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红细胞平均容积和形态观察在单纯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许凯声 沈汉超 江明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检验方法。方法: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并结合显微镜红细胞形态观察。结果:肾小球性血尿:尿MCV为62.2±5.2fl,变形红细胞百分率46.7±... 目的:探讨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检验方法。方法: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并结合显微镜红细胞形态观察。结果:肾小球性血尿:尿MCV为62.2±5.2fl,变形红细胞百分率46.7±12.0%;非肾小球性血尿:尿MCV为89.4±5.8fl,变形细胞百分率10.0±5.0%,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尿MCV结合尿红细胞形态观察,对肾小球性血尿诊断符合率为95%(38/40),非肾小球性血尿诊断符合率为98%(48/49)。结论: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尿MCV结合显微镜观察尿RBC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红细胞平均容积 单纯性血尿 鉴别诊断 肾小球性血尿 非肾小球性血尿 红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陆水根 王苏建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用Baker 810血小板分析仪对802名健康人、164名献血员及325名患不同疾病的病人进行了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测定.结果:正常人6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男女间PLT均无显著性差异,60岁以上组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 用Baker 810血小板分析仪对802名健康人、164名献血员及325名患不同疾病的病人进行了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测定.结果:正常人6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男女间PLT均无显著性差异,60岁以上组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高于男性.各年龄组男女间MPV均无显著性差异.PLT和MPV呈负相关. 献血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急性白血病病人MPV分别为11.53±1.75 fL、12.37±1.67 fL、8.05±1.00 fL,三者与正常人组的MPV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两者MPV大于健康人组,而后者MPV小于健康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细胞学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全血质控物在室内质控中的运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许凯声 杨志刚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231-233,共3页
目的:运用自制不同浓度的全血质控物以监测血细胞计数仪。方法:应用血液成份分离机,将所有血细胞包括血小板进行分离、醛化、组合,组成不同浓度的全血质控物。结果:连续3个月分别以不同浓度(高,中,低)全血质控物作监测,即1个... 目的:运用自制不同浓度的全血质控物以监测血细胞计数仪。方法:应用血液成份分离机,将所有血细胞包括血小板进行分离、醛化、组合,组成不同浓度的全血质控物。结果:连续3个月分别以不同浓度(高,中,低)全血质控物作监测,即1个月测高值,1个月测中值,1个月测低值,对仪器进行监测,以3个月为1周期。测定值经统计学处理,效果良好。结论:以高、中、低值分别监测仪器,改进了以往由同一值进行室内质控的方法.更能反映血细胞计数仪对不同浓度质控物的敏感性,保证了血细胞计数仪的精密度和检验报告数值的准确性。达到了对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室内质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质控物 血细胞计数 仪器 设备 室内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脑脊液新形隐球菌的染色法
4
作者 陆水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135-135,共1页
目前国内外均采用印度墨汁作新形隐球菌的对比(衬托)染色剂。而印度墨汁在部分白细胞周围可形成晕状环,检验者把它当成厚膜而误诊者为数不少。为选择一种既要使白细胞着色,又要使新形隐球菌不着色的新型染色剂。
关键词 隐球菌 染色剂 印度墨汁 盐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控制溶液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5
作者 陆水根 叶莲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135-135,共1页
按血红蛋白结构原理,经草酸盐抗凝血,用HicN法测定标化后,自制成血红蛋白(Hb)控制溶液,在国内首先应用。在一年多临床实践中,经Hb还原率检测、酸化时间对照、稳定性试验和统计学处理,确认溶液光密度稳定性好,结果满意可信。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Vitek-AMS细菌鉴定仪鉴定二株绿色气球菌
6
作者 朱百荣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239-240,共2页
应用Vitek-AMS细菌鉴定仪鉴定二株绿色气球菌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朱百荣近年来由于细菌鉴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罕见的细菌陆续被发现,临床鉴定细菌与识别细菌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科于1994年6月... 应用Vitek-AMS细菌鉴定仪鉴定二株绿色气球菌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朱百荣近年来由于细菌鉴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罕见的细菌陆续被发现,临床鉴定细菌与识别细菌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科于1994年6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2株绿色气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气球菌 细菌鉴定仪 VITEK-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室间质控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7
作者 朱百荣 孙常省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181-181,191,共2页
我科从1983年参加细菌室间质量控制以来,体会到要做好这一工作除必须具备可靠的鉴定培养基外,还与选择适当的培养条件、观察结果的方法与时间,以及检验人员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有关,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反应,造成鉴定上的错误.
关键词 细菌室间质控 培养基 菌株
全文增补中
一例误定为O型的B_3亚型
8
作者 李俊 胡自强 林岳兴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血型 误定 鉴定 输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发酵菌属对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性
9
作者 朱三明 张嵘 宣贵达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219-222,共4页
为了探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长的问题,我科检测了1994年6月到1996年6月从医院内感染临床分离得的1362株非发酵菌对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用K-B纸片法和Vitek-Ams药敏卡,根据抑菌环直径,用检验科软件分析其耐药率。发现除第三代... 为了探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长的问题,我科检测了1994年6月到1996年6月从医院内感染临床分离得的1362株非发酵菌对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用K-B纸片法和Vitek-Ams药敏卡,根据抑菌环直径,用检验科软件分析其耐药率。发现除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喏酮类、亚胺培南及多粘菌素B抑菌效果较好外,其余耐药率均很高。由于头孢菌素联合舒巴坦,有很好的抗菌效应,建议临床扩大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舒巴坦联合的制剂。本文结果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菌属 细菌 抗生素类 药物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