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量重金属元素对动物生理毒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伊 杨金勇 +4 位作者 高慧 吴昊 吴文旋 王翀 王梓翔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41-144,共4页
饲料中重金属元素添加不当或过度使用会对动物生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过量重金属元素可对动物的机体组织、免疫系统、繁殖能力与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过量重金属元素的毒性主要表现为改变动物体内信号通路、诱发机体氧化应激以及对... 饲料中重金属元素添加不当或过度使用会对动物生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过量重金属元素可对动物的机体组织、免疫系统、繁殖能力与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过量重金属元素的毒性主要表现为改变动物体内信号通路、诱发机体氧化应激以及对动物神经产生损伤。文章旨在分析过量重金属对动物健康的影响,探讨过量重金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重金属 动物健康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遂昌地区同域分布猪獾与花面狸时空生态位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家乐 龚笑飞 +6 位作者 潘江炎 李悦 温作豪 叶毅 高建明 赵阿勇 林植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8,共12页
猪獾(Arctonyx collaris)与花面狸(Paguma larvata)是浙江遂昌山地小型食肉兽中的优势物种,具有相似的食性和环境选择。为探明同域分布的猪獾与花面狸的共存机制,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浙江省遂昌县5个样区(白马山、千佛山、九龙山... 猪獾(Arctonyx collaris)与花面狸(Paguma larvata)是浙江遂昌山地小型食肉兽中的优势物种,具有相似的食性和环境选择。为探明同域分布的猪獾与花面狸的共存机制,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浙江省遂昌县5个样区(白马山、千佛山、九龙山、牛头山和湖山)进行红外相机监测,选取相机布设位点71个,布设123台红外相机,总有效工作日19654个,独立有效事件2184次,使用物种分布模型和日活动节律模型对该地区的猪獾与花面狸的时空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者为当地中级捕食者中的优势物种,但猪獾(RAI=9.26)的相对多度指数高于花面狸(RAI=3.96);(2)两者对于生境选择具有较高相似性,空间生态位上的重叠系数为:D=0.783,I=0.960;(3)两者昼夜活动差异极显著(P<0.01),猪獾昼夜均有活动,花面狸主要在夜间活动。猪獾与花面狸在空间生态位上存在较大程度重叠,但在时间生态位上存在较大程度分化,表明两者之间倾向于通过反应性策略共存。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猪獾与花面狸的时空生态位特征与共存机制,为深入理解同域中级捕食者种间关系及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实例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獾 花面狸 生态位 种间关系 日活动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肠缺氧模型研究进展
3
作者 戴文 卞苏舒 +4 位作者 张聚民 宋厚辉 周莹珊 刘萍 王晓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83-4094,共12页
肠缺氧是肠组织氧气需求量高于供应量的病理现象,是多种肠道疾病的直接诱发因素、预警信号和关键特征之一。建立真实可靠的肠缺氧状态动物模型或者能模拟肠缺氧的细胞模型,对肠缺氧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适... 肠缺氧是肠组织氧气需求量高于供应量的病理现象,是多种肠道疾病的直接诱发因素、预警信号和关键特征之一。建立真实可靠的肠缺氧状态动物模型或者能模拟肠缺氧的细胞模型,对肠缺氧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适用于构建肠缺氧模型的方法,重点围绕循环性、化学性和环境性肠缺氧动物模型,物理法和化学法诱导的离体肠细胞缺氧模型和离体肠道类器官缺氧模型的构建策略、模型优劣及应用场景进行分析,为动物肠缺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药物的发掘和临床药效学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氧 细胞模型 动物模型 肠道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舟山獐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以舟山林场为例
4
作者 黄海明 何珂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11-16,共6页
舟山为獐主要分布地区,多年来致力于獐种群保护工作。为掌握舟山林场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为獐种群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实验依据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表明:8个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中出现了2个纯和的... 舟山为獐主要分布地区,多年来致力于獐种群保护工作。为掌握舟山林场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为獐种群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实验依据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表明:8个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中出现了2个纯和的位点;其余6个位点观测杂合度与期望杂合度分别在0.966~1.000和0.613~0.871,多态信息含量在0.530~0.848,平均近交系数在0.17~0.45。该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还处于较高水平,但出现了2个纯合子位点开始影响种质资源和种群稳定性,建议舟山林场引进新种群个体促进基因交流,维持种群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獐子 微卫星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0日龄番鸭血浆游离氨基酸代谢谱动态变化
5
