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毛笋干有害物质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友青 李凯利 +3 位作者 刘兴泉 王昭君 吴俊 陆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8-184,共7页
对目前浙江省竹笋干中砷、铅、二氧化硫和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及其食用风险进行研究,为国家或地方重新制定竹笋干有害污染物标准提供数据和依据。2013-2014年,采集浙江省市场上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干(毛笋干)165份,分析其有害污染... 对目前浙江省竹笋干中砷、铅、二氧化硫和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及其食用风险进行研究,为国家或地方重新制定竹笋干有害污染物标准提供数据和依据。2013-2014年,采集浙江省市场上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干(毛笋干)165份,分析其有害污染物质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毛笋干样品中均未检测到农药残留,砷、铅和二氧化硫平均质量分数分别达0.09,0.42和10.58μg·g-1;从综合污染指数看,所有毛笋干均为安全等级;165份毛笋干中有害物质污染程度排序为铅>二氧化硫>砷;从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看,重金属砷和铅的最大值对人体具有潜在健康风险的可能,从总目标危险系数(QTTHQ)最大值看,毛笋干对人体有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可能;通过人体膳食摄入风险分析,浙江省毛笋干总体较安全,只有部分地区居民铅暴露量超出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笋干 毛竹 重金属 二氧化硫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水通道蛋白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雪 杜长霞 +1 位作者 杨冰冰 樊怀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9-796,共8页
植物所有的生长发育过程都与水分传导息息相关,而植物水通道蛋白(AQPs)在维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中有着重要意义。植物水通道蛋白通过改变质膜的水分渗透性促进了水在细胞间的流动。植物水通道蛋白不仅是水选择性通道蛋白,同时还具有许多... 植物所有的生长发育过程都与水分传导息息相关,而植物水通道蛋白(AQPs)在维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中有着重要意义。植物水通道蛋白通过改变质膜的水分渗透性促进了水在细胞间的流动。植物水通道蛋白不仅是水选择性通道蛋白,同时还具有许多生理生化功能,是一类多功能蛋白。它在水分及其他物质运输、细胞伸长与分化、气孔运动等生理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植物水通道蛋白基因在植物所有的组织中都能够表达,有些是受环境因子或激素诱导表达的,还有一些是植物组织或器官特异表达的。从结构、生理功能和基因表达等方面综述了植物水通道蛋白研究领域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化学 水通道蛋白 综述 结构 生理功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被竹与淡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姝 倪勤学 +3 位作者 许光治 杨冬冬 高前欣 张有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35-138,144,共5页
以5种地被竹与淡竹叶为材料,采用Folin试剂还原比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和DPPH法、ABTS法、FRAP法、Fenton反应法比较其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6种竹叶均含有很高的次生代谢物,其中鹅毛竹叶提取物的... 以5种地被竹与淡竹叶为材料,采用Folin试剂还原比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和DPPH法、ABTS法、FRAP法、Fenton反应法比较其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6种竹叶均含有很高的次生代谢物,其中鹅毛竹叶提取物的提取率最高,为8.70%±0.02%,高于淡竹的提取率(8.02%±0.06%);以干基计算,六种竹子总酚含量在4.13%-9.06%之间,总黄酮含量在2.35%-4.37%之间,其中两者含量最高的为鹅毛竹;竹叶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强于淡竹的有鹅毛竹和南平倭竹;不同竹种提取物的铁还原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强于淡竹的只有鹅毛竹,其FRAP值为585.00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竹 淡竹 竹叶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炸食品体系丙烯酰胺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玉龙 陆国权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8期49-53,共5页
丙烯酰胺是2A类致癌物,对人体及动物都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以及生殖毒性等伤害。通过综述油炸食品体系中丙烯酰胺的相关进展,研究丙烯酰胺的形成与毒性、油炸食品丙烯酰胺形成影响因素、降低油炸食品丙烯酰胺的措施等。
关键词 油炸 丙烯酰胺 形成 毒性 因素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嫁接砧穗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婧冉 杜长霞 樊怀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2-561,共10页
植物嫁接砧穗愈合是指同种或异种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互相影响与作用,结合成一个完整有机体的过程,受砧穗自身和外界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和控制,是植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嫁接可使植物的产量及品质得到提升,并有助于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植物嫁接砧穗愈合是指同种或异种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互相影响与作用,结合成一个完整有机体的过程,受砧穗自身和外界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和控制,是植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嫁接可使植物的产量及品质得到提升,并有助于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了解植物嫁接砧穗愈合机制对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嫁接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当前植物嫁接砧穗愈合的形态学进程、生理生化机制、分子调控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嫁接 砧穗 愈合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响应盐胁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哲 柴里昂 +1 位作者 樊怀福 杜长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1-1028,共8页
