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出口蔬菜风险分析及新海关监管措施
1
作者 侯寒黎 陈志明 施佩影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222-223,共2页
本文描述了出口蔬菜被国外通报的情况,对通报中化学污染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或未按要求标注和污秽或腐败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新海关监管下建立关企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基地源头管理和加强企... 本文描述了出口蔬菜被国外通报的情况,对通报中化学污染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或未按要求标注和污秽或腐败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新海关监管下建立关企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基地源头管理和加强企业生产卫生管理等措施,以期为浙江省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蔬菜 风险分析 海关监管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理化因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孔巧香 李仁伟 +1 位作者 张宾 邓尚贵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23-1824,共2页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脚虾或凡纳滨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具有广盐性、广温性、抗逆能力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等特点.2001年,南美白对虾在中国开始大面积推广.本实验通过测塑料大棚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南美白对虾水质理化因子,分...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脚虾或凡纳滨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具有广盐性、广温性、抗逆能力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等特点.2001年,南美白对虾在中国开始大面积推广.本实验通过测塑料大棚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南美白对虾水质理化因子,分析其规律,期望为塑料大棚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南美白对虾水质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高密度养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制方法对鱿鱼(Ommastrephes bartrami)墨黑色素的微观形态、光谱特征及金属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宋茹 李仁伟 +1 位作者 俞群娣 邓尚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9-839,共1页
采用扫描电镜、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法,进行了胃蛋白酶水解法、高速离心法和酸水解法精制的鱿鱼墨黑色素颗粒形态、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及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水解法破坏了鱿鱼墨黑色素的颗粒结构;三种不同精制方法所得... 采用扫描电镜、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法,进行了胃蛋白酶水解法、高速离心法和酸水解法精制的鱿鱼墨黑色素颗粒形态、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及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水解法破坏了鱿鱼墨黑色素的颗粒结构;三种不同精制方法所得的鱿鱼墨黑色素在220nm附近均有强吸收。胃蛋白酶水解和酸水解法有效切除黑色素的氨基基团,但酸水解法下鱿鱼墨黑色素吲哚类化合物的特征峰由1399.64cm-1移至1307.88cm-1;高速离心法精制的黑色素则在2925.02cm-1和2854.09cm-1有新吸收峰。不同精制方法对鱿鱼墨黑色素自身的不同金属元素含量具有降低和富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墨 黑色素精制 颗粒形态 光谱特征 金属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冻藏金枪鱼肉的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仁伟 李双双 夏松养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主要研究了在-18℃冻藏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水溶性壳聚糖保鲜液对金枪鱼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贮藏期内,经水溶性壳聚糖保鲜液处理后的金枪鱼肉能使TVB-N值、pH值、MetMb含量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还能提高鱼肉的色泽a*值和鱼肉... 主要研究了在-18℃冻藏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水溶性壳聚糖保鲜液对金枪鱼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贮藏期内,经水溶性壳聚糖保鲜液处理后的金枪鱼肉能使TVB-N值、pH值、MetMb含量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还能提高鱼肉的色泽a*值和鱼肉的硬度。水溶性壳聚糖具有较强的抑菌保鲜作用,采用15 g/L水溶性壳聚糖保鲜液浸渍处理金枪鱼肉保鲜效果与感官品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 保鲜 水溶性壳聚糖 生物保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芦笋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仁伟 何键东 +1 位作者 徐青 吴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989-13992,共4页
[目的]为海芦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海芦笋为原料,研究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抑制植物油脂的自氧化和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氧自由基的效果,评价海芦笋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海芦笋黄酮类化... [目的]为海芦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海芦笋为原料,研究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抑制植物油脂的自氧化和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氧自由基的效果,评价海芦笋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海芦笋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制植物油自氧化、清除DPPH自由基、Fenton反应中产生的羟自由基、邻苯三酚氧化产生的氧自由基的作用,且抑制作用与海芦笋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海芦笋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天然的食品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芦笋 黄酮类化合物 油脂自氧化 自由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芦笋黄酮化合物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仁伟 王朋 +1 位作者 徐青 杜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研究海芦笋黄酮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海芦笋黄酮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的抑制效果良好,而抑菌效果为:大... 