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茶统筹”视域下山区县茶旅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探索——以浙江开化龙顶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雅洁 蔡碧凡 +2 位作者 连恩团 李雯潇 孙秦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7-31,122,共6页
茶叶是中国山区县强村富民的核心产业,茶旅融合发展是茶产业转型提质的关键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理念,为新时代茶旅融合发展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引。位于钱塘江源头的浙江省开... 茶叶是中国山区县强村富民的核心产业,茶旅融合发展是茶产业转型提质的关键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理念,为新时代茶旅融合发展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引。位于钱塘江源头的浙江省开化县是中国绿茶“黄金三角”的核心区,茶产业作为地方农业主导产业,探索如何通过茶旅融合发展助力“开化龙顶振兴”意义重大。通过文献梳理、深度访谈和实地走访,在分析开化县茶旅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三茶统筹”理念为引领,从文化挖掘、标准建设、数字赋能、产业融合、政策指引等五个方面提出实现路径的对策建议,为开化茶旅融合发展铸魂、筑基、添翼、拓链和护航,为山区县茶产业转型提质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茶统筹 开化龙顶 茶旅融合发展 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明清江南园林特征的实体模型快速简易手工制作方法探析
2
作者 童彤 陈彧婷 +1 位作者 曹天昊 陈丹丹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5期145-148,共4页
明清江南园林独特的造园哲学与精巧的造园手法对当代园林设计及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其复杂的空间构成使得在园林教学中制作实体模型更有助于方案快速推敲与设计展示。文章立足于手工实体模型制作视角,基于1∶100的模型制作尺度,从“... 明清江南园林独特的造园哲学与精巧的造园手法对当代园林设计及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其复杂的空间构成使得在园林教学中制作实体模型更有助于方案快速推敲与设计展示。文章立足于手工实体模型制作视角,基于1∶100的模型制作尺度,从“整体空间、建筑、掇山、理水、种植”五个方面,梳理并提取明清江南园林典型造园特征,分类总结模型制作方法,旨在探索符合明清江南园林造园特征的、适合教学使用、快速且简易的手工实体模型呈现方法,以此为同类园林实体模型的手工制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模型制作 中国古典园林 江南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博物馆概念在乡村景观项目中的应用——以“浙江嘉兴聚宝湾乡村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元亮 马军山 +1 位作者 潘琤琤 林国苗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总结露天博物馆的特征、功能以及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并以聚宝湾乡村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总体布局、功能分区、道路铺装、植物景观、景观小品等方面探讨露天博物馆概念在乡村景观项目中的应用方法,以期对乡村景观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露天博物馆 嘉兴 乡村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舟山群岛彩化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园林应用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饶显龙 何田恬 +5 位作者 王冰彦 刘华红 李上善 丁洲 黎家宏 李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7-136,共10页
【目的】浙江舟山群岛属于典型的海岛地理格局和地貌特征,分布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本研究对舟山主要海岛的自然植被和城市绿地中的本地彩化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构建评价模型,筛选出适合应用于舟山园林绿地彩化的植物资源。总结和分析彩... 【目的】浙江舟山群岛属于典型的海岛地理格局和地貌特征,分布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本研究对舟山主要海岛的自然植被和城市绿地中的本地彩化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构建评价模型,筛选出适合应用于舟山园林绿地彩化的植物资源。总结和分析彩化植物在舟山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舟山乃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相对科学的舟山海岛植物资源依据。【方法】本研究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舟山本地彩化植物资源进行相对客观的定量评价,从风景园林学和生态学的视角,建立美学价值、生态适应性、栽培管护特性、生态价值(效益)等4方面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在征求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根据舟山的气候和环境特点确定了本地彩化植物的18个评价指标,对其进行权重赋值和模型评价。【结果】在对舟山城市绿地和自然植被进行详实调查的基础上,根据6大原则,共筛选出花、叶、果或枝(皮)具有色彩变化的本地彩化植物66种,隶属于38科,56属。其中,综合评价结果为Ⅰ类(Tj≥3.5)的有15种;Ⅱ类(3.5>Tj≥3.0)的24种;Ⅲ类(Tj<3.0)的27种。【结论】由于舟山本地土地资源紧张,可对66种综合评价相对较高的本地彩化植物资源进行开发生产,建议重点开发利用和推广应用综合评价为Ⅰ类的15种本地彩化植物资源;综合评价为Ⅱ类的24种本地彩化植物,可作为丰富舟山城市色彩和植物多样性加以开发和利用;综合评价为Ⅲ类的27种彩化植物资源,可向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的长三角地区推广生产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本地彩化植物 资源评价 园林应用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视角下浙江地区观鹭类景观构筑物营造技术探析
5
