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州市甜瓜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9
1
作者 董荷玲 《长江蔬菜》 2020年第4期76-78,共3页
全面论述了台州市甜瓜产业发展,分析了生产规模、区域优势、品种优化、栽培技术、品牌意识等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程度偏低、比较效益下降、保障体系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全面论述了台州市甜瓜产业发展,分析了生产规模、区域优势、品种优化、栽培技术、品牌意识等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程度偏低、比较效益下降、保障体系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组织化、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扶持创建销售网络等产业发展对策,以期推进台州甜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州 甜瓜 产业化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连作稻机插产量900kg/667m^2以上栽培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祥田 曾孝元 +2 位作者 林采舜 王旭辉 何贤彪 《中国稻米》 2013年第4期111-113,共3页
为了提高连作早、晚稻机插产量,通过2010-2012年的水稻机插试验与大田示范,提出连作早稻机插单产500 kg/667 m2、连作晚稻机插单产400 kg/667 m2,双季连作稻机插产量900 kg/667 m2以上的栽培技术,即早稻选择中早39、台早733,晚稻选择嘉... 为了提高连作早、晚稻机插产量,通过2010-2012年的水稻机插试验与大田示范,提出连作早稻机插单产500 kg/667 m2、连作晚稻机插单产400 kg/667 m2,双季连作稻机插产量900 kg/667 m2以上的栽培技术,即早稻选择中早39、台早733,晚稻选择嘉优2号、甬优9号等高产抗病品种(组合),采取"基质育秧,适龄早栽,插足苗数,提早搁田,配方施肥,增施穗肥,实地病虫防治"等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稻连作 机插 高产栽培 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居县“贝母-单季稻”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奶弟 曾孝元 +1 位作者 应林友 周建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42-144,共3页
贝母是浙江省传统"浙八味"之一,在仙居县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贝母的植物学特性及在当地的生长特性,在平原单季稻区发展了"贝母-单季稻"轮作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元胡、贝母以减少冬季抛荒,增加绿色过冬面积,促进生态... 贝母是浙江省传统"浙八味"之一,在仙居县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贝母的植物学特性及在当地的生长特性,在平原单季稻区发展了"贝母-单季稻"轮作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元胡、贝母以减少冬季抛荒,增加绿色过冬面积,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现重点介绍"贝母-单季稻"轮作模式的茬口安排、贝母栽培及加工关键技术和绿色稻米生产关键技术等,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单季稻 轮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油菜新品种浙油50的种植效益及直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朱贵平 张惠琴 +4 位作者 周奶弟 应林友 应俊杰 吴增琪 曾孝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7期10935-10937,共3页
浙油50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双高(高产、高油)油菜新品种,在浙江省仙居县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耐寒、耐湿性好,抗倒、抗裂荚性强,观赏性佳,油菜籽产量、含油量高;仙居县引进浙油50种植... 浙油50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双高(高产、高油)油菜新品种,在浙江省仙居县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耐寒、耐湿性好,抗倒、抗裂荚性强,观赏性佳,油菜籽产量、含油量高;仙居县引进浙油50种植4年来,采用免耕直播和机械收割技术,种植效益好,推广速度快,累计种植面积已超8 000 hm2,成为继浙油18后仙居县举办"浙江省油菜花节"的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油50 含油率 种植效益 直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双季茭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董荷玲 陈可可 《长江蔬菜》 2013年第18期172-174,共3页
茭白(Zizaniaaltifolia)原产于中国,主要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沼泽和水田地区栽培。浙江省台州市近年茭白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年种植面积已超过4500hm2,并建有全国最大的设施茭白基地。以黄岩为主的台州茭农经过多年试验摸索和总... 茭白(Zizaniaaltifolia)原产于中国,主要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沼泽和水田地区栽培。浙江省台州市近年茭白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年种植面积已超过4500hm2,并建有全国最大的设施茭白基地。以黄岩为主的台州茭农经过多年试验摸索和总结完善,打破传统种植方式,形成了一套以夏茭为主的设施双季茭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夏茭单季每1hm2产量超45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双季茭白 设施 长江流域 发展速度 茭白生产 种植面积 种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西兰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董荷玲 《农技服务》 2007年第12期31-,96,共2页
阐述了西兰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西兰花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兰花茬口早稻乳苗抛播(直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孝元 王旭辉 王宏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3期177-178,共2页
