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掺杂多孔金属氧化物催化竹材的定向液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叶结旺 蒋剑春 +2 位作者 马中青 章卫钢 卢凤珠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4,共7页
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制备了Cu掺杂的多孔金属氧化物(PMO)催化剂,并采用ICP、BET和XPS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ICP分析表明:催化剂负载的金属种类和含量与实验设计相符,表明类水滑石在形成及锻烧过程中金属离子损失较少;BET分析显... 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制备了Cu掺杂的多孔金属氧化物(PMO)催化剂,并采用ICP、BET和XPS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ICP分析表明:催化剂负载的金属种类和含量与实验设计相符,表明类水滑石在形成及锻烧过程中金属离子损失较少;BET分析显示:Cu掺杂的PMO比未掺杂的PMO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且比表面积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而降低;催化反应后PMO由绿色变为红色,XPS分析表明颜色变化伴随着Cu(Ⅱ)被还原为Cu(Ⅰ)/Cu(0)的过程。在超临界甲醇体系中,考察了不同条件对PMO催化竹材液化率和液化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_(0.2)Mg_(0.8)Al-LDO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280℃、反应时间为8 h时,液化率达到了95.7%,液化产物中醇类和酮类的质量分数达到了55.7%,而且几乎没有酸类产生,表明竹材经过解聚/加氢后定向转为以小分子醇类和酮类为主的液体产物。随着Cu掺杂量和催化剂用量的增加,酮类、醇类以及烃类等氧含量较低的产物都有较大幅度提升,而酯类的量显著下降。甲醇的超临界温度(239℃)是反应产物组成与分布的关键临界点,醇类、酮类以及烃类产物的含量总体上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Cu掺杂的PMO催化剂是从甲醇中原位制氢实现竹材氢解和加氢的有效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聚 木质纤维生物质 精细化学品 超临界甲醇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LTR反转录转座子PHRE8的鉴定与转录模式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季航 周明兵 +2 位作者 蒋政勤 郑浩 徐芷馨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5-713,共9页
LTR反转录转座子是植物基因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作为遗传工具在生物学研究上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毛竹中具有潜在活性的LTR反转录转座子,解析LTR反转录转座子转座激活机制,本研究从毛竹基因组中克隆1条典型的LTR反转录转座子序列,命名... LTR反转录转座子是植物基因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作为遗传工具在生物学研究上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毛竹中具有潜在活性的LTR反转录转座子,解析LTR反转录转座子转座激活机制,本研究从毛竹基因组中克隆1条典型的LTR反转录转座子序列,命名为PHRE8,系统地分析了PHRE8的结构特征、插入特性和进化关系,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HRE8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辐射、高温、低温、高盐逆境胁迫下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PHRE8属于Ty3-gypsy超家族,全长5296 bp,具有完整的GAG与POL结构域,插入时间约为123.07万年,是具有理论潜在活性的转座子;在不同胁迫处理下,与野生实生苗相比,PHRE8的相对表达量均有所增加,猜测PHRE8在不同胁迫条件下,会激发其转录活性,影响宿主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以适应外界环境改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毛竹基因组中活性转座子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R反转录转座子 活性 荧光定量PCR 逆境胁迫 转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甲醇中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木质素的解聚 被引量:2
3
作者 叶结旺 蒋剑春 +2 位作者 金贞福 章卫钢 张晓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60,共9页
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制备了Cu/Ni掺杂的层状双金属氧化物(Cu/Ni-LDO)催化剂,探讨了超临界甲醇中,反应条件对Cu/Ni-LDO催化木质素解聚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Cu)∶n(Ni)=1∶1,反应时间8 h,温度280℃,30%Cu0.5Ni0.5Mg3Al-LDO为催化剂的... 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制备了Cu/Ni掺杂的层状双金属氧化物(Cu/Ni-LDO)催化剂,探讨了超临界甲醇中,反应条件对Cu/Ni-LDO催化木质素解聚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Cu)∶n(Ni)=1∶1,反应时间8 h,温度280℃,30%Cu0.5Ni0.5Mg3Al-LDO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单体得率高达67.5%,而四氢呋喃(THF)不溶残渣和残炭的得率最少。采用GC-MS对木质素解聚的液体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环状化合物的得率为64.43%,非环状结构的产物只占10.65%,Cu/Ni-LDO催化剂能够有效断裂木质素结构单元间的连接键,但对芳环结构的断裂能力有限。Cu/Ni-LDO催化剂能够有效的抑制木质素解聚产物的成炭反应,并能显著地提高单体的收率。高温可以有效促进木质素解聚过程中的氢解和加氢反应,获得了更高的单体收率。温度对超临界甲醇木质素解聚反应有显著的影响,反应温度高于240℃时,单体的收率显著增加,THF不溶残渣和炭的得率则明显减少。催化剂循环使用3次后,木质素的降解率依然保持90%以上。通过XRD、ICP及N2吸/脱附实验分析表明Mg的浸出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Cu/Ni-LDO催化剂在超临界甲醇介质中能够有效地促进木质素解聚为小分子的单体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解聚 层状双金属氧化物 超临界甲醇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Ty1和Ty3转座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秀丽 汤定钦 周明兵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78-86,共9页
LTR(Long Terminal Repetition,LTR)反转录转座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界,是逆转录病毒的进化祖先。LTR反转录转座子有两个古老的家族,Ty1/Copia和Ty3/Gypsy。目前关于LTR反转录转座子转座机制及调控机制研究最透彻的是来源于酵母的两个... LTR(Long Terminal Repetition,LTR)反转录转座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界,是逆转录病毒的进化祖先。LTR反转录转座子有两个古老的家族,Ty1/Copia和Ty3/Gypsy。目前关于LTR反转录转座子转座机制及调控机制研究最透彻的是来源于酵母的两个活性转座子Ty1和Ty3。全面综述了Ty1和Ty3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Ty1和Ty3的结构特征及转座特性,归纳了Ty1和Ty3与宿主共生的调控机制,为进一步了解酵母LTR反转录转座子相关转座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Ty1转座子 Ty3转座子 转座机制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