作者 项杰 李胜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12期85-86,共2页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鹭类景观在风景园林中,观赏价值较高,并且是纯自然生态景观。浙江地区鹭类资源较为丰富,但随着城市的拓展开发,鹭类的生存状况受到了严重损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鹭类景观在风景园林中,观赏价值较高,并且是纯自然生态景观。浙江地区鹭类资源较为丰富,但随着城市的拓展开发,鹭类的生存状况受到了严重损害。人们对于自然事物的渴望与鹭类的生存环境的亟待改善促使了观鹭类景观构筑物的产生,既满足了人们对于鹭科鸟类的观赏需求,也保护了鹭类资源及周边生态。文章对观鹭类景观构筑物的营造技术要点、营造原则、营造材料进行了初步总结与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鹭科鸟类 观鹭类构筑物 营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花的文化内涵及其园林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玮玮 沈赟 吴庆森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0期245-246,264,共3页
介绍了樱花的品种,陈述了中日樱花文化内涵的差异,总结了樱花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应用原则及园林应用的主要方向,以挖掘樱花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将其配置于园林景观中,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樱花 品种 文化内涵 园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永康五峰书院园林艺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珂 陈楚文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4期135-136,共2页
五峰书院是宋代永康学派的发源地,明清时期五峰书院园林成熟,书院园林与书院文化共生,形成了符合山地特质的书院园林,园林艺术达到顶峰。文章对明清时期五峰书院的园林选址、空间布局、园林各要素进行了多角度的解析,对其所体现的园林... 五峰书院是宋代永康学派的发源地,明清时期五峰书院园林成熟,书院园林与书院文化共生,形成了符合山地特质的书院园林,园林艺术达到顶峰。文章对明清时期五峰书院的园林选址、空间布局、园林各要素进行了多角度的解析,对其所体现的园林意境进行了总结,从而对五峰书院的园林艺术进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五峰书院 园林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以余杭径山茶文化系统为例
8
作者 李新宇 蔡碧凡 周嘉韵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53-258,共6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余杭径山茶文化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的实践做法及经验启示。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生态、文化、... 农业文化遗产是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余杭径山茶文化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的实践做法及经验启示。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角度,分析了余杭径山茶文化系统在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获取政策支持与社会参与、提升农村治理与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实践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文化遗产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创新保护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可以有效地盘活农村空间资源、推动农业与文旅相融合、实现农民可持续生计,促进农村地区的振兴发展,实现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因此,要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价值,高效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促进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培育农村治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径山茶文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在山地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若之 王加倍 +2 位作者 于宝 杨雅婷 徐宁伟 《山西建筑》 2020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山地公园因特殊的地形地貌与植被特征,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以北戴河联峰山公园为例,调查园内应用的园林植物27种,从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群落结构等方面对园林植物进行分析,通过对植物种类、群落、空间、季相、文化的研究,探... 山地公园因特殊的地形地貌与植被特征,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以北戴河联峰山公园为例,调查园内应用的园林植物27种,从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群落结构等方面对园林植物进行分析,通过对植物种类、群落、空间、季相、文化的研究,探讨园林植物在山地公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山地公园 北戴河 联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千峡湖小溪流域为例谈山溪性河流景观生态修复路径
10
作者 蒋润芸 杨少林 《山西建筑》 2025年第7期180-184,198,共6页
山溪性河流因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在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基于恢复生态学与生态修复理念,结合景宁畲族自治县千峡湖小溪流域的设计实践,以景观设计视野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探索山溪... 山溪性河流因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在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基于恢复生态学与生态修复理念,结合景宁畲族自治县千峡湖小溪流域的设计实践,以景观设计视野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探索山溪性河流水陆联动的流域治理、生态友好的岸线建设、可持续的生态修复技术,以期为山溪性生态修复式景观设计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修复 山溪性河流 千峡湖小溪流域 水景观 水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世代偏好下天目里美术馆的空间生产研究
