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KANO-AHP的浙江农林大学自然教育需求分析
1
作者 张韵 丁黄昊 +2 位作者 吴晓华 刘守赞 楼伟琳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高等院校的师生是推动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并有效满足其自然教育需求,不仅能大幅提升师生们的参与热情和自然保护意识,更能培养其成为未来环境保护的积极宣传者和实践者。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采用FKANO模型与Better-Wo... 高等院校的师生是推动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并有效满足其自然教育需求,不仅能大幅提升师生们的参与热情和自然保护意识,更能培养其成为未来环境保护的积极宣传者和实践者。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采用FKANO模型与Better-Worse系数分析法,对高校师生自然教育需求进行分类与评估,发现高校师生对对外开放参观的需求最为突出,对科普书籍及自然教育经费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组织机构、科研与科普功能一体化技术、重大科普活动、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和常规科普活动的需求也十分明显,而对信息化建设和科普课程的需求相对较低。基于研究结果,建议高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建设多种形式的自然教育设施,以满足师生的自然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需求分析 FKANO模型 Better-Worse指数 层次分析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的脂质C=C和脂肪酰基位置鉴定方法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滕蒙南 段晓亮 +1 位作者 张东 郭伟群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03,共11页
脂质在生命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构影响功能,脂质精细结构解析至关重要。但脂质结构的多样性和相似性对脂质分析提出了巨大挑战。质谱是脂质分析的重要技术之一,在脂质C=C和脂肪酰基位置结构解析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本文介绍脂质分析的... 脂质在生命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构影响功能,脂质精细结构解析至关重要。但脂质结构的多样性和相似性对脂质分析提出了巨大挑战。质谱是脂质分析的重要技术之一,在脂质C=C和脂肪酰基位置结构解析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本文介绍脂质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综述基于质谱的C=C位置和脂肪酰基位置鉴定方法,并讨论该方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最后展望质谱在脂质化合物精确结构解析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不饱和脂质C=C位置和脂肪酰基位置鉴定以及异构体识别和定量分析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质谱 C=C位置 脂肪酰基位置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免疫层析法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鑫鑫 王柳 +3 位作者 王洪梅 权浩然 张宜明 何开雨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光学新型材料在构建免疫层析试纸条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单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和多重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讨论了多重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挑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提... 综述了近年来光学新型材料在构建免疫层析试纸条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单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和多重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讨论了多重信号输出光学免疫层析法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挑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免疫层析法 食品安全 多重信号输出 多靶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智瀛 孙晓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3,28,共6页
介绍了碳点(CDs)的合成方法及优缺点,综述了CDs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挑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碳点 荧光纳米材料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化和偏最小二乘算法的稻谷霉变快速分级预测
5
作者 左锋 郝振宇 +5 位作者 章采东 董志昊 钱丽丽 张涛 刘兴泉 周国鑫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9-308,共10页
