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417家医院肠造口护理管理现况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玉洁 许佳琪 +7 位作者 谢玲女 刘艳 乔莉娜 张华 周怡 裴琛 李宁 张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1-806,共6页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开展肠造口护理管理的现状,为提升肠造口患者护理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4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全国31个省份的医院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肠造口患者护理管理现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开展肠造口护理管理的现状,为提升肠造口患者护理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4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全国31个省份的医院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肠造口患者护理管理现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7家医院参与调查,其中366家(87.8%)医院制定了肠造口护理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但不能涵盖肠造口护理管理各个环节;参与肠造口患者管理的人员较多,400家(95.9%)医院有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参与;315家(75.5%)医院实施术前造口定位,225家(54.0%)医院开展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盆底康复训练,380家(91.1%)医院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可用医疗资源及性生活指导的医院分别为223家(53.5%)和199家(47.7%)。结论:肠造口护理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制定情况尚可,延续期护理服务形式多样化,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推广情况欠佳,肠造口患者护理服务落实率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及流程、加强多学科合作、落实护理服务,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护理管理 现状调查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方医院救援地震灾区伤员的护理组织管理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瑛 李君 沈慧珠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5期10-11,共2页
总结在后方医院接受成批地震伤员的护理组织工作,分析了成批伤员后方医院救治护理中,及时组织、分工明确、统一指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周密部署、科学调度、统筹安排,是确保伤员接收和救治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地震灾区 伤员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老年人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3
作者 刘彩霞 江碧艳 +5 位作者 李白玉 龙建英 何世佳 李斐斐 姬春晖 金肖青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2-977,共6页
目的:构建居家老年人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并验证其应用效果,为优化老年健康管理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论证法等构建居家老年人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运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1月—6月在杭州市抽取16个... 目的:构建居家老年人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并验证其应用效果,为优化老年健康管理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论证法等构建居家老年人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运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1月—6月在杭州市抽取16个住宅小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小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两组中以便利抽样法各抽取101例居家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居家护理及社区管理服务,干预组采用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进行管理,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老年人内在能力、社会支持与关怀的差异,干预组干预前后步态评分的差异,并调查智慧化管理平台的用户接受度。结果:构建的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覆盖“筛查-评估-计划-实施-监测-评价”全过程。干预后,干预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心理状况及步态评分得到改善(均P<0.05)。93.3%的居家老年人、85.0%的医护人员对平台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结论: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居家老年人内在能力,改善其步态,获得较高的用户接受度,能为推动健康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整合照护 居家护理 智慧化 非接触 健康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社会融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巧平 谢玲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19,共6页
对健康领域中社会融合的概念、评估工具、癌症患者的社会融合现状及影响因素、干预方法进行综述。癌症患者社会融合的护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干预、行为治疗、叙事疗法、社交媒体干预。提出癌症患者的社会融合水平与其健康结局密切相关... 对健康领域中社会融合的概念、评估工具、癌症患者的社会融合现状及影响因素、干预方法进行综述。癌症患者社会融合的护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干预、行为治疗、叙事疗法、社交媒体干预。提出癌症患者的社会融合水平与其健康结局密切相关,应开发符合我国文化特征的癌症患者社会融合的测评工具,筛查社会融合不良的高风险人群,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患者的社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社会融合 社会融入 支持性心理干预 行为治疗 叙事疗法 肿瘤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许瑛 陆燕子 李津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8期33-34,共2页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环节 ,有关安全防护理概念等问题。方法 对某医院部分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 12 0名护士中 ,114人曾发生过针刺伤 ,发生率 95 % ,发生在操作后针刺伤占 5 8 9% ,尤...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环节 ,有关安全防护理概念等问题。方法 对某医院部分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 12 0名护士中 ,114人曾发生过针刺伤 ,发生率 95 % ,发生在操作后针刺伤占 5 8 9% ,尤其是针头或注射器使用后处置不当 ;约 78 1%的人从未主动报告针刺事件 ;86 7%的人愿意参加有关针刺伤的职业安全培训。结论 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 ,缺乏有关针刺伤知识 ,针刺伤发生率高。因此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和针刺伤防护管理 ,建立针刺伤报告制度是当前职业防护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针刺伤 调查 分析 刺伤原因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 被引量:35
