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riele模型的色纺纱光谱配色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沈加加 胡英杰 +1 位作者 刘伟 夏丽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6,共5页
色纺纱的配色是纺织颜色领域有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文中详细介绍了基于Friele模型的色纺纱计算机光谱配色原理,优化了Friele模型参数σ,获得的羊毛色纺纱参数σ为0.093,棉色纺纱参数σ为0.128,并介绍了色纺纱计算机配色的算法流程。同时... 色纺纱的配色是纺织颜色领域有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文中详细介绍了基于Friele模型的色纺纱计算机光谱配色原理,优化了Friele模型参数σ,获得的羊毛色纺纱参数σ为0.093,棉色纺纱参数σ为0.128,并介绍了色纺纱计算机配色的算法流程。同时,利用自行开发的配色软件进行了配色实践。结果表明,色差不是评估色纺纱配色准确性的唯一指标,色纺纱配色中还存在"同谱异色"问题,目前主要依靠经验辨别。文中的研究为色纺纱计算机配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配色理论 计算机 Friele模型 光谱配色 色差 同谱异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最小二乘法的色纺纱配色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沈加加 陈维国 刘伟 《针织工业》 2015年第6期31-33,共3页
介绍了色纺纱常用光谱配色模型(Stearns-Noechel模型、Friele模型、Kubelka-Munk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最小二乘法的色纺纱光谱配色方法,即利用数据库中已有的单色纤维光谱,对目标色纺纱的光谱进行拟合,通过约束最小二乘法实现目标... 介绍了色纺纱常用光谱配色模型(Stearns-Noechel模型、Friele模型、Kubelka-Munk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最小二乘法的色纺纱光谱配色方法,即利用数据库中已有的单色纤维光谱,对目标色纺纱的光谱进行拟合,通过约束最小二乘法实现目标色纺纱的配方(即单色组分及组分比)计算。结果表明,运用约束最小二乘法可直接获得组分比为非负值,且组分比和为1的配方,更加符合生产打样需求;3个模型中基于Stearns-Noechel模型的约束最小二乘法光谱配色算法计算得到的配色准确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约束最小二乘法 配色 Stearns-Noechel模型 Friele模型 Kubelka-Munk4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纤维在色纺纱产品中的开发与应用
3
作者 袁浩 张敏 纵玉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
主要研究了80、100、130支等不同规格的OPTIM纤维在色纺纱中的开发及应用。简单分析了染色、毛条牵切拉断工艺,着重研究探讨了长绒棉/羊毛80/20色纺纱产品的半精纺纺纱工艺,并对纱线成品进行了物理指标测试、数据对比和分析讨论。对比... 主要研究了80、100、130支等不同规格的OPTIM纤维在色纺纱中的开发及应用。简单分析了染色、毛条牵切拉断工艺,着重研究探讨了长绒棉/羊毛80/20色纺纱产品的半精纺纺纱工艺,并对纱线成品进行了物理指标测试、数据对比和分析讨论。对比生产实践数据表明,OPTIM纤维在90℃的低温条件下染色效果较好,符合预期要求。同时,其产品可纺纱线支数及强力明显高于同类普通羊毛和丝光羊毛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纤维 半精纺 色纺纱 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针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罗晓菊 刘伟 沈加加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48,共4页
采用直接染料、弱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针织物进行染色,测试并分析了织物的上染率、固色率和提升性以及染色过程中蛋白质的流失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时,得色量比采用直接染料染色深,但是... 采用直接染料、弱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针织物进行染色,测试并分析了织物的上染率、固色率和提升性以及染色过程中蛋白质的流失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时,得色量比采用直接染料染色深,但是皂洗牢度较低;毛用活性染料的固着率高于棉用活性染料;毛用活性染料及阳离子染料更适宜用于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针织物的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 改性 聚丙烯腈针织物 染色性能 直接染料 弱酸性染料 阳离子染料 活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扭矩环锭纺加工设备应用经济效益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邹专勇 方欣蓓 +3 位作者 虞美雅 吴文丹 陈建勇 胡英杰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5期87-90,共4页
为深入研究与推广低扭矩环锭纺技术,首先从纱线加工过程出发,基于罗拉、单龙带、双皮带假捻方式的低扭矩环锭纺加工设备分析了各自的假捻原理与设备优缺点,然后就市场上三大设备商提供的较为成熟的低扭矩纺纱设备的投资成本与效益进行... 为深入研究与推广低扭矩环锭纺技术,首先从纱线加工过程出发,基于罗拉、单龙带、双皮带假捻方式的低扭矩环锭纺加工设备分析了各自的假捻原理与设备优缺点,然后就市场上三大设备商提供的较为成熟的低扭矩纺纱设备的投资成本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低扭矩环锭纺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低扭矩纱加工设备优缺点主要由纱线加工过程不同假捻方式决定,影响设备投资、维护保养成本,假捻效率,成纱过程与品质稳定性及便捷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扭矩技术 加工设备 投资效益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扭矩环锭柔软纱加工现状与假捻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邹专勇 虞美雅 +3 位作者 陈建勇 张连京 马瑞雪 胡英杰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3期89-92,96,共5页
低扭矩环锭柔软纱技术是指通过环锭纺成纱过程或纱线后处理控制实现纱线残余扭矩降低、手感柔软的一种纱线加工技术。为深化低扭矩环锭柔软纱加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低扭矩纱线加工现状出发,首先分析了影响纱线残余扭矩的因素,然后详... 低扭矩环锭柔软纱技术是指通过环锭纺成纱过程或纱线后处理控制实现纱线残余扭矩降低、手感柔软的一种纱线加工技术。为深化低扭矩环锭柔软纱加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低扭矩纱线加工现状出发,首先分析了影响纱线残余扭矩的因素,然后详细阐述了纱线残余扭矩减小或消除的方法,最后就纱线加工中假捻技术在低扭矩纱开发中的应用与效果展开了探讨。研究指出:将动态假捻技术引入低扭矩纱线加工过程,是开发低扭矩、柔软手感环锭纺纱线的最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锭纺 低扭矩纱 柔软纱 假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