作者 张俊杰 侯萌 +5 位作者 杨彩梅 温洋 曾洪波 肖英平 吕文涛 杨华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92-2404,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番鸭生长发育过程中血浆游离氨基酸代谢谱的动态变化。试验选用同一批次生长状况良好的健康番鸭200羽,分别在番鸭1、3、7、14、28、42、70日龄时禁食后采集静脉血并测定血浆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番鸭血浆游离总氨... 本试验旨在研究番鸭生长发育过程中血浆游离氨基酸代谢谱的动态变化。试验选用同一批次生长状况良好的健康番鸭200羽,分别在番鸭1、3、7、14、28、42、70日龄时禁食后采集静脉血并测定血浆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番鸭血浆游离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随日龄增长均表现出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其中,番鸭血浆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在7日龄时相较于1日龄显著提高(P<0.05),而在14、28日龄时则显著低于3、7日龄(P<0.05),42日龄时再次显著上升(P<0.05);番鸭血浆游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整体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2个峰值出现在3和42日龄时,显著高于1、14和28日龄(P<0.05);番鸭血浆游离总氨基酸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与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较为接近,但变化幅度更小,1、14和28日龄显著低于3、7、42日龄(P<0.05)。通过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番鸭血浆游离氨基酸主成分随日龄增长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其中1日龄时番鸭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相较于其他日龄时有着明显的聚类差异。通过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对番鸭血浆游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进行分析,筛选出了苏氨酸、丙氨酸、牛磺酸、丝氨酸、脯氨酸、肌肽、精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亮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尿素等13种物质。这些物质的VIP值均大于1,表明这些氨基酸及氨基酸衍生物对番鸭血浆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差异有较大的贡献度。进一步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发现,苏氨酸、牛磺酸和尿素相较于其他物质对番鸭不同日龄样品差异的贡献率最大,是不同日龄番鸭血浆代谢谱的关键物质。本研究不仅揭示了番鸭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日龄变化的规律,而且识别出了关键氨基酸,可为优化番鸭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血浆 游离氨基酸 代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天然免疫逃避机制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超 明文含 +4 位作者 卢姝婉 杨彩梅 刘金松 马翔 张瑞强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90-2599,共10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以呕吐、脱水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近年来,由于PEDV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许多国家的... 猪流行性腹泻病(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以呕吐、脱水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近年来,由于PEDV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许多国家的养猪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探究PEDV的致病机制及其有效防控措施,可为生猪养殖提供重要保障。本文综述了PEDV在抑制干扰素产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焦亡与炎症反应过程中的逃避机制,分析了PEDV的疫苗和营养防控研究进展,旨在为PED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逃逸机制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携带耐药基因blaCTX-M-27沙门菌P1-CTX噬菌体-质粒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7
作者 赵秋云 沈焕钧 +2 位作者 宋厚辉 蒋红霞 许成钢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19-3527,共9页
P1噬菌体-质粒作为肠杆菌科细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载体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携带抗生素耐药基因的P1噬菌体-质粒是否具有诱导和进一步转导等生物学特性问题。对沙门菌中携带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基因blaCTX-M-27的P1噬菌体-质... P1噬菌体-质粒作为肠杆菌科细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载体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携带抗生素耐药基因的P1噬菌体-质粒是否具有诱导和进一步转导等生物学特性问题。对沙门菌中携带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基因blaCTX-M-27的P1噬菌体-质粒(命名为P1-CTX)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包括噬菌体效价、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温度和酸碱稳定性等。结果显示,P1-CTX噬菌体-质粒可诱导产生有裂解能力的完整噬菌体,效价为10~6 PFU·mL^(-1),最佳感染复数为0.01;P1-CTX噬菌体在低于50℃环境下活力较好,耐强碱而不耐强酸。可感染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且在宿主菌中不产生适应代价,稳定性较好。综上表明,P1-CTX噬菌体-质粒具有正常的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可携带耐药基因通过转导的方式水平传播,且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P1噬菌体-质粒 抗生素耐药基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蚯蚓粉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8
