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固耦合对油底壳振-声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瑞骏 郝志勇 +3 位作者 郑旭 杨文英 熊飞 蒋洪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1,66,共6页
对于复合钢板油底壳进行了自由模态、约束模态以及流固耦合下湿模态的计算与试验,较高的一致性表明耦合模型是合理的.模态对比结果说明当油底壳盛油后,模态振型出现了变化,且整体模态频率降低.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盛油前后油底壳的瑞... 对于复合钢板油底壳进行了自由模态、约束模态以及流固耦合下湿模态的计算与试验,较高的一致性表明耦合模型是合理的.模态对比结果说明当油底壳盛油后,模态振型出现了变化,且整体模态频率降低.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盛油前后油底壳的瑞利阻尼比例系数.结果表明润滑油对于复合钢板油底壳的阻尼影响不大.采用多体动力学计算了耦合与非耦合油底壳的振动响应,在整体幅值和变化趋势上与试验值较接近.耦合模型的振动响应在整体上略低于非耦合模型,但500Hz前的振动峰值更突出,尤其在330Hz附近.耦合模型在峰值频率和趋势上与试验值吻合得更好.进一步通过边界元法计算了两种油底壳模型的辐射噪声,结果显示考虑耦合后油底壳辐射声功率在3 000Hz内显著下降,仅在333Hz处有较高的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湿模态 瑞利阻尼 振动响应 声辐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变速器啸叫特性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臧孟炎 董豪哲 +1 位作者 彭国民 陈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3-718,共6页
针对某款变速器3和4挡主减齿轮啸叫问题,首先进行变速器模型仿真,并通过齿轮接触斑点和壳体表面振动响应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确认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在就各微观修形参数的变化对3和4挡主减齿轮对传递误差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的基... 针对某款变速器3和4挡主减齿轮啸叫问题,首先进行变速器模型仿真,并通过齿轮接触斑点和壳体表面振动响应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确认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在就各微观修形参数的变化对3和4挡主减齿轮对传递误差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传递误差加权平均值为评价指标,使用正交试验优化方法,得到传递误差最小结果的微观修形参数组合。优化结果大幅降低了3和4挡主减齿轮对的传递误差和啸叫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啸叫噪声 传递误差 接触斑点 微观修形 正交试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广义S变换汽油机怠速振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瑞骏 郝志勇 +2 位作者 郑旭 苏航 蒋洪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0-467,共8页
为了获得某汽油机怠速时的振动特性,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NVH(振动、噪声、平顺性)改进优化,采用自适应广义S变换对发动机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与S变换结果的对比表明,自适应广义S变换具有更合适的时频分辨率.对某直列四缸汽油机进行... 为了获得某汽油机怠速时的振动特性,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NVH(振动、噪声、平顺性)改进优化,采用自适应广义S变换对发动机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与S变换结果的对比表明,自适应广义S变换具有更合适的时频分辨率.对某直列四缸汽油机进行怠速工况振动测试,并调整气门间隙及发动机热负荷.时频分布的对比表明,冷启动时主要振动源为配气机构及活塞敲击.冷机时,进、排气门落座激励频率分别为500~2 100 Hz及800~2200Hz,活塞敲击激励频率为400~6 000Hz.当热负荷增大后,发动机整体振幅锐减,喷油器激励凸显,燃烧激励始终微弱.热机时,进排气门落座激励频率分别为2 200~5 800Hz及3 800~6 000Hz,活塞敲击激励频率为2 500~3 000Hz以及4 500~5 000Hz,喷油器激励频率为3 800~5 700Hz.结果表明,不同热负荷状态下振动的频率特性区别较大,热机时低频成分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广义S变换 汽油机 怠速振动 热负荷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