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处理的甘薯种类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杜晓晨 张幸 陆国权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122,128,共6页
为了便捷地对甘薯薯块进行种类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颜色和纹理特征的薯种识别算法,能准确、鲁棒地根据薯块的横切面图像识别出薯块的薯种。首先,分别使用颜色直方图方法、灰度共生矩阵方法和Gabor滤波方法提取出5个薯块图像的颜色... 为了便捷地对甘薯薯块进行种类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颜色和纹理特征的薯种识别算法,能准确、鲁棒地根据薯块的横切面图像识别出薯块的薯种。首先,分别使用颜色直方图方法、灰度共生矩阵方法和Gabor滤波方法提取出5个薯块图像的颜色、纹理特征。然后,对该特征向量进行优化组合。最后,基于组合后的混合图像特征向量,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样本集进行训练、分类。试验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准确地对甘薯块的种类进行识别,平均识别成功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直方图 灰度共生矩阵 GABOR滤波 薯种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植物脱毒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习武 王晨静 +2 位作者 杨丹丹 郭迪 陆国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6期7074-7076,共3页
植物脱毒的方法有热处理脱毒法、化学疗法、组织培养脱毒法、微体嫁接离体培养脱毒法和超低温脱毒法。超低温脱毒以其操作简便,将成为下一个应用最广泛的脱毒方法;组织培养脱毒法中的花药培养脱毒的脱毒率为100%,是植物脱毒的又一个新... 植物脱毒的方法有热处理脱毒法、化学疗法、组织培养脱毒法、微体嫁接离体培养脱毒法和超低温脱毒法。超低温脱毒以其操作简便,将成为下一个应用最广泛的脱毒方法;组织培养脱毒法中的花药培养脱毒的脱毒率为100%,是植物脱毒的又一个新的趋势。文中对这些脱毒方法在园艺植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脱毒 超低温脱毒 花药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培过程中绿藻控制和去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赵习武 王晨静 +1 位作者 周雅倩 陆国权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49-151,共3页
绿藻是水培花卉的一大难题,从水培中绿藻的影响因子和水培中抑制和去除绿藻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综述。水培中绿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营养因子、生态因子和地形因子。水培中抑制和去除绿藻的方法很多,比如很多金属离子对绿藻有毒性,还有对... 绿藻是水培花卉的一大难题,从水培中绿藻的影响因子和水培中抑制和去除绿藻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综述。水培中绿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营养因子、生态因子和地形因子。水培中抑制和去除绿藻的方法很多,比如很多金属离子对绿藻有毒性,还有对硫磷以及百草枯对绿藻也有抑制效果。而国内目前研究的力度不够,方法不够完善,对此提出应该优化实验的环境,可以采取把绿藻从水培溶液中分离出来用培养皿进行单独培养,实验也放在培养皿里进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培 绿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聚半乳糖醛酸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向艳 彭晴 +5 位作者 Ojokoh Eromosele 张迷敏 谢越 杲龙 石波 陆国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6-1082,共7页
寡聚半乳糖醛酸主要是指由2-20个半乳糖醛酸通过α-1,4键连接而成的一种功能性低聚糖,部分半乳糖醛酸以甲酯化的形式存在。文中介绍了寡聚半乳糖醛酸的结构特点,评述了寡聚半乳糖醛酸对植物体(诱导活性、促进生长发育、抑菌)、动物体... 寡聚半乳糖醛酸主要是指由2-20个半乳糖醛酸通过α-1,4键连接而成的一种功能性低聚糖,部分半乳糖醛酸以甲酯化的形式存在。文中介绍了寡聚半乳糖醛酸的结构特点,评述了寡聚半乳糖醛酸对植物体(诱导活性、促进生长发育、抑菌)、动物体(促进双歧杆菌增殖、阻止有毒物质吸附、抗癌、促进微量元素吸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有利于寡聚半乳糖醛酸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聚半乳糖醛酸 生物活性 诱导活性 杀菌活性 双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质构特性和淀粉直/支比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夏之凯 李玲 +4 位作者 徐锡明 庞林江 吕尊富 崔鹏 陆国权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4-150,共7页
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质构特性和淀粉组分的变化对甘薯的品质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3种甘薯类型,通过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双波长碘比色法,分析甘薯质构特性和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值(淀粉直/支比)随块根膨大的变化规律。... 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质构特性和淀粉组分的变化对甘薯的品质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3种甘薯类型,通过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双波长碘比色法,分析甘薯质构特性和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值(淀粉直/支比)随块根膨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薯淀粉直/支比在扦插后80 d开始下降,至扦插后110 d达到谷值,之后小幅回升;整体上,甘薯扦插后的天数与淀粉直/支比、内聚性和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0.390,r=-0.367,P<0.05;r=-0.634,P<0.01);与硬度呈显著正相关(r=0.590,P<0.01)。