作者 聂博 李会界 +2 位作者 许潇 吴文旋 王翀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4-79,共6页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评价添加不同水平蚯蚓粉(0.5%、1.0%)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动力学参数及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4只体重相近的湖羊公羊为瘤胃液供体羊,设计3个发酵底物:对照组(不含蚯蚓粉)、处理1组(对照组+0.5%蚯蚓粉)...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评价添加不同水平蚯蚓粉(0.5%、1.0%)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动力学参数及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4只体重相近的湖羊公羊为瘤胃液供体羊,设计3个发酵底物:对照组(不含蚯蚓粉)、处理1组(对照组+0.5%蚯蚓粉)、处理2组(对照组+1.0%蚯蚓粉),应用ANKOM产气系统进行48 h体外产气,测定产气量、发酵液pH、干物质消失率、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挥发性脂肪酸及甲烷产量。结果显示,发酵12~16 h,处理2组产气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发酵16~48 h,处理2组产气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和处理1组(P<0.05)。3组间的发酵参数(氨态氮、微生物蛋白、干物质降解率和纤维素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丙酸含量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占比显著高于处理2组(P<0.05),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处理1组和处理2组(P<0.05),处理2组乙酸/丙酸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蚯蚓粉可促进湖羊瘤胃体外产气,不会对体外发酵参数产生负面影响,但不利于挥发性脂肪酸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粉 瘤胃体外发酵 产气参数 发酵参数 湖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甜菊糖苷对黄羽肉鸡肠道微生物和肌肉代谢物的影响
9
作者 刘雅丽 杨福生 +4 位作者 宋榜桂 杜雪 俞奇力 陈菲 陈国宏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74-4383,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甜菊糖苷对黄羽肉鸡肠道微生物和肌肉代谢物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黄羽肉鸡母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低、中和高剂量甜菊糖苷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甜菊糖苷对黄羽肉鸡肠道微生物和肌肉代谢物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黄羽肉鸡母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低、中和高剂量甜菊糖苷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0(L组)、800(M组)和1 000 mg/kg(H组)的甜菊糖苷。试验期84 d。通过16S rDNA测序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评估肠道微生物和鸡肉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甜菊糖苷改变了黄羽肉鸡盲肠微生物群落结构,与C组相比,M组的盲肠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下降,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上升。此外,饲粮中添加甜菊糖苷影响了黄羽肉鸡胸肌代谢物含量,与C组相比,M组的胸肌连苯三酚、麦芽酚和肌苷含量降低,油酸和鳄梨炔醇-1-乙酸酯含量增加。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甜菊糖苷可改善黄羽肉鸡肠道菌群结构和肌肉代谢物含量,添加量以800 mg/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苷 黄羽肉鸡 肌肉代谢物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山乌骨鸡与白耳黄鸡胸肌挥发性代谢物差异研究
10
作者 丁向英 李诗如 +4 位作者 游学嵘 都玉 杜雪 赵阿勇 王芷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5-153,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江山乌骨鸡与白耳黄鸡的胸肌挥发性代谢物的差异。试验选取360日龄江山乌骨鸡母鸡和白耳黄鸡母鸡各6只进行胸肌挥发性代谢物测定。结果显示:①两个品种鸡的胸肌中共检测到722种代谢物,以烃类(17.61%)、杂环化合物(14.7%)和... 试验旨在研究江山乌骨鸡与白耳黄鸡的胸肌挥发性代谢物的差异。试验选取360日龄江山乌骨鸡母鸡和白耳黄鸡母鸡各6只进行胸肌挥发性代谢物测定。结果显示:①两个品种鸡的胸肌中共检测到722种代谢物,以烃类(17.61%)、杂环化合物(14.7%)和酯(13.59%)的占比最高。②两种胸肌中共鉴定出1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江山乌骨鸡有4种差异代谢物(杂环化合物、烃类和萜类)相较于白耳黄鸡下调,有11种差异代谢物(酸、酯、酮、醇和萜类)相较于白耳黄鸡上调。③鉴定出49种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大于1的挥发性物质,其中rOAV值高于200的共有4种物质,分别是2,2,6-三甲基-环己酮、5-乙基-3-羟基-4-甲基-2(5H)-呋喃酮、二氢-2-甲基-3(2H)-呋喃酮、异丁基甲氧基吡嗪。④江山乌骨鸡在木香、花香、药草香、薄荷香、膏香、柑橘香、清凉方面相较于白耳黄鸡表达上调,白耳黄鸡在烤香、豆香、咖啡香方面相较于江山乌骨鸡表达上调。结果表明:两种鸡肉均含有大量挥发性风味物质,但江山乌骨鸡的肌肉具有更复杂的独特风味,而白耳黄鸡具有更强的肉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山乌骨鸡 白耳黄鸡 胸肌 风味 挥发性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地方品种鸡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组成差异分析
