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麻醉管理一例
1
作者 关春雨 郑旭航 王益兵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0-560,共1页
患儿,男,5岁,105 cm,35 kg,ASAⅡ级。因“睡眠打鼾1年”入院。患儿睡眠时打鼾持续1年,以受凉后加重明显,伴有咽痛、发热,反复发作,诊断为杜氏肌营养不良1个月。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HR 97次/分,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患儿,男,5岁,105 cm,35 kg,ASAⅡ级。因“睡眠打鼾1年”入院。患儿睡眠时打鼾持续1年,以受凉后加重明显,伴有咽痛、发热,反复发作,诊断为杜氏肌营养不良1个月。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HR 97次/分,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四肢肌力Ⅴ级,双侧呼吸肌未受累。Mallampati分级Ⅱ级。辅助检查:肌酸激酶32 233 U/L,肌红蛋白1 976.0 ng/ml,肌酸同工酶278.75 ng/ml,乳酸脱氢酶2 144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64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96 U/L,高敏肌钙蛋白T 0.149 ng/ml,乳酸3.38 mmol/L。其余检测结果无特殊。入院诊断:(1)腺样体肥大;(2)慢性扁桃体炎;(3)慢性鼻炎;(4)杜氏肌营养不良。拟在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剥离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杜氏肌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创伤性膈疝手术的麻醉管理一例
2
作者 郑旭航 关春雨 应海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3-444,共2页
患者,男,30岁,176 cm,85 kg,因“外伤后意识不清9 h”入院,外院支气管镜提示双肺支气管内见食物残渣,考虑患者误吸后引起肺部感染,在我院住院期间行数次肺泡灌洗后拔除气管导管,但仍有较多痰液。查体:意识清楚,右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 患者,男,30岁,176 cm,85 kg,因“外伤后意识不清9 h”入院,外院支气管镜提示双肺支气管内见食物残渣,考虑患者误吸后引起肺部感染,在我院住院期间行数次肺泡灌洗后拔除气管导管,但仍有较多痰液。查体:意识清楚,右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SpO 299%(氧流量5 L/min)。辅助检查:血气分析(动脉血):pH 7.42,PaCO 238 mmHg,PaO 280 mmHg,SpO 296%,氧合指数276 mmHg,Hb 153 g/L,乳酸1.3 mmol/L。胸部CT:左侧创伤性膈疝(traumatic diaphragmatic hernia,TDH),左侧整个胸腔被腹腔脏器疝入;左侧胸腔积液;左肺不张;右肺炎症伴右下肺膨胀不全。余实验室检查指标无特殊。诊断:左侧膈疝,创伤性湿肺。拟在全麻下行“经左胸左侧膈疝回纳+膈肌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修补术 胸腔积液 全麻 巨大创伤性膈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和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卢仑 官正东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469-470,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抗牵拉反应效果及其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100例行子宫全切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传统用法给予芬太尼50μg和氟哌利多2.5mg,然后将芬太尼50μg、氟哌利多...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抗牵拉反应效果及其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100例行子宫全切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传统用法给予芬太尼50μg和氟哌利多2.5mg,然后将芬太尼50μg、氟哌利多2.5mg加入输液维持;治疗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和丙泊酚1.5mg·kg-1诱导量,随后将芬太尼50μg加入丙泊酚液,并给予持续输注丙泊酚3mg·kg-1·h-1。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脉搏氧饱和度(SpO2),判定患者术中牵拉反应并进行分级统计。结果对照组抗牵拉反应时HR、MAP下降均较治疗组明显(P<0.05);治疗组在用药后一过性呼吸影响大于对照组(P<0.05);其抗牵拉反应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和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稳定优于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对呼吸有一过性影响并能很快恢复,防治牵拉反应较氟芬合剂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麻醉 硬膜外 牵拉反应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病人多学科诊疗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4
作者 王东 盖祺 +2 位作者 郭雪娇 胡兵伟 冯智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3-840,共8页
目的:为了解慢性疼痛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医疗服务中病人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慢性疼痛病人MDT的满意度。方法:检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MDT信息中心平台由疼痛科医师发起或参... 目的:为了解慢性疼痛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医疗服务中病人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慢性疼痛病人MDT的满意度。方法:检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MDT信息中心平台由疼痛科医师发起或参与的MDT,收集MDT病人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疼痛情况及其对MDT的满意度,通过非参数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DT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疼痛MDT总体满意率为89.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服务态度、MDT前疼痛改善期望值和MDT总体评价,与病人满意度相关,利用多学科联合会诊优化疼痛管理方法,将很大程度上提高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满意度。结论:慢性疼痛MDT模式能够为病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可积极开展,以期进一步完善慢性疼痛管理,提升我国疼痛科整体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疼痛 慢性 病人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镇静对硬膜外麻醉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广球 彭从斌 +1 位作者 尤匡掌 陈宝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以异丙酚镇静降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术中心理应激水平,观察其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80岁前列腺电切病人160例,ASAⅠ~Ⅱ级,文化程度为小学水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行硬膜外麻醉;试验组,硬膜外麻醉联合异丙酚... 