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电站洞室变形异常值PSO-SVR稳健识别技术
1
作者 李天述 吴忠明 +3 位作者 张波 周明 张瀚 周靖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29,97,共5页
针对传统地下洞室变形异常值识别方法难以适应洞室变形序列高维非线性特征,且识别标准未考虑预测的波动性及稳健性,识别的漏判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PSO-SVR)及稳健评估的地下洞室异常值识别方法。该方法首... 针对传统地下洞室变形异常值识别方法难以适应洞室变形序列高维非线性特征,且识别标准未考虑预测的波动性及稳健性,识别的漏判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PSO-SVR)及稳健评估的地下洞室异常值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将序列映射到高维空间进行回归建模,同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主要的参数进行修正;然后利用对残差的稳健评估和概率估计确定最优的识别区间;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叶巴滩地下洞室变形异常数据识别中。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PSO-SVR算法拟合效果显著提升,在典型测点中决定系数(R^(2))提升幅度最高达18.80%,均方误差(M_(MSE))降低幅度最高达84.60%,均方根误差(R_(RMSE))降低幅度最高达67.75%,平均绝对误差(M_(MAE))降低幅度最高达87.57%;基于PSO-SVR稳健识别技术相较于3σ准则有效降低了异常值漏判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变形 异常值识别 支持向量机回归 粒子群优化算法 稳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AV遥感技术的高标准农田耕种状况监测与时空分析
2
作者 苏秀永 杨杰 +1 位作者 李星华 杨磊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6期68-72,共5页
阐述了UAV遥感技术在高标准农田耕种状况监测中的应用,探讨了基于UAV遥感技术的农田耕种状况监测方法,并对高标准农田耕种状况进行了时空分析。大量数据表明,UAV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农田耕种状况信息,为高标准农田的管理和决... 阐述了UAV遥感技术在高标准农田耕种状况监测中的应用,探讨了基于UAV遥感技术的农田耕种状况监测方法,并对高标准农田耕种状况进行了时空分析。大量数据表明,UAV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农田耕种状况信息,为高标准农田的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UAV遥感技术 耕种状况 监测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铁隧道接触网导高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卢建军 黄小斌 +2 位作者 吴勇 郑佳佳 鲍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05,209,共7页
[目的]地铁隧道内接触网导高是保证列车正常受电的重要参数,需定期进行检测。针对其他导高检测方式存在的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需提出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铁隧道接触网导高检测新方法。[方法]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了... [目的]地铁隧道内接触网导高是保证列车正常受电的重要参数,需定期进行检测。针对其他导高检测方式存在的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需提出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铁隧道接触网导高检测新方法。[方法]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了导高检测的新方法,分析了误差来源;提出通过在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仪上增设刚性倾斜组件来改变扫描仪激光线入射角度,进而减少隧道断面点云模型的毛刺数量,并采用等角兰勃特投影来获取隧道真实点云模型。与导高仪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其导高检测精度是否满足相关要求。[结果及结论]基于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的隧道断面点云模型存在毛刺,是因激光脚点垂直入射接触网发生散射和漫反射导致的。增加倾斜组件,可有效减少隧道断面点云模型的毛刺数量。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仪与导高仪的导高检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导高检测精度基本在±3 mm以内,能够满足相关规范对导高检测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接触网 导高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无人机遥测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磊 赵明 苏秀永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9-283,共5页