11
作者 汤子云 斯震 《城市建筑》 2025年第6期135-139,共5页
Z世代作为未来的消费主力军,其消费偏好对商业文化空间的建设具有引导作用。本研究以杭州天目里美术馆为例,深入探讨了Z世代偏好下商业文化空间的空间生产策略。研究发现,天目里美术馆通过独特的空间设计和创意运营活动,实现了商业与文... Z世代作为未来的消费主力军,其消费偏好对商业文化空间的建设具有引导作用。本研究以杭州天目里美术馆为例,深入探讨了Z世代偏好下商业文化空间的空间生产策略。研究发现,天目里美术馆通过独特的空间设计和创意运营活动,实现了商业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满足了Z世代对个性化、创新性消费空间的需求,凸显了资本主导下空间生产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也为构建吸引Z世代的商业文化空间提供了理论指导。本研究为理解Z世代消费行为及指导商业文化空间的建设提供了综合性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世代 消费偏好 商业文化空间 空间生产 天目里美术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利景观基础设施的研究与设计——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顾晶 应君 +1 位作者 张一奇 王丹 《中国城市林业》 2014年第1期41-43,51,共4页
快速、密集的城市化进程削弱了现有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正常功能。文中提出以景观与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相结合作为缓解现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问题的一种手段,对现有城市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模式改进和功能拓展;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阐... 快速、密集的城市化进程削弱了现有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正常功能。文中提出以景观与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相结合作为缓解现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问题的一种手段,对现有城市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模式改进和功能拓展;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阐述了景观手段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一步强调景观的引入有益于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利基础设施 景观 生态设计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夏季小气候效应的杭州街道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小乐 金荷仙 +1 位作者 彭海峰 陈楚文 《风景园林》 201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随着城市热岛效应日趋严重,小尺度公共空间的气候研究已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选取杭州市文一西路和古墩路作为实测对象,于2017年8月对各测点空间的空气温度、相对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风向进行测定,分析小气候因子... 随着城市热岛效应日趋严重,小尺度公共空间的气候研究已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选取杭州市文一西路和古墩路作为实测对象,于2017年8月对各测点空间的空气温度、相对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风向进行测定,分析小气候因子日变化趋势,并运用Rayman 1.2模型评价人体舒适度,针对性提出街道空间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表明,尽可能设定与城市主导风平行或接近的街道朝向,通过人为增建遮阴空间、调控街道界面小气候一致、采用植物或绿色建筑材料、增设道路中央景观界面,且当人行道及机非分隔绿带分别种植落叶、常绿乔木,设五条绿带,选用乔—灌—草复层结构,同时增设垂直绿化时,能够有效缓解夏季极端热感受,从而营建舒适健康的城市街道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小气候 街道 设计策略 夏季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地域文化元素在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慧玲 顾文华 张万荣 《山西建筑》 2018年第31期202-203,共2页
介绍了地域文化及公路景观的概念,探讨了地域文化与公路景观之间关系以及一些现状问题,并浅析了地域文化元素在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的公路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公路景观 地域文化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文旅融合的乡村规划设计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9
15
作者 闫欢欢 吴杰 《山西建筑》 2023年第7期34-38,共5页
基于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的剖析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概念的理解,梳理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缓解乡村建设问题”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善用农业资源,构建一村一特色发展模式”“巧用文化资源,形成乡村品牌亮点”“整合旅游资源... 基于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的剖析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概念的理解,梳理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缓解乡村建设问题”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善用农业资源,构建一村一特色发展模式”“巧用文化资源,形成乡村品牌亮点”“整合旅游资源,串联乡村景观,持续发展”三点实践策略,以临安锦城街道西部乡村为例进行实践检验,试图为相同类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提供方法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文旅融合 乡村规划设计 机制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环保理念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军 陆伟东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环境、经济与资源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对房屋的设计与建造的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房屋建筑技术无法满足当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因此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房屋的设计中,是当下建筑行业所需要关注的内...