粮食的霉变严重影响其品质与食品安全,而常规检测手段存在速度慢以及需要大量专业实验室设备和操作人员等缺陷,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测试重现性好、易于实现在线分析和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快... 粮食的霉变严重影响其品质与食品安全,而常规检测手段存在速度慢以及需要大量专业实验室设备和操作人员等缺陷,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测试重现性好、易于实现在线分析和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快速检测方法。该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了霉情检测模型,对不同霉变程度稻谷进行近红外光谱的快速识别预测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可以快速鉴别霉变稻谷定性、定量模型。研究对4种(2018年牡丹江27号、2019年牡丹江27号、龙粳长粒香和牡响1号)不同霉变程度共960组霉变稻谷样品进行定性判别模型研究,其中一阶导数+9点平滑+因子化法建立的定性判别模型准确度较高,样品之间的距离S均值大于1,分辨效果好,通过留一交互验证验证模型的平均准确率为93.00%;基于近红外光谱对4种不同霉变程度共300组霉变稻谷样品进行霉菌菌落总数的定量模型研究,通过矢量归一化法+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定量分析建立定量判别模型,其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RMSECV)、决定系数(corrlation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性能与偏差之比(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RPD)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predicition,RMSEP)分别为0.470、0.904 5、3.24和0.45,模型精确度较好的。经过分析方法优选后而建立的霉变判别模型显示,霉变是影响近红外光谱变化的主导因素,而稻谷的品种与年际对其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不同运输过程中的稻谷实现快速预测其霉变程度或其霉菌数量以及用于集装箱内粮食霉变情况监控在线实时监测装备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光谱技术 分级预测 稻谷 霉变程度 菌落总数 矢量归一化 PLS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发酵蓝莓桑葚原浆营养品质及风味变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明可 陈慧芝 +5 位作者 吴伟杰 牛犇 房祥军 陈杭君 刘瑞玲 郜海燕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7-306,共10页
为探究不同乳酸菌发酵对蓝莓桑葚原浆营养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作为发酵剂,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方法分析乳酸菌发酵后蓝莓桑葚原浆中的功能营养成分和风味。... 为探究不同乳酸菌发酵对蓝莓桑葚原浆营养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作为发酵剂,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方法分析乳酸菌发酵后蓝莓桑葚原浆中的功能营养成分和风味。结果表明,3个发酵组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其中植物乳杆菌发酵组总酸含量最高(1.52 g·L^(-1))、总糖含量最低(789.59 mg·L^(-1))、总花色苷含量最高(6.04 g·L^(-1)),总抗氧化能力最强;电子鼻分析结果可有效区分3种菌种的发酵风味;气相色谱-质谱共检测出5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6种、酸类14种、醛类9种、酮类7种、酯类8种、其他物质7种,其中2-壬酮在植物乳杆菌发酵组中含量较高,赋予发酵汁果香以及花香。综合而言,植物乳杆菌发酵组在营养成分、气味及风味物质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更适用于蓝莓桑葚原浆的发酵,有助于开发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益生元蓝莓果浆。本研究可为蓝莓桑葚深加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桑葚 乳酸菌 营养成分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法研究二氢杨梅素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晓慧 黄旭波 +5 位作者 夏张晨 徐娟 王衍彬 程俊文 杨柳 贺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藤茶中主要黄酮类物质——二氢杨梅素(DMY)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其降血脂机理鲜有报道。采用紫外光谱研究了DMY对胰脂肪酶(PL)的抑制作用,结合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理。紫... 藤茶中主要黄酮类物质——二氢杨梅素(DMY)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其降血脂机理鲜有报道。采用紫外光谱研究了DMY对胰脂肪酶(PL)的抑制作用,结合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理。