为了及时、准确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基础图件和空间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免像控无人机航摄、机载激光雷达及无人船单波速等测量技术,获取测区的高清影像、密集点云、水下数据的方法,进而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生产加工二三... 为了及时、准确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基础图件和空间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免像控无人机航摄、机载激光雷达及无人船单波速等测量技术,获取测区的高清影像、密集点云、水下数据的方法,进而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生产加工二三维数字测绘产品。以河南省某县A镇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方法制作的二维图件和三维模型在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竣工验收和运维管理等环节得到了综合应用,效果明显。本文探讨了基于多传感器无人机遥测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基础图件 高标准农田建设 生态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机器视觉与ESMD-ApEn算法的大坝新型安全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国锋 周明 吴忠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5,187,共6页
为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引入一种新型机器视觉测量系统对大坝外观变形进行实时测量和分析。首先对机器视觉系统原理和架构进行详细说明,接着构建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算法(ESMD)和近似熵理论(ApEn)相结合的ESMD-ApEn算法... 为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引入一种新型机器视觉测量系统对大坝外观变形进行实时测量和分析。首先对机器视觉系统原理和架构进行详细说明,接着构建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算法(ESMD)和近似熵理论(ApEn)相结合的ESMD-ApEn算法,用于对机器视觉原型监测序列进行多模态分解和重构,并基于拉依达和IQR准则,实现对ESMD-ApEn算法重构序列与机器视觉原型监测序列之间的重构残差进行异常识别和剔除。案例分析表明,构建的融合监测方法可以实现大坝外观变形观测自动化和实时化,通过引入红外补光系统,在夜间及雨雪等恶劣气候天气,也能实时准确获取大坝变形监测数据,从而确保大坝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机器视觉 变形 安全监测 ESMD Ap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采样谱的海上风机叶片翼尖摆振特性评估
6
作者 刘强 郑涛 +2 位作者 占晓明 徐凯 常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为了评估叶片旋转受风场作用的时频振动特性,本研究开展了基于旋转采样谱的海上风机叶片振动特性评估方法研究。以NREL-5 MW海上单桩风机叶片为研究对象,基于脉动风谱与旋转采样理论,对比分析了旋转风谱的能量扰动机制。然后,结合Prandt... 为了评估叶片旋转受风场作用的时频振动特性,本研究开展了基于旋转采样谱的海上风机叶片振动特性评估方法研究。以NREL-5 MW海上单桩风机叶片为研究对象,基于脉动风谱与旋转采样理论,对比分析了旋转风谱的能量扰动机制。然后,结合Prandtl叶尖损失修正和Grauert修正来评估叶片空气动力载荷,详细分析风机叶片翼尖在静止与运行状态下的摆振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基于旋转采样谱的频域叶片翼尖摆振响应可准确表征风机叶片在运行状态下的1~3P(1~3倍风轮转动频率,0.2~0.6 Hz),同比湍流风作用的时域静态叶片摆振位移上限幅值增加42.21%,即考虑旋转效应对于叶片疲劳寿命评估具有重要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叶片 摆振 脉动风谱 旋转采样谱 空气动力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长江下游感潮河段沿程洪潮遭遇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仲跻文 于慧 +5 位作者 袁震洲 卞佳琪 赵明 韦立新 肖仲凯 巫昕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3,共7页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受到上游来水和海洋潮汐的共同影响,使得该河段的防洪形势复杂严峻,因此,辨识长江下游径流与潮汐的遭遇风险对于区域防洪治涝减灾具有实际意义。研究以长江下游河段为研究区域,以大通水文站最大流量以及南京潮位站、镇...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受到上游来水和海洋潮汐的共同影响,使得该河段的防洪形势复杂严峻,因此,辨识长江下游径流与潮汐的遭遇风险对于区域防洪治涝减灾具有实际意义。研究以长江下游河段为研究区域,以大通水文站最大流量以及南京潮位站、镇江潮位站、江阴潮位站最高潮位为数据基础,分析长江下游河段沿程洪潮遭遇的概率分布。通过Copula函数分别构建大通水文站年最大流量与南京潮位站、镇江潮位站、江阴潮位站年最高潮位的联合分布,比较分析Gumbel Copula、Clayton Copula和Frank Copula函数的拟合优度,最终选定以Clayton Copula函数构建长江下游的洪潮联合分布,分析了各站点之间的同现风险率、条件风险率和组合风险率,进一步探究洪潮风险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上下游洪潮遭遇风险的比较,发现各潮位站年最高潮位的出现受到大通站年最大流量的影响,大通站年最大流量越大,下游各潮位站出现超某一高潮位的可能性越大。此外,从长江下游段沿程分析结果来看,距离入海口越近的站点,受到上游大通站最大流量的影响越小,即受到上游洪水的影响越小,因此遭遇极端洪潮组合事件的概率越低。结果表明,在长江下游河段防洪应重点考虑极端洪潮组合事件的风险与防护,不同站点受到洪潮风险各不相同,不同区域应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分析与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函数 洪潮遭遇 组合风险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振动主元特征的风电机组叶片自监督异常识别方法