盐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是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蛋白质是植物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和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明确盐胁迫下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种类及性质,对于提高植物抗盐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 盐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是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蛋白质是植物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和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明确盐胁迫下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种类及性质,对于提高植物抗盐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强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盐胁迫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了甜土植物与盐生植物响应盐胁迫的差异蛋白质的种类,并对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盐胁迫响应研究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盐胁迫 甜土植物 盐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高海拔地区栽培甜樱桃质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顾秋香 周凌伊 +3 位作者 安迪 徐凯 张青 郑伟尉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49,共6页
以南方高海拔地区栽培的甜樱桃品种"美早"和"萨米脱"为试材,利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整果穿刺法研究其贮藏过程中质地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两个品种樱桃果肉的硬度与弹性、咀嚼性,咀嚼性与弹性... 以南方高海拔地区栽培的甜樱桃品种"美早"和"萨米脱"为试材,利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整果穿刺法研究其贮藏过程中质地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两个品种樱桃果肉的硬度与弹性、咀嚼性,咀嚼性与弹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肉硬度、弹性、咀嚼性和果皮强度下降,果皮韧性增强,而果肉凝聚性和回复性则先上升后下降。贮藏42d后",美早"甜樱桃果肉的硬度、咀嚼性、凝聚性和回复性显著高于"萨米脱"甜樱桃,同时保持较低的果皮韧性,说明其更耐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地区 甜樱桃 品种 TPA 整果穿刺 质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丁玲 吴雪 +2 位作者 杜长霞 徐艳丽 樊怀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5-290,共6页
以黄瓜‘津优1号’Cucumis sativus‘Jinyou No.1’为试材,采用水培法,通过在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比例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短期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处理24 h后,超氧化物... 以黄瓜‘津优1号’Cucumis sativus‘Jinyou No.1’为试材,采用水培法,通过在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比例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短期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处理24 h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质量摩尔浓度均下降,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抗坏血酸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质量摩尔浓度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在胁迫条件下升高,其中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增加明显(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呈现出中度胁迫下显著升高(P<0.05)和重度胁迫下略有下降的趋势。以上表明:短期干旱胁迫引起了黄瓜叶片膜脂过氧化加剧,酶促抗氧化系统比非酶促系统在抗氧化过程中起到了更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黄瓜 干旱胁迫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随机青蛙算法的褐变板栗识别 被引量:14
9
作者 郑剑 周竹 +1 位作者 仲山民 曾松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2-329,共8页
为了实现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快速自动分选,研究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褐变板栗无损检测方法。首先采用Antaris Ⅱ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获取70个正常板栗和110个褐变板栗的近红外光谱(1000.00-2500.00nm),比较了不同光... 为了实现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快速自动分选,研究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褐变板栗无损检测方法。首先采用Antaris Ⅱ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获取70个正常板栗和110个褐变板栗的近红外光谱(1000.00-2500.00nm),比较了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褐变板栗识别的影响,随后采用一种新的变量选择方法即随机青蛙算法(Ran-doraFrog)提取与板栗褐变相关的特征波长变量,最后基于特征波长建立和比较了褐变板栗识别的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模型(PLS-LDA)和最小二乘一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结果显示:经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和随机青蛙算法优选的23个特征波长所建LS-SVM模型的性能最优,该模型对测试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识别正确率分别为0.92,1.00和95.00%。随机青蛙算法可以有效筛选重要的特征变量,不仅能简化模型,而且可以提高识别准确率和识别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近红外光谱 褐变 随机青蛙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 板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芥菜小孢子离体培养条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慧敏 何勇 +2 位作者 邵泱峰 朱祝军 符庆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5-321,共7页