11
作者 刘莉君 刘梦琪 +6 位作者 李度 白丽娟 杜雪 王芷筠 颜菲菲 赵阿勇 刘雅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6,共7页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萧山鸡、灵昆鸡、仙居鸡、丝羽乌骨鸡和江山乌骨鸡在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差异,为提高地方鸡种的生产性能和种质资源保护与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每个品种随机选取35只6日龄雏鸡进行散养,饲喂相同日粮,试...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萧山鸡、灵昆鸡、仙居鸡、丝羽乌骨鸡和江山乌骨鸡在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差异,为提高地方鸡种的生产性能和种质资源保护与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每个品种随机选取35只6日龄雏鸡进行散养,饲喂相同日粮,试验期为20周,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母鸡进行翅静脉采血和屠宰取样,用于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检测。结果显示:仙居鸡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丝羽乌骨鸡(P<0.05),丝羽乌骨鸡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高于仙居鸡(P<0.05);仙居鸡的总抗氧化力(T-AOC)活性显著高于灵昆鸡和丝羽乌骨鸡(P<0.05),萧山鸡、灵昆鸡和仙居鸡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高于丝羽乌骨鸡(P<0.05),丝羽乌骨鸡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萧山鸡、灵昆鸡和仙居鸡(P<0.05);江山乌骨鸡和仙居鸡的放线菌门丰度最高,丝羽乌骨鸡丰度最低,江山乌骨鸡和萧山鸡的互养菌属丰度最高,江山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的有害菌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丰度最高。综上所述,五个鸡种,仙居鸡的免疫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最强,丝羽乌骨鸡则最弱,江山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的有害菌属丰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种 血清免疫指标 抗氧化能力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STIM1蛋白的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及功能研究
12
作者 董南希 崔厚雪 +2 位作者 向仲芳 牛冬 刘璐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26,共10页
研究旨在对鸡STIM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STIM1组织表达谱,并探究其对鸡原代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STIM1蛋白氨基酸序列特征、筛选互作蛋白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 研究旨在对鸡STIM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STIM1组织表达谱,并探究其对鸡原代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STIM1蛋白氨基酸序列特征、筛选互作蛋白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TIM1在不同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在鸡原代肝细胞过表达STIM1基因,利用qRT-PCR评估STIM1基因对脂肪代谢关键基因PPARα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STIM1基因CDS区编码676个氨基酸,具有70个磷酸化位点和3个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STIM1蛋白主要定位于内质网,具有信号序列,可与STIM2、ORAI和TRPC等家族蛋白存在互作,维持细胞Ca2+稳态。q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表明,STIM1在肝脏组织表达量显著高于肌肉和脂肪组织(P<0.05)。体外试验结果显示,过表达STIM1基因可通过上调PCNA和CCND1基因表达(P<0.05或P<0.01),促进细胞增殖;同时提高PPARα、CPT1A以及SREBP1-c基因表达(P<0.05),调节脂肪生成与分解之间的动态平衡。研究表明,鸡STIM1蛋白属于内质网膜蛋白,其编码基因与蛋白主要在肝脏组织表达;过表达STIM1基因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调节脂肪生成与分解之间的动态平衡,参与鸡原代肝细胞内的脂质代谢稳态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M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肌苷酸代谢调控基因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
作者 法春梅 王芷筠 +2 位作者 张雅文 赵阿勇 杜雪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52,共8页
随着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鸡肉风味和品质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肌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IMP)作为影响肉质风味的关键成分,已经成为评估鸡肉鲜味程度的重要物质。为提高鸡肉鲜味程度,研究者围绕IMP开展了大量... 随着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鸡肉风味和品质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肌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IMP)作为影响肉质风味的关键成分,已经成为评估鸡肉鲜味程度的重要物质。为提高鸡肉鲜味程度,研究者围绕IMP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文章系统梳理了IMP的代谢机制、相关调控基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培育优质肉鸡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酸 鸡肉风味 分子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攻毒感染肉鸡免疫、抗氧化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14
