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兴市数字城市建设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吕杨辉 陆海峰 段晶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2期131-133,共3页
数字城市建设是推进数字中国战略的主要抓手。文章以嘉兴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其数字城市的建设模式、体系架构、实践做法及主要成效,揭示了数字技术在强化城市治理能力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中的关键作用。嘉兴市数字城市建设以“模式... 数字城市建设是推进数字中国战略的主要抓手。文章以嘉兴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其数字城市的建设模式、体系架构、实践做法及主要成效,揭示了数字技术在强化城市治理能力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中的关键作用。嘉兴市数字城市建设以“模式创新为引领、技术创新为动力和业务创新为抓手”,该建设路径为其他地区在全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城市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改革 嘉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M平台深度构建数字孪生城市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璐璐 罗向平 吕杨辉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为城市精细化治理和服务提供了新的契机,现已逐渐成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作为城市数字孪生底座平台的建设基础,对于构建城市空间数字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梳理了CIM的发展背景...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为城市精细化治理和服务提供了新的契机,现已逐渐成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作为城市数字孪生底座平台的建设基础,对于构建城市空间数字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梳理了CIM的发展背景,辨析CIM与数字孪生城市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说明CIM平台的建设重点,最后结合部分城市的创新实践,指出了CIM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信息模型 数字孪生城市 空间建模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高鑫磊 杨立功 罗向平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第7期76-78,共3页
数字孪生城市是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方向和新高度。文章认为数字孪生城市主要有全域映射、虚实交互、数据融合和智能干预四个特征,依托物联感知、BIM、GIS、CIM、数据标准规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发展,并以社区物业为例... 数字孪生城市是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方向和新高度。文章认为数字孪生城市主要有全域映射、虚实交互、数据融合和智能干预四个特征,依托物联感知、BIM、GIS、CIM、数据标准规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发展,并以社区物业为例提出数字孪生城市的场景落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城市 数字孪生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以嘉兴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文君 罗向平 吕杨辉 《中国新通信》 2023年第13期66-67,共2页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方向,建设数字乡村有利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针对嘉兴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中存在的总体统筹不到位、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开展“顶层设计,加强工作统筹”“夯实基础设施,鼓励试点先行”“做...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方向,建设数字乡村有利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针对嘉兴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中存在的总体统筹不到位、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开展“顶层设计,加强工作统筹”“夯实基础设施,鼓励试点先行”“做好保障支撑,实现持续发展”三条路径,助推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应用:以嘉兴市“种粮宝”为例
5
作者 余洋 王继环 +1 位作者 陈正 王天小 《山西农经》 2024年第7期138-141,145,共5页
聚焦于嘉兴市“种粮宝”农业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探讨了平台的建设背景、策略及详细组成部分。平台系统整合了数据仓库、农业生产管理平台及农事服务平台,旨在通过提升管理精度和扩展数字化服务,支持基层农业服务与保障粮食安全... 聚焦于嘉兴市“种粮宝”农业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探讨了平台的建设背景、策略及详细组成部分。平台系统整合了数据仓库、农业生产管理平台及农事服务平台,旨在通过提升管理精度和扩展数字化服务,支持基层农业服务与保障粮食安全。研究结果突出了该平台在推动粮食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及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嘉兴市通过该平台的应用,在简化补贴发放流程、减轻农民财务负担和推广绿色施肥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强调了数字化农业服务在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和缩小数字鸿沟中的重要性,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补贴 农业综合管理体系 精准农业 数字化支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市智慧水利平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文 杨立功 罗向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9-212,共4页
针对嘉兴市现有的水利基础信息采集范围有限、内容不全面、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跨层级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不足,以及业务应用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搭建了智慧水利平台。该平台遵循了水利部智慧水利的顶层设计,利用物联网、大数据、... 针对嘉兴市现有的水利基础信息采集范围有限、内容不全面、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跨层级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不足,以及业务应用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搭建了智慧水利平台。该平台遵循了水利部智慧水利的顶层设计,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了水管理平台、智慧水利大脑、水灾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和杭嘉湖南排工程数字化运行系统4大功能模块,实现了水利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实际应用表明,平台在水灾害的监测、预测、预演和预案等关键环节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该研究也为各地区数字水利向智慧水利转型的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信息化 数字水利 智慧水利 顶层设计 水灾害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璐璐 罗向平 吕杨辉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第6期169-171,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新型智慧城市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基于“十四五”以来603个行业重大项目招采信息,分析新型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顶层设计不完善、数据融合治理不足、未形成可持续的发展生态等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新型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 数据要素 双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城市交通状态评价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翔 段晶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第9期160-163,共4页
