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作物种子品质现状与提升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邹文雄 关亚静 +2 位作者 湛立伟 曹栋栋 严见方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507-1511,共5页
为进一步加强浙江省农资市场监管,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为农业生产及种子市场管理提供借鉴。文章对2017—2021年浙江省监督抽检和例行抽检的4 049个大田作物种子样品数... 为进一步加强浙江省农资市场监管,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为农业生产及种子市场管理提供借鉴。文章对2017—2021年浙江省监督抽检和例行抽检的4 049个大田作物种子样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大田和蔬菜作物种子品质状况,发现非单粒播玉米种子标准过低、大豆种子水分合格率较低、蔬菜种子整体合格率偏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作物 种子品质 蔬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
作者 沈立 龚亚明 +4 位作者 刘娜 冯志娟 卜远鹏 王斌 张古文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174-1178,共5页
浙农20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202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23002,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佳等特点。区试平均生育期79.4 d;有... 浙农20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202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23002,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佳等特点。区试平均生育期79.4 d;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28.2 cm,主茎节数7.7节,有效分枝数3.3个;单株有效荚数29.1个,标准荚率72.6%,标准二粒荚荚长5.5 cm、荚宽1.5 cm,平均每荚粒数2.0粒;鲜百荚重304.3 g,鲜百粒重79.2 g;籽粒椭圆形,种皮淡绿色,子叶黄色,口感香甜柔糯。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和SC18株系,感炭疽病。2020—2021年浙江省鲜食春大豆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836.8 kg;2022年生产试验667 m^(2)平均产量660.0 kg,适宜在浙江及周边地区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浙农20号 特征特性 农艺性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油抗病耐寒油菜新品种浙农油12的选育
3
作者 许岩 张泉锋 +3 位作者 冯宇操 肖家睿 孙一鸣 冯玉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064-2068,共5页
浙农油12是一个高含油、抗菌核病和病毒病、耐寒性好的油菜新品种,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并于2023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3)330235,适宜在长江下游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冬油菜区秋冬季节种... 浙农油12是一个高含油、抗菌核病和病毒病、耐寒性好的油菜新品种,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并于2023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3)330235,适宜在长江下游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冬油菜区秋冬季节种植。该品种以具有适性广、品质高的3个油菜品种为基础材料,通过杂交组合测配和世代材料分离,以聚合抗主要病害、耐低温冻害、高含油量等优势农艺和品质性状为定向选择目标,通过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该品种多点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2 813.5 kg·hm^(-2),比对照增产2.7%;含油量49.71%,硫苷含量21.48μmol·g^(-1),无芥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高含油 抗病 耐寒 浙农油12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香软米品种浙禾香2号在浙江省的引种表现
4
作者 侯凡 沈峰平 +2 位作者 孙一鸣 陈佑源 湛立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90-794,共5页
浙禾香2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21年在浙江省开展引种试验并进行稻瘟病及软香米分子特征分析,浙禾香2号平均产量9664.5 kg·hm^(-2),比对... 浙禾香2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21年在浙江省开展引种试验并进行稻瘟病及软香米分子特征分析,浙禾香2号平均产量9664.5 kg·hm^(-2),比对照秀水134增产5.8%,全生育期160 d,比对照迟3.0 d。该品种携带Pi36、Pi50、Pizt、Pi63、Pib、Pi64、Pish、Pi37、Ptr、Pikm2和Pi35等抗稻瘟病基因。该品种稻米香味调控基因fgr的第7外显子缺失7 bp。与软米品种南粳46相比,浙禾香2号中的Wx基因第1内含子的第1个碱基存在G/T差异。本研究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及进一步遗传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特性 引种 优质抗稻瘟病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种博会15年办会经验成效与启示
5
作者 葛勇进 李永平 +1 位作者 傅丽 沈伟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991-997,共7页
浙江种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浙江种博会)自2009年举办首届以来,至今已举办了15届。15年来,浙江种博会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让越来越多浙江自主育成的西兰花、西甜瓜等一大批新品种走出浙江、走向全国,也让浙江农民“邂逅”了更多来... 浙江种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浙江种博会)自2009年举办首届以来,至今已举办了15届。15年来,浙江种博会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让越来越多浙江自主育成的西兰花、西甜瓜等一大批新品种走出浙江、走向全国,也让浙江农民“邂逅”了更多来自国内外的新品种,加快增收致富。据统计,浙江推广种植的瓜菜新品种,有80%引自浙江种博会这个“大舞台”,为浙江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浙江种博会已成为全国性瓜菜种业盛会,更被誉为“长三角瓜菜种业第一会”“全国瓜菜种业特色会”。文章回顾了浙江种博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种博会的成效和经验,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浙江种博会品牌影响力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种业博览会 经验 成效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抗优质的宜机化油菜新品种浙油杂59
6
作者 张泉锋 刘城 +6 位作者 姜聪 张尧锋 倪西源 石江华 王枟刘 余华胜 傅鹰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181-1184,共4页
浙油杂59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育系ZH3A与恢复系HR59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抗菌核病、抗裂荚、抗根肿病、抗寒、抗倒伏等特性,且熟期适宜、油品清亮。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 浙油杂59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育系ZH3A与恢复系HR59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抗菌核病、抗裂荚、抗根肿病、抗寒、抗倒伏等特性,且熟期适宜、油品清亮。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330252,2022年完成长江下游扩区登记,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种植。本文详细介绍了浙油杂59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农艺性状及栽培管理要点,旨在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助力提升我国油料供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杂交种 浙油杂59 多抗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甜糯玉米浙科糯101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张泉锋 杜龙岗 +3 位作者 王美兴 任梦云 黄益峰 王冬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4期178-180,207,共4页
