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正交试验的超高层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作者
田洪斌
贾殊
+1 位作者
陆斌
吴建奇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77,共5页
结合工程所在地实际情况,针对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机制砂掺量3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C60大体积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温升值、离心率和泌水率等性能进行研究。并运用统计学手段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方差分析和F检验,得到了各因素对混凝...
结合工程所在地实际情况,针对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机制砂掺量3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C60大体积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温升值、离心率和泌水率等性能进行研究。并运用统计学手段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方差分析和F检验,得到了各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满足工程应用的最佳配合比,即水胶比0.3,粉煤灰掺量30%,机制砂掺量60%。试验结果还表明影响抗压强度的最显著因素是水胶比,影响最高温升值的最显著因素是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影响离析率和泌水率的最显著因素是机制砂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配合比设计
抗压强度
最高温升值
离析率
泌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
被引量:
4
2
作者
徐亚丰
赵敬义
+1 位作者
李宁
卢小一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2-485,共4页
目的建立能够反映结构或构件动力特性重要参数的恢复力模型,研究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试验参数,对5个钢骨-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考虑了含骨率和...
目的建立能够反映结构或构件动力特性重要参数的恢复力模型,研究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试验参数,对5个钢骨-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考虑了含骨率和轴压比对构件延性、耗能和强度、刚度退化等的影响,建立了折线型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恢复力模型.结果得到不同轴压比和不同含骨率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含骨率和轴压比对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含钢率的增加,构件的变形能力得到了提高,而轴压比越大,构件的变形能力越差.结论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多折线恢复力模型的建立为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
钢管混凝土柱
恢复力模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正交试验的超高层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作者
田洪斌
贾殊
陆斌
吴建奇
机构
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7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68024)。
文摘
结合工程所在地实际情况,针对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机制砂掺量3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C60大体积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温升值、离心率和泌水率等性能进行研究。并运用统计学手段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方差分析和F检验,得到了各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满足工程应用的最佳配合比,即水胶比0.3,粉煤灰掺量30%,机制砂掺量60%。试验结果还表明影响抗压强度的最显著因素是水胶比,影响最高温升值的最显著因素是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影响离析率和泌水率的最显著因素是机制砂掺量。
关键词
正交试验
配合比设计
抗压强度
最高温升值
离析率
泌水率
Keywords
orthogonal test
mix proportion design
compressive strength
maximum temperature
segregation rate
water bleeding rate
分类号
TU528.06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
被引量:
4
2
作者
徐亚丰
赵敬义
李宁
卢小一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济南分院
沈阳市房地产开发
建设
管理办公室
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2-485,共4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060691)
沈阳市人才资源开放专项基金项目(2007140303002)
沈阳建筑大学省级重点试验室开放基金项目(JG-200602)
文摘
目的建立能够反映结构或构件动力特性重要参数的恢复力模型,研究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试验参数,对5个钢骨-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考虑了含骨率和轴压比对构件延性、耗能和强度、刚度退化等的影响,建立了折线型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恢复力模型.结果得到不同轴压比和不同含骨率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含骨率和轴压比对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含钢率的增加,构件的变形能力得到了提高,而轴压比越大,构件的变形能力越差.结论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多折线恢复力模型的建立为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钢骨
钢管混凝土柱
恢复力模型
抗震性能
Keywords
Steel
Steel tublar concrete column
restoring force model
anti-earthquake performance
分类号
TU39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正交试验的超高层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田洪斌
贾殊
陆斌
吴建奇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
徐亚丰
赵敬义
李宁
卢小一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