紫外光谱测得DMY对PL的半抑制浓度为2.6×10^(-4)mol·L^(-1),表明其对PL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采用Lineweaver-Burk方程得出该抑制剂为竞争性作用,其抑制常数为6×10^(-4)mol·L^(-1);通过Stern-Volmer方程和静态猝灭双对数公式对293和310 K两者互作的荧光光谱计算,结果表明DMY能猝灭PL的自发荧光,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猝灭常数K_(SV)与温度负相关;结合常数K a与温度正相关,结合位点数n约为1,说明DMY与PL结合并形成稳定的配位复合物;采用Van't Hoff方程求出结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ΔS=0.2014 J·mol^(-1)·K^(-1),ΔH=32.311 kJ·mol^(-1),ΔG小于0,表明两者通过疏水作用力自发结合且放热;由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结合距离r=1.475 nm,说明DMY与PL结合生成复合物时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DMY与PL的相互作用对PL的二级构象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作用于色氨酸(Tyr)附近。紫外光谱进一步揭示DMY可使PL发生π→π跃迁,导致其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变化;三维荧光光谱显示DMY可使PL两个特征峰(peak1,peak2)分别红移10和5 nm,荧光强度分别下降51.38%和41.93%,证实两者发生疏水作用后PL的微环境极性增大,构象改变;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DMY结合位点位于PL中由PHE77、PHE215、TYR114、ILE209、PRO180氨基酸形成的疏水口袋内,其A环C5、B环C4′、C环C3、C环C O的-OH分别与氨基酸HIS263、TYR114、SER152、PHE215形成氢键,与氨基酸LRU213、GLU179、ALA178、THR78产生范德华力。实验数据有助于深入解DMY的降血脂分子作用机制,其独特的结构为天然抑制剂的药物合成和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胰脂肪酶 多光谱法 分子对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氏乳杆菌及其代谢物罗伊氏菌素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家悦 唐润姿 +7 位作者 陈佳琪 陈彬珂 费湘琳 吴文孜 占秀安 李卫芬 莫秋芬 付爱坤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129,共8页
肠道健康是动物高效生产的关键,肉鸡养殖过程中的肠道炎症反应会严重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肠道共生菌群及其代谢物对调节家禽免疫和提高生产性能有重要作用,禁抗背景下通过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和免疫稳态进而缓解肠道炎症是重要... 肠道健康是动物高效生产的关键,肉鸡养殖过程中的肠道炎症反应会严重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肠道共生菌群及其代谢物对调节家禽免疫和提高生产性能有重要作用,禁抗背景下通过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和免疫稳态进而缓解肠道炎症是重要的技术手段。罗伊氏乳杆菌是鸡肠道中主要的乳杆菌之一,具有优良的益生特性,其代谢物罗伊氏菌素因其广谱的抗菌特性,也有着较大的生产应用潜力。在家禽饲养过程中,补充罗伊氏乳杆菌或罗伊氏菌素,可以发挥提高生产性能、抑制病原菌、缓解肠道炎症等作用。文章系统阐述了罗伊氏乳杆菌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代谢物罗伊氏菌素的合成路径和作用机制及两者的生产应用和益生机制,为未来罗伊氏乳杆菌及其代谢物罗伊氏菌素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氏乳杆菌 罗伊氏菌素 家禽生产 免疫调节 肠道健康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笋篼夏佛塔苷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夏张晨 孟晓慧 +6 位作者 王衍彬 袁少飞 张建 程俊文 方茹 陈敏 贺亮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9,共9页
以毛竹笋篼的乙醇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凝胶层析技术从中分离纯化出夏佛塔苷黄酮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利用酶反应动力学、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分子对接等多光谱分析该物质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夏佛... 以毛竹笋篼的乙醇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凝胶层析技术从中分离纯化出夏佛塔苷黄酮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利用酶反应动力学、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分子对接等多光谱分析该物质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夏佛塔苷对胰脂肪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为(76.3±0.12)μg/m L),为可逆竞争性抑制类型;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夏佛塔苷以静态猝灭方式猝灭胰脂肪酶的内源荧光,两者结合常数K_a为1.13×10^(4) L/mol(293 K),结合位点数约为1;热力学参数表明夏佛塔苷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胰脂肪酶自发地形成复合物;同步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发现,夏佛塔苷使胰脂肪酶中Tyr和Trp残基的荧光发射波长红移,猝灭强度下降,导致微环境极性增大,疏水性减弱,亲水性增强;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揭示夏佛塔苷分子C环4位酮基可与胰脂肪酶的催化活性位点HIS264等结合,作用力包括氢键、疏水力、范德华力等。