目的:以异丙酚镇静降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术中心理应激水平,观察其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80岁前列腺电切病人160例,ASAⅠ~Ⅱ级,文化程度为小学水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行硬膜外麻醉;试验组,硬膜外麻醉联合异丙酚镇静,每组80人。试验组行异丙酚靶控镇静,以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镇静深度,使BIS值维持在80左右。手术前1 d及手术后第5天进行8项神经心理测试评估认知功能;术中每5 min记录一次无创平均血压;手术结束后30 min进行术中舒适满意度评价。结果:试验组术中平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舒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前后数字广度顺向测验和听觉词语学习成绩无明显变化,术后第5天听觉词语学习成绩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术中辅以异丙酚镇静降低术中不良心理应激,病人舒适满意度较高,可能具有一定程度降低老年人术后记忆能力损害的作用,但对减少POCD发生率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硬膜外麻醉 镇静 心理应激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妇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军会 王红珠 +1 位作者 杨灵君 李商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8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组(L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L组:诱导前静注利多卡因1.5mg/kg,随后持续泵注1mg·kg-1....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组(L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L组:诱导前静注利多卡因1.5mg/kg,随后持续泵注1mg·kg-1.h-1,术毕静脉止痛:利多卡因500mg+舒芬太尼50mg+生理盐水至100mL;S组术毕止痛:舒芬太尼100mg+生理盐水至100mL。分别于术后4h(T1)、8h(T2)、12h(T3)、24h(T4)、48h(T5)、72h(T6)记录休息和咳嗽时的疼痛和恶心呕吐评分(VAS评分法),记录首次肠蠕动及排气时间。抽取术前、术后第1、2、3天静脉血2mL待测胃动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结果:L组安静和咳嗽时疼痛和恶心呕吐VAS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L组首次肠蠕动和肠排气时间显著早于S组(P<0.05),L组术后3d血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S组,而皮质醇和血糖显著降低(P<0.05)。结论:静注利多卡因能减轻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增加胃动素水平有利于肠功能早期恢复,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静脉输注 肠功能 胃动素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附68例报道)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占吉 王国良 +3 位作者 李轩 陈晓 吴玉江 钱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6-877,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7年1月对68例胃癌穿孔患者实施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本组68例患者分为3组,即穿孔修补组(对照组,n=27)、姑息性切除组(n=21)、根治性切除组(n=20)。其中男性60例,女性8...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7年1月对68例胃癌穿孔患者实施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本组68例患者分为3组,即穿孔修补组(对照组,n=27)、姑息性切除组(n=21)、根治性切除组(n=20)。其中男性6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8岁。术前诊断胃癌穿孔30例,疑诊胃癌穿孔25例,误诊为胃溃疡病穿孔13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穿孔位于胃上部1/3的6例,中部1/3的12例,下部1/3的50例。BorrmannⅡ型38例,Ⅲ型30例。将姑息性切除组、根治性切除组与穿孔修补组术后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穿孔修补27例;姑息性切除21例;根治性切除20例,包括根2式胃癌次全切除术(D2)8例,根3式胃癌次全切除术(D3)1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5/68),手术死亡率5·9%(4/68)。3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穿孔修补组3·7%、0、0;姑息性切除组52·4%、23·8%、0;根治性切除组75·0%、55·0%、10·0%。穿孔修补、姑息性切除、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期(月)分别为5·93±4·95、28·33±16·44、35·25±20·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于胃癌急性穿孔的病例,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姑息性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可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穿孔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与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蔡淑女 郑冬明 方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硬膜外麻醉手术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静滴参附注射液0.5mL/kg,25%硫酸镁0....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硬膜外麻醉手术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静滴参附注射液0.5mL/kg,25%硫酸镁0.2mL/kg,对照组静滴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各时点的HR、MAP和SpO2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T1、T2时HR、MAP和SpO2较T0显著降低(P<0.05),且T1时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1、6、12和24h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9/30)]显著高于观察组[6.7%(2/30)](P<0.05)。结论:硫酸镁与参附注射液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促进胃肠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参附注射液 老年 手术 硬膜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用于麻醉插管的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狄华君 官正东 +1 位作者 李雪芳 彭从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935-3935,共1页
