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董叶丽 贾鸣 +1 位作者 宗酉明 徐志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73-174,170,共3页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室 环境卫生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0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长江 费爱丽 +1 位作者 张慧 涂厉标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与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4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8.0版软件统计分析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合...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与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4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8.0版软件统计分析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合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480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0例,感染率为20.83%;年龄≥60岁、有气管插管、有深静脉置管、有气管切开、住院时间≥30 d、有糖尿病病史、血红蛋白≤110 g·L-1是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共检出病原菌19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8株,占61.8%,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都有较高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46株,占24.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青霉素和克林霉素都有较高的耐药性;真菌27株,占14.1%,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与多个危险因素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候诊期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姜丽英 潘清兮 +1 位作者 陆继慧 凌晓燕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2期83-85,共3页
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品质护理的根本要求[1]。内科门诊具有老年患者多、病种复杂、就诊时段性强、等候时间长的特点,在候诊过程中可因各种因素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门诊候诊 内科门诊 不安全因素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老年患者 意外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形势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被引量:4
4
作者 顾旭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0-300,共1页
关键词 康复医学科 综合医院 康复治疗 医务工作者 康复目标 临床诊疗 医疗活动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红 《卫生经济研究》 2004年第5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财务控制制度 医院管理 医疗保险 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9例医院职工健康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德发 黄均迢 《山西护理杂志》 1994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对569例医院在岗职工内、外、妇、五官科及医技、生化等10个科室的全面健康检查,发现区院职工健康现状具有以下特点:45~60岁年龄组高脂血症多,占133例的78.94%;已婚女职工中妇科疾患发病率高,占201例的48... 对569例医院在岗职工内、外、妇、五官科及医技、生化等10个科室的全面健康检查,发现区院职工健康现状具有以下特点:45~60岁年龄组高脂血症多,占133例的78.94%;已婚女职工中妇科疾患发病率高,占201例的48.75%130岁以下的年青职工双眼视力在4.7以下的比例高;HBsAg阳性率为4.68%,其中包括2例乙肝患者。指出在健康体检中除重视临床科室外尚应注重医技、生化检验等项目的检查。提出了提高医院职工快康水平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职工 健康体检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医院血源性感染的管理
7
作者 金钰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血源性感染 管理 监测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玲燕 《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第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医院财务管理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会计核算 会计基础工作 专项检查 市卫生局 乡镇卫生院 检查情况 会计委派 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会计委派制下医院内部审计的思考
9
作者 张玲燕 《卫生经济研究》 2005年第9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医院内部审计 会计委派制 会计工作 会计人员 监督作用 会计信息 相互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及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岩 陈迎春 +5 位作者 顾旭东 何雯雯 李辉 劳方金 傅建明 吴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5,共3页
偏瘫为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约有1/3—1/2脑卒中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仍不能独立步行^([1]),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是康复治疗的关键^([2])。减重平板训练是近年来康复治疗领域中逐渐兴起的一项新技术^([3]),Barbeau等1986年开始... 偏瘫为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约有1/3—1/2脑卒中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仍不能独立步行^([1]),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是康复治疗的关键^([2])。减重平板训练是近年来康复治疗领域中逐渐兴起的一项新技术^([3]),Barbeau等1986年开始将减重平板训练(body weight-supported treadmill training,BWSTT)应用于治疗偏瘫患者,研究结果表明BWSTT能够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平板训练 功能性电刺激 康复治疗 STIMULATION 步态训练 步行速度 治疗仪 常规康复 交互神经支配 时间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11
作者 沈芳 王晶 曾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0-593,共4页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导致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1]。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近200万人,现存活患者有600万—700万,而存活者约75%致残[2]。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这一难题,众多学者研究探索了多种康复措施,其中镜像疗法(Mirror...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导致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1]。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近200万人,现存活患者有600万—700万,而存活者约75%致残[2]。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这一难题,众多学者研究探索了多种康复措施,其中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为了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新方法。本文将对镜像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做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运动功能 脑卒中偏瘫 存活患者 存活者 视觉反馈 康复措施 健侧肢体 偏瘫肢体 上肢功能 BRUNNSTR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功能训练仪用于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亮 曾明 +5 位作者 王月丽 潘文平 高景蓬 朱美红 王中莉 顾旭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功能训练仪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疾病转归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 目的:探讨肺功能训练仪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疾病转归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治疗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呼吸训练,每周治疗5次,每次30min,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6min步行测试,CAT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BODE指数(body mass index,airflow obstruction,dyspnea,and exercise capacity index)评分、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病情转归及肺功能进行评测。