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烷基-N,N-二(2-羟乙基)-N-甲基溴化铵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邵爽 胡晓环 +1 位作者 游金宗 雷群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97-3001,共5页
用荧光光谱法在298K研究了Tris-HCl缓冲溶液(pH=7.1)中系列N-烷基-N,N-二(2-羟乙基)-N-甲基溴化铵(烷基链长为C12到C16)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结构、BSA浓度对结合作用的影响,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虚拟结... 用荧光光谱法在298K研究了Tris-HCl缓冲溶液(pH=7.1)中系列N-烷基-N,N-二(2-羟乙基)-N-甲基溴化铵(烷基链长为C12到C16)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结构、BSA浓度对结合作用的影响,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虚拟结合常数模型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浓度较低区域与BS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三种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均对BSA内源荧光有猝灭作用,并导致其最大发射波长蓝移;表面活性剂的烷基链越长,Stern-Volmer猝灭常数和虚拟结合常数越大,表面活性剂与BSA的结合作用也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疏水作用 虚拟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晓环 童威 +2 位作者 邵爽 雷群芳 方文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529,共5页
用等温滴定热量计测定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DDHAB)的相互作用焓,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和盐浓度等对相互作用焓的影响.BS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焓是静电作用、去水化作用、疏水作用和表面活性剂胶束... 用等温滴定热量计测定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溴化铵(DDHAB)的相互作用焓,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和盐浓度等对相互作用焓的影响.BS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焓是静电作用、去水化作用、疏水作用和表面活性剂胶束化等协同作用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相互作用焓随表面活性剂浓度改变,在临界胶束浓度(CMC)前后区域分别出现吸热峰.加入NaCl可引起相互作用焓峰值及其位置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滴定量热法 牛血清白蛋白 表面活性剂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疏水效应:冠醚在DMF+H_2O混合物中的焓对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程维娜 胡新根 邵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14-2122,共9页
利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法测定了298.15 K时12-冠-4、15-冠-5、18-冠-6和4,13-二氮杂-18-冠-6四种冠醚在纯水及不同质量分数(w=0-0.3)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H_2O混合物中的稀释焓,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计算得到相应的焓对作用系数(h_(x... 利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法测定了298.15 K时12-冠-4、15-冠-5、18-冠-6和4,13-二氮杂-18-冠-6四种冠醚在纯水及不同质量分数(w=0-0.3)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H_2O混合物中的稀释焓,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计算得到相应的焓对作用系数(h_(xx)).实验发现,h_(xx)均为较大的正值,表明在冠醚-冠醚自相互作用中疏水性成分占绝对优势,主要表现为两种机制:(1)当疏水-疏水作用发生时,共球交盖使得水结构形成减少,对h_(xx)有正的贡献;(2)当疏水-亲水作用发生时,共球交盖使得水结构破坏增加,对h_(xx)有正的贡献.此外,四种冠醚h_(xx)的大小关系为:h_(xx)(18-冠-6)>h_(xx)(4,13-二氮杂-18-冠-6)≈h_(xx)(15-冠-5)>h_(xx)(12-冠-4),表明冠醚环越大,疏水-疏水作用越强,存在显著的大环疏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 二甲基甲酰胺+水混合物 稀释焓 焓对作用 疏水-亲水平衡 大环疏水效应 等温滴定微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