由于受到城市交通时变性和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影响,当前现有城市交通状态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评价结果一致性较低,影响评价结果利用价值。针对这一问题,引入车路协同技术,开展对评价方法的设计研究。通过基于车... 由于受到城市交通时变性和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影响,当前现有城市交通状态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评价结果一致性较低,影响评价结果利用价值。针对这一问题,引入车路协同技术,开展对评价方法的设计研究。通过基于车路协同的城市交通状态数据实时获取、城市交通状态评价指标参数选择与评价体系建立、城市交通状态等级层次化评价与分析,提出一种全新的评价方法。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新的评价方法与以往评价方法相比,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城市交通状态变化趋势一致,评价结果一致性更强,可为城市交通协同管理提供更有利的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 城市交通 状态评价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市智慧停车平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涵拯 孙佳伟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3年第2期204-207,共4页
针对嘉兴市停车难、车位难找、部分停车场利用率低,行业信息化支撑低、停车设施资源分散、停车数据资源孤立等问题,搭建了智慧停车平台。平台对停车信息化进行了顶层设计,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了停车物联... 针对嘉兴市停车难、车位难找、部分停车场利用率低,行业信息化支撑低、停车设施资源分散、停车数据资源孤立等问题,搭建了智慧停车平台。平台对停车信息化进行了顶层设计,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了停车物联感知汇聚接入平台、停车全域监管平台三大子系统。实际应用表明,平台对政府侧、车主侧、停车运营企业侧在停车设施发现、调度与规划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各地区智慧停车平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停车 停车困难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停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市智慧公交平台设计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秋妹 邬林锋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11期203-207,共5页
针对近年来嘉兴道路资源日趋紧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偏低、智慧网联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偏少、公众无法享受全域一站式公交定制出行等现状和问题,搭建了智慧公交平台。该平台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边缘计算等技术,部... 针对近年来嘉兴道路资源日趋紧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偏低、智慧网联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偏少、公众无法享受全域一站式公交定制出行等现状和问题,搭建了智慧公交平台。该平台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边缘计算等技术,部署后在城市范围内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能够保障出行安全、发挥基础设施效能、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系统运行效率 云计算 物联网 智慧公交 自动控制 平台设计 一站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一峰 赖献昆 +1 位作者 姚金华 俞善文 《中国新通信》 2022年第10期75-77,206,共4页
随着智慧地球概念被提出,各个国家给予了广泛关注,我国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依靠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搭建了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本文基于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深入分析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智慧城市典型结构,了解平台搭... 随着智慧地球概念被提出,各个国家给予了广泛关注,我国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依靠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搭建了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本文基于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深入分析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智慧城市典型结构,了解平台搭建主要涉及的技术内容,实时更新数据,搭建云平台,优化平台设计,并从智慧城市交通、城市社区、城市医疗、城市政务等方面,实现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的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大数据平台 平台设计 城市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教育环境下数字化家访的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佳伟 吴亦奇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第23期11-14,共4页
家访作为教学领域的重要一部分,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桥梁,是促进家校关系的重要纽带。家访工作的完成情况,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协同教育理念的不断... 家访作为教学领域的重要一部分,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桥梁,是促进家校关系的重要纽带。家访工作的完成情况,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协同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新型的数字化家访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发展中。文章主要以嘉兴数字家访系统为例,针对数字家访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为同类平台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访 数字家访 数字化改革 协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据驱动的智慧防疫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13
作者 马文君 罗向平 +1 位作者 肖文 王泺寒 《中国新通信》 2021年第2期144-145,共2页
本文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过程中病毒溯源、传播途径管控和易感人群保护三个方面的智慧防疫成果,提出推进后疫情时代大数据驱动的城市社会治理建议,推动大数据技术创新与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和群众共同形成新型智慧城市数字治理生态系... 本文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过程中病毒溯源、传播途径管控和易感人群保护三个方面的智慧防疫成果,提出推进后疫情时代大数据驱动的城市社会治理建议,推动大数据技术创新与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和群众共同形成新型智慧城市数字治理生态系统,为社会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辅助决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大数据 智慧防疫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嘉兴市为例
14
作者 张文 杨立功 +1 位作者 罗向平 肖文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第8期12-14,共3页
