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衣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攻毒感染肉鸡免疫、抗氧化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1
作者 彭文文 张美婷 +3 位作者 徐灏铖 徐保阳 张玲玲 杨彩梅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4-3356,共13页
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E22攻毒感染肉鸡免疫应答功能、抗氧化性能以及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选择360只1d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肉鸡,试验周期为28 d。对照组(CON... 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E22攻毒感染肉鸡免疫应答功能、抗氧化性能以及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选择360只1d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肉鸡,试验周期为28 d。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灌服空白LB培养基;BL组,饲喂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E22组,饲喂基础饲粮+灌服大肠杆菌E22菌液;BL+E22组,饲喂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灌服大肠杆菌E22菌液。结果表明:1)相比与对照组,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BL组)显著提高了肉鸡肝脏的器官指数、血清中IgG、IgY、IgM和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肉鸡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的水平(P<0.05);同时,与E22组相比,BL+E22组显著升高了肉鸡胸腺的器官指数、IgG、IgY、IgM水平,显著降低了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BL组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SOD和GSH-PX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MDA活性(P<0.05)。与E22组相比,BL+E22组显著升高了肉鸡血清中GSH-Px活性,显著降低了肉鸡血清中MD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BL组显著增加了肉鸡盲肠内容物乙酸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异丁酸和异戊酸的含量(P<0.05)。与E22组相比,BL+E22组显著升高了乙酸、丙酸含量(P<0.05)。4)16SrRNA基因测序显示,BL组显著增加了Barnesiella_viscericola、unclassified_g__Barnesiella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提高肉鸡免疫力、抗氧化能力以及盲肠SCFAs含量,提高盲肠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同时,饲粮中地衣芽孢杆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和肠道菌群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黄羽肉鸡 大肠杆菌 炎症 抗氧化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致肝损伤机制及硒拮抗镉肝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罗通旺 吴亚 +2 位作者 王书杰 宋厚辉 邵春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6-1466,共11页
镉是一种有毒重金属,能通过食物链蓄积于机体内,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威胁人类和畜禽的健康。肝是镉毒性损伤的主要靶器官,揭示镉的肝毒性机制以及如何抑制其毒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 镉是一种有毒重金属,能通过食物链蓄积于机体内,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威胁人类和畜禽的健康。肝是镉毒性损伤的主要靶器官,揭示镉的肝毒性机制以及如何抑制其毒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硒能够拮抗镉的肝毒性。本文主要对镉致肝毒性损伤机制以及硒拮抗镉肝毒性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镉污染的防治以及硒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毒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和吲哚-3-丙酸共处理对Caco-2细胞紧密连接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王轲信 吴娴 +3 位作者 龚海洲 方巧玉 李向臣 张亚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24-5134,共11页
本研究以人克隆结肠腺癌Caco-2细胞系为模型,旨在探究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和吲哚-3-丙酸(indole-3-propionic acid,IPA)共处理对Caco-2细胞紧密连接和炎症因子的影响。使用0.4 mmol·L^(-1)NaB和0.1 mmol·L^(-1)IPA分... 本研究以人克隆结肠腺癌Caco-2细胞系为模型,旨在探究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和吲哚-3-丙酸(indole-3-propionic acid,IPA)共处理对Caco-2细胞紧密连接和炎症因子的影响。使用0.4 mmol·L^(-1)NaB和0.1 mmol·L^(-1)IPA分别和共处理Caco-2细胞24 h,检测细胞跨膜电阻(TEER)值、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和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NaB和IPA共处理组均显著提高TEER值(P<0.01),而NaB和IPA单独处理组TEER值无显著变化(P>0.05)。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共处理组显著下调了Claudin-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1);与NaB单独处理组相比,共处理组显著上调了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并且极显著促进了Claudin-1、ZO-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P<0.001);与IPA单独处理组相比,共处理组显著上调了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并极显著提高了Claudin-1和ZO-1蛋白表达量(P<0.001)。在炎症因子方面,与对照组相比,NaB和IPA共处理组显著下调炎症因子IL-6、IL^(-1)β、IL-8及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共处理极显著降低了细胞上清液中IL-6、IL^(-1)β、IL-8及TNF-α的分泌量(P<0.001)。本研究表明,相比于NaB或IPA单独处理,NaB和IPA共处理可增加细胞跨膜电阻值,促进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并且降低促炎因子的分泌,降低了肠道通透性。综上,NaB和IPA共处理在增强上皮细胞屏障功能以及降低炎症反应方面具有更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吲哚-3-丙酸 紧密连接 炎症因子 CACO-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