作者 彭文文 张美婷 +3 位作者 徐灏铖 徐保阳 张玲玲 杨彩梅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4-3356,共13页
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E22攻毒感染肉鸡免疫应答功能、抗氧化性能以及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选择360只1d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肉鸡,试验周期为28 d。对照组(CON... 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E22攻毒感染肉鸡免疫应答功能、抗氧化性能以及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选择360只1d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肉鸡,试验周期为28 d。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灌服空白LB培养基;BL组,饲喂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E22组,饲喂基础饲粮+灌服大肠杆菌E22菌液;BL+E22组,饲喂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灌服大肠杆菌E22菌液。结果表明:1)相比与对照组,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BL组)显著提高了肉鸡肝脏的器官指数、血清中IgG、IgY、IgM和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肉鸡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的水平(P<0.05);同时,与E22组相比,BL+E22组显著升高了肉鸡胸腺的器官指数、IgG、IgY、IgM水平,显著降低了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BL组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SOD和GSH-PX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MDA活性(P<0.05)。与E22组相比,BL+E22组显著升高了肉鸡血清中GSH-Px活性,显著降低了肉鸡血清中MD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BL组显著增加了肉鸡盲肠内容物乙酸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异丁酸和异戊酸的含量(P<0.05)。与E22组相比,BL+E22组显著升高了乙酸、丙酸含量(P<0.05)。4)16SrRNA基因测序显示,BL组显著增加了Barnesiella_viscericola、unclassified_g__Barnesiella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提高肉鸡免疫力、抗氧化能力以及盲肠SCFAs含量,提高盲肠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同时,饲粮中地衣芽孢杆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和肠道菌群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黄羽肉鸡 大肠杆菌 炎症 抗氧化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下的湖羊体尺性状的测量研究
15
作者 沈伟 王笑语 +3 位作者 吴攀 王承丽 李嘉骅 岳万福 《浙江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1-5,21,共6页
为了探索湖羊在机器视觉下的体尺性状测量精度,试验选取15只成年湖羊母羊和15只模型羊分别用传统人工和机器视觉进行体长,体高性状的测量,并将测得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湖羊在机器视觉下测量的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在机器视觉下的湖羊体... 为了探索湖羊在机器视觉下的体尺性状测量精度,试验选取15只成年湖羊母羊和15只模型羊分别用传统人工和机器视觉进行体长,体高性状的测量,并将测得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湖羊在机器视觉下测量的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在机器视觉下的湖羊体尺性状测量比传统的人工测量更精确,相对误差低于5.5%,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湖羊的应激反应。利用机器视觉下的卷积神经网络测量湖羊体尺性状对推动精准、福利化养羊以及湖羊繁育和智能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体尺性状 Mask R-CNN 湖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草鸡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争荣 屠炳江 +6 位作者 郭融冰 操勇清 袁灵光 陈美燕 曾涛 田勇 卢立志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89-692,共4页
温岭草鸡是浙江省优质地方品种,具有肉质好、口感佳等特点。本研究随机选择300日龄温岭草鸡公母各15只,进行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温岭草鸡胸深较大,体形紧凑,屠宰性能较好。胫围与屠宰指标相关程度高,除腹脂质量... 温岭草鸡是浙江省优质地方品种,具有肉质好、口感佳等特点。本研究随机选择300日龄温岭草鸡公母各15只,进行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温岭草鸡胸深较大,体形紧凑,屠宰性能较好。胫围与屠宰指标相关程度高,除腹脂质量外,体尺与屠宰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岭草鸡 体尺 屠宰性能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兔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翔飞 黄盼 +6 位作者 崔雪梅 季权安 肖琛闻 韦强 黄叶娥 鲍国连 刘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对兔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试验选取72只5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CN,饲喂基础饲粮)和中草药组(CM,基础饲粮中添加600 mg/kg复方中草药),每...