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吴若欣 徐洁慧 +1 位作者 温积全 刘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影响。方法确诊为渗出性AMD患者42例42眼,分为典型AMD(typical-AMD,t AMD)组和息肉样血管病变(po...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影响。方法确诊为渗出性AMD患者42例42眼,分为典型AMD(typical-AMD,t AMD)组和息肉样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组,均行3+PRN方案的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治疗前及初次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治疗眼及对侧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及距离中心凹1 mm的鼻侧和颞侧CT,对比分析康柏西普治疗前后的CT变化。结果渗出性AMD患眼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SFCT分别为(223.55±30.71)μm、(221.52±33.37)μm、(214.43±31.81)μm、(214.93±31.41)μm;治疗后6个月鼻侧CT从(225.40±43.97)μm减少至(205.71±42.20)μm,颞侧CT从(235.21±47.22)μm降至(203.52±39.15)μm;与基线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其中,t AMD组SFCT从(234.06±41.04)μm减至(209.19±32.14)μm,PCV组从(274.60±27.73)μm减至(233.30±21.08)μm,各随访时间点所测SFCT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对侧正常眼6个月各时间点SFCT无明显改变。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会引起渗出型AMD(t AMD和PCV)CT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康柏西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在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温积权 洪明胜 +2 位作者 陈益丹 徐洁慧 曹永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IVlS)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医院收治、拟行手术治疗的106例老年白内障单眼患病(纳入标准不用加单眼患病这条,因为老年性白内障往往是双眼发病,住院手术一般都是做一个眼,白内... 目的:探讨针刺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IVlS)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医院收治、拟行手术治疗的106例老年白内障单眼患病(纳入标准不用加单眼患病这条,因为老年性白内障往往是双眼发病,住院手术一般都是做一个眼,白内障严重视力差的那个眼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3例在术前24、12、2h针灸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定瞳孔直径大小、眼压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对比IFIS发生率及对手术的影响,针刺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瞳孔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瞳孔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FIS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不大,BCVA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误吸虹膜次数较对照组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1例针刺部位皮下出血和3例局部疼痛,针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术中IFIS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白内障 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速度慢跑对中老年人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江莉萍 李小燕 +1 位作者 曹永葆 严学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0期1529-153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慢跑对健康中老年人眼压的影响,为探寻适合中老年青光眼患者的有效运动形式及强度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4-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杭州市某社区的健康中老年人100名作为受试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慢跑对健康中老年人眼压的影响,为探寻适合中老年青光眼患者的有效运动形式及强度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4-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杭州市某社区的健康中老年人100名作为受试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名),A组受试者以2.5 km/h的速度慢跑30 min,B组受试者以3.0 km/h的速度慢跑30 min,观察并比较运动前后两组受试者的眼压、瞳孔直径、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受试者运动前后眼压、瞳孔、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受试者运动后的眼压及血压较运动前均降低,瞳孔直径较运动前缩短,血氧饱和度较运动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速度慢跑均有利于降低中老年人的眼压,是适合中老年青光眼患者的有效运动形式及运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运动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亦棋 张超特 +5 位作者 洪明胜 苏铃雅 陶继伟 杨洋 肖晶晶 沈丽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1,共4页
背景机器人手术系统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多个医学领域,也应用于眼科。研究报告显示机器人辅助的手术有许多优点,包括精确性高,灵活性好,减少术者的生理性手颤抖,提高手术的稳定性,缩短学习曲线等,但中国仍无机器人辅助的眼科手术报... 背景机器人手术系统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多个医学领域,也应用于眼科。研究报告显示机器人辅助的手术有许多优点,包括精确性高,灵活性好,减少术者的生理性手颤抖,提高手术的稳定性,缩短学习曲线等,但中国仍无机器人辅助的眼科手术报道。目的从临床实际出发设计和研制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并评估其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能力。方法由温州医学院眼科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研制一套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该系统本体具备2个机械手臂,可以握持眼科常用的手术器械,如玻璃体切割头、导光探头、激光笔和23G眼内镊,进行微创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操作。由3名低年资眼科医师通过控制器操控机器人2个机械手臂的运动路径对15只离体猪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以验证该系统执行平坦部玻璃体切割和玻璃体后脱离的可行性。玻璃体切割步骤包括制作3个23G巩膜切口、经切口导入手术器械及用曲安奈德诱导和切除玻璃体后脱离。评估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5只离体猪眼的玻璃体切割和玻璃体后脱离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现眼球的明显变形,术后未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为100%。15只眼手术平均持续时间为(12.76±3.44)min,每个术者平均手术持续时间分别为(13.67±4.23)、(10.83±2.30)和(13.77±1.91)min。结论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人手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机器人技术/仪器 计算机辅助手术/方法 玻璃体切割术/方法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与眼角膜内皮细胞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杨 温积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35-1438,共4页
