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清胰汤对ERCP术后胰腺炎预防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实 赵秋枫 +3 位作者 戴一杨 刘永军 徐萍珍 程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76-227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清胰汤能否预防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需行ERCP术的患者术前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2h试验组予清胰汤水煎剂口服,对照组预同量的生理盐水口服。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2... 目的:探讨中药清胰汤能否预防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需行ERCP术的患者术前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2h试验组予清胰汤水煎剂口服,对照组预同量的生理盐水口服。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2h、术后2h和术后24h抽血检测淀粉酶、C反应蛋白和IL-6含量,比较它们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后出现胰腺炎5例(4.9%),均为轻症胰腺炎,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淀粉酶血症总数为34例(33.3%),试验组15例,对照组1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前2h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IL-6无明显差异,术后2h、24h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IL-6的数值均进行性升高,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24h的C反应蛋白、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清胰汤能减轻ERCP术后的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动中止因素分析和护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玲萍 张智敏 +2 位作者 郑培奋 金福碧 杜丽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降逆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夏亮 谢其贵 +1 位作者 赵秋枫 陈军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3058-3060,共3页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医院近年来于本院门诊治疗的12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两组均服用莫沙必利,同时口服硫糖铝。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口服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对...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医院近年来于本院门诊治疗的12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两组均服用莫沙必利,同时口服硫糖铝。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口服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对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评分,其考察的指标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泛酸嗳气等症。同时参照《中医内科学》及《实用消化病诊疗学》中的标准对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及总体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疏肝和胃降逆汤观察组治疗后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达52.4%、93.9%,而无效率仅2.4%,均显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经治疗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临床症状评分平均为(12.2±3.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降逆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莫沙必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及其对肠道菌群和血清白介素6、10的影响 被引量:49
4
作者 赵秋枫 王实 夏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944-946,共3页
目的: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及血清白介素-6、10的影响。方法:将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入两组中(各30例),分别给予甘草泻心汤和美沙拉秦口服,在服药前及治疗3月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 目的: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及血清白介素-6、10的影响。方法:将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入两组中(各30例),分别给予甘草泻心汤和美沙拉秦口服,在服药前及治疗3月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肠镜下评分、肠道菌群测定、血清白介素-6、10测定。结果: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与美沙拉秦疗效相仿;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明显,均为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增加,大肠杆菌含量减少;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10有变化,均为白介素6含量下降,白介素10含量上升。结论:甘草泻心汤能有效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其可能的机制为调整肠道菌群和调节不同血清白介素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泻心汤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白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皂苷-D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魏建波 刘琴 赵秋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570-572,I0007,共4页
目的:研究桔梗皂苷-D(PD)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溶液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次日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分别给予PD 10、25、50 mg... 目的:研究桔梗皂苷-D(PD)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溶液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次日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分别给予PD 10、25、50 mg·kg-1·d-1灌胃持续给药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代替。给药12周后,处死大鼠采集样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血清肝纤维指标(HA、LN、PIIIP、C-Ⅳ)水平;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7(BMP-7)、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的表达量;HE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D各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TNF-α、HA及肝组织TGF-β1mRNA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BMP-7mRNA水平(P<0.05);PD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ST、LN及肝组织α-SMA mRNA水平(P<0.05);PD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PIIIP、C-Ⅳ水平(P<0.05);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结论:PD具有抗肝纤维作用,并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1和调高BMP-7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细胞增殖和活化,以达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桔梗皂苷-D 四氯化碳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成蛋白-7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先林 朱世峰 +3 位作者 康鸿鑫 李娟 唐文富 万美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7-230,共4页
