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苎麻混杂轮胎防滑织物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雨琪
高兴忠
+2 位作者
高世萱
陈宏
刘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9,共8页
为改善传统防滑链笨重、噪音大、易损伤轮胎等缺点,基于干、湿摩擦因数的差异通过三向正交混杂织物结构设计,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苎麻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分析测试了其摩擦因数、耐磨性能和实际路面效果。结果表明:混杂织物轮胎防滑...
为改善传统防滑链笨重、噪音大、易损伤轮胎等缺点,基于干、湿摩擦因数的差异通过三向正交混杂织物结构设计,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苎麻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分析测试了其摩擦因数、耐磨性能和实际路面效果。结果表明: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干湿摩擦因数的转变使车辆制动距离可缩短20.5%;其摩擦因数比市场商用防滑套增加了116%;由于层间间隔结构织物防滑套的苎麻含量最高,织物结构更紧密,混杂效应更明显,其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均最好;通过吸湿性能测试,进一步揭示了该新型防滑织物防滑机制。本文研究成果可减少防滑链对车体损伤,拓展三维织物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三向正交结构
摩擦因数
耐磨性能
防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酚-氨基硅烷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及其界面性能
被引量:
7
2
作者
汪维海
陈宏
+3 位作者
黄志超
姚湘江
吴金丹
戚栋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72,共10页
为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选用3种多酚类化合物(多巴胺、邻苯二酚和单宁酸)对UHMWPE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再利用引入的反应性官能团接枝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
为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选用3种多酚类化合物(多巴胺、邻苯二酚和单宁酸)对UHMWPE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再利用引入的反应性官能团接枝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结晶度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探究多酚化合物种类、硅烷反应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改性条件。结果表明:多酚改性及氨基硅烷二次改性对纤维本体的结晶度和力学强度未造成显著影响;改性后的纤维和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均有显著提高,质量分数3%的多巴胺-氨基硅烷改性3 h的纤维界面增强效果最佳,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13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邻苯二酚
单宁酸
硅烷偶联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界面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苎麻混杂轮胎防滑织物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雨琪
高兴忠
高世萱
陈宏
刘涛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华大学高性能
纤维
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工程大学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302483)
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90406)
+2 种基金
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项目(2023KXJ-005)
陕西省碑林区科技计划项目(GX2210)
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ATC-2021-004)。
文摘
为改善传统防滑链笨重、噪音大、易损伤轮胎等缺点,基于干、湿摩擦因数的差异通过三向正交混杂织物结构设计,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苎麻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分析测试了其摩擦因数、耐磨性能和实际路面效果。结果表明: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干湿摩擦因数的转变使车辆制动距离可缩短20.5%;其摩擦因数比市场商用防滑套增加了116%;由于层间间隔结构织物防滑套的苎麻含量最高,织物结构更紧密,混杂效应更明显,其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均最好;通过吸湿性能测试,进一步揭示了该新型防滑织物防滑机制。本文研究成果可减少防滑链对车体损伤,拓展三维织物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三向正交结构
摩擦因数
耐磨性能
防滑
Keywords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iber
three dimensional orthogonal fabric
friction coefficient
wear resistance
anti-slip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酚-氨基硅烷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及其界面性能
被引量:
7
2
作者
汪维海
陈宏
黄志超
姚湘江
吴金丹
戚栋明
机构
浙江
理工大学绿色低碳染整技术
浙江
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72,共10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C01124)。
文摘
为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选用3种多酚类化合物(多巴胺、邻苯二酚和单宁酸)对UHMWPE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再利用引入的反应性官能团接枝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结晶度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探究多酚化合物种类、硅烷反应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改性条件。结果表明:多酚改性及氨基硅烷二次改性对纤维本体的结晶度和力学强度未造成显著影响;改性后的纤维和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均有显著提高,质量分数3%的多巴胺-氨基硅烷改性3 h的纤维界面增强效果最佳,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134.56%。
关键词
多巴胺
邻苯二酚
单宁酸
硅烷偶联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界面剪切强度
Keywords
dopamine
catechol
tannin
silane coupling agent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iber
interfacial shearing strength
分类号
TS102.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苎麻混杂轮胎防滑织物的设计与制备
杨雨琪
高兴忠
高世萱
陈宏
刘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酚-氨基硅烷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及其界面性能
汪维海
陈宏
黄志超
姚湘江
吴金丹
戚栋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