目的分析单侧原发翼状胬肉与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降低的关系。方法 2013年6—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单侧(鼻侧)眼角膜翼状胬肉患者68例(68眼),对眼角膜翼状胬肉眼(患侧眼)和对侧眼分别行... 目的分析单侧原发翼状胬肉与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降低的关系。方法 2013年6—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单侧(鼻侧)眼角膜翼状胬肉患者68例(68眼),对眼角膜翼状胬肉眼(患侧眼)和对侧眼分别行眼角膜ECD检查。比较患侧眼角膜ECD与对侧眼角膜ECD,分析患侧眼角膜ECD降低(患侧眼角膜ECD与对侧眼角膜ECD差值占对侧眼眼角膜ECD的百分比)与翼状胬肉所占面积百分比的关系及患侧眼角膜ECD降低与眼角膜散光度数增加(患侧眼角膜与对侧眼角膜散光度数的差值)的关系。结果患侧眼角膜ECD为1 498-3 314个/mm^2,平均(2 219±382)个/mm^2;对侧眼角膜ECD为1 625-3 493个/mm^2,平均(2 375±445)个/mm^2。患侧眼角膜ECD低于对侧眼角膜ECD(t=2.600,P=0.008)。患侧眼角膜ECD降低-6.8%-33.1%,平均(8.7±5.9)%;患侧眼角膜翼状胬肉所占面积百分比为5.1%-60.5%,平均(18.9±3.4)%。患侧眼角膜ECD降低与眼角膜翼状胬肉所占面积百分比的对数呈正相关(R=0.760,P〈0.001)。22例眼角膜散光度数增加2.0-7.0 D,平均(3.1±1.2)D;患侧眼角膜ECD降低4.9%-25.0%,平均为(13.9±4.6)%。36例眼角膜散光度数增加0.25-1.75 D,平均(0.87±0.31)D;患侧眼角膜ECD降低2.8%-17.0%,平均为(4.8±2.0)%。眼角膜散光度数增加〉2.0 D的患者眼角膜ECD降低高于眼角膜散光度数增加〈2.0 D的患者(t=5.540,P〈0.01)。眼角膜ECD降低与眼角膜散光度数增加呈正相关(r=0.549,P〈0.001)。结论翼状胬肉可导致眼角膜ECD降低,当翼状胬肉广泛侵入眼角膜或导致散光度数增加时需考虑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 内皮细胞 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 被引量:7
6
作者 何陈亮 胡振仙 李永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1期2753-2755,共3页
目的:考察中医辨证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眼科门诊的干眼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人工泪液)和实验组(人工泪液+中医辨证),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眼部症状、泪膜破裂时... 目的:考察中医辨证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眼科门诊的干眼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人工泪液)和实验组(人工泪液+中医辨证),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眼部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IT)、角膜荧光染色(FL)、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和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AI)。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7.3%,实验组总有效率7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异物感和视疲劳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眼干涩和眼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2.16±0.97vs-1.39±1.19,P<0.01;-0.97±0.60vs-0.20±0.41,P<0.01)。在FL和SIT指标中,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1.51±0.16vs2.02±0.18,P<0.05;4.51±0.53vs3.72±0.37,P<0.05),在BUT指标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5.51±0.75vs5.22±0.82,P<0.05);在SRI和SAI指标中,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0.53±0.35vs0.66±0.41,P<0.05;0.42±0.25vs0.52±0.32,P<0.05)。结论:人工泪液联合中药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功能,改善干眼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泪液 中药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伴鼻部疾病及解剖异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邓德勇 彭亚军 彭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35-153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甲肥大 鼻窦炎 鼻中隔偏曲 慢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麻醉方式在泪道冲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江莉萍 严学军 何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7A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表面麻醉方式在泪道冲洗中的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泪囊炎患者81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蘸有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剂(商品名:倍诺喜)滴眼液的小棉签,夹在患眼内眦部上下泪点之间,... 目的探讨不同的表面麻醉方式在泪道冲洗中的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泪囊炎患者81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蘸有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剂(商品名:倍诺喜)滴眼液的小棉签,夹在患眼内眦部上下泪点之间,表面麻醉3~5 min;对照组则采用泪阜区滴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剂1~2滴作表面麻醉。观察两种不同表面麻醉方式的效果及其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表面麻醉方式在角膜损伤、疼痛、血压、脉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表面麻醉方式能使药物发挥较好疗效,同时减少对眼表面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麻醉 泪道冲洗 泪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胶囊联合局部滴眼液治疗成人咽结膜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何陈亮 胡振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羚羊角胶囊联合局部滴眼液治疗成人咽结膜热的疗效。