针对西兰花茬口早稻生产季节宽松和早稻直播生育期相对偏迟的特点.为了考虑早稻提早播种受4月上中旬阴雨低温天气影响,早稻直播秧苗发生烂秧现象;迟播受7月高温、多晴少雨和8月台风多发天气影响,导致早稻灌浆期有高温逼熟现象和早... 针对西兰花茬口早稻生产季节宽松和早稻直播生育期相对偏迟的特点.为了考虑早稻提早播种受4月上中旬阴雨低温天气影响,早稻直播秧苗发生烂秧现象;迟播受7月高温、多晴少雨和8月台风多发天气影响,导致早稻灌浆期有高温逼熟现象和早稻倒伏减产。由此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有关直播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稻谷种经浸种催芽,摊放5~7d长出乳苗(一般种子芽长1~2cnl、根长3~5cm),可实行早稻乳苗延后抛播。这种做法不仅可以降低早稻苗期遭遇早春低温机率和抽穗成熟期受高温及台风影响,从而实现早稻稳产、高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种粮大户早稻生产季节安排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西兰花 茬口 乳苗抛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中早39机插促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孝元 王旭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期178-179,共2页
经过近几年的早稻生产试验总结,中早39可塑性强,通过早播、控肥、控水可提早成熟,促高产,有利于双季稻连作种植;而早稻机插秧技术在本地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晚,没有一套完整的早稻机插秧促早熟栽培技术,由此我们对此项技术与生产实际进... 经过近几年的早稻生产试验总结,中早39可塑性强,通过早播、控肥、控水可提早成熟,促高产,有利于双季稻连作种植;而早稻机插秧技术在本地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晚,没有一套完整的早稻机插秧促早熟栽培技术,由此我们对此项技术与生产实际进行结合,提出适合本地的一套早稻机插促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早39 早稻机插 早熟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越冬茄子-单季稻双茬高效栽培技术
9
作者 董荷玲 《上海蔬菜》 2014年第4期43-44,共2页
浙江省台州市人多地少,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粮经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农作制度,总结和提炼了一整套适用于本地发展的千斤粮、万元钱种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政府要粮与农民要钱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们在路桥区金清镇和黄... 浙江省台州市人多地少,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粮经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农作制度,总结和提炼了一整套适用于本地发展的千斤粮、万元钱种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政府要粮与农民要钱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们在路桥区金清镇和黄岩区宁溪镇试验示范了大棚越冬茄子-单季稻双茬轮作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利用水旱轮作,合理安排茬口,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减少土传病害,克服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又能充分利用冬季温光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力,提高生产效益,同时粮经轮作,还能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产量高,品质优,安全性好,667m2产值近万元,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蔬菜 越冬茄子 单季稻 高效栽培 轮作栽培模式 土地利用率 技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高产配方施肥参数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海平 董荷玲 +1 位作者 赵永彬 王娇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4期37-39,共3页
[目的]建立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的施肥模式。[方法]对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土壤营养成分,结合当地的施肥习惯,调整施肥量,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依据蔬菜配方肥料用量的养分平衡法获得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结论]台州... [目的]建立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的施肥模式。[方法]对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土壤营养成分,结合当地的施肥习惯,调整施肥量,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依据蔬菜配方肥料用量的养分平衡法获得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结论]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对氮肥需求量大,对磷钾肥需求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测土 配方施肥 参数 施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渣对青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荷玲 陈海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346-347,共2页
以食用菌菌渣作为青菜栽培基质,设计5种不同菌渣土壤配方进行青菜栽培试验。通过对青菜性状、产量、叶绿素和Vc含量的分析比较,得出菌渣∶土壤为1∶1配方的株高、叶数、叶面积等理化性状最优,叶绿素含量最高;菌渣∶土壤为2∶1配方的产... 以食用菌菌渣作为青菜栽培基质,设计5种不同菌渣土壤配方进行青菜栽培试验。通过对青菜性状、产量、叶绿素和Vc含量的分析比较,得出菌渣∶土壤为1∶1配方的株高、叶数、叶面积等理化性状最优,叶绿素含量最高;菌渣∶土壤为2∶1配方的产量最高,Vc含量最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菌渣 基质 青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