8
作者 王博特 王卿 +1 位作者 刘强 金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3-660,共8页
为了解决风电机组叶片部件异常状态难以及时和有效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多通道振动主元特征的风电机组叶片自监督异常识别方法.在振动特征构建过程中,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核主成分分析(VMD-kPCA)方法实现对机舱多通道振动数据的特征自适应... 为了解决风电机组叶片部件异常状态难以及时和有效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多通道振动主元特征的风电机组叶片自监督异常识别方法.在振动特征构建过程中,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核主成分分析(VMD-kPCA)方法实现对机舱多通道振动数据的特征自适应提取;通过融合机舱振动与机组运行数据(SCADA),使用自适应双向时序卷积网络(ABT)作为骨干特征提取器,实现振动主元特征的自监督回归;基于其他SCADA运行变量构建风电机组正常行为模型,排除其他因素在机舱振动特征上的干扰;采用基于马氏距离的残差序列检出策略实现高精度叶片异常识别.在实验验证方面,使用某龙头公司风电场的实际数据集进行算法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模型对叶片结冰、叶片震荡、叶片扫塔3种异常检测的准确率均高于90%,优于其他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叶片异常识别 振动特征提取 时序卷积网络 信号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D和改进曲面拟合的高山区水电工程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滤波方法 被引量:17
9
作者 朱依民 田林亚 +1 位作者 毕继鑫 林松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0,共6页
针对高山区水电工程区域地形起伏大、植被茂密且存在部分建筑物,在提取这些区域地形时机载LiDAR点云滤波方法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点云回波特性、渐进三角网加密(PTD)算法、改进的曲面拟合算法和地面点精细化处理的山地点... 针对高山区水电工程区域地形起伏大、植被茂密且存在部分建筑物,在提取这些区域地形时机载LiDAR点云滤波方法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点云回波特性、渐进三角网加密(PTD)算法、改进的曲面拟合算法和地面点精细化处理的山地点云滤波方法。该方法在对机载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去噪的基础上,先利用植被点云的回波特性去除部分植被点,再使用PTD算法进行两次迭代计算获取部分地面点集合,然后将得到的部分地面点集合作为改进的曲面拟合算法的种子点进行格网区域化的曲面拟合来获取原始点云数据中的地面点,最后通过点云的精细化处理去除地面点中夹杂的低矮植被点,以此获得最终的地面点集合。选取DJI-M600搭载HS-600的机载LiDAR测量系统实测数据进行试验,并将提出的滤波方法与PTD算法、曲面拟合滤波算法、区域生长滤波算法和形态学滤波算法进行横向对比,通过点云误分率对滤波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其他4种方法相比,基于PTD和改进曲面拟合的滤波算法的第Ⅰ类误差、第Ⅱ类误差和总误差的最大减小幅度分别为6.25%、1.82%和2.93%,更适用于高山区水电工程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滤波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区水电工程 机载激光雷达 点云滤波 渐进三角网加密 曲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人船测量系统检测钱塘江护岸工程水下块石 被引量:8
10
作者 毕继鑫 刘强 +1 位作者 吴文超 占晓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水下块石检测与识别作为钱塘江海塘护岸工程的关键环节,对保障板桩施工工效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在研究无人船测量系统岸基通信、数据采集核心技术基础上,推导了NORBIT多波束声呐分辨率估计模型及附加块石粒径约束条件的最大波束开角、最... 水下块石检测与识别作为钱塘江海塘护岸工程的关键环节,对保障板桩施工工效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在研究无人船测量系统岸基通信、数据采集核心技术基础上,推导了NORBIT多波束声呐分辨率估计模型及附加块石粒径约束条件的最大波束开角、最小数据更新率、最大航速间的关系式和推荐值;然后结合钱塘江水下多波束扫测点云数据三维特性,对区域生长算法进行改进,以实现块石点云识别和提取。工程实践结果表明,优化的无人船测量系统多波束声呐参数可实现水下细小块石精准检测,能如实反映水下块石及周边微地形地貌真实情况,改进的区域生长算法能从众多河床点云数据中高效提取水下块石点云,为板桩施工提供准确的块石分布情况,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岸工程 无人船测量系统 水下块石 多波束 参数优化 区域生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铁盾构隧道中轴线高程提取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艾中亮 鲍艳 +3 位作者 郭飞 孔恒 鲍逸玮 卢建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1,77,共5页
