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病原细菌拮抗菌及其拮抗物质测定——Bacillus cereus G35的产素特性与质粒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伟光 李德葆 葛起新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45-351,共7页
用同步培养和异步培养从91株大气腐生菌中筛选出13株对9种植物病原细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其中Bacillus cereus G35菌株的去菌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去盐、Sephadex G-50凝胶过滤,所得分段收集液对280nm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抑菌... 用同步培养和异步培养从91株大气腐生菌中筛选出13株对9种植物病原细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其中Bacillus cereus G35菌株的去菌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去盐、Sephadex G-50凝胶过滤,所得分段收集液对280nm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抑菌活性与第二吸收峰吻合,对蛋白酶E和蛋白酶K敏感,对100℃温度处理10min和酚抽提处理敏感,对胰蛋白酶部分敏感,对核糖核酸酶及温度60℃,80℃ 30min处理稳定,其活性物质提取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硫酸铵饱和度提高而增大。培养基种类、温度、培养时间对该菌株产生拮抗物有不同程度影响,在KMB培养液中30℃振荡培养18h后,拮抗物产生达到稳定,紫外线处理能促进洁抗物产生。此外,还报道了有关B.cereus G35变异株G35-M的某些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病原细菌 拮抗菌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草灵在大田系统中迁移、降解动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维屏 许惠庆 +3 位作者 陈子雯 俞康宁 唐柯 戚澄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8-54,共7页
采用大田残留动态试验实测数据,借助药物动力学分室模型,研究了禾草灵在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甜菜大田系统的的迁移、降解规律。该方法不仅得到了禾草灵的降解参数,而且得到了作物对土壤中残留禾草灵的吸收速率常数。本文还用GC/MS技术,... 采用大田残留动态试验实测数据,借助药物动力学分室模型,研究了禾草灵在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甜菜大田系统的的迁移、降解规律。该方法不仅得到了禾草灵的降解参数,而且得到了作物对土壤中残留禾草灵的吸收速率常数。本文还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了禾草灵的九种降解产物,推测了禾草灵的部分降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大田系统 迁移 降解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作物生境对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俞晓平 胡萃 K.L.Heong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6年第3期130-133,共4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非作物生境与害虫及其天敌关系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非作物生境 农业害虫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蚜被寄生龄期与受寄生蜂影响大小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30-436,共7页
在两个温度下将桃蚜Myzus perstcae无翅型不同龄期个体供菜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产卵寄生,然后观察寄主蚜虫的发育、存活和生殖情况。结果表明,寄主蚜虫的发育速率不受影响,而从接受寄生蜂产卵到生殖率明显下降、产幼蚜终止、死亡... 在两个温度下将桃蚜Myzus perstcae无翅型不同龄期个体供菜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产卵寄生,然后观察寄主蚜虫的发育、存活和生殖情况。结果表明,寄主蚜虫的发育速率不受影响,而从接受寄生蜂产卵到生殖率明显下降、产幼蚜终止、死亡三种症状出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寄生蜂完成整个幼期发育所需时间的30%、40%、60%左右,这一规律不依寄主接受产卵的龄期和温度条件而变化,从而导致寄主所受影响随着接受产卵时龄期的增大而迅速下降。当蚜虫在1—2龄接受产卵时,一般不能产幼蚜,从二龄后期起,随着接受产卵龄期的推迟,所表现的内禀增长能力迅速增加,至羽化为成蚜时接受产卵,内禀增长能力已与未被寄生蚜虫的接近。由此可见,寄主不同龄期被产卵寄生的相对机率是影响蚜虫-蚜茧蜂混合种群动态关系的决定性因子之一,蚜茧蜂必须产卵于大量的1—3龄若蚜,才有可能对蚜虫种群的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菜蚜茧蜂 蚜虫龄期 寄生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BHC在水相模拟生态系中的分布和异构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寅良 陈传群 +4 位作者 戎念杭 赵德生 陈鹤鑫 陆贻通 朱有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7,共5页