鲜食玉米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选育优质品种是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升级的关键。浙科糯10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糯质自交系W10为母本、甜糯双隐自交系IMC002为父本组配共同选育... 鲜食玉米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选育优质品种是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升级的关键。浙科糯10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糯质自交系W10为母本、甜糯双隐自交系IMC002为父本组配共同选育的优质甜糯玉米杂交种,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该甜糯玉米杂交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食味佳等特点,适宜种植地区广泛。本文作者介绍了浙科糯101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不同地区的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 浙科糯101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菜品种资源重要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旭 檀国印 +3 位作者 朱长志 章红运 何道根 汪海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098-1105,共8页
以26份青花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13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以及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9.85%~63.93%,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侧枝数,最小的是球宽,各品种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 以26份青花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13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以及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9.85%~63.93%,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侧枝数,最小的是球宽,各品种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具有很好的选择利用前景。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3个重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1.543%;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欧氏距离在15.0~16.0,可将26份青花菜供试材料聚为4大类;根据各品种综合因子得分,将26份青花菜品种从高到低进行分级排序,筛选出优良的青花菜品种,获得快速评价青花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迟直播油菜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9
作者 王瑞森 权新华 +3 位作者 杨海龙 姜聪 姚祥坦 张泉锋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173-1180,共8页
通过变异系数及变异范围等指标对14个油菜品种的13个主要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迟播后油菜生育期缩短至166~174 d,株高矮化至99.20~120.60 cm。产量受耐寒性影响明显,抗冻性较强的越优518产量达1296.60 kg·h... 通过变异系数及变异范围等指标对14个油菜品种的13个主要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迟播后油菜生育期缩短至166~174 d,株高矮化至99.20~120.60 cm。产量受耐寒性影响明显,抗冻性较强的越优518产量达1296.60 kg·hm^(-2);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异最丰富,而生育期相对最稳定;13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3.0396~3.8072,变幅较小;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1.03%,其中PC1(有效分枝数)和PC2(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贡献显著;基于综合评价得分,越优花叶15、宁杂559和沣油737综合表现最好,推荐为高产潜力品种;聚类分析将油菜分为2大类,不同类群在生育期和存活苗数等性状上差异较大。本研究筛选出了综合性状优良的油菜品种,明确了迟直播条件下油菜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产量的关键的影响因素,为浙北地区迟直播油菜育种及栽培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品种 迟直播 表型多样性 性状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西兰花产业现状及国产品种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永平 沈立 何道根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175-1177,共3页
本文概述浙江省西兰花产业现状,从品种选育、制种技术和产业体系建立等方面分析国产西兰花品种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以台绿系列品种推广为例,提出加强育种、制种技术研究,完善种子供应体系,多方合作建立示范展示平台,强化技术指导... 本文概述浙江省西兰花产业现状,从品种选育、制种技术和产业体系建立等方面分析国产西兰花品种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以台绿系列品种推广为例,提出加强育种、制种技术研究,完善种子供应体系,多方合作建立示范展示平台,强化技术指导,扩大应用面积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品种 存在问题 对策措施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发展潜力思考 被引量:14
11
作者 怀燕 任永源 许剑锋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1535-1537,1541,共4页
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种植品种和栽培技术5方面的发展演变,系统总结了浙江省小麦生产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小麦生产中存在单产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种植效益低下等问题,探讨在种植面积和单产上的发... 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种植品种和栽培技术5方面的发展演变,系统总结了浙江省小麦生产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小麦生产中存在单产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种植效益低下等问题,探讨在种植面积和单产上的发展潜力及实现途径,并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对小麦生产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小麦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泉锋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183-184,共2页
阐述了浙江省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F1 F2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超对接”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晓艳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探讨我国"农超对接"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农超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超对接 发展状况 存在问题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瓜菜栽培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美华 王华英 +4 位作者 胡立军 邵伟强 周佳燕 李水凤 李志坤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124-1128,共5页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近年来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技术试验示范应用概况,集成总结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瓜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要点,分析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并总结提炼了杭州市萧山区甘蓝类蔬菜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的...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近年来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技术试验示范应用概况,集成总结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瓜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要点,分析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并总结提炼了杭州市萧山区甘蓝类蔬菜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覆盖技术 瓜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油双低油菜新品种浙农油8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岩 王加杰 张泉锋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300-303,共4页