综上,毛竹笋篼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夏佛塔苷具有较好的胰脂肪酶抑制效果,实验结果为利用毛竹笋篼开发降脂功能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笋篼 夏佛塔苷 胰脂肪酶 竞争性抑制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多糖对CUMS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其脑肠轴和HPA轴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杨君 陈磊 +3 位作者 伍春桃 常祥兵 朱静坚 田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白术多糖(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polysaccharides,AMP)对动物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其脑肠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本研究旨在观察白术多糖(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polysaccharides,AMP)对动物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其脑肠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的影响,以揭示AMP在抗抑郁方面的多靶点作用。采用CUMS方式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CUMS)、AMP低剂量组(2.5 mg/kg)、AMP中剂量组(5 mg/kg)、AMP高剂量组(10 mg/kg)及氟西汀组(0.6 mg/kg)。观察AMP对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指标包括糖水偏好、悬尾静止时长和强迫游泳静止时长;小鼠下丘脑中神经递质包括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和激素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 ticotropic hormore,ACTH)、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含量;小鼠海马区尼氏体神经元细胞;小鼠结肠中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表达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AMP组(2.5、5、10 mg/kg)显著改善CUMS抑郁小鼠的各项行为指标(P<0.05);恢复CUMS抑郁小鼠受损的尼氏体(P<0.05);回调小鼠结肠中CgA表达量和5-HT水平(P<0.05)并呈现量效关系。同时,AMP还显著回调CUMS抑郁小鼠脑内5-HT、NE、DA水平(P<0.05),及血清中IL-6、CORT和ACTH的水平(P<0.05)。AMP通过调节脑-肠轴和HPA轴的多靶点作用,展现出对抗抑郁样行为的潜在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CUMS 5-羧色胺 脑肠轴 HPA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产后镉污染清除及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迪莎 张烨 +5 位作者 俞凯文 李思科 潘丹杰 张娇娇 刘兴泉 胡浩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9,共7页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业活动的密集化,地质条件、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稻谷镉(Cd)超标问题突出,对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Cd作为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其在稻谷中的累积不仅降低稻米品质,还可...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业活动的密集化,地质条件、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稻谷镉(Cd)超标问题突出,对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Cd作为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其在稻谷中的累积不仅降低稻米品质,还可能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诱发慢性中毒等健康问题。因此,探索安全、高效、绿色且经济的方法清除受污染稻谷中的Cd元素,并开展Cd污染稻谷的高值化利用,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备受关注。本文全面回顾了多种清除技术在降低稻谷Cd含量方面的成效,深入剖析了这些技术的作用机理、适用场景、成本效益等多个维度。同时,本文还详细阐述了Cd污染稻谷产后高值化利用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削减Cd含量,更着眼于提取并高效利用稻谷中的有益成分,从而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高值化利用技术不仅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还能为相关行业开辟新的原材料来源,推动产业链的拓展与升级。此外,本文指出了未来行业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镉污染 清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天敌马六甲肉食螨对小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贡晨光 薛丁榕 +4 位作者 何志平 刘兴泉 许东宾 吴昊 伍祎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马六甲肉食螨在粮仓应用后对小麦代谢物组成的差异和特点,利用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小麦加螨和不加螨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结合在线和本地数据库(Thermo mzcloud)进行化学成分鉴定,采...