方法:将在医院经确诊的100例成人咽结膜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常规清热解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则应用羚羊角胶囊联合局部滴... 目的:探讨羚羊角胶囊联合局部滴眼液治疗成人咽结膜热的疗效。方法:将在医院经确诊的100例成人咽结膜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常规清热解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则应用羚羊角胶囊联合局部滴眼液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疾病转归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用羚羊角胶囊联合局部滴眼液治疗成人咽结膜热的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应用牛黄消炎丸的对照组(7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咽结膜热患者体温消退时间(2.50±1.42)d和脓苔消退时间(3.23±2.7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体温消退时间(3.50±2.61)d和脓苔消退时间(4.19±2.87)d,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应用羚羊角胶囊联合局部滴眼液治疗成人咽结膜热的观察组患者退热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羚羊角胶囊联合局部滴眼液治疗成人咽结膜热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方法,有有效缩短体温消退及脓苔消退时间,退热效果更好,24 h内退热率高,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角胶囊 局部滴眼液 咽结膜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患者自行停用降眼压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晓庆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青光眼 眼压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角膜移植排斥反应6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朝阳 王斌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546-547,共2页
目的观察冲击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症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病例6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500mg一次性静脉滴注,然后给予维持量皮质激素治疗。结果5例治愈,随访观察2a余,角膜植片保持透明;1例好转,随访观察... 目的观察冲击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症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病例6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500mg一次性静脉滴注,然后给予维持量皮质激素治疗。结果5例治愈,随访观察2a余,角膜植片保持透明;1例好转,随访观察1a,移植片基本透明,但仍有轻度水肿。结论重症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可以采用冲击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眼结膜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莉萍 张志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眼结膜上皮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晶体眼小切口二期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观察及护理
13
作者 王美钗 徐洁慧 林益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3期66-66,74,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晶体 玻璃体切除术 缝线固定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英文)
14
作者 孔屹 韩丽荣 +1 位作者 彭亚军 邓德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研究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对增殖性视网膜病变(OIR)的治疗作用及其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相互作用。方法:以高浓度氧气诱导SD幼鼠 OIR模型。将P_2(出生后第2天)SD幼鼠随机分为8组(n=10),A为正常对照组,于自然空气中饲养,B... 目的:研究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对增殖性视网膜病变(OIR)的治疗作用及其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相互作用。方法:以高浓度氧气诱导SD幼鼠 OIR模型。将P_2(出生后第2天)SD幼鼠随机分为8组(n=10),A为正常对照组,于自然空气中饲养,B为单纯OIR组,C、D、E为球后注射药物组,F、G、H为腹腔内注射药物组,后7组动物均于高浓度氧环境下饲养。球后及腹腔内注射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尼莫地平。取幼鼠眼球作普通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别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数目及PDGF的表达。结果:单纯OIR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数目及 PDGF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球后注药大、中剂量组较单纯OIR组均明显减少(P<0.01),小剂量组则无明显变化。腹腔内注射各剂量组较未用药组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PDGF在OIR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而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可抑制OIR的发生,并在某种程度上抑制PD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钙通道拮抗剂 动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上皮瘤
15
作者 曹永葆 潘松杨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5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睫状体 上皮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时间间隔对青少年验光和散瞳的影响
16
作者 洪朝阳 王斌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 研究 2次滴眼时间间隔对青少年验光和散瞳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 2 0 0 1~ 2 0 0 2年门诊散瞳验光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中 ,随机抽取 73例 14 6眼 ,年龄 8~ 2 5岁 ,平均 14 4岁 ,滴 2次复方托吡卡胺之间间隔 1min或5min ,... 目的 研究 2次滴眼时间间隔对青少年验光和散瞳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 2 0 0 1~ 2 0 0 2年门诊散瞳验光的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中 ,随机抽取 73例 14 6眼 ,年龄 8~ 2 5岁 ,平均 14 4岁 ,滴 2次复方托吡卡胺之间间隔 1min或5min ,然后进行检影并记录瞳孔直径 ,1周后重复此过程 ,改变时间间隔。结果 滴 2次眼液的时间间隔对检影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散瞳效果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间隔 1min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托吡卡胺 验光 散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探讨
