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温敏材料的量程可调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
1
作者 朱清松 孙权 +1 位作者 鲁玉军 鹿业波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8-602,共5页
柔性压力传感器在压力检测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传感器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景下的检测需求,提出了一种量程可调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制备方法,采用温敏树脂作为介电层材料,打印银导线作为加热结构,通过焦耳热改变介电层刚度的... 柔性压力传感器在压力检测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传感器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景下的检测需求,提出了一种量程可调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制备方法,采用温敏树脂作为介电层材料,打印银导线作为加热结构,通过焦耳热改变介电层刚度的方式实现传感器量程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加热电流,可实现传感器的量程和灵敏度的可控调节,介电层温度从25℃增加到55℃时,传感器的量程和灵敏度分别从4 MPa和0.17 MPa^(-1)变化为2.3 MPa和1.34 MPa^(-1)。面对不同场景的检测需求,可调节传感器的压力检测范围,实现更灵敏的压力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子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温敏材料 灵敏度 量程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及饮片检测中人工智能应用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超超 张先超 +1 位作者 谷正昌 王阶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4,共10页
目前,中药材及饮片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其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更显迫切;传统的中药材及饮片检测手段存在主观经验依赖、检测精度有限、无法全面量化复杂成分等问题,难以满足中药材及饮片在准确分类与鉴别、精准成分测量等方面的需求,而... 目前,中药材及饮片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其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更显迫切;传统的中药材及饮片检测手段存在主观经验依赖、检测精度有限、无法全面量化复杂成分等问题,难以满足中药材及饮片在准确分类与鉴别、精准成分测量等方面的需求,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中药材及饮片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总结了中药材及饮片检测的现有方法及应用现状,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药材分类、真伪鉴别、产地溯源、有害成分测量、有效成分测量、药效测量等方面的典型应用,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数据收集与标准化,检测数据共享机制,快速、无损、低成本检测技术需求,检测数据准确性,多模态检测数据融合等问题。研究认为,智能化、精准化、快速化是中药材及饮片检测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需要持续完善检测标准与数据共享体系、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强化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应用、引入新型传感技术、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监管,以此推动我国中药材及饮片检测高质量发展,保障中医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中药饮片 人工智能 智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中医辨证的关键问题与技术挑战 被引量:7
3
作者 宋逸杰 马素亚 +1 位作者 戴亚盛 陆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4,共11页
中医辨证论治是传统医学体系的核心,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在多部门的协同推进下,我国中医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中医辨证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新的进展,工程化前沿方法和技... 中医辨证论治是传统医学体系的核心,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在多部门的协同推进下,我国中医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中医辨证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新的进展,工程化前沿方法和技术为突破中医辨证理论瓶颈提供了有效路径。本文以新时代中医诊断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为背景,总结中医辨证的基本原理,概括人工智能辅助中医辨证的基本过程以及多模态数据融合、症状关联性分析、证候量化、证候推理、中医药大模型等关键问题,总结了每个环节的研究思路和发展现状,进而根据现有不足分析当前发展面临的可利用公开数据较少且质量参差不齐,辨证模型单一、普适性不佳,辨证模型的可解释性不足且存在差异,辨证模型结果评价存在局限、缺乏可信度等挑战。