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对我院需全麻手术的25例颈椎疾病患者,直接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行气管内插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麻醉插管 气管内插管 疾病患者 全麻手术 纤支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中放疗的麻醉和监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连燕虹 江蓉轩 方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76-576,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癌 术中 放射疗法 麻醉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12-1313,共2页
目的:比较脊柱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的恢复情况。方法:将40例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I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两组分别吸入1.0MAC七氟醚和1.0MAC异氟醚,间断注射芬... 目的:比较脊柱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的恢复情况。方法:将40例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I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两组分别吸入1.0MAC七氟醚和1.0MAC异氟醚,间断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异丙酚,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不超过基础值25%。记录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结果:S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均较I组缩短(P<0.05)。结论:吸入七氟醚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吸入异氟醚者,但是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吸入异氟醚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期 七氟醚 异氟醚 脊柱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静吸复合麻醉下患儿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后插管疼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国政 朱华东 +2 位作者 王冬冬 姜云峰 姬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静吸复合麻醉下患儿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后插管疼痛的临床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儿科108例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的患儿,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静吸复合麻醉下患儿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后插管疼痛的临床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儿科108例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的患儿,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措施,研究组常规措施+中药疗法;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术后均无复发,疗效较佳,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伤口感染、疼痛情况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降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37.2%(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均降低,研究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1%显著高于对照组81.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静吸复合麻醉下患儿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后插管疼痛的临床效果较佳,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浸润与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比较局部浸润麻醉及静脉推注异丙酚麻醉两种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行人流术的早孕孕妇随机分为局麻组和静脉麻醉组,每组80例。局麻组采用2%利多卡因5mL,在宫颈旁3、9点处局部注射;静脉麻醉组采用先推注1%利多卡因3... 目的:比较局部浸润麻醉及静脉推注异丙酚麻醉两种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行人流术的早孕孕妇随机分为局麻组和静脉麻醉组,每组80例。局麻组采用2%利多卡因5mL,在宫颈旁3、9点处局部注射;静脉麻醉组采用先推注1%利多卡因3mL,随后1.5~2.0mL异丙酚诱导,半分钟内静脉注入异丙酚2.0mg/kg,直到麻醉起效,术中必要时加异丙酚30~50mg,以维持麻醉深度。结果:两组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局麻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P<0.05)。静脉麻醉组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麻醉行人工流产手术安全、无痛,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人工麻醉 局部麻醉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用于防治椎管麻醉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寒战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仑 官正东 李雪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2-1073,共2页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症最常见和主要的治疗方式。此类患者多为高龄,往往合并其他系统和器官疾病,手术麻醉耐受力差,麻醉后又由于术中暴露面广并需大量液体持久膀胱冲洗带走体内热量,故术中寒战发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症最常见和主要的治疗方式。此类患者多为高龄,往往合并其他系统和器官疾病,手术麻醉耐受力差,麻醉后又由于术中暴露面广并需大量液体持久膀胱冲洗带走体内热量,故术中寒战发生率很高。如不及时处理,不仅增加患者恐惧感,影响手术操作和麻醉监测,而且会促使体内耗氧量显著增大.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术中寒战 麻醉后 布托啡诺 椎管 防治 前列腺增生症 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联合丙泊酚镇静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明仓 陈玲阳 +2 位作者 林仙菊 曹东航 项海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49-453,共5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A)联合丙泊酚镇静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SAⅠ或Ⅱ级,烧伤面积20%~50%的Ⅱ~Ⅲ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1μg组、3μg组和5μg组,每组20例。换药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5μg/kg,3 min后丙...