研究海芦笋黄酮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海芦笋黄酮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的抑制效果良好,而抑菌效果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芦笋 黄酮类化合物 抑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_2对熟制脊腹褐虾微生物指标控制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仁伟 穆宏磊 +2 位作者 翟纹静 陈杭君 郜海燕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448-450,共3页
为研究ClO2对熟制脊腹褐虾微生物指标控制和品质的影响,采用ClO2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熟制脊腹褐虾进行处理,研究其对熟制脊腹褐虾菌落总数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ClO2处理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可延缓虾的品质变化,ClO2较适宜的处... 为研究ClO2对熟制脊腹褐虾微生物指标控制和品质的影响,采用ClO2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熟制脊腹褐虾进行处理,研究其对熟制脊腹褐虾菌落总数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ClO2处理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可延缓虾的品质变化,ClO2较适宜的处理浓度是50 mg.kg-1,较适宜的处理时间是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2 脊腹褐虾 菌落总数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纳传感器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豪男 陈珍珍 +9 位作者 施佩影 周志鑫 王思阳 平昕怡 项斌 王雯欣 邵晨宁 惠国华 李剑 楼雄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4-51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纳电离型传感器的苯类毒害气体检测方法,构建基于微电离型微纳气体传感器构成的毒害气体检测系统,在室温常压、相对湿度75%的实验条件下分别检测0.01mg/m^3~0.3mg/m^3等8个浓度梯度的苯和甲苯气体,采用双层叠加非线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纳电离型传感器的苯类毒害气体检测方法,构建基于微电离型微纳气体传感器构成的毒害气体检测系统,在室温常压、相对湿度75%的实验条件下分别检测0.01mg/m^3~0.3mg/m^3等8个浓度梯度的苯和甲苯气体,采用双层叠加非线性信号分析检测数据,依据信噪比特征值实现气体浓度的区分,以特征值对应的参量作为气体种类的判断。检测过程中,传感器工作在可逆电离平衡状态,并且具有无毒害、重复性好、无需预热等优点,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微纳电离传感器 碳纳米管 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变小麦的电子鼻区分及其传感器阵列选择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郑豪男 周志鑫 +9 位作者 施佩影 朱博威 张飞翔 毛欣怡 阮肖镕 屠佳云 郜园园 易晓梅 惠国华 李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8-692,710,共6页
采用电子鼻区分不同霉变程度的扬麦23号样品,连续检测不同霉变程度小麦样品,并记录检测数据。将检测数据耦合到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调解系统参数诱发产生共振,依据系统输出信噪比特征值建立小麦霉变程度预测模型。为了提高电子鼻对霉变... 采用电子鼻区分不同霉变程度的扬麦23号样品,连续检测不同霉变程度小麦样品,并记录检测数据。将检测数据耦合到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调解系统参数诱发产生共振,依据系统输出信噪比特征值建立小麦霉变程度预测模型。为了提高电子鼻对霉变小麦样品区分效果,进行了电子鼻传感器负荷加载分析,对电子鼻传感器阵列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阵列优化可有效提高电子鼻检测小麦霉变程度的准确度。采用华麦6号样品构建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意义,并具有普遍意义上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霉变 电子鼻 传感器阵列优化 随机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脂肪氧化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佩影 李仁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6,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们针对肉制品脂肪氧化控制开展的研究,分别从养殖、贮藏、加工和成品等方面进行总结。养殖过程中,目前普遍采取的是饲喂草本植物及其提取物、谷物物质和其他农副产物及其提取物等物质,适度的饲喂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们针对肉制品脂肪氧化控制开展的研究,分别从养殖、贮藏、加工和成品等方面进行总结。养殖过程中,目前普遍采取的是饲喂草本植物及其提取物、谷物物质和其他农副产物及其提取物等物质,适度的饲喂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维持抗氧化活性作用,氧化稳定性与饲喂物质的数量和种类相关;贮藏过程中,脂肪氧化的程度与贮藏环境的温度、氧气浓度和添加抗氧化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关;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不同的活性物质,均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在成品加工中,添加适当的活性物质,或者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均会对产品的风味、物化性状等品质产生影响。人们在肉制品脂肪氧化方面的研究报道显示,通过天然物质的添加均可以达到良好的抑制脂肪氧化的效果,尽管效果的可转移性以及量效关系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为突破通过化学合成抗氧化剂以及采用绿色手段提升肉制品的品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氧化 牛肉 猪肉 养殖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