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传递系数法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海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8-139,112,共3页
针对传递系数法在滑坡推力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刚体极限平衡理论,以分块极限平衡法为基础,推导出一种改进的传递系数法的递推公式及累计求和表达式,并结合工程实例与传统的传递系数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传递系数法计算... 针对传递系数法在滑坡推力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刚体极限平衡理论,以分块极限平衡法为基础,推导出一种改进的传递系数法的递推公式及累计求和表达式,并结合工程实例与传统的传递系数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传递系数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与实际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传递系数法 稳定性评价 滑坡推力 分块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建筑设计技术训练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建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01-102,共2页
文章从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出发,以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为基础,探索构建了与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建筑设计技术训练教学模式,即合理选择建筑设计教学内容与程序,创设职业情境,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情景化评价。
关键词 高职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老年健康保障设施规划设计浅析——西安老年使用者实态调查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怡珊 周典 玉镇珲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73,共6页
通过对西安市社区老年人口基本健康状况、社区老年人健康保障需求、老年健康保障设施实态调查,分析城市社区老年健康保障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阐述构筑"在宅养老"模式下城市社区老年健康保障设施体系的内容,对做好城市老年人... 通过对西安市社区老年人口基本健康状况、社区老年人健康保障需求、老年健康保障设施实态调查,分析城市社区老年健康保障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阐述构筑"在宅养老"模式下城市社区老年健康保障设施体系的内容,对做好城市老年人健康保障设施规划设计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宅养老 城市社区 老年健康 保障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景观遗产视野下的木拱桥遗产保护动向探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龙松亮 王丽娴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626-20628,共3页
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实践逐渐步入浙闽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日程。50多年的木拱桥遗产保护历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其遗产保护实践的各个阶段都与"景观"原意密切相关,可以证明木拱桥文化景观遗产底蕴深厚,文化景观遗产视野下的木... 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实践逐渐步入浙闽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日程。50多年的木拱桥遗产保护历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其遗产保护实践的各个阶段都与"景观"原意密切相关,可以证明木拱桥文化景观遗产底蕴深厚,文化景观遗产视野下的木拱桥保护工作值得研究。木拱桥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强调整体性保护,而不是孤立地保护桥的单体。参考世界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其核心保护目标应该是整体性聚居环境景观的维护和恢复。木拱桥遗产保护不仅需要探索其建构技术,为该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打下基础;并对留存的古代木拱桥遗产作为历史建筑遗产价值展开充分讨论,认为要在3个层面上分步实施,最终达到保护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木拱桥 遗产 文化景观 整体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围垦对防灾功能影响的景观生态机理研究——以钱塘江河口海湾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世瑕 王紫雯 吴赛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81-1288,共8页
以钱塘江河口海湾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与海洋动力学理论以及景观特征量化分析方法,探讨沿海岸地貌结构与潮能耗损之间的关系、滩涂围垦对沿海防灾功能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潮差削减率与景观特征指标间的综合模型.通过模型... 以钱塘江河口海湾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与海洋动力学理论以及景观特征量化分析方法,探讨沿海岸地貌结构与潮能耗损之间的关系、滩涂围垦对沿海防灾功能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潮差削减率与景观特征指标间的综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实测数据表明:舟山本岛和钱塘江河口段大规模滩涂围垦与开发建设,改变了沿岸景观结构和边界复杂度,使水动力作用减弱,潮差削减率减少,河口段潮差不减反增;河口洪水受潮水顶托作用加大、排水不畅导致河口海湾抵御灾害的功能减弱、加剧了水涝灾害的发生.探讨了沿海滩涂围垦与湿地合理利用的科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围垦 河口海湾 景观量化指标 防灾 潮差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劈拉过程中的阻抗参数变化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碧雄 陈剑 莫思特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8,共6页
针对混凝土裂缝损伤演化及其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阻抗谱法,根据材料阻抗特性参数进行裂缝检测或损伤评估的思路。采用钢筋作为电极,以混凝土的阻抗幅模量(z值)和相角值(φ值)作为材料阻抗特性参数,利用MT4090 LCR测量仪测量混凝土... 针对混凝土裂缝损伤演化及其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阻抗谱法,根据材料阻抗特性参数进行裂缝检测或损伤评估的思路。采用钢筋作为电极,以混凝土的阻抗幅模量(z值)和相角值(φ值)作为材料阻抗特性参数,利用MT4090 LCR测量仪测量混凝土试件在劈裂抗拉过程中阻抗特性参数变化规律。根据测量结果分析混凝土损伤演化发展过程与阻抗特性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劈拉破坏过程中的微裂缝缓慢扩展、劈裂裂缝快速发展、劈裂裂缝不断扩展等3个主要阶段,裂缝发展演化特点有显著的差异,每个阶段测得的z值、φ值变化情况与其对应的裂缝演化特征呈现出稳定的相关性;混凝土z值、φ值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大而增大,且两者增大速率一致;混凝土初始z值、φ值与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线性相关关系。因此,混凝土z值、φ值等电化学参数可以用于检测混凝土裂缝演化和评估其内部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阻抗幅模量 相角 裂缝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