针对目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检测盾构隧道横断面方法效率低、不能充分利用高密度点云数据的问题,从精度、效率及充分利用高密度横断面点云数据三方面进行隧道中轴线高程分析。提出利用空间几何关系快速提取隧道原始点云数据横断面的方法,... 针对目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检测盾构隧道横断面方法效率低、不能充分利用高密度点云数据的问题,从精度、效率及充分利用高密度横断面点云数据三方面进行隧道中轴线高程分析。提出利用空间几何关系快速提取隧道原始点云数据横断面的方法,继而利用K近邻计算方法提取隧道中轴线高程。试验结果表明,该隧道中轴线高程提取方法与水准仪实测获得的隧道中轴线高程间最大差值为3 mm。与水准仪实测方法相比,该隧道中轴线高程提取方法的检测精度与检测效率均有较大改善,且其不需要进行横断面点云数据的抽稀,充分利用了海量原始点云数据,可推广应用至盾构隧道竣工验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中轴线高程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安全评判指标体系及模型建设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烨晟 陈文华 +1 位作者 吴勇 黄江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122,共8页
本文基于对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各类病害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同时结合长期变形及专项维保监测相关工程实践资料,对地铁隧道结构的综合安全性态评判技术及对应评判模型建设开展研究,并结合某地铁区间工程实例,从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成果、病害... 本文基于对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各类病害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同时结合长期变形及专项维保监测相关工程实践资料,对地铁隧道结构的综合安全性态评判技术及对应评判模型建设开展研究,并结合某地铁区间工程实例,从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成果、病害检测成果、结构形变理论极限指标、病害综合评估等多个维度,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的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评判指标体系及评判模型,可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隧道病害综合治理及其整体安全管控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 隧道结构 安全评判体系 模型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盾构螺旋机双闸门开度差防喷涌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二威 骆介华 +6 位作者 刘少凯 黄江华 吴勇 杨祥祥 任辉 程绍恭 赵云辉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93-498,共6页
为解决盾构在富水砂性土、砂卵石以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因高承压富水而引发螺旋机喷涌问题,基于泥水通过闸口时流速与截面的关系、流速与截面成反比的原理,提出一种螺旋机双闸门开度差扩大排渣截面分级降压的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可保证... 为解决盾构在富水砂性土、砂卵石以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因高承压富水而引发螺旋机喷涌问题,基于泥水通过闸口时流速与截面的关系、流速与截面成反比的原理,提出一种螺旋机双闸门开度差扩大排渣截面分级降压的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可保证盾构掘进过程中螺旋机排渣的连续性,避免因排渣喷涌引起土舱积舱、失压导致刀盘磨损、地面塌陷等风险。该施工技术已在南宁地铁2号线明秀路站—秀厢站区间砂卵石富水地层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盾构在该地层中的快速、连续掘进,降低了对地层的扰动,有效控制了地表沉降。双闸门开度差分级降压技术在高效性、经济性、操作性、安全性、实用性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开度差 喷涌控制 积舱 双闸门 分级降压 受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安全风险管控平台研发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烨晟 黄江华 +2 位作者 吴勇 彭书生 吴卫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5,共7页
为有效监控城市轨道交通全线网设施结构安全状态及影响因素,提前预控相关风险,对当前安全监护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并充分借鉴建设期风险评估及管理理论成果,探索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安全风险监控管理基本方法及理论,形成风险管控体系,并... 为有效监控城市轨道交通全线网设施结构安全状态及影响因素,提前预控相关风险,对当前安全监护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并充分借鉴建设期风险评估及管理理论成果,探索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安全风险监控管理基本方法及理论,形成风险管控体系,并研发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安全风险管控平台。