文章以嘉兴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平台从需求分析到功能设计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介绍了平台的试点建设成效。结果表明,智慧停车平台能够通过停车资源的信息化,显著提高车位利用率和周转率,降低停车违章频率,在缓解... 文章以嘉兴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平台从需求分析到功能设计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介绍了平台的试点建设成效。结果表明,智慧停车平台能够通过停车资源的信息化,显著提高车位利用率和周转率,降低停车违章频率,在缓解城市停车压力,提高停车资源规划和调度水平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停车 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 嘉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螺旋模型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15
作者 陈迪 罗向平 +1 位作者 吕杨辉 杨立功 《数字通信世界》 2023年第1期139-141,共3页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目前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已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如何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文章着力解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转、用什么转、如何转三个重点问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目前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已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如何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文章着力解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转、用什么转、如何转三个重点问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痛点,创造价值,而转型的开展应基于双螺旋模型,从价值、技术、业务三个视角统筹考虑,通过工业全要素、全价值链和全产业链的连接实现对企业乃至制造业的重构,从技术角度形成数据维、产业维、架构维三方合力,最终从业务角度实现分业施策、需求牵引、场景驱动,致力于形成业务-价值闭环和业务-技术闭环,助力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各垂直行业,实现制造业数字化高质量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双螺旋模型 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公共数据平台的个人画像应用
16
作者 朱开昊 徐宇凡 +2 位作者 吕杨辉 肖文 王励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第1期76-78,89,共4页
以城市公共数据平台为依托,有助于构建城市级个人全量信息画像,文章遵循“数据不动程序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理念,围绕政府侧、个人侧、企业侧需求,开展个人画像应用研究。为政府提供具有完整性、准确性的全市个人画像,为个人提供便民... 以城市公共数据平台为依托,有助于构建城市级个人全量信息画像,文章遵循“数据不动程序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理念,围绕政府侧、个人侧、企业侧需求,开展个人画像应用研究。为政府提供具有完整性、准确性的全市个人画像,为个人提供便民服务场景与惠民服务政策,为企业提供规范合理的个人数据使用渠道,从而促进个人数据高质量流通,提高个人数据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发挥个人数据数字化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画像 公共数据平台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农机用双永磁游标电机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17
作者 黄志凡 罗向平 徐艳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200-204,共5页
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兼具高转矩密度和低铁耗,适用于低速大转矩的直驱应用领域。针对新能源农机用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转矩脉动大、电流谐波多和转速波动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相比于传统... 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兼具高转矩密度和低铁耗,适用于低速大转矩的直驱应用领域。针对新能源农机用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转矩脉动大、电流谐波多和转速波动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相比于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提出的控制策略采用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可同时选择2个任意电压矢量组合作用,扩大了电压矢量的选择和幅值调节范围,可进行更准确的电流控制。同时,考虑系统延迟,在预测控制中加入电流延迟补偿环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小转矩脉动、电流谐波和转速波动,提升系统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双永磁游标电机 双矢量 模型预测控制 延迟补偿 新能源农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源颜色品质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强 邓雪 +4 位作者 侯祯 曹斌 刘颖 陈薇 段晶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随着半导体照明技术的进步和以人为本的照明理念的普及,照明的颜色偏好和颜色分辨已成为光源颜色品质研究的前沿问题。近年来,已有众多学者以光照颜色偏好及分辨两大视觉维度为对象,开展视觉实验并试图构建模型以准确量化光源颜色品质... 随着半导体照明技术的进步和以人为本的照明理念的普及,照明的颜色偏好和颜色分辨已成为光源颜色品质研究的前沿问题。近年来,已有众多学者以光照颜色偏好及分辨两大视觉维度为对象,开展视觉实验并试图构建模型以准确量化光源颜色品质。然而,心理物理研究中的个案研究存在着无法适用于多个场景的内在缺陷,因此光源颜色品质的两个维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尚未得到有效量化。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荟萃分析是一种构建光源颜色品质模型的新方法,通过科学系统的大规模案例综合分析,最大限度挖掘光照呈色视觉感知客观规律,构建更具普适性的光品质预测模型。本文主要回顾了光照颜色偏好及光照颜色分辨的研究历程,重点介绍现阶段光照颜色偏好及颜色分辨这两大维度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工作作出展望,以期为本领域学者后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源颜色品质 光照颜色偏好 光照颜色分辨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个体出行特征精细识别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泺寒 沈佳佳 +5 位作者 张伟 张国强 马文君 丁杰 顾晓峰 庄彬元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1年第S01期48-51,64,共5页
多源交通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成为交通数字化建设的主旋律,这为研究个体出行特征的精细化识别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基于嘉兴市交通大数据,提出了一套个体出行特征精细识别框架,根据前端治理设备数据、出租车GPS数据、网约车数据、共享单车数... 多源交通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成为交通数字化建设的主旋律,这为研究个体出行特征的精细化识别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基于嘉兴市交通大数据,提出了一套个体出行特征精细识别框架,根据前端治理设备数据、出租车GPS数据、网约车数据、共享单车数据等交通监管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进行OD链匹配,对个体出行工具进行精细化识别;并根据个体目的地停留的时间频率和长短,结合POI数据实现出行目的的精细化识别方法;通过进一步数据融合得出带有出行路径、出行距离、出行频率、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信息的个体OD链;最后,以嘉兴市为例,分析得出工作日和休息日的个体出行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出行方式倾向于私家车为主,以上班、上学和回家为目的的出行占比81%。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基于交通大数据的个体出行特征精准识别,可以有效地研究个体出行特征,为交通精准治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大数据 个体出行特征 精细化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