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A)联合丙泊酚镇静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SAⅠ或Ⅱ级,烧伤面积20%~50%的Ⅱ~Ⅲ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1μg组、3μg组和5μg组,每组20例。换药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5μg/kg,3 min后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最初效应室浓度为1.5μg/kg,调整其浓度使BIS值较基础值降低15%~20%后开始换药。PCA:舒芬太尼浓度为1μg/mL,维持为2 mL/h,3组按压锁定给药量分别为1 mL、3 mL和5 mL,锁定时间为5 min。记录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每10 min平均按压次数、给药次数和计算按压次数/给药次数比值;采用VAS法进行疼痛评分,评定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5μg组丙泊酚用量较3μg组和1μg组减少(P<0.01,P<0.05),而3μg组较1μg组减少(P<0.05);舒芬太尼总使用量5μg组和3μg组较1μg组增多(P<0.01)。换药中平均VAS评分、每10 min按压次数、按压次数/给药次数比值1μg组显著高于3μg组和5μg组(P<0.01)。5μg组和3μg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较1μg组高(P<0.01),5μg组和3μ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μg组眩晕发生率显著高于1μg和3μg组(P<0.01,P<0.05)。结论:舒芬太尼0.25μg/kg负荷量后PCA,持续2 mL/h,按压泵量3 mL(3μg),锁定时间5 min,联合丙泊酚镇静用于烧伤病人换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自控镇痛 镇静 烧伤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患儿腹股沟区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朱广球 王晓霞 周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0-811,共2页
患儿腹股沟区手术为了快速苏醒及术后镇痛,常采用全麻复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iliohypogastric/ilioinguinal nerve,IIN)阻滞.IIN在腹股沟区解剖变异较普遍,失败率高达30%.应用超声引导行IIN阻滞已有报道,但患儿神经较纤细,超声定... 患儿腹股沟区手术为了快速苏醒及术后镇痛,常采用全麻复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iliohypogastric/ilioinguinal nerve,IIN)阻滞.IIN在腹股沟区解剖变异较普遍,失败率高达30%.应用超声引导行IIN阻滞已有报道,但患儿神经较纤细,超声定位较困难.IIN在髂嵴上方穿过腹横肌,进入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的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位置相对固定.在此部位行TAP阻滞,可以阻滞IIN满足腹股沟区手术的要求,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探讨超声引导TAP阻滞在患儿腹股沟区日间手术的应用,观察全麻苏醒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区 日间手术 超声引导 腹横肌 阻滞 患儿 应用 髂腹股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腔内持续输注吗啡和布比卡因结合被动活动术后止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洪盾 林仙菊 +2 位作者 陈海啸 洪正华 郎云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4-236,共3页
关键词 膝关节腔内 持续输注 吗啡 布比卡因 被动活动 术后止痛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华东 卢笛 +2 位作者 李国政 周程 王冬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1061-106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及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发作期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组(51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疗法配合龙胆泻肝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单纯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及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发作期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组(51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疗法配合龙胆泻肝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PHN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平均止疱、脱痂、疼痛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中,治疗组PHN发生率为13.73%,对照组为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带状疱疹患者,可缩短病程,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且有效预防PH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疗法 椎旁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急性发作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马西尼用于全麻术后拮抗咪唑安定镇静作用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理仁 方军 刘甬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27-627,共1页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手术后 咪唑安定 全麻诱导药 氟马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尤匡掌 陈斌 包倩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评价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老年NSCLC胸腔镜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0.08 mg·kg^(-1)·min^(-1)丙泊酚靶... 目的:评价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老年NSCLC胸腔镜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0.08 mg·kg^(-1)·min^(-1)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试验组给予0.05 mg·kg^(-1)·min^(-1)丙泊酚靶控输注+0.8MAC七氟烷吸入以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淀粉样蛋白(Aβ)、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清NSE、Aβ水平较低,MMSE评分较高(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O_2^-、MDA水平较低,血清GSH-Px水平较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丙泊酚能够降低老年NSCLC胸腔镜切除术后患者的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减少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切除术 术后认知功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