以5个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foliosa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基因型、低温预处理、高温热激、更新及加液和秋水仙碱等对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个品种获得胚状体,各品种间胚状体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以5个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foliosa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基因型、低温预处理、高温热激、更新及加液和秋水仙碱等对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个品种获得胚状体,各品种间胚状体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特选九心芥’胚产量最高;4℃低温预处理24~48 h及33~34℃高温热激处理24~48 h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更新和添加培养基处理也可促进胚状体发生,以质量浓度为170.0 g·L-1的蔗糖起始培养48 h后添加等质量浓度90.0 g·L-1蔗糖培养基处理效果最佳;1~10 mg·L-1秋水仙碱24~48 h处理可提高小孢子培养反应,增加供试材料胚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叶用芥菜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热激 秋水仙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籽’瓯柑CsLTP和CsLOX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敏 刘志辉 +4 位作者 宋雪恩 朱咪咪 党婉誉 颜福花 张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3-830,共8页
采用同源序列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获得‘无籽’瓯柑Citrus suavissima‘Seedless’脂转移酶基因CsLTP和脂氧合酶基因CsLOX的全长cDNA序列;CsLTP cDNA全长667 bp,1个开放阅读框,编... 采用同源序列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获得‘无籽’瓯柑Citrus suavissima‘Seedless’脂转移酶基因CsLTP和脂氧合酶基因CsLOX的全长cDNA序列;CsLTP cDNA全长667 bp,1个开放阅读框,编码215个氨基酸,与脐橙C.sinensis,粗柠檬C.jambhiri的脂转移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95%和60%;CsLOX cDNA全长2 915 bp,1个开放阅读框,编码895个氨基酸,与粗柠檬、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s的相似性分别为99%和51%。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表明:CsLTP和CsLOX的表达量均在‘无籽’瓯柑花粉粒形成期开始显著下降,并显著低于普通瓯柑Citrus suavissima。‘无籽’瓯柑花粉发育过程中油脂的转运及氧化的异常,可能成为‘无籽’瓯柑花粉败育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无籽’瓯柑 花粉败育 CsLTP CsLOX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饼粕蛋白的制备及其酶解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超 仲山民 +4 位作者 朱俊朋 罗凡 常银子 郑剑 郑旭卫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0,共7页
为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蛋白,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油茶饼粕蛋白碱提的重要影响因子,得到的最优制备条件为:起始p H值为10,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4,时间为60 min;在此碱提条件下,油茶饼粕蛋白的溶出率为47.9%。文中还就其... 为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蛋白,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油茶饼粕蛋白碱提的重要影响因子,得到的最优制备条件为:起始p H值为10,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4,时间为60 min;在此碱提条件下,油茶饼粕蛋白的溶出率为47.9%。文中还就其酶解物对·OH的清除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实验,结果得到的最佳水解条件为:起始p H值为10,酶解温度为40℃,酶用量为1.0%、酶解时间为120 min;在此酶解条件下,酶解物对·OH的清除率达到38.9%。文中还对油茶饼粕蛋白活性肽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其浓度为150μg/m L时,其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34.49%和3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蛋白 提取 酶解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Q_2快速检测番茄包衣种子质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述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0-113,共4页
挂膜包衣番茄种子,利用Q2快速检测种子活力,并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不同处理的包衣效果,评价Q2检测包衣种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ASTEC值(IMT,OMR,COP和RGT)与包衣种子发芽指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754*,0.... 挂膜包衣番茄种子,利用Q2快速检测种子活力,并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不同处理的包衣效果,评价Q2检测包衣种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ASTEC值(IMT,OMR,COP和RGT)与包衣种子发芽指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754*,0.748*,-0.779*),通过Q2检测获得的发芽率与纸上发芽获得的发芽率基本一致(相关系数为0.978**),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OMR及种子均匀度与根结线虫防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745*),可见,Q2指标有望用来快速检测包衣种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种子 包衣 根结线虫 Q2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文妃 杜长霞 +2 位作者 金佩颖 何亚妮 樊怀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9-1154,共6页