该平台从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当前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安全监护管控现状,融入风险、隐患双重管控机制,可实现对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建设、运维全寿命周期数据的有效查询、管控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全过程有效跟踪管控。通过引入结构智能安全评估与分析模块,可辅助判断当前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维期 设施结构安全 安全风险管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光学遥感影像亚像素相关的边坡监测——以溪洛渡电站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江 李才艺 +2 位作者 高红旗 徐卫红 向南松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3,108,共7页
水电站高边坡监测是水电站灾害防治中的关键问题,基于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库区滑坡监测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卫星影像亚像素相关性算法获取地表形变位移场,能够克服SAR影像失相关因素,在水电站边坡监测中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 水电站高边坡监测是水电站灾害防治中的关键问题,基于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库区滑坡监测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卫星影像亚像素相关性算法获取地表形变位移场,能够克服SAR影像失相关因素,在水电站边坡监测中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以溪洛渡电站2015-2019年5期Google Earth影像和2019-2022年4期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相位相关算法计算了边坡形变量,通过构建一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去除轨道误差等趋势性误差,获取了2016、2017和2019年溪洛渡电站下游边坡形变值。分析显示,两种影像提取得到的边坡形变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与谷幅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本文结果验证了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将亚像素相关性匹配技术运用于大型水电站边坡形变监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监测 光学遥感影像 亚像素相关 趋势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富水砂层深基坑渗漏动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申 李锦 +4 位作者 王群敏 黄江华 单治钢 吴勇 龚晓南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8,共9页
针对富水砂层地区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问题突出、危害严重的问题,为适应开挖过程中渗漏风险随时间变化情况并提高评价客观性,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深基坑渗漏动态风险分析方法。以杭州富水砂层深基坑渗漏病害为背景,构建了涵盖地层、... 针对富水砂层地区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问题突出、危害严重的问题,为适应开挖过程中渗漏风险随时间变化情况并提高评价客观性,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深基坑渗漏动态风险分析方法。以杭州富水砂层深基坑渗漏病害为背景,构建了涵盖地层、补给、结构和变形等因素的渗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贝叶斯网络及Leaky-Max假设构建静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了渗漏概率的敏感性及渗漏损失的风险因素和指标。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富水砂层深基坑开挖过程渗漏的动态损失、渗漏概率和风险等级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可用于富水砂层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渗漏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 深基坑 富水砂层 动态风险 贝叶斯网络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自适应的地下洞室围岩变形异常数据识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忠明 李天述 +3 位作者 张波 周明 张瀚 周靖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6-221,共6页