17
作者 王时力 张亚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葡萄膜炎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放射治疗治愈原发性葡萄膜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若欣 杨涛 徐筑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1-374,共4页
原发性葡萄膜淋巴瘤虽然也是眼内的淋巴瘤,但它的临床特征与原发性眼内(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完全不同,属于低度恶性B细胞型、粘膜相关性淋巴瘤。该病预后非常好,仅少数患者在治疗后发展为全身性病变,通常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但可蔓延至... 原发性葡萄膜淋巴瘤虽然也是眼内的淋巴瘤,但它的临床特征与原发性眼内(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完全不同,属于低度恶性B细胞型、粘膜相关性淋巴瘤。该病预后非常好,仅少数患者在治疗后发展为全身性病变,通常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但可蔓延至球结膜下或巩膜表层。本文报告1例确诊为原发性葡萄膜淋巴瘤、经过外放射治疗效果显著的病例,并对这种罕见疾病进行了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葡萄膜淋巴瘤 低剂量外照射放疗 粘膜相关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障接受度和应对方式对视力残障青光眼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鹰波 张路娜 高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23-27,共5页
目的了解和评估视力残障青光眼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舟山市某三甲医院的183例青光眼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残障接受度量表(ADS)、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量表(NEI-V... 目的了解和评估视力残障青光眼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舟山市某三甲医院的183例青光眼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残障接受度量表(ADS)、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量表(NEI-VFQ-25)进行调查,使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和分层多元回归分析视力残障青光眼患者的视觉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视力残障青光眼患者的视觉生活质量总分为(69.71±13.85)分,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残障接受度中的服从维度、转变维度和应对方式中的屈服维度、面对维度共可以解释其视觉生活质量总变异的38.4%。结论视力残障的青光眼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残障接受度和应对方式是青光眼患者视觉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医疗工作者应提高对视力残障青光眼患者视觉生活质量的重视力度,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切实提高其视觉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残障接受度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章畅 王玉宏 +1 位作者 张萌 吕帆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应用超长扫描深度的谱域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ultra-long scan depth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UL-OCT)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术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 目的应用超长扫描深度的谱域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ultra-long scan depth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UL-OCT)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术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稳定性。方法选取42例(42眼)PACG患者(PACG组)和40例(40眼)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ARC组)患者纳入本研究。两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IOL(Softec HD IOL)植入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UL-OCT检查,并计算IOL偏心量、倾斜度及后囊膜与IOL后表面之间的面积(space between IOL and posterior capsule,IOL-PC space),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个随访时间点上的组间差异。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PACG组IOL的偏心量分别为(0.182±0.054)mm、(0.232±0.081)mm、(0.183±0.089)mm,ARC组分别为(0.342±0.141)mm、(0.288±0.110)mm、(0.249±0.132)mm。术后1周PACG组IOL的偏心量小于AR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PACG组垂直轴上的倾斜度分别为(3.670±6.610)°、(-0.940±4.730)°、(0.540±9.510)°,ARC组分别为(-4.090±7.610)°、(-5.100±5.530)°、(-1.430±8.800)°。术后1周PACG组垂直轴上的倾斜度小于AR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其余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OL在水平轴上的倾斜度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PACG组水平轴上的IOL-PC space分别为(0.111±0.091)mm^2、(0.044±0.066)mm^2、(0.055±0.055)mm^2,ARC组分别为(0.176±0.213)mm^2、(0.255±0.303)mm^2、(0.059±0.066)mm^2,术后1个月PACG组IOL-PC space小于AR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其余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垂直轴上IOL-PC space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术后3个月内,Softec HD IOL在PACG组中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优于AR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人工晶状体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倾斜度 偏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