为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营养器官中组织和细胞结构的影响,以‘津优1号’‘Jinyou No.1’黄瓜幼苗为试材,分别在营养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和1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 为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营养器官中组织和细胞结构的影响,以‘津优1号’‘Jinyou No.1’黄瓜幼苗为试材,分别在营养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和1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组织结构变化程度逐渐加剧。在质量分数为5%的PEG-6000处理下,幼苗组织出现根皮层薄壁细胞减少、茎木质部导管萎缩、叶片栅栏组织排列更紧密等特征;而在质量分数为10%的PEG-6000处理下,黄瓜幼苗组织和细胞已发生严重变形、萎缩、排列紊乱、表皮破裂。试验结果表明:黄瓜通过一定程度的组织结构变化适应轻度干旱胁迫,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组织结构受到了严重破坏,最终导致器官、组织或细胞功能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黄瓜 干旱胁迫 组织学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韧皮部渗出液和根系抗氧化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张晗 樊怀福 +1 位作者 杜长霞 黄玲英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2-657,共6页
黄瓜Cucumis sativus在设施生产中经常受到盐害,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以盐敏感黄瓜品种‘津优1号’Cucumis sativus‘Jinyou No.1’和相对较耐盐品种‘新泰密刺’Cucumis sativus‘Xintai Mici’为试材,采用水培,研究了氯化钠... 黄瓜Cucumis sativus在设施生产中经常受到盐害,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以盐敏感黄瓜品种‘津优1号’Cucumis sativus‘Jinyou No.1’和相对较耐盐品种‘新泰密刺’Cucumis sativus‘Xintai Mici’为试材,采用水培,研究了氯化钠胁迫对幼苗叶片、根系和韧皮部渗出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表达影响。结果显示:叶片中共检测到9条超氧化物歧化酶,4条过氧化物酶和2条过氧化氢酶同工酶条带,盐胁迫抑制了‘新泰密刺’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表达,而‘津优1号’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表达增强。韧皮部渗出液有3条超氧化物歧化酶,2条过氧化物酶和1条过氧化氢酶同工酶条带;盐胁迫增强了‘新泰密刺’韧皮部渗出液中3种抗氧化酶同工酶表达,而抑制了‘津优1号’韧皮部渗出液中3种同工酶表达。在根系中共发现6条超氧化物歧化酶,7条过氧化物酶和1条过氧化氢酶同工酶条带,盐胁迫下2个品种根系过氧化氢酶同工酶的表达均增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津优1号’中6条表达减弱,1条增强,在‘新泰密刺’中均增强,2个品种中3条相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在盐胁迫下表达减弱,2条在‘津优1号’中表达增强而‘新泰密刺’中无变化,1条在‘津优1号’中表达无变化而‘新泰密刺’中表达减弱。综上所述,3种抗氧化酶同工酶与其耐盐性均有密切关系,并暗示抗氧化酶同工酶响应盐胁迫的变化趋势具有品种及组织特异性。韧皮部渗出液中3种同工酶变化趋势在2个品种中完全相反,说明韧皮部是黄瓜幼苗响应盐胁迫的重要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黄瓜 抗氧化酶同工酶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优选紫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涛 朱晓伟 +2 位作者 邵果园 陆国权 王安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4期62-64,共3页
[目的]优选紫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紫山药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从优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4个工艺参数对紫山药中的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极差分析表明,对多糖得率影响的... [目的]优选紫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紫山药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从优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4个工艺参数对紫山药中的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极差分析表明,对多糖得率影响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5 h,温度85℃,乙醇浓度85%,液料比60 ml/g,按此条件提取多糖得率为5.39%。[结论]研究可为山药多糖水提醇沉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山药 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GbPDF2酵母单杂交文库构建及其上游基因解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云娜 代华琴 +3 位作者 曹跃芬 李金娟 戎均康 丁明全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4-212,共9页
为研究棉纤维起始发育的分子调控网络,以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ce L.)品种"海渝"开花当天(0 DPA)胚珠为实验材料,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来筛选棉纤维起始发育相关基因GbPDF2的上游调控转录因子。首先,克隆GbPDF2的启动子(Acc... 为研究棉纤维起始发育的分子调控网络,以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ce L.)品种"海渝"开花当天(0 DPA)胚珠为实验材料,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来筛选棉纤维起始发育相关基因GbPDF2的上游调控转录因子。首先,克隆GbPDF2的启动子(Accession:KJ475468);构建了该启动子的诱饵融合载体(GbPDF2-PRO)-pAbAi,转入酵母细胞中重组为Y1HGold[Bait-pAbAi]菌株。之后,应用Matchmaker Gold Yeast One-Hybrid Library Screening System系统构建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转化重组酵母菌株,通过同源重组筛选GbPDF2的上游转录调节因子。构建的cDNA文库库容为2.23×106,重组率为95.8%,插入片段大小为300 bp^2000 bp,其中大于1000bp的阳性克隆为109个。cDNA插入片段经测序和Blast同源性分析,筛选出2个生长素响应因子,1个WRKY7转录因子,1个WD-repeatprotein 40等与纤维发育相关的转录调节因子,为研究棉纤维起始发育的信号转导通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纤维 基因功能 酵母单杂交 SMART技术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特性基因RAD51和MS1的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咪咪 张迟 +5 位作者 常爱玲 党婉誉 周彩红 俞狄虎 吴莹莹 张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1-927,共7页