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对兔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试验选取72只5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CN,饲喂基础饲粮)和中草药组(CM,基础饲粮中添加600 mg/kg复方中草药),每组36只,试验周期为42 d。每周测定各组兔的采食量和体增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试验第21、42天,每组随机选择4只健康兔,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试验结束(第42天),收集兔小肠肠段,通过ELISA检测小肠黏膜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肠绒毛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紧密连接蛋白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通量测序分析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两组间ADFI、ADG和F/G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21天时,中草药组兔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l)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试验第42天时,中草药组兔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和回肠黏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显著升高(P<0.05);肠道中消化酶(α-淀粉酶、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空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绒毛长度(V)显著增长(P<0.05),隐窝深度(C)显著降低(P<0.05),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极显著升高(P<0.01);十二指肠中闭锁蛋白(Occludin)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回肠中膜周蛋白(ZO-1)和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也显著上调(P<0.05);盲肠内容物细菌16S rRNA基因的菌群丰富度指数(Chaol)丰度值显著升高(P<0.05);盲肠在属水平分类上的主要优势菌群为梭菌属(Clostridiales)和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等。结果表明,兔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维持肠道黏膜形态的完整,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生长性能 消化酶 肠道发育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毛秋艳 周淑宁 +9 位作者 刘朔 彭程 尹馨 张雅馨 周婉婷 李金平 侯广宇 蒋文明 宋厚辉 刘华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7-1146,共10页
H3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宿主广泛,具备跨物种传播的能力,不但造成了家禽的发病,还导致了多起人感染病例,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H3亚型AIV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参考了GenBank近... H3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宿主广泛,具备跨物种传播的能力,不但造成了家禽的发病,还导致了多起人感染病例,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H3亚型AIV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参考了GenBank近年来公开的H3亚型AIV HA基因序列,在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分别以cRNA阳性标准品和病毒核酸标准品为模板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针对H3亚型AIV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进行评估。进一步使用实验室攻毒鸡组织样品和临床拭子样品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与其他亚型AIV和常见禽类病原体均无交叉反应;检测下限分别为1.0×10^(2) copies·μL^(-1)和10^(2) EID 50·0.1 mL^(-1),灵敏度与常规RT-PCR相比提高了10倍;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重复性较好。动物攻毒临床试验样品和临床拭子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敏感性高于普通RT-PCR方法,与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可用于临床检测。综上,本研究建立的H3亚型AI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具备特异、快速、灵敏等特点,为H3亚型AIV的快速诊断和监测及防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3亚型 荧光定量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盲肠不同肠型特征及其与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屠宰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旖旎 樊倩 +4 位作者 杨彩梅 肖英平 杨华 吕文涛 王剑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80-369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番鸭盲肠不同肠型特征及其与盲肠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和屠宰性能的关系。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使用PAM算法将200只70日龄的番鸭盲肠菌群进行分型,测定不同肠型番鸭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盲肠中短链脂肪酸含量,... 本试验旨在研究番鸭盲肠不同肠型特征及其与盲肠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和屠宰性能的关系。