6
作者 徐东娥 陶晓红 张国娣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包括中医护理管理组织建立、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制定与培训、中医护理查房与会诊落实、中医单病种护理、中医诊疗仪器的规范使用与... 目的: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包括中医护理管理组织建立、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制定与培训、中医护理查房与会诊落实、中医单病种护理、中医诊疗仪器的规范使用与培训考核、中医特色护理项目临床实践、中医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与组织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举措创新等。结果:从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中医护理质量均分由21.63分上升至94.50分;撰写中医护理论文20余篇,立项省厅、局级中医护理课题15项,成功举办省级和国家级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4次;患者满意度由80.50%上升至96.52%。结论:加强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实践,能有效提升中医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后延续护理在永久性造口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谢玲女 蔡一波 +1 位作者 洪小芳 杨方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7期100-102,共3页
我院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电话咨询、造口专科门诊的定期复诊、造口人阳光俱乐部活动等对44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44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各项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出院后1个月、6个月时患者的造口知识掌握情... 我院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电话咨询、造口专科门诊的定期复诊、造口人阳光俱乐部活动等对44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44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各项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出院后1个月、6个月时患者的造口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出院时(P<0.01),出院后3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出院时(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 自我护理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管理在护理会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婉英 杨方英 +1 位作者 刘小玲 崔鸣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9期8-9,共2页
护理会诊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或存在跨专科的护理问题,患者所在科室的护理人员须借助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指导或共同讨论、研究制定出确实有效的护理方案的一种方法[1]。目前很多医院是通过书面申请或电话提出护理会... 护理会诊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或存在跨专科的护理问题,患者所在科室的护理人员须借助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指导或共同讨论、研究制定出确实有效的护理方案的一种方法[1]。目前很多医院是通过书面申请或电话提出护理会诊申请,护理会诊资料的管理以纸质形式保存在病历中,复印件保存在护理部[2]。然而信息技术与医疗活动的密切结合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护理会诊 应用 护理人员 护理过程 护理问题 病情危重 护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癌症患者社会疏离体验的Meta整合
9
作者 李媛媛 程琳 +2 位作者 梁冠冕 谢雨淅 楼妍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6-741,共6页
目的:整合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癌症患者社会疏离真实体验,旨在为促进该群体社会适应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有关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癌症患者社会疏离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6月25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目的:整合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癌症患者社会疏离真实体验,旨在为促进该群体社会适应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有关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癌症患者社会疏离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6月25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归纳。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提取55个主题,归纳出12个新类别,形成4个整合结果:社会疏离的多维表征、内在的引发因素、外部的双重隔离、由内而外的应对机制。结论:医护人员应在理解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癌症患者社会疏离表现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加强疾病管理和心理疏导,社会各界给予对该群体的包容、理解与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家庭和同伴支持的作用,以促进其融入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青少年 年轻成人 社会疏离 体验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名护理人员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冯怡 薛筷明 倪淑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 96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心理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 ;不同学历、职称和年龄段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护理管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总体评价 ,社...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 96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心理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 ;不同学历、职称和年龄段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护理管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总体评价 ,社会功能维度 ,物质生活维度及其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因子 ,心理功能维度中的正性情感、认知功能、自尊因子评定均分均高于一般护理人员 ;其中住房、社区服务、经济状况、人际交往、业余娱乐因子的客观状态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 ,但在主观满意度方面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 P<0 .0 5 ,P<0 .0 1) ;运动与感觉功能、正性情感、自尊因子的客观状态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 P<0 .0 5 ) ,但在主观满意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一般护理人员在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方面较护理管理人员面临着更多的问题 ,护理管理部门在考虑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时 ,应注意利用各种激励资源 ,满足不同职务护理人员的不同需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 生活质量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应付方式与生活质量水平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怡 赵国秋 孙理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应付方式、效果以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96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解决问题因子与求助因子呈显著性睚相关(P<0.05),而与自责因子显著性负相关(P<0.01);...