研究建议,加强数据整合与质量把控,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医辨证思维、加强模型可解释性,发展中医药细分领域的大语言模型,加强智能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多领域专家合作,完善国际标准和法律法规、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以期为智能中医诊疗的技术探索和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医诊断 人工智能 智能辨证 中医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G信号处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超超 胡钧益 +1 位作者 蒋治国 张先超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3-940,共18页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因素之一。如何利用各类检测方法对人体心血管进行早期健康评估和疾病诊断是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有效手段。其中,由人体心脏跳动引起的胸腔震动信号(Seismocardiography,SCG)可用于描述细粒度的...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因素之一。如何利用各类检测方法对人体心血管进行早期健康评估和疾病诊断是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有效手段。其中,由人体心脏跳动引起的胸腔震动信号(Seismocardiography,SCG)可用于描述细粒度的心脏活动信息,包括心脏瓣膜的打开、关闭等,有助于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和诊断。并且,得益于多种轻型传感器和非接触式传感器的研发,可以实现对人体SCG信号长期、日常化的监测。近年来,科研人员对SCG信号的研究越来越具体,SCG信号的获取方式、信号降噪算法、特征提取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内容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将从以上几方面对近年来SCG信号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震图 MEMS 加速度传感器 陀螺仪 FMCW雷达 心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霍克斯过程的动态异质网络表征学习方法
5
作者 陈蕾 邓琨 刘星妍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93,共16页
现有的异质网络表征学习方法主要关注静态网络,忽略了时间属性对节点表示的重要影响。然而,真实的异质信息网络极具动态性,节点和边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影响整个结构和语义。鉴于此,提出了基于霍克斯过程的动态异质网络表征学习方法。首先... 现有的异质网络表征学习方法主要关注静态网络,忽略了时间属性对节点表示的重要影响。然而,真实的异质信息网络极具动态性,节点和边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影响整个结构和语义。鉴于此,提出了基于霍克斯过程的动态异质网络表征学习方法。首先,利用关系旋转编码方式和注意力机制,学习相邻节点的注意力系数,获得节点的向量表示。其次,学习不同元路径的最优加权组合以更好捕获网络的结构和语义信息。最后,基于时间衰减效应,通过邻域形成序列将时间特征引入节点表示中,得到节点的最终嵌入表示。在多种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性能上显著优于对比模型。在节点分类任务中,Macro-F1平均提高了0.15%~3.45%,在节点聚类任务中,归一化互信息(normalized mutual information,NMI)值提高了1.08%~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征学习 动态异质信息网络 注意力机制 元路径 霍克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Concatenate的信道估计DNN模型优化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卢敏 秦泽豪 +2 位作者 陈志辉 张敏 乐光学 《电信科学》 2023年第4期71-86,共16页
为提高DNN模型在无线通信中信道估计精度,提出一种基于1D-Concatenate的信道估计DNN模型优化方法。该方法将Concatenate进行一维(1D)数据转换,以跳跃连接的方式引入DNN模型,抑制梯度消失问题,运用1D-Concatenate恢复网络训练过程中丢失... 为提高DNN模型在无线通信中信道估计精度,提出一种基于1D-Concatenate的信道估计DNN模型优化方法。该方法将Concatenate进行一维(1D)数据转换,以跳跃连接的方式引入DNN模型,抑制梯度消失问题,运用1D-Concatenate恢复网络训练过程中丢失的数据特征,提高DNN信道估计精度。为验证优化方法的有效性,选取较典型的基于DNN的无线通信信道估计模型进行对比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对已有DNN模型的估计增益提升可达77.10%,在高信噪比下信道增益提升可达3 dB。该优化方法能有效提高DNN模型在无线通信中的信道估计精度,特别是高信噪比下提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深度神经网络 Concatenate维度转换 数据特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时延和能耗联合优化的MEC计算卸载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火根 杨忠明 +4 位作者 张先超 宋逸杰 戴亚盛 黄淳岚 乐光学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77-2291,共15页