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马六甲肉食螨在粮仓应用后对小麦代谢物组成的差异和特点,利用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小麦加螨和不加螨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结合在线和本地数据库(Thermo mzcloud)进行化学成分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方法进行数据模型的识别,筛选标准差异代谢物,通过MetaboAnalyst 6.0数据库分析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结果表明小麦加螨和不加螨二者之间差异代谢物种类没有差异,但是物质的含量有所差异。其中鉴定到的化合物中,储藏开始时筛选得到48种差异代谢物,2个月后58种,4个月后71种,6个月后58种。加螨和不加螨经通路分析后发现主要体现在4条最主要的代谢通路上,储藏开始时富集程度最高的代谢通路为视黄醇代谢,2个月后为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4个月后为鞘脂代谢生物合成,均富集到1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视黄酸、2-氧代己二酸、生殖激素和鞘氨醇,6个月后为酪氨酸代谢,富集到2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假定蛋白和多球壳菌素。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中投放马六甲肉食螨后,代谢物质种类未发生变化,物质含量产生了差异,主要是酸类和醇类,分属不同的代谢途径。本研究为应用天敌防治储粮害虫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推动天敌马六甲肉食螨防控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六甲肉食螨 小麦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油中微量活性成分在不同氧化环境下的变化探究
13
作者 沈伟康 兰周哲 +3 位作者 王豪波 许光治 王艳 张有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78,共4页
系统探究栀子油中微量活性成分在4种加速氧化(6 h)和2种自动氧化(8周)环境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京尼平苷、藏红花酸和角鲨烯等8种功能活性成分的含量在6种不同氧化条件下均呈现下降趋势;同一成分在不同氧化环境下的下降速率不同,自... 系统探究栀子油中微量活性成分在4种加速氧化(6 h)和2种自动氧化(8周)环境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京尼平苷、藏红花酸和角鲨烯等8种功能活性成分的含量在6种不同氧化条件下均呈现下降趋势;同一成分在不同氧化环境下的下降速率不同,自由基和金属离子对氧化影响最大,其次是热和紫外光。油脂氧化会造成活性成分的损失,因此应选择在低温、避光的环境下进行贮藏,同时避免接触金属容器和可能产生自由基的外源因素,从而降低微量活性成分的下降速度,提高栀子油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油 微量活性成分 氧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香榧仁挤压-复形工艺
14
作者 徐一凡 王鹏 +3 位作者 王先波 叶伟华 何志平 吴峰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以香榧仁为原料,以复形率、整粒率以及二者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挤压-复形香榧仁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挤压-复形工艺为香榧仁水分含量15%、挤压压力3MPa、挤压时间50s、复形时间5min。在此条件下,... 以香榧仁为原料,以复形率、整粒率以及二者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挤压-复形香榧仁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挤压-复形工艺为香榧仁水分含量15%、挤压压力3MPa、挤压时间50s、复形时间5min。在此条件下,香榧仁复形率和整粒率分别为91.41%±2.39%、83.01%±1.86%,综合评分为88.05±1.17。微观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挤压-复形后的香榧仁组织结构更为疏松多孔。与炒制香榧仁相比,挤压-复形再烤制的成品去衣率更高、口感更为酥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仁 挤压-复形 响应面法 微观结构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对铁皮石斛中多糖和黄酮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黄浩 汤涛 +1 位作者 许振岚 赵学平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本文研究了吡唑醚菌酯在铁皮石斛中的残留动态及其对多糖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并采用代谢组学探讨了吡唑醚菌酯对铁皮石斛多糖和黄酮含量影响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末次施药后7 d,LC(推荐剂量处理)和HC(高剂量处理)组多糖含量相较BC(空白对... 本文研究了吡唑醚菌酯在铁皮石斛中的残留动态及其对多糖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并采用代谢组学探讨了吡唑醚菌酯对铁皮石斛多糖和黄酮含量影响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末次施药后7 d,LC(推荐剂量处理)和HC(高剂量处理)组多糖含量相较BC(空白对照)组下降31%和38%(P<0.01),7~15 d回升至无显著差异直至采样结束;0~15 d,3组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30~90 d,LC和HC组黄酮含量显著高于BC组,60 d差异最显著,分别升高31%和34%(P<0.01)。