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麦新品种在浙江省的丰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
马德高
陈珊宇
刘鑫
闫川
郑学强
范天云
陈合云
洪晓富
|
《浙江农业科学》
|
2011 |
6
|
|
|
2
|
智能灌溉算法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
章毅
袁潇潇
曹栋栋
黄玉韬
梁立军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3
|
浙江省救灾晚粳稻品种筛选初报 |
杜龙岗
吴良欢
陈信火
|
《浙江农业科学》
|
2012 |
2
|
|
|
4
|
水稻籽粒硒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余守武
陈合云
郑学强
范天云
马德高
闫川
陈珊宇
洪晓富
阮关海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
5
|
可溶性寡糖和小分子的热激蛋白与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发芽能力及种子活力相关 |
朱丽伟
曹栋栋
付玉营
胡琦娟
利站
关亚静
胡伟民
胡晋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
6
|
大穗型水稻^13C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 |
闫川
洪晓富
阮关海
余守武
王绍华
丁艳锋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7
|
|
|
7
|
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筛选和鉴定 |
余守武
范天云
杜龙岗
黄益峰
陈珊宇
葛帅
麻人方
洪晓富
阮关海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
8
|
高温对优质水稻籽粒淀粉形成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吕艳梅
谭伟平
肖层林
范美蓉
廖育林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
9
|
不同脱水剂对杂交水稻制种种子成熟脱水和质量的影响 |
胡伟民
王齐天
曹栋栋
阮关海
朱丽伟
关亚静
谢潜程
胡晋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10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具抗稻瘟病基因Pi25的光温敏核不育系 |
余守武
郑学强
范天云
黄益峰
陈合云
陈珊宇
洪晓富
阮关海
|
《中国稻米》
|
2013 |
10
|
|
|
11
|
低温发芽测定早稻种子活力 |
曹栋栋
吴伟
陈珊宇
秦叶波
阮关海
陆敏
钱培丽
黄玉韬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12
|
不同稻—麦栽培管理方式对稻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金国强
徐攀峰
方文英
阮关海
陈合云
闫川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13
|
不同浸种处理对杂交稻种子发芽和成苗的影响 |
陈合云
曹栋栋
郑学强
陈珊宇
阮晓丽
阮关海
|
《山东农业科学》
|
2012 |
8
|
|
|
14
|
氧传感技术及其在水稻种子活力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
赵光武
阮关海
陈合云
曹栋栋
羊敏杰
|
《中国稻米》
|
2011 |
17
|
|
|
15
|
金衢地区稻-麦(油)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
陈珊宇
闫川
纪国成
秦叶波
黄益峰
徐彬彬
洪晓富
郑学强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2 |
3
|
|
|
16
|
高柱头外露率早花时粳稻不育系春江20A的选育 |
宋昕蔚
林建荣
阮关海
吴明国
|
《中国稻米》
|
2013 |
6
|
|
|
17
|
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春优984的选育 |
高志宏
余守武
吴明国
吴旭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8
|
杂交水稻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其田间成苗率的相关性 |
曹栋栋
阮晓丽
詹艳
石瑛琪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
19
|
杂交稻浙优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王林友
王建军
张礼霞
金庆生
阮关海
洪晓富
何祖华
|
《浙江农业科学》
|
2013 |
41
|
|
|
20
|
甜糯玉米新品种浙糯玉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
郭国锦
卢华兵
吕桂华
徐秀红
陈合云
杜龙岗
|
《农业科技通讯》
|
2010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