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脱氮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反硝化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嘉炜 郑展望 +2 位作者 潘碧文 徐涛 李秀芬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4,共9页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过程中反硝化脱氮的效果,作者利用实验室已筛选出的反硝化菌株N1、N9、N10制备复合脱氮微生物菌剂,研究了温度、碳氮比(C/N)、碳源类型对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生长和脱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C/N为10、碳源为可溶...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过程中反硝化脱氮的效果,作者利用实验室已筛选出的反硝化菌株N1、N9、N10制备复合脱氮微生物菌剂,研究了温度、碳氮比(C/N)、碳源类型对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生长和脱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C/N为10、碳源为可溶性淀粉的条件下,48 h后复合脱氮微生物菌剂对硝态氮、总氮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达92.61%、60.02%和58.48%。同时,在C/N比为2~10均有脱氮效果,表明该复合脱氮微生物菌剂在低C/N比废水的反硝化脱氮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反硝化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沙化沼泽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大勇 杨永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602-5610,共9页
若尔盖高原沼泽区土壤沙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变化及其成因机制是亟待解决的区域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在若尔盖高原红原县沙化沼泽区,研究了土壤沙化梯度上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湿度、容重和孔隙度的... 若尔盖高原沼泽区土壤沙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变化及其成因机制是亟待解决的区域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在若尔盖高原红原县沙化沼泽区,研究了土壤沙化梯度上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湿度、容重和孔隙度的关系。随着土壤沙化程度增加,群落特征种组替代顺序为华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种组→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种组→四川嵩草(K.setchwanensi)种组→黑褐穗苔草(Carex atrofusca subsp.minor)种组→粗壮嵩草(Kobresia robusta)种组;植物种数(单位样方物种丰富度和总种数)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单峰变化格局,但植物种数峰值出现在极轻度沙化的高山嵩草群落,地上生物量峰值出现在中度沙化的四川嵩草-黑褐穗苔草群落;β多样性表现为"U"型变化格局,最高值出现在未沙化的华扁穗草群落,最低值出现在极轻度沙化的高山嵩草群落;土壤湿度对植物种多度影响最大,可解释总方差的24.8%,其次为土壤容重,可解释总方差的1.4%;沙化过程中土壤湿度是影响植物群落生态分布和种类构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影响群落特征种的多度和分布。粗壮嵩草可考虑作为沙化土地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多样性 特征种组 植被恢复 土壤沙化 若尔盖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耕地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丽燕 李列飞 潘旭东 《种子科技》 202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是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已受到各地政府部门和相关主管的重视。但是,目前对于土壤环境污染调查与评估的基础性认识仍不完善。文章研究了农田土壤环境污染研究的全面性、环境污染评估指标、超标比例... 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是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已受到各地政府部门和相关主管的重视。但是,目前对于土壤环境污染调查与评估的基础性认识仍不完善。文章研究了农田土壤环境污染研究的全面性、环境污染评估指标、超标比例、农田环境质量级别界定等,提出了完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策略,以期为我国耕地土壤环境污染调查与评估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污染 评价指标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