淀粉直/支比与块根的内聚性、弹性和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r=0.368,P<0.05;r=0.463,r=0.642,P<0.01);综合分析发现,扦插后80~110 d(块根膨大高峰期至膨大后期)收获的甘薯适合水果型(生食型)甘薯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直/支比 质构特性 块根膨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马铃薯主粮化发展优势、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4
6
作者 樊伟芳 赖爱萍 陆国权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593-595,604,共4页
2015年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重点是通过对马铃薯主食化加工利用,增加消费,以推进马铃薯生产,这给浙江省的马铃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本文分析浙江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在此基础上对推动浙江省马铃薯主粮化提... 2015年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重点是通过对马铃薯主食化加工利用,增加消费,以推进马铃薯生产,这给浙江省的马铃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本文分析浙江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在此基础上对推动浙江省马铃薯主粮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营养指导消费,以消费引导生产,为浙江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发展 主粮化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薯片加工品质及其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艺露 叶夏芳 +2 位作者 吕尊富 徐锡明 陆国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910,I0007,I0008,共14页
为评价薯片加工型甘薯品种,本研究以67份甘薯材料为对象,测定鲜薯理化性质及其加工薯片的理化性质,对感官评价进行打分,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薯片加工型品种选育关键指标和甘薯薯片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对67份材料... 为评价薯片加工型甘薯品种,本研究以67份甘薯材料为对象,测定鲜薯理化性质及其加工薯片的理化性质,对感官评价进行打分,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薯片加工型品种选育关键指标和甘薯薯片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对67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甘薯薯片加工适宜品种。结果表明,甘薯鲜薯的干率、粘附性、总黄酮、可溶性糖、粗蛋白含量可以作为加工适宜型甘薯品种选育的关键指标。甘薯薯片的还原糖、淀粉含量可以作为评价甘薯薯片品质的关键指标。聚类分析将67份材料分为4个薯片加工适宜等级,其中商薯23(河南商丘、河南漯河)、齐宁601(浙江杭州)、广薯22(贵州贵阳)、威薯8号(河南漯河)、齐宁21(湖北武汉)较为适合被用于薯片加工。本研究所得的评价指标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价值,可为甘薯的定向育种和专用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薯片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和主成分分析的甘薯薯片油炸工艺优化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玉龙 杨烨 陆国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3-230,共8页
为优化甘薯薯片油炸工艺,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设计相结合进行试验,对均匀设计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试验表明:切片厚度、预干燥阶段和油炸阶段对含油量、L*值和b*值有较大影响;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油炸时间对含油量影响显... 为优化甘薯薯片油炸工艺,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设计相结合进行试验,对均匀设计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试验表明:切片厚度、预干燥阶段和油炸阶段对含油量、L*值和b*值有较大影响;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油炸时间对含油量影响显著(P=0.011),食盐水质量分数对含水量影响显著(P=0.022),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L*值影响极显著(P=0.001),预干燥时间和油炸时间对b*值影响显著,食盐水浸泡时间、食盐水质量分数、预干燥温度、预干燥时间和切片厚度对脆度的影响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P=0.001);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提取2个主成分能解释87.4%的指标信息,达到指标降维目的;岭回归分析建立了综合得分回归模型,相关系数R为0.997,能很好地拟合产品的综合得分;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预测最佳综合评分工艺参数为切片厚度2 mm、热烫时间1 min、质量分数1%食盐水浸泡20 min、预干燥温度60℃、预干燥时间70 min、油炸温度150℃、油炸时间1 min,验证综合评分为0.89,综合评分高于均匀设计试验组最高值0.86。优化工艺所得产品具有含油量低、颜色和脆度俱佳等特点,相关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含油量 颜色 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甘薯抗性淀粉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忠厚 李洪民 陆国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6-1429,共4页