在移动边缘计算(MEC)中,计算卸载可以有效缓解资源受限和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以任务执行时延、终端能耗和边缘服务器负载率的联合优化为目标,提出面向时延和能耗联合优化的MEC计算卸载策略。构建多目标约束的成本优化模型,引入多变异算子... 在移动边缘计算(MEC)中,计算卸载可以有效缓解资源受限和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以任务执行时延、终端能耗和边缘服务器负载率的联合优化为目标,提出面向时延和能耗联合优化的MEC计算卸载策略。构建多目标约束的成本优化模型,引入多变异算子,以迭代关联概率更新变异算子,设计多变异差分进化(MDE)算法求解,实现计算卸载成本最优。为验证MDE算法的有效性,基于Autonomous Systems by Skitter公开数据集构建3个不同规模的实验网络,将MDE算法与随机计算卸载算法、能量优化计算卸载算法、多目标贪婪计算卸载等算法进行对比分析,MDE算法的执行成功率、卸载成功率、服务器负载均衡性分别平均提升了13.23%,12.96%,29.37%,MDE算法能实现MEC中高效、稳定的计算卸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时延与能耗 负载均衡 多变异差分算法 计算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多特征融合的个性化推荐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卢敏 胡娟 +2 位作者 张先超 丁伟健 乐光学 《电信科学》 2023年第5期101-115,共15页
个性化推荐是提取特定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传统推荐法中缺少用户特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广义矩阵分解与深度长短期记忆网络混合推荐模型(hybrid recommendation model of generalized matrix factorization and deep lon... 个性化推荐是提取特定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传统推荐法中缺少用户特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广义矩阵分解与深度长短期记忆网络混合推荐模型(hybrid recommendation model of generalized matrix factorization and deep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based on multi-features fusion,HMF)。该模型利用潜在特征向量维度表征年龄、职业对项目的选择性影响,凸显用户个性化;利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获取用户与项目间的时序特征,再通过多层感知机挖掘其深层次的时序非线性高阶交互关系;将广义矩阵分解(generalized matrix factorization,GMF)获得的简单非线性低阶交互关系与复杂时序非线性高阶交互关系融合,经全连接层得出最终预测评分。HMF有效地利用用户多特征和用户—项目交互信息,实现个性化动态精准推荐。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公开数据集MovieLens-1M上进行测试。仿真实验表明,当HMF的潜在特征向量维度为50、MLP层数为7时,HR@10和NDCG@10分别为0.9831、0.9749,相比传统单特征模型NCF最优解分别提高了27.61%、5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推荐 多特征融合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感知应用的通感一体化信号设计技术与综述 被引量:8
9
作者 余显祥 姚雪 +3 位作者 杨婧 陆军 崔国龙 孔令讲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7-261,共15页
在电子信息系统对抗中,雷达、通信、侦察机和干扰机等多种电子设备通过简单的功能叠加式配备于作战平台已经难以应对敌方的综合性电子兵器,因此,多种电子设备的综合一体化是现代战争环境装备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作为战场“千里眼”和... 在电子信息系统对抗中,雷达、通信、侦察机和干扰机等多种电子设备通过简单的功能叠加式配备于作战平台已经难以应对敌方的综合性电子兵器,因此,多种电子设备的综合一体化是现代战争环境装备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作为战场“千里眼”和“顺风耳”的雷达和通信设备无论在硬件结构还是在信号处理方法上都具有极强的相似性,两者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现性。因此,通感一体化(DFRC)系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DFRC信号设计是DFRC系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通过电磁频谱共享方式,在空域、时域以及频域等多个维度上,同时实现雷达探测和信息通信两种功能。该文对以感知功能(雷达探测功能)为主功能的DFRC信号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综述。该文简要介绍了面向战场环境的DFRC系统的相关项目,进一步讨论了DFRC信号设计的研究进展。并在最后总结全文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分集 通感一体化系统 通感一体化信号设计 优化理论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差变化率判据-四分位的风电场功率异常数据识别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永斌 张建忠 +1 位作者 邓富金 黄树帮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8,共8页
