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菇周年生产中病害发生原因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军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7,共2页
1臭霉菌病(业内人士俗称)臭霉菌病发病情况见图1~图3。图1为发病中期,症状为菌丝异常浓白、细密,往往整个料床表面或背面发现有一两点特浓白的菌丝,此时该菌已具备相当的数量。发病早期外表无明显特征,但发生部位温度异常,明显... 1臭霉菌病(业内人士俗称)臭霉菌病发病情况见图1~图3。图1为发病中期,症状为菌丝异常浓白、细密,往往整个料床表面或背面发现有一两点特浓白的菌丝,此时该菌已具备相当的数量。发病早期外表无明显特征,但发生部位温度异常,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的料温,时常达到40℃以上,到中后期与其他料温无明显差异。一般最初发生该病菌时.出现此图现象大约在播种后6d~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发生 周年生产 原因 草菇 发病情况 温度异常 发生部位 霉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种子下脚料工厂化栽培金针菇配方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小央 罗春惠 +1 位作者 金慧丽 陈根明 《食用菌》 2012年第4期29-30,共2页
为充分利用浙江省农业资源,将蚕豆种子下脚料用于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试验表明20%蚕豆粉配方出菇快而整齐,生产周期较短,产量较高,品质优。
关键词 蚕豆种子 工厂化 配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废料二次利用配方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小央 罗春惠 +1 位作者 金慧丽 陈根明 《食用菌》 2013年第2期34-35,共2页
试验将部分金针菇废料二次用于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结果表明5%金针菇废料配方出菇快,整齐度好,生产周期与目前工厂化生产配方基本一致,产量高,品质优,可用于工厂化生产。日产10t的厂家据此配方生产,年可节本21.6万元。
关键词 金针菇 废料二次利用 配方试验 培养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菌丝不同阶段25℃刺激对出菇产量影响
4
作者 陈小央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6期24-25,共2页
试验研究了栽培瓶接种后5 d、13 d、20 d、25 d,并分别进行25℃恒温刺激12 h、24 h、36 h、48 h后对出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刺激12 h或24 h,不同菌龄栽培瓶产量减少不显著;而25℃刺激36 h或48 h,越是菌龄长的栽培瓶,刺激后减产... 试验研究了栽培瓶接种后5 d、13 d、20 d、25 d,并分别进行25℃恒温刺激12 h、24 h、36 h、48 h后对出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刺激12 h或24 h,不同菌龄栽培瓶产量减少不显著;而25℃刺激36 h或48 h,越是菌龄长的栽培瓶,刺激后减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菌丝 25℃刺激 出菇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金针菇菌渣培养料与金顶侧耳生长和产量的关系
5
作者 陈小央 董文辉 蔡建 《食药用菌》 2012年第6期332-333,共2页
正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金顶蘑、玉皇蘑、榆黄蘑、黄金菇,其子实体质脆,菌肉肥厚,营养丰富味道好,是近年来开发的珍稀食用菌之一。由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一次出菇,其菇渣废料中仍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关键词 金顶侧耳 菌渣 金针菇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对金针菇组培菌种活力及出菇的影响
6
作者 罗春惠 唐佳珣 +1 位作者 董文辉 金慧丽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985-986,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组培后立即使用的菌种活力最强,且出菇产量和菇品质较好;而放入(4±1)℃冰霜保藏6个月及以上的组培菌种,其活力和抗病能力都有明显下降。在生产中应注意及时更换菌种。
关键词 金针菇 组培 菌丝活力 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厚大粒蚕豆栽培及采收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应必鹏 金慧丽 戈加欣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1613-1614,共2页
总结宽厚大粒蚕豆的栽培和采收技术,即适期精细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整枝培土、及时防治病虫,豆荚饱满、豆粒充实、籽粒皮色呈淡绿、种脐尚未转黑时采收。
关键词 蚕豆 大粒 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