长期以来,淀粉一直被认为可以为人体完全消化吸收。1983年英国生理学家Englyst首次发现一种在健康人体小肠及胃中不能消化的淀粉,并将其定义为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简称RS)[1]。抗性淀粉作为备受关注的植物功能性多糖类物质,具... 长期以来,淀粉一直被认为可以为人体完全消化吸收。1983年英国生理学家Englyst首次发现一种在健康人体小肠及胃中不能消化的淀粉,并将其定义为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简称RS)[1]。抗性淀粉作为备受关注的植物功能性多糖类物质,具有防止便秘,减少结肠癌和心脏病的患病率,改善心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抗性淀粉 快速测定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观赏甘薯品种的抗旱性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欢 陈雷 +2 位作者 王晨静 赵习武 陆国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45-1952,共8页
为了研究观赏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的抗旱性,对干旱胁迫下4个观赏甘薯品种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主蔓长增量、叶片厚度、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MDA、可溶性... 为了研究观赏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的抗旱性,对干旱胁迫下4个观赏甘薯品种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主蔓长增量、叶片厚度、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SOD、POD和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抗旱指标进行归类,然后利用隶属函数法及权重对观赏甘薯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丘比特、紫贵人、金灿灿、边儿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甘薯 抗旱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甘薯芽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衣申艳 陆国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9-214,共6页
为筛选甘薯芽菜生产的专用甘薯品种,以24份甘薯品种为材料,通过采用暗培养发芽技术获取商用薯芽,并通过薯芽食味评价,鉴定参试品种薯芽品质的优劣;为确定薯芽的最佳栽培方法,以所选最佳品种为材料,在不同介质、光照和培养基等条件下,对... 为筛选甘薯芽菜生产的专用甘薯品种,以24份甘薯品种为材料,通过采用暗培养发芽技术获取商用薯芽,并通过薯芽食味评价,鉴定参试品种薯芽品质的优劣;为确定薯芽的最佳栽培方法,以所选最佳品种为材料,在不同介质、光照和培养基等条件下,对薯芽生长特性和营养品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薯薯芽生长和品质均不同,其中‘金玉’被筛选成为最佳薯芽专用品种;在不同培养条件下,‘金玉’品种薯芽品质有显著差异;在暗培养条件下,采用自制培养基(LD)进行培养可获得最佳薯芽品质的生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薯芽 暗培养 食用品质 栽培方法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顶种植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对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欢 贝嘉伟 +2 位作者 潘超 赵伟东 陆国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3-719,共7页
分别采用土壤栽培、基质栽培和管道营养液栽培种植3个菜用甘薯品种(莆薯53、广菜薯5号和福薯18),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栽培方式下,供试的3个菜用甘薯品种均在管道营养液栽培条件下茎尖产量... 分别采用土壤栽培、基质栽培和管道营养液栽培种植3个菜用甘薯品种(莆薯53、广菜薯5号和福薯18),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栽培方式下,供试的3个菜用甘薯品种均在管道营养液栽培条件下茎尖产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硝态氮含量最低。总体上,在屋顶农业中使用管道营养液栽培种植福薯18有利于提高茎尖产量并保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甘薯 栽培方式 屋顶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阳台农业概况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3
13
作者 郭迪 王晨静 陆国权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39-241,共3页
对我国阳台农业的发展进行论述,针对阳台农业现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阳台农业 无土栽培 现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系列甘薯产品 促进甘薯食品多样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国权 《农产品加工》 2012年第5期6-8,共3页
甘薯品质特性决定着其利用途径和方法。对甘薯品质研究越深入,越容易找到对应的、合适的利用途径和方法,也就越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甘薯利用效率,获取最大经济社会效益。1.甘薯的品质特性衡量甘薯品质指标很多。