γ—BHC在水体中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为16.8d.水生生物都能很快地从水体中吸收γ—BHC,并迅速达到最大体内浓度.其中,以鱼体内浓度最高,螺次之,浮萍和金鱼藻较少.γ—BHC在水生生物体内也能产生异构化,主要异构化产物为α、δ—BHC.但它... γ—BHC在水体中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为16.8d.水生生物都能很快地从水体中吸收γ—BHC,并迅速达到最大体内浓度.其中,以鱼体内浓度最高,螺次之,浮萍和金鱼藻较少.γ—BHC在水生生物体内也能产生异构化,主要异构化产物为α、δ—BHC.但它们的异构化率都低于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BHC 水相模拟生态系 分布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粳秀水620与褐飞虱的消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祥良 程家安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78-179,共2页
秀水620是嘉兴市农科所近年选育的抗褐飞虱中熟晚粳新品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作连作晚稻种植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由于该品种具有抗褐飞虱、产量高、米质优、熟期早等优点,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89年达到60多... 秀水620是嘉兴市农科所近年选育的抗褐飞虱中熟晚粳新品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作连作晚稻种植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由于该品种具有抗褐飞虱、产量高、米质优、熟期早等优点,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89年达到60多万亩,是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抗褐飞虱晚粳品种。作者对它作了与褐飞虱的消长关系的系统观察,现将主要结果整理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供试品种。晚粳秀水6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品种 水稻 秀水620 褐飞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34所农业高校的植物保护文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晓晶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6-330,共5页
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以《中国农业文摘——植物保护》为依据,对我国34所农业高校在1987至1994年间发表的植物保护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项目包括各农业高校的发文量,各农业高校在国内(不含台湾省)各学会主办的11种学... 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以《中国农业文摘——植物保护》为依据,对我国34所农业高校在1987至1994年间发表的植物保护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项目包括各农业高校的发文量,各农业高校在国内(不含台湾省)各学会主办的11种学报上的发文量,文献内容分类统计,植物保护专业核心作者及情报源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4所院校发表的论文数最多.在11种学报上发文量以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植物保护文献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小脉蚜茧蜂发育速率与温度及寄主龄期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树生 《昆虫天敌》 CSCD 1989年第4期169-173,共5页
以桃蚜Myzus persicae为寄主,测定了菜小脉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在不同温度及不同龄期寄主中的发育速率。算得该蜂的发育起点温度t=8.76±0.13℃,有效温积常数K=139.51±1.60日度。在不同龄期无翅蚜虫中平均发育速率有显著... 以桃蚜Myzus persicae为寄主,测定了菜小脉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在不同温度及不同龄期寄主中的发育速率。算得该蜂的发育起点温度t=8.76±0.13℃,有效温积常数K=139.51±1.60日度。在不同龄期无翅蚜虫中平均发育速率有显著差异,依次为:三龄>四龄>二龄>成蚜>一龄,最快与最慢相差5%。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小脉蚜茧蜂 寄主龄期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小麦上几种新发生的真菌病害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熙 陈恩茂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7-19,共3页
1982年以来作者负责调查和鉴定浙江省麦类作物病害,在小麦上发现了13种本省未报道过的真菌病害,现将其分布症状与病原等分别简述如下: 一.小麦颖斑病 在余杭、建德及杭州郊区等地均有发生,常年为害不大。 受害颖壳基部呈现灰褐色病斑,... 1982年以来作者负责调查和鉴定浙江省麦类作物病害,在小麦上发现了13种本省未报道过的真菌病害,现将其分布症状与病原等分别简述如下: 一.小麦颖斑病 在余杭、建德及杭州郊区等地均有发生,常年为害不大。 受害颖壳基部呈现灰褐色病斑,病健组织界线不明显,病部长有黑色霉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真菌 病害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镰翅小卷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10