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应付方式、效果以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96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解决问题因子与求助因子呈显著性睚相关(P<0.05),而与自责因子显著性负相关(P<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各因子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解决问题因子与生活质量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呈显著性相关(P<0.05);求助因子与生活质量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相关无显著性(P>0.05);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与生活质量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0.1)。结论解决问题为护理人员应付方式的第一策略,其次为求助,较少采用自责的应付方式;护士群体的应付方式类型由成熟到不成熟的关系序列为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退避-幻想-自责。选用的应付方式成熟与否,与护士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应付方式 生活质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化护士居家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3
12
作者 施欢欢 毕东军 +2 位作者 冯静 周琴芬 汪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建立居家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基层护理人员居家康复护理服务能力。方法:通过成立居家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中心,整合各地区综合性医院护理培训资源,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台州市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进行... 目的:建立居家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基层护理人员居家康复护理服务能力。方法:通过成立居家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中心,整合各地区综合性医院护理培训资源,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台州市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进行网格化的培训管理,逐步建立、完善居家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居家康复护理技能培训机制。结果:2017-2018年,全市居家康复技能培训中心共开展培训3期,共366名基层护理人员参与培训并通过居家康复护理师资格认证,覆盖全市153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员理论成绩合格率为100%,技能考核一次合格率为95.4%(349/366)。学员对培训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7.8%(358/366),对培训实践单位培训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6.2%(352/366)。结论:网格化的居家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体系,能提高基层护理人员居家康复护理服务能力,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居家护理工作有序开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护理 康复 培训体系 社区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支持与病人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冯怡 王菊吾 孙理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1期811-813,共3页
目的 了解住院病人的护理支持程度,分析其实际获得的护理支持、对护理支持的主观感受、利用情况及与病人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 自编护理支持满意度问卷,对102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利用度和满意度在不同医... 目的 了解住院病人的护理支持程度,分析其实际获得的护理支持、对护理支持的主观感受、利用情况及与病人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 自编护理支持满意度问卷,对102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利用度和满意度在不同医院、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的病人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满意度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利用度3个因子呈显著性正相关(均P<O.01);客观支持与利用度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O.01),其余各因子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以满意度评分为因变量,标准回归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观支持(0.642)、利用度(0.389)、客现支持(0.380)。结论 住院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实际获得的护理支持程度与病人的主观感受并不完全一致,提示护理人员除为病人提供积极、有效、及时的实际护理支持外,还要加强情志护理,提供情绪支持、资讯支持、认知结构调整和辨证施护,使病人心情舒畅,提高护理工作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社会支持 病人满意 情志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L事故分析法在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许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方法采用日本的医疗事故调查委员会提出的SHEL事故分析法(S:指软件部分,包括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硬件部分,指护士工作的场所;E:临床环境;L:指...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方法采用日本的医疗事故调查委员会提出的SHEL事故分析法(S:指软件部分,包括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硬件部分,指护士工作的场所;E:临床环境;L:指当事人与他人),对2001年至2004年我院17起护理缺陷作回顾性分析,研究护理缺陷的成因。结果该17起护理缺陷的原因与人员素质和能力有关(S)占47.1%,与硬件有关(H)占23.5%,与临床环境有关(E)占23.5%,与当事人及他人有关(L)占5.9%。结论护理事故、缺陷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是质量管理缺陷造成的。而护理过失的防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与人员素质、技术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而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系统分析,对当事人避免单纯的批评责备和处罚,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倡导主动报告护理过失和缺陷,从而真正全面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期淋巴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15