关键词 甘薯食品 多样化 产品 开发 品质特性 经济社会效益 利用效率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制甘薯风味轮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锡明 俞景辉 +5 位作者 林燕 庞林江 吕尊富 张治国 吴卫成 陆国权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78,共9页
通过建立感官评价小组,对烤制甘薯的风味进行感官描述分析。汇总并筛选描述词,构建烤制甘薯的风味轮。进一步通过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构建烤制甘薯感官评价方法。通过感官描述分析得到44个描述词,经过层次分析,确定烤制甘薯感官评价... 通过建立感官评价小组,对烤制甘薯的风味进行感官描述分析。汇总并筛选描述词,构建烤制甘薯的风味轮。进一步通过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构建烤制甘薯感官评价方法。通过感官描述分析得到44个描述词,经过层次分析,确定烤制甘薯感官评价外观、气味、味道、口感权重比为10∶15∶50∶25。以此建立以味道、气味、口感三类感官指标为主的烤制甘薯风味轮,其中包括12种味道描述词、10种气味描述词、9种口感描述词。基于风味轮构建一套适用于普通消费者的选择适合项感官评价方法(CATA)。在此基础上,筛选具有典型差异的烤制甘薯风味轮廓的5种气味描述词、4种味道描述词和5种口感描述词,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品尝员的定量描述分析法(Q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制甘薯 风味轮 检查所有适用法 定量描述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中淀粉测定方法的比较与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玲玉 路兴花 +2 位作者 成纪予 陆国权 庞林江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9-204,共6页
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关于甘薯淀粉的测定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通过对甘薯干基获得方式,淀粉水解方式以及还原糖测定方式3个主要因素对甘薯淀粉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发现,冷冻干燥样品测定的淀粉质量分数比... 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关于甘薯淀粉的测定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通过对甘薯干基获得方式,淀粉水解方式以及还原糖测定方式3个主要因素对甘薯淀粉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发现,冷冻干燥样品测定的淀粉质量分数比高温干燥样品显著高出38.43%,酸水解方式比酶水解显著高出6.51%。还原糖测定方法中,DNS1和DNS2测定方法分别比斐林试剂滴定法显著高出29.67%和9.47%,DNS1比DNS2测定方法显著高出20.04%。不同水解-还原糖测定方法纯淀粉回收率和加标淀粉回收率均处于95%~105%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准确度和精确度符合质控规范。综合分析表明,冷冻干燥酶水解DNS1法测定甘薯淀粉含量具有最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冷冻干燥酸水解DNS2法则具有最佳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 干燥方式 水解方式 还原糖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贮藏期主要营养成分及香味组分的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臣 薛冠炜 +2 位作者 黄静艳 崔鹏 陆国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6-1062,共7页
以心香、浙薯75、农林54为实验材料,在温度(14.95±1.27)℃、相对湿度(76.68±4.98)%的贮藏条件下,分别于0、20、40、60、90、110 d取样,探究贮藏期内甘薯主要营养成分及香味组分的变化,旨在为甘薯贮藏保鲜和品质改善提供理论... 以心香、浙薯75、农林54为实验材料,在温度(14.95±1.27)℃、相对湿度(76.68±4.98)%的贮藏条件下,分别于0、20、40、60、90、110 d取样,探究贮藏期内甘薯主要营养成分及香味组分的变化,旨在为甘薯贮藏保鲜和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贮藏后3个品种的甘薯干率均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甘薯香味组分个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心香、浙薯75、农林54香味组分含量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40、110、20 d。苯甲醛和苯乙醛是3个品种甘薯共有的香味组分,可能是甘薯香味的重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农产品贮藏 农产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淀粉含量及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世雨 陈匡稷 +3 位作者 吕尊富 徐锡明 庞林江 陆国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0-1101,共12页