‘无籽’瓯柑Citrus suavissima‘Seedless’是野生型瓯柑Citrus suavissima的芽变,其花粉完全败育,败育起始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研究‘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的分子机制,有利于深入认识果树芽变的发... ‘无籽’瓯柑Citrus suavissima‘Seedless’是野生型瓯柑Citrus suavissima的芽变,其花粉完全败育,败育起始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研究‘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的分子机制,有利于深入认识果树芽变的发生机制。随机选择"无籽"瓯柑和瓯柑各3株,根据花蕾直径采集花粉母细胞时期(Ⅰ),四分体时期(Ⅱ),单核花粉粒时期(Ⅲ),双核花粉粒时期(Ⅳ)及花粉粒成熟期(Ⅴ)共5个时期的花蕾并分离花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分析减数分裂特性基因RAD51和MS1的相对表达量,3次重复。通过SPSS 16.0的最小显著差法(LSD)在0.01水平上进行各样品间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RAD51和MS1基因的表达高峰均集中在第Ⅰ时期和第Ⅱ时期,且此时花药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花蕾。第Ⅰ时期花药中,‘无籽’瓯柑RAD51的相对表达量为瓯柑的3.7倍,MS1可达300倍;但同时期花蕾中,RAD51的相对表达量仅1.1倍,MS1为140.0倍。‘无籽’瓯柑RAD51基因在第Ⅰ时期和第Ⅱ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瓯柑,说明‘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和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内均存在DNA受损现象;‘无籽’瓯柑MS1基因在第Ⅰ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瓯柑,但第Ⅱ时期极显著(P<0.01)低于瓯柑,推测‘无籽’瓯柑败育花粉的形成与MS1基因表达紊乱引起油脂分泌、转运异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无籽’瓯柑 减数分裂 花蕾 花药 67851 MS1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子瓯柑’CHS基因家族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俞狄虎 张迟 +4 位作者 柯甫志 敬露阳 顾雪娇 吴宝玉 张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3-949,共7页
为研究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家族在‘无子瓯柑’Citrus suavissima‘Seedless’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克里曼丁橘Citrus clementina基因组数据库为参照,在‘无子瓯柑’和瓯柑Citrus suavissima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测序结果中筛选... 为研究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家族在‘无子瓯柑’Citrus suavissima‘Seedless’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克里曼丁橘Citrus clementina基因组数据库为参照,在‘无子瓯柑’和瓯柑Citrus suavissima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测序结果中筛选出4个CHS同源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克隆和表达量分析,对克里曼丁橘CH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无子瓯柑’和瓯柑CHS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相似度达98%以上。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各时期CHS基因表达量在瓯柑和‘无子瓯柑’间差异显著。与瓯柑相比,‘无子瓯柑’小孢子母细胞时期Ciclev10005133m,Ciclev10030093m和Ciclev10015535m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减数分裂时期Ciclev10005133m,Ciclev10001405m和Ciclev10015535m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四分体时期Ciclev10001405m和Ciclev10030093m的表达量显著减少。在花粉粒成熟时期的花蕾中,Ciclev10001405m与Ciclev10005133m在花药中特异性表达。CHS同源基因在花药不同时期中的差异表达可能是‘无子瓯柑’花药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并最终导致‘无子瓯柑’雄性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查尔酮合成酶 雄性不育 '无子瓯柑’ 基因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不同叶期及不同叶位硫苷的质量摩尔浓度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永华 陈文妃 +3 位作者 陈凌云 韦俊涛 郁有健 朱祝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为研究小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不同叶期、不同叶位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以小白菜品种‘黑油冬’‘Heiyoudong’为试材,利... 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为研究小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不同叶期、不同叶位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以小白菜品种‘黑油冬’‘Heiyoudong’为试材,利用固相萃取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四叶期、八叶期、十二叶期及八叶期不同叶位的硫苷质量摩尔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白菜八叶期的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明显高于四叶期和十二叶期,脂肪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随叶期升高呈下降趋势,吲哚族、芳香族硫苷变化趋势与总硫苷变化趋势一致;小白菜八叶期内叶位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高于外叶位,菜心部位硫苷质量摩尔浓度最高,为4.35μmol·g^(-1),其中脂肪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高达2.55μmol·g^(-1),吲哚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高达1.60μmol·g^(-1),芳香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相对较低;此外,叶位Y7吲哚族硫苷占比最高,占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的56.7%,其他叶位则以脂肪族硫苷为主,占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的59.0%~79.0%。在所有叶位中,芳香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最低,占比低于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硫代葡萄糖苷 小白菜 叶位 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