急性胰腺炎是由酒精、胆结石、高脂及吸烟等多种生活环境因素诱导的胰腺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疾病,具体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研究提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 急性胰腺炎是由酒精、胆结石、高脂及吸烟等多种生活环境因素诱导的胰腺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疾病,具体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研究提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了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因如酒精、胆结石、高脂、吸烟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以及炎症反应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虽然急性胰腺炎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仍为进一步理解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RNA 长链非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斯清联合针灸治疗老年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卫峰 郑培奋 +1 位作者 陈益丹 杨继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加斯清联合针灸治疗老年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老年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90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其中,单纯促动... 目的:探讨加斯清联合针灸治疗老年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老年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90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其中,单纯促动力组采用加斯清口服治疗;针灸组采用针灸取穴治疗;而针药并用组则采用加斯清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各症状积分、胃排空时间以及胃动素水平的改善情况,比较不同试餐时间下的近端胃容积变化,评价3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针药并用组的各症状积分、胃排空时间以及胃动素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试餐后15、20、30、40、60 min,近端胃容积显著小于其他两组(P<0.05),而试餐后5、10 min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针药并用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的76.67%、80.00%,数据分析发现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3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3.33%、10.00%、13.3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斯清联合针灸应用于老年餐后不适综合征的治疗上,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斯清 针灸 老年餐后不适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管结石治疗性ERCP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8
作者 何赛琴 杨国玲 +1 位作者 何文君 周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644-3645,共2页
目的:探讨胃毕Ⅱ式切除术后胆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治疗的配合和护理。方法:对21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发胆管结石患者施行治疗性ERCP,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沟通,常规胃镜检查,镇静药物分段使用,术中默契配合,及时的变... 目的:探讨胃毕Ⅱ式切除术后胆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治疗的配合和护理。方法:对21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发胆管结石患者施行治疗性ERCP,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沟通,常规胃镜检查,镇静药物分段使用,术中默契配合,及时的变换体位和腹部按摩,术后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1例ERCP治疗成功19例(91%),失败2例。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3例,胆道感染1例。结论:术前、术后有目的的介入护理,术中默契的配合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胃毕Ⅱ式术后 ERCP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液承气汤和不同肠道准备药物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秋枫 王实 +3 位作者 陈军贤 徐萍珍 计东霞 齐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335-1337,共3页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在结肠镜检查前对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8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甘露醇组)、C(增液承气汤组)3组,观察服药后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及临床不适症状。结果:A、B、C3组肠道准...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在结肠镜检查前对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8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甘露醇组)、C(增液承气汤组)3组,观察服药后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及临床不适症状。结果:A、B、C3组肠道准备的效果基本相同;肠道准备过程中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B组、A组和C组,甘露醇组部分患者出现口渴症状;C组的经济负担最低。结论:增液承气汤的肠道准备效果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甘露醇的准备效果基本相同,准备过程中的一些不适症状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经济负担较轻,是肠道准备药物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液承气汤 结肠镜 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导管热灌注体外模拟实验
10
作者 樊树峰 李政 +1 位作者 顾伟中 汝复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深部脏器肿瘤经动脉导管热灌注加温的影响因素。方法模拟临床条件,将55~68℃之间不同温度的液体以10~40ml/min不同速度,经临床常用不同型号和长度的导管灌注,用数字温度仪检测导管流出热灌注的温度,用多元回归分析临床... 目的探讨深部脏器肿瘤经动脉导管热灌注加温的影响因素。方法模拟临床条件,将55~68℃之间不同温度的液体以10~40ml/min不同速度,经临床常用不同型号和长度的导管灌注,用数字温度仪检测导管流出热灌注的温度,用多元回归分析临床条件下影响导管口流出液体温度的主要因素。结果在与临床相似的条件下,灌注温度、速度及所用导管长度是影响灌注液从导管流出温度的主要因素。以20~40ml/min的速度经80cm长5F导管灌注60~65℃液体,液体从导管口流出温度的均数为(47.55±0.44)℃;其95%可信区间为44.6l~48.49℃。结论通过调节灌注温度和速度可对特定导管流出热液的温度进行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温热 介入 体外模拟实验 热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