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和检查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6min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较前有改善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改善值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训练仪可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训练仪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观察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晶 曾明 +6 位作者 金敏敏 杨美霞 崔尧 朱美红 施明 李亮 顾旭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8-893,共6页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1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动作观察疗法,每周6次,每次20min,共治疗4周...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1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动作观察疗法,每周6次,每次20min,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并使用量角器对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进行测量,以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FMA与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及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评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MA评分(44.81±8.86)、肩关节前屈(150.88°±21.32°)、肘关节伸展(135.56°±17.22°)主动活动度的改善程度显著(P<0.05);两组患者,除治疗后的对照组FMA评分与肩关节主动前屈活动度、FMA评分与肘关节主动伸展活动度不相关(P>0.05)外,其余FMA评分均与肩关节主动前屈活动度、肘关节主动伸展活动度及腕主动背伸活动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可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且FMA与肩关节前屈、肘关节伸展和腕背伸主动活动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观察疗法 镜像神经元系统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康复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4
作者 任芸 顾旭东 +4 位作者 姚云海 顾敏 傅建明 尹汉逵 俞志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601-602,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ENS治疗。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Fugl-Meyer评估量表进行...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ENS治疗。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Fugl-Meyer评估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具有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 运动疗法 肩痛 脑卒中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重颈椎牵引装置对颈椎病交感症状的康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雷龙 丁玲芳 +6 位作者 赵文华 傅建明 伍学民 李琦 倪云建 杜炎芳 肖旺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观察日常使用自重颈椎牵引装置对颈椎病交感症状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或有交感症状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期间颈项疼痛明显的患者,按视... 目的观察日常使用自重颈椎牵引装置对颈椎病交感症状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或有交感症状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期间颈项疼痛明显的患者,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进行不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自重颈椎牵引装置进行自我康复,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仅适当教授患者颈椎病的知识及合理的颈椎保健锻炼方法。治疗后1~3、4~6个月时通过电话、门诊或家庭会见随访,询问并记录患者自重颈椎牵引装置的使用情况、Mc Gill疼痛问卷简化量表(Mc Gill简化量表)评分及复发次数,对颈椎病再次复发时VAS评分、PPI评分及症状分布、药物治疗情况进行统计,记录患者对自重颈椎牵引装置的综合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VAS评分、PP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4~6个月VAS评分、PPI评分及复发次数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1~3个月、4~6个月VAS评分、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4~6个月VAS评分、PPI评分、复发次数均较治疗后1~3个月降低(P〈0.05)。两组患者症状分布及药物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自重颈椎牵引装置的综合满意度评分为(81.2±4.6)分。结论日常使用自重颈椎牵引装置对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交感症状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康复 物理治疗技术 交感症状 颈椎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动脉辅助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1
16
作者 王立章 王志峰 +1 位作者 俞方荣 蒋伟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肋间动脉栓塞在动脉栓塞治疗咯血中的价值。方法16例肋间动脉参与供血的患者,予真丝线段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结果16例经19次治疗,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5例,单独栓塞肋间动脉1例。即刻止血13例,即刻止血率81.... 目的探讨肋间动脉栓塞在动脉栓塞治疗咯血中的价值。方法16例肋间动脉参与供血的患者,予真丝线段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结果16例经19次治疗,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5例,单独栓塞肋间动脉1例。即刻止血13例,即刻止血率81.3%,总有效率87.5%,无效2例,复发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时,同时栓塞供血的肋间动脉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动脉 支气管动脉 咯血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骨盆强化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岩 顾旭东 +5 位作者 姚云海 吴华 俞志良 李辉 王伟 张雄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6-1047,共2页
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是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许多患者经抢救治疗后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临床上常注重肢体功能的治疗,往往忽略骨盆控制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 步行能力 偏瘫患者 强化训练 骨盆 平衡 早期 日常生活活动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神经阻滞对骨关节炎模型兔血清P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范国明 龚遂良 +2 位作者 戴加平 周红梅 陈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对骨关节炎致痛后兔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制成骨关节炎模型,实验组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1周,ELISA法测三组血清P物质的变化。结果:股神经阻滞后一...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对骨关节炎致痛后兔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制成骨关节炎模型,实验组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1周,ELISA法测三组血清P物质的变化。结果:股神经阻滞后一周,空白组血清P物质29.34±1.43,对照组43.18±15.55,实验组28.66±2.92,空白组和对照组及对照组和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关节炎模型致痛后兔血清P物质增高,股神经阻滞能使血清中P物质释放受抑制,镇痛作用与兔行为学及关节病理学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 阻滞 P物质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宗酉明 周红梅 +1 位作者 杜炎芳 方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56-557,共2页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雾化吸入 气管插管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尿管癌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易亚辉 沈泉妹 +3 位作者 周建胜 王春华 肖耀将 邵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特点,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脐尿管癌的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对照。结果:4例脐尿管癌患者的病变部位均在腹中线Retzius间隙脐尿管走...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特点,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脐尿管癌的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对照。结果:4例脐尿管癌患者的病变部位均在腹中线Retzius间隙脐尿管走行区,其中3例位于脐尿管膀胱交界区的膀胱顶壁或前壁,1例位于脐尿管上端,4例脐尿管癌中1例实性,3例囊实性,4例病灶中心或周边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后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脐尿管癌的影像表现对脐尿管癌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尿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