水电站地下洞室围岩变形数据具有变化不确定、序列样本短等特点,传统的异常识别方法漏识率、误判率较高。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神经网络建立更加可靠的异常识别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传统的神经网络存在时序关联性不强和计算模型... 水电站地下洞室围岩变形数据具有变化不确定、序列样本短等特点,传统的异常识别方法漏识率、误判率较高。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神经网络建立更加可靠的异常识别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传统的神经网络存在时序关联性不强和计算模型庞杂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时域卷积神经网络(TCN)及标准自适应的地下洞室异常数据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TCN技术,考虑序列的前后关系,建立了更为可靠的序列模型;同时针对地下洞室监测数据特征,通过考虑误差中位数、数据波动和仪器精度3个方面,突现自适应匹配最优识别准则。将该算法应用在叶巴滩水电站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的异常数据识别中,证明了其可有效避免梯度爆炸、消失,模型耗时较长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异常值分析效率和识别率。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异常监测数据识别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数据识别 地下洞室 深度学习 时域卷积神经网络 标准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泸定M W6.7地震滑动模型及地震风险性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浪 陈强 +2 位作者 吴远昆 杨莹辉 赵晶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3-478,共6页
利用D-InSAR技术处理Sentinel-1卫星升降轨数据,提取2022年泸定M W6.7地震同震形变场,并联合GNSS和强震动数据反演同震断层几何和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发震断层走向为164.3°、倾角为73.7°、滑动角为-3.2°,以左旋走滑为主... 利用D-InSAR技术处理Sentinel-1卫星升降轨数据,提取2022年泸定M W6.7地震同震形变场,并联合GNSS和强震动数据反演同震断层几何和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发震断层走向为164.3°、倾角为73.7°、滑动角为-3.2°,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少量正断层和逆冲运动,并破裂至地表;断层滑动主要分布在0~18 km深度范围,最大滑动量为1.67 m,位于7 km深度处。利用震间GNSS速度场估计泸定地震前磨西断裂闭锁深度为17.8 km,与同震滑动空间分布较为一致,断层长期构造滑动速率为10.8 mm/a。磨西断裂自1786年来积累的地震矩为9.52×1019 Nm,本次泸定地震释放的能量仅占积累地震矩的12.3%,因此磨西断裂的地震风险性依旧很高。安宁河断裂北段处于应力加载状态,未来发震风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联合反演 滑动模型 库仑应力 地震风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JSO-NOGM(1,1)组合模型某抽水蓄能电站库岸边坡变形预测
19
作者 陈国锋 李广凯 +1 位作者 马仿校 赵云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154,共6页
水库边坡变形演变表现出明显的时效特性,基于灰色系统新信息优先理论,通过引入基于新型初始条件优化的等间距NOGM(1,1)模型来强化最新时效因素对水库边坡变形趋势的影响和修正作用,从而提高最新环境变量对边坡变形的影响比重,并采用人... 水库边坡变形演变表现出明显的时效特性,基于灰色系统新信息优先理论,通过引入基于新型初始条件优化的等间距NOGM(1,1)模型来强化最新时效因素对水库边坡变形趋势的影响和修正作用,从而提高最新环境变量对边坡变形的影响比重,并采用人工水母搜索算法(Artificial Jellyfish Search Optimizer, AJSO)对相关模型参数进行智能寻优,构建了用于水库边坡变形预测的AJSO-NOGM(1,1)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相比传统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并且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系数均优于传统GM(1,1)模型的,可以显著提高边坡变形预测精度和鲁棒性,较好地反映水库岩石边坡变形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变形 预测 NOGM(1 1) AJSO 水库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GNSS高程测量在藏区水电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苏秀永 徐卫红 马向阳 《测绘通报》 2024年第S01期172-176,共5页
针对边境藏区基础测绘成果相对缺少,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成水准测量、光电三角高程测量作业强度高、效率低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组合式GNSS高程测量方法,用于建立高程控制框架、高程控制点加密和碎部点测量。实践表明,该方... 针对边境藏区基础测绘成果相对缺少,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成水准测量、光电三角高程测量作业强度高、效率低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组合式GNSS高程测量方法,用于建立高程控制框架、高程控制点加密和碎部点测量。实践表明,该方法取代传统高程测量模式,可以高效率、低成本、较高精度地获取正常高,在藏区水电工程勘测项目中取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并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高 正常高 高程异常 EGM2008 移去-恢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