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对大麦根系生理代谢和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罗安程 章永松 孙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9-12,共4页
通过温室砂培、室内分析,研究了有机肥、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麦根系活力、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根尖呼吸作用和磷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增加并较长时间保持根系有较高的活力;单施有机肥在培养... 通过温室砂培、室内分析,研究了有机肥、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麦根系活力、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根尖呼吸作用和磷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增加并较长时间保持根系有较高的活力;单施有机肥在培养初期能显著提高根系活力,随培养时间增长,效果明显下降。有机肥显著地增加了根系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和根尖的呼吸作用。有机无机肥配施,使大麦磷吸收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Vmax增加,Km减小。单施有机肥处理使Vmax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根系 生理代谢 磷吸收 大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标记研究水稻耐低钾胁迫数量性状位点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平 倪俊健 +2 位作者 罗安程 金戈 陶勤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9-217,共9页
用籼稻IR64与粳稻Azucena杂交发展的水稻双单倍体(DH)群体(共123个系)作试验材进行溶液培养试验。试验设两个处理:K正常供应(40mp/kg)和低K胁迫(5mg/kg)。培养4周后,测定参数包括株高,分蘖数,茎干重,根干重与植株K含量;K... 用籼稻IR64与粳稻Azucena杂交发展的水稻双单倍体(DH)群体(共123个系)作试验材进行溶液培养试验。试验设两个处理:K正常供应(40mp/kg)和低K胁迫(5mg/kg)。培养4周后,测定参数包括株高,分蘖数,茎干重,根干重与植株K含量;K吸收量与K利用率根据测定参数计算。175个标记在12条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用于耐低钾胁迫数量性状位点分析。耐低钾胁迫数量性状位点定义为仅在低K胁迫条件下检测到的QTLs(低K胁迫诱导QTLs)。分析结果表明,sd-1位点在K充分供应与低K胁迫条件下均对株高有重要影响;但在低K胁迫下检测到4个影响株高的QTLs和3个影响分蘖数的QTLs。K正常供应条件下,影响株高的sd-1位点对其他参数均有重要影响,但在K胁迫条件下没有发现这种影响。检测到的3个影响茎干重和根干重的低K胁迫诱导QTL相同,其中一个QTLs也同时影响植株K含量、K吸收量和K利用率,另有两个QTLs对植株K含量也有影响。与检测到的低K胁迫诱导QTLs联锁的标记基因型参数平均数比较表明,除K利用率外,IR64基因型均优于Azucena基因型。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水稻耐低K胁迫遗传背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钾胁迫 数量性状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前处理法测定植株中铜锌铁锰钙镁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周焱 罗安程 +1 位作者 徐素君 钱肖余 《土壤肥料》 CSCD 1997年第4期41-42,25,共3页
用干灰化、湿消化、HCl+Vc浸提这3种方法对大豆、水稻、梨树、桑叶、棉花、玉米、樟树7种植株进行前处理,通过对测定数据的分析,发现湿消化法和浸提法对7种植株都是适用,但湿消化法步骤烦,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浸提法方便... 用干灰化、湿消化、HCl+Vc浸提这3种方法对大豆、水稻、梨树、桑叶、棉花、玉米、樟树7种植株进行前处理,通过对测定数据的分析,发现湿消化法和浸提法对7种植株都是适用,但湿消化法步骤烦,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浸提法方便易行,是一种快速测定的好方法。干灰化法对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处理 植株 元素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长管蚜的序贯二项式分类抽样设计与管理决策优化:样本单位虫口数阈的重要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明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5-356,共12页
依据1988~1991年间对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种群的抽样数据和新的抽样理论而设计了用样本单位(分蘖株)虫口数阈T(每株不超过T头蚜虫,T≥0)进行样本分类的序贯二项式分类抽样方案,用于蚜害的管理... 依据1988~1991年间对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种群的抽样数据和新的抽样理论而设计了用样本单位(分蘖株)虫口数阈T(每株不超过T头蚜虫,T≥0)进行样本分类的序贯二项式分类抽样方案,用于蚜害的管理决策。负载不超过T头蚜虫的植株比例(PT)与种群密度(m,头/株)的关系通过拟合经验式ln[-ln(PT)]=a+bln(m)和负二项分布的概率模型而建立。一系列T值(0~25)和3个干扰阈限即经济危害水平(2.5和10头/株)用于抽样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优化麦作不同生育期控制蚜害的决定。抽样设计的可靠程度和经济性状分别由运行特征(OC)函数和平均样本数(ASN)函数判别。结果显示,各干扰阈限的抽样设计随T值的增大而愈趋合理。传统的0-l抽样(T=0)被证明错误决策的风险很大,所需样本数最多,应当摒弃。考虑到T过大会增加处理单位样本的时间,作者建议使用略高于干扰阈限的T值进行麦蚜的分类抽样和田间管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抽样设计 样本单位 虫口数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