末次施药后7 d,LC和HC相较BC组多种代谢物含量显著上升,苯丙氨酸含量上升100%和70%(P<0.05),酪氨酸含量上升120%和97%(P<0.05),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合成,氮代谢等代谢通路显著上调;60 d,LC组相较BC组,根皮素含量、木犀草素含量、7-O-甲基圣草酚含量下调66%、18%和89%(P<0.05),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与苯丙氨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显著下调,HC组与BC组间未出现差异富集代谢通路。结合残留动态推测,末次施药后7 d,LC和HC组铁皮石斛通过提升氨基酸浓度提高了铁皮石斛对吡唑醚菌酯胁迫的抗性,苯丙氨酸等黄酮前体物质含量的上升也促进了黄酮的合成;60 d LC组铁皮石斛应激反应逐渐减弱,HC组为应对较高浓度的吡唑醚菌酯残留,保持着较高的应激反应强度。7 d LC和HC组铁皮石斛可能促进多糖分解为可溶性糖以调节植株渗透压,从而降低了多糖含量。该研究结果可为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的吡唑醚菌酯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吡唑醚菌酯 多糖 黄酮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氧化-高频超声对豆渣纳米纤维结构与溶胀性能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桂艺珈 马博慧 +7 位作者 裘雨欣 侯洁 王帅铮 左一珺 兰琴琴 王鹏 刘兴泉 吴长玲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共8页
为有效提升豆渣纤维素的持水、溶胀性能,本研究运用TEMPO/NaBr/NaClO化学氧化与高频超声处理技术联合改性豆渣纤维素,并根据动态光散射、傅里叶红外光谱、X-衍射、流变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系统阐明不同改性条件下豆渣纳米纤... 为有效提升豆渣纤维素的持水、溶胀性能,本研究运用TEMPO/NaBr/NaClO化学氧化与高频超声处理技术联合改性豆渣纤维素,并根据动态光散射、傅里叶红外光谱、X-衍射、流变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系统阐明不同改性条件下豆渣纳米纤维的构效变化规律以解决纤维“团聚”难题。结果表明,经TEMPO氧化-超声处理(800 W,15 min)后豆渣纳米纤维平均粒径较小(176 nm),多分散指数较低(PDI=0.34),负电荷较强(ζ=-43 mV),溶胀率较高(7.8),膨胀力较高(25.8 g/g),结晶度较高(85%)。因此,适当的超声处理可有优化纳米纤维素的溶胀功能,为改善豆渣纤维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纳米纤维 TEMPO-氧化 高频超声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工艺对长梗黄精多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王家薇 沈锌佳 +6 位作者 梁楷云 齐孝照 俞冬红 吴长玲 吴峰华 刘兴泉 王鹏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0-168,共9页
为提高长梗黄精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并扩大天然植物多糖的开发与应用潜力,本研究利用热水(HWP)、超声(UAP)、酶解(EAP)、超声辅助酶(UAEP)提取长梗黄精多糖(PFP),以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PFP理化指标、结构特性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 为提高长梗黄精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并扩大天然植物多糖的开发与应用潜力,本研究利用热水(HWP)、超声(UAP)、酶解(EAP)、超声辅助酶(UAEP)提取长梗黄精多糖(PFP),以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PFP理化指标、结构特性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PFP均是由α和β型糖苷键连接并具有呋喃糖环的杂多糖,且果糖为主要成分,并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其中,UAEP得率最高达到20.03%,EAP总糖含量最高为93.82%,相对分子质量为4740 u。PFP是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果糖组成的杂多糖,其单糖摩尔比分别为1.2∶0.6∶4.9∶1.0∶92.4,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以及α-淀粉酶抑制率的IC_(50)值分别为0.660、1.104、2.483、2.659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梗黄精多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顶侧耳麦角硫因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夏张晨 孟晓慧 +5 位作者 方茹 毛延卿 程俊文 王衍彬 徐娟 贺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9,共10页
