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省杨梅病虫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
41
1
作者
王华弟
沈颖
+2 位作者
黄茜斌
梁森苗
徐志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0-646,共7页
【目的】摸清浙江省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6年在浙江杨梅主产区采用系统普查与定点监测、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
【目的】摸清浙江省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6年在浙江杨梅主产区采用系统普查与定点监测、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杨梅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及绿色防控技术。【结果】浙江省杨梅常见害虫有69种,隶属5目29科,常见病害有2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5种,细菌性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5种和根结线虫病1种;以杨梅介壳虫、果蝇、卷叶蛾、尺蠖、粉虱、蚜虫和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白腐病、凋萎病、梢枯病等12种病虫为杨梅主要病虫害。在杨梅采收前25和45 d挂防虫网,对杨梅果蝇的防控效果达98.71%和99.19%;在杨梅采收前20、30和45 d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17%、95.63%和93.72%;在杨梅采收前15 d喷施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200倍液,对杨梅介壳虫的防治效果达97.42%;试验筛选出对杨梅果蝇和介壳虫防治效果好且使用安全的生物农药乙基多杀菌素和松脂酸钠。【结论】在杨梅生产上应采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种植优良品种、冬季清园为主的农业防治,防虫网覆盖技术为主的物理防治,登记药剂科学合理使用和保护利用天敌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控制杨梅病虫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病虫害种类
发生规律
绿色防控技术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梅果实腐烂主要病害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饶汉宗
王华弟
+4 位作者
沈颖
黄茜斌
谢子正
赵慧宇
徐志宏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892-1895,共4页
杨梅果实期病害是影响杨梅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探明发生病害种类与烂果原因,研讨防控技术,对于保障杨梅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多年调查试验研究表明,杨梅果实腐烂主要由真菌侵染引起,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白腐病、橘...
杨梅果实期病害是影响杨梅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探明发生病害种类与烂果原因,研讨防控技术,对于保障杨梅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多年调查试验研究表明,杨梅果实腐烂主要由真菌侵染引起,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白腐病、橘青霉、杨梅轮帚霉、绿色木霉等,杨梅果蝇的发生引发白腐病的危害,是杨梅果实期最为突出的问题。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5%咪鲜胺乳油对预防杨梅白腐病等"烂果"有较好效果,咪鲜胺防效优于嘧菌酯,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以25%咪鲜胺乳油667倍、1 000倍液于杨梅成熟前22 d、15 d喷雾防治效果好,防治效果达94.1%-100.0%。研究提出科学施肥、避雨栽培、整形修剪、适时采摘的农业防治措施和治虫防病的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果实病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梅粉虱的发生监测与防控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颖
王华弟
+2 位作者
汪恩国
黄茜斌
徐志宏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25-127,共3页
杨梅粉虱为近年来浙江省杨梅生产上发生普遍、为害较严重的害虫之一。为给综合防控杨梅粉虱提供科学依据,对杨梅粉虱的发生规律、监测预报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杨梅粉虱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
杨梅粉虱为近年来浙江省杨梅生产上发生普遍、为害较严重的害虫之一。为给综合防控杨梅粉虱提供科学依据,对杨梅粉虱的发生规律、监测预报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杨梅粉虱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进行了研究。监测结果表明,在浙江台州等杨梅产区,以杨梅粉虱、黑刺粉虱、黑胶粉虱发生为主;杨梅粉虱的发生与寄主植物、栽培管理、药剂防治、天敌因子、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依据杨梅粉虱发生规律及影响因子,制定了杨梅粉虱预测预报方法,提出了发生期、发生程度和为害趋势的预测方法。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30%松脂酸钠SP200倍液和65%噻嗪酮WP2500倍液对杨梅粉虱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别达97.78%和97.61%,且使用安全,该药剂已在杨梅上登记。为有效控制杨梅粉虱的发生,需采用农业防治、色板诱杀、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粉虱
发生规律
监测预报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省杨梅病虫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
41
1
作者
王华弟
沈颖
黄茜斌
梁森苗
徐志宏
机构
浙江
省农药检定管理所
浙江
省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