浙农油8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高含油双低常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通过系谱法进行系统选育,以2个优质高油品系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分离世代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2 a多点适应性... 浙农油8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高含油双低常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通过系谱法进行系统选育,以2个优质高油品系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分离世代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2 a多点适应性试验每667 m^(2)平均产量197.2 kg,比对照增产7.9%;含油量52.61%,硫苷含量25.04μmol·g^(-1),芥酸含量0.0914%。2022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油菜(2022)330073],适宜在长江下游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油菜产区冬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高含油 浙农油8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浙油51和秋季菜用大豆萧农秋艳
16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875-876,共2页
1油菜浙油51 浙油5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优质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3017)。2014年通... 1油菜浙油51 浙油5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优质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3017)。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该品种熟期适中,丰产性好,商品性较好,综合抗性好,适宜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菜用大豆 秋季 品种熟期 综合抗性 推广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菜响应干旱胁迫基因挖掘
17
作者 高旭 何道根 +3 位作者 檀国印 朱长志 章红运 杨铭帆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3,共12页
为挖掘青花菜抗旱关键基因,以台绿3号为试材,通过PEG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干旱胁迫对青花菜幼苗生物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抗氧化酶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筛选出的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进行定... 为挖掘青花菜抗旱关键基因,以台绿3号为试材,通过PEG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干旱胁迫对青花菜幼苗生物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抗氧化酶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筛选出的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进行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可显著抑制青花菜幼苗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促进地下部根系的生长,提高POD、SOD、CAT、APX、GPX活性。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下青花菜幼苗差异表达基因共有6 513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 129个,下调表达基因3 384个;从中筛选出45个抗氧化酶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均为上调表达,与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基本一致;通过相对表达量分析筛选出上调幅度最大的POD、SOD、CAT、APX、GPX相关基因各1个,这些基因可能是青花菜抗旱的关键基因,为青花菜抗旱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干旱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转录组测序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菜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
18
作者 檀国印 何道根 +2 位作者 高旭 朱长志 章红运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143-1147,共5页
青花菜目前大多采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前期由于缺乏经验,制种产量低,种子品质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通过多年的试验与摸索,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兰花课题组总结出了一套“三控一补”青花菜高产制种技术,提高了制种产... 青花菜目前大多采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前期由于缺乏经验,制种产量低,种子品质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通过多年的试验与摸索,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兰花课题组总结出了一套“三控一补”青花菜高产制种技术,提高了制种产量和种子品质,加速了新品种的推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雄性不育 “三控一补”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食用型黑花生新品种浙黑甜1号的选育
19
作者 李付振 张小利 +6 位作者 陈小央 刘波 厉宝仙 何爱珍 张泉锋 方丽 朱灵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30-933,共4页
浙黑甜1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花育51号为母本、云南四粒黑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多代选育出的高油酸食用型黑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性好、抗病性强、黑色种皮、口感微甜等突出特性。2020... 浙黑甜1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花育51号为母本、云南四粒黑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多代选育出的高油酸食用型黑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性好、抗病性强、黑色种皮、口感微甜等突出特性。2020—2021年连续2 a参加浙江省区域试验,荚果平均产量为3 892.95 kg·hm^(-2),籽仁平均产量为2 817.30 kg·hm^(-2),分别比对照小京生增产30.37%和36.27%。浙黑甜1号蛋白质含量27.1%,粗脂肪含量45.8%,油酸含量76.9%,油亚比(O/L)12.05,抗叶斑病、青枯病,中抗锈病。该品种于2023年12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浙江春播及夏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花生 新品种 浙黑甜1号 高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分化期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郑涵 丁文金 +5 位作者 何招亮 侯凡 戴彬凤 钟列权 张海鹏 杨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0-480,共11页
保障水稻产量是应对全球人口增长以及粮食危机的关键举措之一。水稻穗分化期遭遇高温天气的概率日益增加,并对该区域内水稻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开展相关研究意义重大。文章从幼穗形成、花药结构和花粉发育、产量与品质以及对... 保障水稻产量是应对全球人口增长以及粮食危机的关键举措之一。水稻穗分化期遭遇高温天气的概率日益增加,并对该区域内水稻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开展相关研究意义重大。文章从幼穗形成、花药结构和花粉发育、产量与品质以及对水稻生理指标、代谢调控机理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穗分化期高温对水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并对研究前景作出展望,以期为开展水稻逆境生理研究以及缓解措施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分化期 高温 缓解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