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壳/SEBS-g-MAH增强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蕊 雷小蝶 +4 位作者 李铁虎 张婷 陈晓静 王建 邹专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9-225,共7页
针对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形态及力学性能存在缺陷的问题,通过添加天然植物纤维填料(稻壳)和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g-MAH),对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进行了双因素优化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填料会降低软质聚氨酯泡... 针对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形态及力学性能存在缺陷的问题,通过添加天然植物纤维填料(稻壳)和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g-MAH),对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进行了双因素优化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填料会降低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添加稻壳/SEBS-g-MAH的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平均表观密度降低了10.3%;稻壳/SEBS-g-MAH添加量为0.5%/2%(均为质量分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拉伸性能明显提高,证明了天然植物纤维稻壳与SEBS-g-MAH对聚氨酯发泡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质聚氨酯泡沫 稻壳 SEBS-G-MAH 天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rGO复合三维非织造材料基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蕊 王建 +2 位作者 张婷 陈晓静 邹专勇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织物基柔性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低、响应范围窄和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以自制的三维热熔纤维非织造材料为基材,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碳纳米管(CNT)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协同修饰纤维表面,构建出具备高灵敏度和耐久性的三维热熔非织造材... 针对织物基柔性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低、响应范围窄和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以自制的三维热熔纤维非织造材料为基材,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碳纳米管(CNT)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协同修饰纤维表面,构建出具备高灵敏度和耐久性的三维热熔非织造材料基压力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结构形貌、传感性能和健康监测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在0~9.28 kPa监测压强范围内,灵敏度为2.33×10^(-2) kPa^(-1))、快速响应/回复时间(70 ms/90 ms)、宽感测范围(0~227 kPa)和优异的循环耐久性(约16000次循环)。该传感器可以用于人体健康监测、运动监测和语音监测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非织造材料 压力传感器 碳纳米管 还原氧化石墨烯 传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修饰3D纤维网基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叶苏娴 张蕊 +3 位作者 张婷 陈晓静 王建 邹专勇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改善纤维基传感器灵敏度低和响应范围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3D纤维网为基材,采用超声辅助浸渍碳纳米管修饰纤维表面,构建出了3D纤维网络结构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介绍了3D纤维网传感器的制备过程,并对所制备的传感器形貌结构、力学传... 为改善纤维基传感器灵敏度低和响应范围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3D纤维网为基材,采用超声辅助浸渍碳纳米管修饰纤维表面,构建出了3D纤维网络结构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介绍了3D纤维网传感器的制备过程,并对所制备的传感器形貌结构、力学传感性能及应用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修饰3D纤维网的传感器灵敏度为3.53×10^(-3)kPa^(-1),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较高的灵敏度;检测范围达到200 kPa;响应时间和回复时间分别为153 ms和226 ms;经过2000次循环施加压力测试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该传感器能够用于监测人体的运动,如手指弯曲、手腕弯曲、手指点击和脚跟压力等,在可穿戴电子织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3D纤维网 超声辅助浸渍 柔性压力传感器 传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设计在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蕊 郑莹莹 +4 位作者 董正梅 张婷 沈利铭 王建 邹专勇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6-240,共15页
为进一步推动仿生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并拓宽仿生智能织品的应用领域,对近几年国内外仿生设计纺织品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及应用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基于仿生设计的隔热纺织品,归纳了仿动物毛发中空结构、羽绒分支结构以及其他生物结构... 为进一步推动仿生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并拓宽仿生智能织品的应用领域,对近几年国内外仿生设计纺织品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及应用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基于仿生设计的隔热纺织品,归纳了仿动物毛发中空结构、羽绒分支结构以及其他生物结构的隔热纺织品;简要概述了仿生蝴蝶翅膀和仿其他生物结构的结构生色纺织品;然后分析了基于仿生设计的超疏水纺织品,总结了仿荷叶、水黾腿以及其他生物结构的超疏水纺织品;阐述了受人体皮肤结构启发的智能纤维以及受自然界中不同动植物结构启发的仿生智能传感纺织品;最后总结了仿生智能纺织品在多个领域的潜在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仿生设计智能纺织品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设计 智能纺织品 隔热纺织材料 超疏水纺织品 结构生色纺织品 智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