风电场运行中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历史数据,而提升历史数据的质量是实现风电场高效智能运维的前提。为此,文中分析了风电场风功率数据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机理,提出基于方差变化率判据-四分位法组合的风电场风功率异常数据识别方法。首先,利... 风电场运行中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历史数据,而提升历史数据的质量是实现风电场高效智能运维的前提。为此,文中分析了风电场风功率数据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机理,提出基于方差变化率判据-四分位法组合的风电场风功率异常数据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物理规则对原始风功率曲线进行预处理,剔除明显异常的数据;然后,利用风功率方差变化率判据法识别并清洗风功率曲线的堆积型异常功率数据点,判据的阈值借助箱型图自动获取;同时,利用四分位法识别并清洗剩余的离散型异常数据点;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易实现、效率高和通用性强的优点,其异常识别效果优于局部离群因子(local outlier factor,LOF)算法和Thompson tau-四分位算法,其耗时比LOF和Thompson tau-四分位算法分别减少9.6 s和0.49 s,且在5个不同位置的风电场验证了所提算法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功率数据 异常识别 方差变化率判据 四分位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网络多用户干扰下智能发射功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先超 赵耀 +1 位作者 叶海军 樊锐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共7页
针对无线网络多用户互相干扰的问题,通过对发射功率进行智能控制,实现干扰管理,保证多用户通信服务质量。首先,考虑复杂动态无线信道环境,建立以无线通信系统加权数据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发射功率控制模型。其次,设计以深度强化学习"... 针对无线网络多用户互相干扰的问题,通过对发射功率进行智能控制,实现干扰管理,保证多用户通信服务质量。首先,考虑复杂动态无线信道环境,建立以无线通信系统加权数据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发射功率控制模型。其次,设计以深度强化学习"行动器-评判器"为基本架构的智能发射功率控制算法,缩短功率控制决策时间。仿真验证表明,所提算法收敛速度快,在10对收发机场景下,计算时间缩短到传统最优算法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多用户干扰管理 发射功率控制 深度强化学习 功率控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边缘计算时延与能耗联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先超 任天时 +1 位作者 赵耀 樊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7-742,共6页
针对移动边缘计算中时延与能耗是关键性能指标,且相互制约的问题,研究了通过在边缘与终端之间进行任务分配,对时延与能耗进行联合优化。首先,建立了能耗与时延联合优化的0-1整数规划模型;其次,设计了对任务进行分配的分支定界算法。仿... 针对移动边缘计算中时延与能耗是关键性能指标,且相互制约的问题,研究了通过在边缘与终端之间进行任务分配,对时延与能耗进行联合优化。首先,建立了能耗与时延联合优化的0-1整数规划模型;其次,设计了对任务进行分配的分支定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移动边缘计算能耗与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定界方法 能耗 联合优化 移动边缘计算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水凝胶黏结界面力电学疲劳损伤行为仿真研究
13
作者 魏凡凯 仪传帅 +2 位作者 吴化平 鹿业波 孙权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11-1720,共10页
为了研究导电水凝胶电极贴片在疲劳载荷下因界面损伤而导致的电阻变化规律,本文提出了一种力电学内聚力模型.首先基于水凝胶的黏弹性力学行为,采用Wiechert模型构建了应变率相关的内聚力牵引力-牵引位移关系方程,并将界面电阻率定义为... 为了研究导电水凝胶电极贴片在疲劳载荷下因界面损伤而导致的电阻变化规律,本文提出了一种力电学内聚力模型.首先基于水凝胶的黏弹性力学行为,采用Wiechert模型构建了应变率相关的内聚力牵引力-牵引位移关系方程,并将界面电阻率定义为牵引力和损伤变量的函数,然后通过ABAQUS的UEL子程序对黏弹性力电学内聚力模型进行了数值实现.通过搭接剪切试验确定了模型的黏弹性参数和不同应变率下内聚力模型的损伤起始和界面断裂的能量释放率,以及应变率下界面电阻率随牵引力的变化规律.采用单个单元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导电水凝胶电极贴片的在疲劳载荷下的界面电阻变化规律仿真预测,结果表明随着电极贴片的电阻随着加载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波动上升趋势,且随着加载速率增大,电阻随加载次数上升的趋势逐渐减缓,电阻的波动也越小,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电学内聚力模型 黏弹性 疲劳损伤 导电水凝胶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医疗急救的信息网络服务功能链调度方法
14
作者 张庆华 张先超 +1 位作者 王寅昊 陆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28-3136,共9页
针对医疗急救分类分级服务需求,本文研究健康医疗信息网络服务功能链调度问题.首先,将急救业务按照紧急程度和服务区域分为四类,设置优先级与权重,设计健康医疗信息网络架构、服务模式以及网络工作过程.其次,以最小化总加权完成时间作... 针对医疗急救分类分级服务需求,本文研究健康医疗信息网络服务功能链调度问题.首先,将急救业务按照紧急程度和服务区域分为四类,设置优先级与权重,设计健康医疗信息网络架构、服务模式以及网络工作过程.其次,以最小化总加权完成时间作为调度目标,建立服务功能链调度模型,针对不同问题规模,分别设计匹配博弈算法和Q-learning强化学习算法,求解功能链调度方案.最后,开展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实现对医疗急救分级服务,能够推进健康医疗信息网络的建设,促进智慧医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医疗信息网络 医疗急救 服务功能链调度 总加权完成时间 匹配博弈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节点分析与边分析的复杂网络社区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琨 蒋庆丰 刘星妍 《电信科学》 2023年第4期87-100,共14页