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环境、经济与资源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对房屋的设计与建造的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房屋建筑技术无法满足当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因此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房屋的设计中,是当下建筑行业所需要关注的内容。文章首先简述了节能环保理念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意义和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房屋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建筑设计 节能环保 环保建材 节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宗文化影响下的雪窦山寺庙园林艺术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爱 陈楚文 王声菲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3期216-217,共2页
雪窦山曾是浙东禅宗文化的交流中心,宗教活动的发展推动了寺庙园林的营建。在这个过程中,园林建设者的艺术水平与审美追求都深受禅宗文化的影响。以现有文献为基础,从总体布局、基址选择、环境营造、香道布设四个方面分析雪窦山寺庙园... 雪窦山曾是浙东禅宗文化的交流中心,宗教活动的发展推动了寺庙园林的营建。在这个过程中,园林建设者的艺术水平与审美追求都深受禅宗文化的影响。以现有文献为基础,从总体布局、基址选择、环境营造、香道布设四个方面分析雪窦山寺庙园林艺术特征。发现寺庙园林在系统布局上实现了山寺圆融,形成寺在山中,山即寺景的景观面貌;基址选择上依山取势,追求理想的山水环境;环境营造中把禅意融入大自然环境中,发人深思,充分体现了禅宗的自然观和生态观;香道布设中则因借地势凸显平夷与险奇的对比,形成旷奥兼备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寺庙园林 禅宗文化 雪窦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原理在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继林 《城市建筑》 2020年第27期155-156,共2页
为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而在建设的过程中融入生态学原理是最好的保护方式。在城市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水生态环境难免受到破坏,为了保护水生态必须要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同时加入群落生态... 为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而在建设的过程中融入生态学原理是最好的保护方式。在城市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水生态环境难免受到破坏,为了保护水生态必须要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同时加入群落生态学原理、植物多样性保护原理,以及生态演替、顶级群落原理等内容,用于河道整理的不同方面,保护水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原理 河道景观设计 应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珍稀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19
作者 吕方剑 《山西建筑》 2022年第22期171-174,共4页
为探寻珍稀植物园规划设计过程中“保护”与“利用”的动态平衡,明晰珍稀植物园规划建设的重点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基于天目山珍稀植物园规划目标与理念,提出“生态优先”“系统规划”“可持续弹性发展”3个规划原则,并通过项目实践检验... 为探寻珍稀植物园规划设计过程中“保护”与“利用”的动态平衡,明晰珍稀植物园规划建设的重点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基于天目山珍稀植物园规划目标与理念,提出“生态优先”“系统规划”“可持续弹性发展”3个规划原则,并通过项目实践检验方法论,试图为珍稀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植物园 规划设计 生态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杭区乡村古树资源分析及古树公园建设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敏丽 钟伟良 +1 位作者 郭静 傅丹诺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以杭州市余杭区乡村古树及其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数据统计和实地踏查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余杭区乡村古树资源的自然条件特征,分析了古树资源和地区人文条件、经济条件及区位条件的关系,并通过对不同因子进行赋值以评估不同乡村... 以杭州市余杭区乡村古树及其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数据统计和实地踏查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余杭区乡村古树资源的自然条件特征,分析了古树资源和地区人文条件、经济条件及区位条件的关系,并通过对不同因子进行赋值以评估不同乡村建立古树公园的优先级。研究表明:(1)余杭区乡村现存古树621株,其中一级古树22株,古树后备资源777株,隶属于25科45种,古树及后备资源数量随树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各地区的林业发展、旅游发展、距杭州市城区距离对乡村古树的保留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影响了古树资源的群落组成;(3)百丈镇半山村、鸬鸟镇山沟沟村、径山镇径山村、径山镇小古城村、瓶窑镇塘埠村和中泰街道紫荆村的综合评估等级最高,建议在这些地方优先建立乡村古树公园。提出构建古树公园体系、挖掘乡村人文历史、科学智慧保护措施、激发多元保护治理四个方面的策略,以期守护好余杭区乡村古树资源,传承乡村古树生态文明,促进乡村古树公园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杭区 古树及后备资源 古树公园 建设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