关注"阅读的生态"和"生态的阅读",最终要回到人和物本身。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法律批评
回归人和物本身的阅读
Keywords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Legal Literary Criticism
Reading as "a return to human andthings in themselves"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文化批评与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德明
机构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1期213-21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类学诗学研究>部分成果
文摘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的源流和社会功能 ,认为西方文化批评与近代资本主义同源共生 ,并顺应现代和后现代状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存在形态和探索主题。其主要目标是在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之间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 ,以使各种社会能量的流动得以通畅 ,各个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对立和紧张得以缓解或消除。本文还联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对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批评流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文化批评
公共话语空间
对话性
文化多元主义
社会利益集团
中国特色
文化批评流派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妮·塞克斯顿诗歌经典的生成与建构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逸旻
机构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7-131,159,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2012年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安妮.塞克斯顿自白诗歌研究"(2012N09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安妮·塞克斯顿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从"城郊主妇"到"自白派母亲",其个人身份的转型意义非凡,她的作品呈现为家庭生活和病理学意义上的女性书写,而她创作的四个阶段则成就了其诗歌经典性和独特的诗学观。与此同时,诗人作品的经典化过程,契合"个人化叙事"的全面复兴、惠特曼诗歌精神的回归及女权运动与女性主义批评的介入,使她的诗学地位在社会语境中得以巩固,最终形成其作品的经典性建构。
关键词
安妮·塞克斯顿
自白派
经典化
经典性
Keywords
Anne Sexton
confessional poetry
canonization
classic
分类号
I712.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往天堂的不归路——影片《末路狂花》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
5
4
作者
蔡海燕
机构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文摘
影片《末路狂花》已经成为女性主义经典电影之一,讲述了两位普通妇女在出游途中不断遭遇变故,被迫触犯法律、反抗父权制文化并最终走向不归路的故事。影片表现了父权制文化对女性施行的全方位的统治和压迫:在家中要承受丈夫的权威,走出家门要面临来自男性的重重威胁,受到伤害之后又很难得到法律的保护。与此同时也表现了女性在找到失落的尊严和存在的主体性后,热情拥抱自我的决心。
关键词
《末路狂花》
父权制文化
女性自我意识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实感”与“虚无感”的二元对立--关于特里林的乔伊斯批判
5
作者
许志强
机构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8-142,共5页
文摘
莱昂内尔·特里林以“现实感”与“虚无感”的二元对立,构建其乔伊斯批判的核心理念;通过小说美学的变异问题界定乔伊斯的道德虚无性及消极影响,显示独特的批评视角和立场,但把乔伊斯的创作理解为对经验的消解和嘲讽,或是作者世界观意义上的疏离或冷漠的表征,却是过于武断的结论。本文试图对特里林的小说观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其乔伊斯批判提出质疑和商榷。
关键词
特里林
乔伊斯
现实感
虚无感
二元对立
Keywords
Lionel Trilling
James Joyce
the sense of reality
the sense of nihility
binary opposition
分类号
I56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入侵脑细胞》的精神分析解读
6
作者
吴宜平
机构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4-126,共3页
文摘
电影《入侵脑细胞》(The Cell)具有商业片的典型特征,但影片在科幻背景的设置下,融入超现实主义艺术要素,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进行创作,具备不同于普通商业片的欣赏价值。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本能理论,从影片中的重要意象——玩偶入手,结合卡尔孩提时代的不幸经历,对他谋杀女性的原因、自我拯救的尝试、被拯救的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对影片的拯救主题进行解读。
关键词
《入侵脑细胞》
精神分析学
潜意识
本我
拯救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外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前沿问题”三人谈
聂珍钊
吴笛
陈永国
《山东外语教学》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当代文化批评与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
张德明
《浙江学刊》
CSSCI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安妮·塞克斯顿诗歌经典的生成与建构
张逸旻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通往天堂的不归路——影片《末路狂花》的女性主义解读
蔡海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现实感”与“虚无感”的二元对立--关于特里林的乔伊斯批判
许志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电影《入侵脑细胞》的精神分析解读
吴宜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