针对边社区识别与节点型社区识别两类算法在识别社区过程中均存在相应缺陷,影响复杂网络社区识别质量的问题,提出融合节点分析与边分析的复杂网络社区识别(CDHNE)算法。该算法首先运用边在网络中较为稳定的特点,在算法执行初期通过边社... 针对边社区识别与节点型社区识别两类算法在识别社区过程中均存在相应缺陷,影响复杂网络社区识别质量的问题,提出融合节点分析与边分析的复杂网络社区识别(CDHNE)算法。该算法首先运用边在网络中较为稳定的特点,在算法执行初期通过边社区识别构建较为准确的社区结构;然后利用节点较为灵活的特点,在边社区形成后,对边社区的边缘进行精确识别,更准确地识别出复杂网络中的社区结构。在计算机生成网络实验中,当网络的社区结构逐渐变得模糊、重叠节点数量与重叠节点归属社区数量不断增加时,CDHNE算法的社区识别精度较传统算法平均提高10%,在重叠节点识别精度上较传统算法平均提高15%;在真实网络实验中,算法识别的社区结构紧密度较好,特别是面对拥有十几万个节点的大规模网络时,CDHNE算法高质量地完成了识别任务,EQ值达到0.412 1。实验结果表明,CDHNE算法在运行稳定性和处理大规模网络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社区识别 边社区 节点分析 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共形阵发射方向图性能分析
16
作者 贾亦真 王文钦 +2 位作者 符茗铖 黄可馨 张先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1-773,共13页
柔性共形阵(Flexible Conformal Arrays,FCA)是一种天线载体形状随时间可变的特殊共形阵列天线。为了分析FCA发射方向图随外形控制参数的性能变化,本文建立了一种通用的机翼共形FCA模型,可采用两种控制参数模拟调整机翼的外形变化,并在... 柔性共形阵(Flexible Conformal Arrays,FCA)是一种天线载体形状随时间可变的特殊共形阵列天线。为了分析FCA发射方向图随外形控制参数的性能变化,本文建立了一种通用的机翼共形FCA模型,可采用两种控制参数模拟调整机翼的外形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方向图和阵列互耦模型。根据控制参数的组合变化,分析了四种典型场景下天线性能的变化情况,包括间接参数和直接参数(阵元位置是否直接受参数控制)的变化引起不同程度的主瓣展宽和旁瓣电平升高;阵元间互耦效应受参数变化的影响而使阵列最大辐射能力下降;以及控制参数对阵列扫描特性的影响。同时,利用全波仿真软件HFSS建模得到了阻抗参数,以此分析了FCA的互耦特性。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建模的FCA变形模型能够灵活控制其发射方向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共形阵 共形阵 机翼共形阵 方向图综合 互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相关杂波下MIMO探通一体化信号设计方法
17
作者 姚雪 邱慧 +3 位作者 陆军 余显祥 崔国龙 张先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5-985,共11页
以探测功能为主的雷达通信一体化(Dual Function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DFRC)系统发射一体化信号,能够在保证探测性能的条件下,尽可能高效地与合作目标通信,使其在设备集约化要求高的电磁对抗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探通一体化... 以探测功能为主的雷达通信一体化(Dual Function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DFRC)系统发射一体化信号,能够在保证探测性能的条件下,尽可能高效地与合作目标通信,使其在设备集约化要求高的电磁对抗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探通一体化信号设计是以探测功能为主DFRC系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但电磁对抗环境复杂多变,可能存在非均匀、多变和强独立散射的散射体与雷达探测信号相互作用,使DFRC系统接收的回波中含有在空间上呈现非均匀特性的杂波分量,从而给雷达目标检测带来挑战。针对杂波环境中DFRC系统探测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采用认知系统架构,获取空间非均匀杂波先验知识,以信干噪比(Signal Interference to Noise Ratio, SINR)为准则,保障雷达的探测性能。引入发射方向图主瓣和旁瓣约束,使天线方向图具有低旁瓣特性同时集中探测能量在目标所在的方位,进一步保障探测性能。此外,考虑信号变模约束平衡雷达系统发射机功放的非线性失真和优化自由度。采用了一种空间合成信号频谱置零的方法实现信息传输,构建了通信调制约束。为求解上述多约束高维非凸优化问题,研究了一种联合序列块增强(Sequential Block Enhancement, SBE)、丁克尔巴赫(Dinkelbach’s Iterative Procedure, DIP)、凸序列逼近(Sequential Convex Approximation, SCA)和内点法(Interior Point Method, IPM)的迭代求解算法。理论分析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和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形能够在信号相关旁瓣杂波下,同时实现探测和多用户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 探通一体化信号设计 杂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