作者 陈燕飞 张家馨 +2 位作者 贺泽翻 褚云怡 江子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构建育龄期淋巴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并应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证据总结及专家小组会议,在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下构建淋巴瘤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9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 目的:构建育龄期淋巴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并应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证据总结及专家小组会议,在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下构建淋巴瘤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9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23年10月—12月的30例患者为干预组,应用男性和女性版本的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生育力保护措施采取率及决策困境、癌症后生育忧虑及生育力保护相关知识的情况。结果:完善首次治疗出院时,干预组3例(10.0%)患者采取生育力保护措施,对照组1例(3.3%)患者采取生育力保护措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P=0.301);完成首次治疗后6个月,干预组决策有效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首次治疗出院时、完成首次治疗后6个月,干预组癌症生育忧虑得分低于对照组、生育力保护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育龄期淋巴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类患者的决策困境及癌症后生育忧虑,提高了患者对生育力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力保护 育龄期 淋巴瘤 决策辅助方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国际肿瘤护理大会学术热点分享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婉英 梁冠冕 +3 位作者 沈霞 江子芳 屠奕 汪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2期1599-1601,共3页
为使肿瘤领域的护理同道了解国内外肿瘤护理研究发展现状,本文根据2017年国际肿瘤护理大会会议主题内容,聚焦肿瘤护理领域研究热点,分析肿瘤护理发展趋势,以进一步促进我国肿瘤护理快速发展。
关键词 肿瘤护理 国际肿瘤护理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绩效管理中的面谈技巧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瑛 李君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绩效管理 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 绩效考评 自我发展 下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东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6期42-43,共2页
目的调查护理带教老师培训现状与需求,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88名护理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带教老师现已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均分高于人文社会学知识和能力... 目的调查护理带教老师培训现状与需求,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88名护理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带教老师现已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均分高于人文社会学知识和能力均分,与已接受的培训时数相一致,与护理带教老师对培训的需求程度均分也呈一致关系;护理带教老师认为对各条目的培训时数以11~14h为宜。结论护理带教老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得到较高重视,人文社会学课程培训有必要加强;培训工作需要持续地、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进行;护理带教老师自身的人文意识需要加强,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带教老师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方式对患者术中血压影响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方英 连燕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6期25-26,共2页
目的 观察3种常用麻醉方式对术中血压的影响,探讨此类麻醉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90例胃癌患者,分A(硬膜外麻醉组)、B(静脉复合麻醉组)、C(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3组,应用监护仪行术中连续监测,并分别记录各麻醉与手术操作... 目的 观察3种常用麻醉方式对术中血压的影响,探讨此类麻醉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90例胃癌患者,分A(硬膜外麻醉组)、B(静脉复合麻醉组)、C(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3组,应用监护仪行术中连续监测,并分别记录各麻醉与手术操作及麻醉用药后的血压。结果 A组的血压最低点为手术探查和冲洗时,B组的最低点是诱导麻醉药推注后2min,拔管时为最高点;C组的最低点同B组,但拔管时血压较稳定。以上结果用方差分析,各组的差异性均为P<0.01。结论 不同麻醉方式对术中血压可产生不同的影响,要根据麻醉方式,结合各手术步骤予以不同的观察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式 血压 护理 持续硬膜外麻醉 静脉复合麻醉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综合竞争力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20
作者 冯怡 孙理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医院服务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加强和改善医院工作,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方法自编医院调查问卷,统一指导语,对266名医院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1例住院患者问卷进行比较。结果以医院综合竞争力为因变量,以其他20个条目为自变量... 目的研究医院服务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加强和改善医院工作,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方法自编医院调查问卷,统一指导语,对266名医院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1例住院患者问卷进行比较。结果以医院综合竞争力为因变量,以其他20个条目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Y(医院综合竞争力)=-0.0806+0.316 X1(医疗质量)+0.184 X2(服务流程)+0.201X3(收费价格)+0.178 X4(就医环境)+0.115 X5(员工的人文意识)+0.097 X6(知名度)。且该6项内容对医院综合竞争力的贡献率达55.7%。20个问题平均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前5位的依次为医院的服务水平、员工的服务意识、员工的竞争意识、美誉度和员工的危机意识;患者组的评分高于员工组。结论医疗质量是影响医院综合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医院员工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提高医疗质量、简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员工的人文意识和医院的知名度将有利于铸造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综合竞争力 相关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