为探究金顶侧耳麦角硫因的降脂作用机理,采用酶动力学、紫外吸收、内源荧光、同步荧光、三维荧光等多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其与胰脂肪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金顶侧耳麦角硫因对胰脂肪酶具有可逆非竞争型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 为探究金顶侧耳麦角硫因的降脂作用机理,采用酶动力学、紫外吸收、内源荧光、同步荧光、三维荧光等多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其与胰脂肪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金顶侧耳麦角硫因对胰脂肪酶具有可逆非竞争型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为15.29 mg/mL。紫外光谱显示随着加样浓度的升高,胰脂肪酶的肽键C=O基团产生π→π*跃迁现象,疏水性减弱,亲水性变强,极性增大。荧光光谱揭示它能改变胰脂肪酶的空间结构,以静态方式有效猝灭其内源荧光,在298 K下结合常数K_(a)达到1.55×10^(3)L/mol,位点数约为1。两者结合的热力学参数焓变ΔH和熵变ΔS分别为-8.57 kJ/mol与2.55 J/(mol·K),主要以氢键与静电作用互作;同步和三维荧光发现,随着样品浓度增加,最大吸收峰分别红移6和3 nm,荧光强度分别下降32.2%和25.6%,进一步证实两者结合使胰脂肪酶分子微环境疏水性减弱,极性增强。分子对接表明,麦角硫因分子可在酶催化活性中心外以氢键、电荷吸引及范德华力结合在残基位点上,从而抑制该酶活性。本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金顶侧耳麦角硫因的胰脂肪酶抑制作用,为后续该类食品资源加工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顶侧耳 麦角硫因 胰脂肪酶 抑制作用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皂素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其传感性能研究
19
作者 桑森鑫 饶红丹 +3 位作者 胡立松 何志平 方学智 杜孟浩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采用绿色、天然、可降解和经济的油茶皂素(S)为原料,制备了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导电水凝胶。先将油茶皂素加入水/甘油(G)的混合溶液中搅拌,然后加入聚乙烯醇(PVA)在105℃下搅拌3 h,在-20℃和25℃下冻融-解冻,制得PGS水凝胶;最后加入氯化... 采用绿色、天然、可降解和经济的油茶皂素(S)为原料,制备了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导电水凝胶。先将油茶皂素加入水/甘油(G)的混合溶液中搅拌,然后加入聚乙烯醇(PVA)在105℃下搅拌3 h,在-20℃和25℃下冻融-解冻,制得PGS水凝胶;最后加入氯化铁溶液进行金属螯合反应,构建聚乙烯醇-甘油-油茶皂素-铁离子(PGSF)水凝胶,为了方便比较,同时制备了PVA水凝胶(P)、PVA/甘油水凝胶(PG)和PVA/油茶皂素水凝胶(PS),并对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传感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皂素和Fe^(3+)螯合,能够显著提高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在力学拉伸实验中,PGSF水凝胶的断裂伸长率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1 038%和1.28 MPa;在150%应变的循环拉伸和50%应变的循环压缩力学试验中,水凝胶显示出较小的滞后曲线,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导电和传感实验中,PGSF水凝胶的电导率为1.99 S/m,传感灵敏度为2.48。最后,将该水凝胶组装成柔性传感器用于监测人体关节运动,包括手指、手腕、胳膊和膝盖的弯曲,结果显示出稳定和规律性的电阻变化率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材料 机械性能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菜头肾的代谢组学和营养成分分析
20
作者 王开俊 冯博杰 +3 位作者 许建秀 吴长玲 吴峰华 王鹏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0-317,共8页
为探究不同地区菜头肾(Strobilanthes sarcorrhiza)代谢物和营养成分组成,该研究以永嘉与黄岩产地的菜头肾为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比较浙江永嘉与黄岩地区菜头肾代谢物和营养成分差异,并对其进行营养学评价和抗氧化活... 为探究不同地区菜头肾(Strobilanthes sarcorrhiza)代谢物和营养成分组成,该研究以永嘉与黄岩产地的菜头肾为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比较浙江永嘉与黄岩地区菜头肾代谢物和营养成分差异,并对其进行营养学评价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1)广泛靶向代谢组学鉴定出450种代谢物,萜类(12%)与苯丙素类(11%)占比最高;2)主成分分析显示两地样品明显分离,共筛选出182种差异代谢物(投影重要性变量VIP>1,P<0.05)。与永嘉地区菜头肾相比,黄岩地区菜头肾中萜类、酚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上调明显,而核苷、生物碱和糖类及其衍生物大部分下调;3)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苯丙素类生物合成、氨基苯甲酸酯降解、赖氨酸降解、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辅助因子的生物合成等;4)营养成分分析表明永嘉地区样品中淀粉(10.31 g/100g)与还原糖(4.45 g/100g)含量显著高于黄岩(P<0.05),黄岩地区样品中皂苷(12.16 g/100g)和总酚(0.88 g/100g)含量显著高于永嘉地区(P<0.05);5)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黄岩地区菜头肾样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3.70 mg/mL)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7.39 mg/mL)均优于永嘉地区样品。该研究建立了菜头肾代谢物基础数据库,系统解析黄岩与永嘉地区代谢物积累的差异性特征,为后续基于原料特性的加工技术开发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菜头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