省农业科
学院
园艺研究所
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0-646,共7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C32008)
文摘
【目的】摸清浙江省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6年在浙江杨梅主产区采用系统普查与定点监测、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杨梅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及绿色防控技术。【结果】浙江省杨梅常见害虫有69种,隶属5目29科,常见病害有2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5种,细菌性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5种和根结线虫病1种;以杨梅介壳虫、果蝇、卷叶蛾、尺蠖、粉虱、蚜虫和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白腐病、凋萎病、梢枯病等12种病虫为杨梅主要病虫害。在杨梅采收前25和45 d挂防虫网,对杨梅果蝇的防控效果达98.71%和99.19%;在杨梅采收前20、30和45 d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17%、95.63%和93.72%;在杨梅采收前15 d喷施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200倍液,对杨梅介壳虫的防治效果达97.42%;试验筛选出对杨梅果蝇和介壳虫防治效果好且使用安全的生物农药乙基多杀菌素和松脂酸钠。【结论】在杨梅生产上应采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种植优良品种、冬季清园为主的农业防治,防虫网覆盖技术为主的物理防治,登记药剂科学合理使用和保护利用天敌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控制杨梅病虫害的发生。
关键词
杨梅
病虫害种类
发生规律
绿色防控技术
浙江
Keywords
Myrica rubra
pests and diseases
occurrence regularity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Zhejiang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梅果实腐烂主要病害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饶汉宗
王华弟
沈颖
黄茜斌
谢子正
赵慧宇
徐志宏
机构
青田县
植物保护
检疫站
浙江
省农药检定管理所
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
省
植物保护
检疫局
浙江
省农业科
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892-1895,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2015C32008)
文摘
杨梅果实期病害是影响杨梅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探明发生病害种类与烂果原因,研讨防控技术,对于保障杨梅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多年调查试验研究表明,杨梅果实腐烂主要由真菌侵染引起,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白腐病、橘青霉、杨梅轮帚霉、绿色木霉等,杨梅果蝇的发生引发白腐病的危害,是杨梅果实期最为突出的问题。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5%咪鲜胺乳油对预防杨梅白腐病等"烂果"有较好效果,咪鲜胺防效优于嘧菌酯,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以25%咪鲜胺乳油667倍、1 000倍液于杨梅成熟前22 d、15 d喷雾防治效果好,防治效果达94.1%-100.0%。研究提出科学施肥、避雨栽培、整形修剪、适时采摘的农业防治措施和治虫防病的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
杨梅
果实病害
综合防治
分类号
S4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梅粉虱的发生监测与防控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颖
王华弟
汪恩国
黄茜斌
徐志宏
机构
浙江
省农药检定管理所
浙江
省临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
省台州市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编号:2015C32008)
文摘
杨梅粉虱为近年来浙江省杨梅生产上发生普遍、为害较严重的害虫之一。为给综合防控杨梅粉虱提供科学依据,对杨梅粉虱的发生规律、监测预报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杨梅粉虱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进行了研究。监测结果表明,在浙江台州等杨梅产区,以杨梅粉虱、黑刺粉虱、黑胶粉虱发生为主;杨梅粉虱的发生与寄主植物、栽培管理、药剂防治、天敌因子、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依据杨梅粉虱发生规律及影响因子,制定了杨梅粉虱预测预报方法,提出了发生期、发生程度和为害趋势的预测方法。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30%松脂酸钠SP200倍液和65%噻嗪酮WP2500倍液对杨梅粉虱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别达97.78%和97.61%,且使用安全,该药剂已在杨梅上登记。为有效控制杨梅粉虱的发生,需采用农业防治、色板诱杀、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杨梅粉虱
发生规律
监测预报
综合防治技术
分类号
S888.7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省杨梅病虫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王华弟
沈颖
黄茜斌
梁森苗
徐志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杨梅果实腐烂主要病害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饶汉宗
王华弟
沈颖
黄茜斌
谢子正
赵慧宇
徐志宏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杨梅粉虱的发生监测与防控技术
沈颖
王华弟
汪恩国
黄茜斌
徐志宏
《上海农业科技》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