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使用PAM算法将200只70日龄的番鸭盲肠菌群进行分型,测定不同肠型番鸭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盲肠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在门和属水平上对不同肠型番鸭盲肠菌群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不同肠型番鸭盲肠差异菌属相对丰度与SCFAs含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番鸭盲肠菌群分为2个肠型:以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为代表的肠型1(ET1)(n=165)和以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为代表的肠型2(ET2)(n=35)。ET1番鸭盲肠菌群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ET2番鸭(P<0.05)。在属水平上,ET1番鸭盲肠菌群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29.33%)、未培养的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_uncultured)(4.83%)和副拟杆菌属(4.68%)的相对丰度较高;ET2番鸭盲肠菌群中拟杆菌属(20.71%)、梭杆菌属(14.56%)和副拟杆菌属(4.29%)的相对丰度较高。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比较分析发现,不同肠型之间的差异菌属包括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丁酸球菌属(Butyricicoccus)和霍氏真杆菌群([Eubacterium]hallii group)等产丁酸菌。比较不同肠型番鸭盲肠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发现,ET1番鸭盲肠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ET2番鸭(P<0.05),而ET1和ET2番鸭盲肠中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将ET1和ET2番鸭盲肠差异菌属相对丰度与短链脂肪酸含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粪杆菌属相对丰度与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含量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比较不同肠型番鸭的屠宰性能发现,ET2番鸭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高于ET1番鸭(P<0.05),而在屠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和腿肌率方面ET1和ET2番鸭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不同肠型番鸭盲肠菌群结构的差异可能造成其盲肠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差异,从而进一步对屠宰性能产生一定影响,该结果可为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互作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肠型 盲肠菌群结构 屠宰性能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7调控绵羊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转录因子PAX3筛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宇航 郭良富 +3 位作者 张茹楠 赵阿勇 刘玉芳 储明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64-3875,共12页
旨在探究miR-127对绵羊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并通过鉴定miR-127上游核心启动子区域筛选调控其表达的转录因子。本研究以体外分离培养的小尾寒羊胎羊骨骼肌原代成肌细胞为试验材料,过表达或干扰miR-127后,采用RT-qPCR、EdU染... 旨在探究miR-127对绵羊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并通过鉴定miR-127上游核心启动子区域筛选调控其表达的转录因子。本研究以体外分离培养的小尾寒羊胎羊骨骼肌原代成肌细胞为试验材料,过表达或干扰miR-127后,采用RT-qPCR、EdU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探究miR-127对绵羊成肌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预测并鉴定绵羊miR-127核心启动子区域及其转录因子。结果表明,在绵羊成肌细胞中过表达miR-127后,促进了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CNA、CDK4的表达(P<0.01);抑制了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AX的表达(P<0.05);EdU结果显示,绵羊成肌细胞中过表达miR-127后,细胞阳性率显著提升(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miR-127过表达可显著增加成肌细胞S期和G2期细胞比例并减少成肌细胞的凋亡。在细胞分化试验中,过表达miR-127显著增加了成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MYOD1和MYHC mRNA的表达水平(P<0.05),显著增加了MYHC的阳性肌管面积(P<0.05)。抑制miR-127表达则出现与上述相反的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调控miR-127表达的调控因子,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miR-127上游1 500~1 800 bp(miR-127-P6)区段活性最高,推断其为miR-127的核心启动子区。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在miR-127核心启动子区存在一个与转录因子PAX3的结合位点。在绵羊成肌细胞中过表达转录因子PAX3后,miR-127启动子活性和miR-127的表达均极显著增加(P<0.01)。本研究表明,绵羊miR-127显著促进绵羊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分化,减少了成肌细胞凋亡,进而参与骨骼肌成肌细胞的发育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绵羊miR-127上游的1 500~1 800 bp是其核心启动子区,转录因子PAX3正向调节miR-127的转录。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绵羊肌肉生长发育性状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成肌细胞增殖分化 miR-127 转录因子PAX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