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流行病学评价法抽样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坤 焦登鳌 +5 位作者 刘希永 余海 郑树 袁亚昌 马新源 姚开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18,共4页
本文利用一个基于全人群的大肠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来评价快速流行病学评价法抽样方法的实用价值;并与对同一总体的整群及完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整群、快速流行病学评价法和单纯随机抽样的样本暴露率在α=0.0... 本文利用一个基于全人群的大肠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来评价快速流行病学评价法抽样方法的实用价值;并与对同一总体的整群及完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整群、快速流行病学评价法和单纯随机抽样的样本暴露率在α=0.05水平上对总体的错估率分别为21.9%、9.4%和0;32项因素的样本率与相应总体率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043、0.028和0.021,且快速流行病学评价法抽样误差与单纯随机抽样的误差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评价 抽样方法 REA
全文增补中
嘉善县1977~1987年大肠癌流行病学研究
2
作者 吴德仁 邵毓文 +1 位作者 马新源 卜静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5期214-217,共4页
本文对嘉善县1977~1987年大肠癌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示近11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波动于11.23~17.96/10万,有逐年缓慢上升趋势(??=11.90+0.2564 t),农村各乡发病率之间存在差异,按自然行政村分布具有聚集现象.大肠癌发病率水平与地... 本文对嘉善县1977~1987年大肠癌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示近11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波动于11.23~17.96/10万,有逐年缓慢上升趋势(??=11.90+0.2564 t),农村各乡发病率之间存在差异,按自然行政村分布具有聚集现象.大肠癌发病率水平与地势高低、土壤类型、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及血吸虫病历史累计患病率之间无明显统计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流行病学 大肠肿瘤
全文增补中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人体试验的免疫反应观察
3
作者 赵年丰 陈亚冈 +5 位作者 马亦林 朱智勇 李岩金 翁景清 乔崇年 吴本璞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62-65,共4页
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浙10株感染沙鼠肾细胞,经0.05%β-丙内酯灭活研制成的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对8名志愿者免疫3针(0、7、28天各注射1ml)。首针免疫后第28天,血清用RPHIA,ELISA和IFA检测流行性... 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浙10株感染沙鼠肾细胞,经0.05%β-丙内酯灭活研制成的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对8名志愿者免疫3针(0、7、28天各注射1ml)。首针免疫后第28天,血清用RPHIA,ELISA和IFA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体,均全部阳转,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于第28天有4人阳转,第45天又有3人阳转,阳转率87.5%,GMT40.0。于志愿免疫前及后7、14、28、45天、3个月、0.5年、1年测定其3HTdR掺入法淋转试验显示:首针免疫后7天至3个月以内,其非特异性和(或)特异性T淋巴细胞转化程度低下,与免疫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01);特异性B淋巴细胞转化于免疫后1~1.5月明显增高,与免疫前相比P<0.05;非特异性的T、B淋巴细胞总的转化率亦以免后1~1.5月为高(P<0.05)。1年后,再加强免疫1针。加强免疫后1月测中和抗体、阳转率100%、GMT117.4,比初免高2倍,两者差异极为显著,特异与非特异性T淋巴细胞转化未再见抑制(P>0.05),而特异性B淋巴细胞转化极为明显增强(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和控制 减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废水污染对居民肾脏功能影响研究
4
作者 朱益民 黄幸纾 +4 位作者 陈坤 张荣祥 林成巨 郜翔 姜伟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200-202,共3页
本文对黄铁矿废水污染区和对照区居民的肾功能和镉负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区居民肾功能(尿NAG,RBP)下降,镉负荷增加,说明黄铁矿废水污染已对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建议采取必要措施,防治污染。
关键词 黄铁矿 水污染 毒性 废水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时间序列研究中预测模型的应用
5
作者 吴本璞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277-281,共5页
统计预测是以实际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根据事物的联系及其发展规律,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探究所观察现象在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并作出估计和分析,以指导未来的行动方向,减少对未来事物的不确定性.预测的结果可作为... 统计预测是以实际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根据事物的联系及其发展规律,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探究所观察现象在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并作出估计和分析,以指导未来的行动方向,减少对未来事物的不确定性.预测的结果可作为制定防治计划和医疗工作量的依据.现对若干实用而简便有效的预测方法作一介绍. 1 指数修匀预测法该法的特点是假定事物过去的变化趋势会同样延续到未来时期,故又称外推预测法.预测时以本期观察数X_t和本期预测数??_t为依据,给两者以不同的权数,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时间序列 预测模型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