为探究施氮量对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淀粉含量及特性的影响,以‘心香’和‘商薯19’为试验材料,设置0kg hm^(-2)(CK)、57.5kghm^(-2)(N1)、115kghm^(-2)(N2)3个氮肥(N)处理在栽插当日施用。在栽插后60、80、100、120和140 d取样,研究了施... 为探究施氮量对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淀粉含量及特性的影响,以‘心香’和‘商薯19’为试验材料,设置0kg hm^(-2)(CK)、57.5kghm^(-2)(N1)、115kghm^(-2)(N2)3个氮肥(N)处理在栽插当日施用。在栽插后60、80、100、120和140 d取样,研究了施加氮肥后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淀粉的含量、糊化特性、流变特性、凝胶质构特性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块根膨大过程中,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2个甘薯品种淀粉含量。块根膨大前期施氮显著降低‘心香’淀粉糊化特性的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消减值,后期显著降低‘商薯19’淀粉糊化特性的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消减值,显著提高‘心香’淀粉糊化特性的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消减值;(2)3个处理下,淀粉凝胶硬度和咀嚼性随块根的膨大逐渐降低。在块根膨大后期,N2处理可显著提升2个品种的淀粉凝胶硬度;(3)2个品种淀粉凝胶呈现弹性性质,N1、N2处理可提高‘心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商薯19’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4)块根膨大前期,施氮降低2个品种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但是块根膨大后期提高。因此,施氮量会对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淀粉含量及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商薯19’在115 kg hm^(-2)施氮量下,栽插后120 d时进行收获,有利于甘薯淀粉加工。合理施氮、适时收获有利于甘薯淀粉的积累及其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氮肥 块根膨大期 淀粉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1-甲基环丙烯熏蒸处理对甘薯贮藏保鲜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敬汶 吴世雨 +5 位作者 吕尊富 崔鹏 徐锡明 庞林江 陆国权 季少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96-1606,共11页
甘薯在常温环境下放置极易出现失重、腐烂、发芽等问题,较难贮藏。为明确不同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处理对甘薯贮藏保鲜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甘薯常温贮藏的保鲜技术,本试验以烟薯2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熏蒸浓度(0.5、1.... 甘薯在常温环境下放置极易出现失重、腐烂、发芽等问题,较难贮藏。为明确不同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处理对甘薯贮藏保鲜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甘薯常温贮藏的保鲜技术,本试验以烟薯2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熏蒸浓度(0.5、1.0、2.0、4.0、8.0μL·L^(-1))、不同熏蒸时间(6、12、24、36、48 h)及其交互作用对甘薯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模糊评价方法对不同1-MCP处理组在不同贮藏时间(0、7、14、22、30、60、90、120 d)的动态时间点上进行综合评判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熏蒸时间条件下,高浓度1-MCP处理显著抑制甘薯发芽率、发芽指数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抗氧化酶活性随着1-MCP处理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相同熏蒸浓度条件下,12 h熏蒸处理与其他处理组相比贮藏保鲜效果更好。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熏蒸浓度、熏蒸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甘薯贮藏期不同理化指标的影响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其中熏蒸浓度对甘薯发芽率、发芽指数、失重率、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坏血酸过氧化酶(APX)活性的影响较大,熏蒸时间对甘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更大,熏蒸浓度与熏蒸时间的交互作用主要影响甘薯的呼吸强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表明,2μL·L^(-1)1-MCP密闭熏蒸12 h最接近标准物元的最优状态,贮藏保鲜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可为延长甘薯货架期与贮藏期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1-甲基环丙烯 贮藏保鲜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的品质特点及其开发
20
作者 陆国权 《农产品加工》 2011年第1期12-14,共3页
甘薯,又名红薯、白薯、山芋、地瓜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植物。甘薯易栽培、产量高,我国常年种植面积约600万hm2,总产量约1.2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资源十分丰富。目前甘薯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 甘薯,又名红薯、白薯、山芋、地瓜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植物。甘薯易栽培、产量高,我国常年种植面积约600万hm2,总产量约1.2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资源十分丰富。目前甘薯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潜力无穷。因此,大力发展甘薯深加工及其综合利用,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种植、加工、销售良陛循环,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质特点 开发 农产品附加值 种植面积 蔓生植物 保健作用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