作者 韩桂彪 马瑞燕 +2 位作者 杜家纬 胡萃 李连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30,共6页
采用单个雌蛾性信息素腺体分析技术对枣镰翅小卷蛾AncylissativaLiu雌蛾性信息素的组分和组分间的精确比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镰翅小卷蛾雌蛾的性信息素系统由二个顺反异构体组分组成,即反9十二碳烯醋酸酯... 采用单个雌蛾性信息素腺体分析技术对枣镰翅小卷蛾AncylissativaLiu雌蛾性信息素的组分和组分间的精确比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镰翅小卷蛾雌蛾的性信息素系统由二个顺反异构体组分组成,即反9十二碳烯醋酸酯(E912∶Ac)和顺9十二碳烯醋酸酯(Z912∶Ac)组成,E912∶Ac与Z912∶Ac的比例为65∶35;雌蛾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具有时辰节律性,在光周期14L∶10D、温度为21℃时,性信息素产生的高峰期为进入黑暗期65h;不同日龄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有差异,1日龄最低,2日龄最高,3~5日龄居中,不同日龄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组分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对3个世代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的量及组分间的比例的研究表明,越冬代含量最高,为(101±70)ng/头,第2代为(95±46)ng/头,第1代仅为(14±10)ng/头,3个世代性信息素组分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在631%~643%(E)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镰翅小卷蛾 性信息素 化学通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龙王山巧菌蚊属3新种(双翅目:菌蚊科)
11
作者 吴鸿 杨集昆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3-226,共4页
记述了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菌蚊科(Mycetophilidae)巧菌蚊属(Phronia)3新种:安吉巧菌蚊P.anjiana,栖灌巧菌蚊P.lochmocola和三枝巧菌蚊P.triloba。模式标本存于中国农业... 记述了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菌蚊科(Mycetophilidae)巧菌蚊属(Phronia)3新种:安吉巧菌蚊P.anjiana,栖灌巧菌蚊P.lochmocola和三枝巧菌蚊P.triloba。模式标本存于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菌蚊科 巧菌蚊属 新种 中国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蚕黑卵蜂卵粒寄生率与卵块寄生率关系的分析
12
作者 胡萃 叶恭银 王选民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1-122,共2页
野蚕(野桑蚕)Bomyx mandarina是我国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它有多种天敌,其中卵期的野蚕黑卵蜂Telenomus theophilae是影响其种群数量的重要因子。为了准确测报野蚕发生数量,在开展测报时,务须查清其卵粒的黑卵蜂寄生率。然而卵粒寄生率的... 野蚕(野桑蚕)Bomyx mandarina是我国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它有多种天敌,其中卵期的野蚕黑卵蜂Telenomus theophilae是影响其种群数量的重要因子。为了准确测报野蚕发生数量,在开展测报时,务须查清其卵粒的黑卵蜂寄生率。然而卵粒寄生率的考查颇为繁琐,故于1985—1990年系统采集、饲养并考查了野蚕的卵粒寄生率与卵块寄生率,探明其间相关性,以便从卵块寄生率推算出卵粒寄生率,供生产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 黑卵蜂 卵粒 寄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茶花害虫记述
13
作者 黄恩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共12页
最近几年,作者对浙江省主要观赏植物的害虫进行了调查,并初步鉴定了采得的标本。茶花害虫有49种,其中食叶的19种,蛀干和啃食枝皮的7种,吸汁的21种,食害苗根的2种。本文记述了这些害虫的中名、学名、为害方式和为害期及在浙江的分布,同... 最近几年,作者对浙江省主要观赏植物的害虫进行了调查,并初步鉴定了采得的标本。茶花害虫有49种,其中食叶的19种,蛀干和啃食枝皮的7种,吸汁的21种,食害苗根的2种。本文记述了这些害虫的中名、学名、为害方式和为害期及在浙江的分布,同时简要地描述了主要种类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 若虫 雌成虫 同型幼虫 茶花 为害期 蓝翅眼天牛 幼虫形态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萤光假单胞菌根部定殖对水培系统中香石竹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徐同 Ron Van Peer +1 位作者 H Rattink B Schippers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18-223,共6页
用筛选的萤光假单胞细菌(fluorescent Pseudomonas spp.)菌株WCS X.13,WCS417和WCS 358处理栽培于水培系统中不同香石竹栽培品种的根部,试验结果表明,在通气的三角烧瓶培养中,香石竹品种Pallas经WCS X.13菌株处理后根长、根重显著高于对... 用筛选的萤光假单胞细菌(fluorescent Pseudomonas spp.)菌株WCS X.13,WCS417和WCS 358处理栽培于水培系统中不同香石竹栽培品种的根部,试验结果表明,在通气的三角烧瓶培养中,香石竹品种Pallas经WCS X.13菌株处理后根长、根重显著高于对照,植株鲜重相对增长率高于对照40%;经WCS417菌株处理根长高于对照,香石竹品种Lena经WCS 417菌株处理植株鲜重相对增长率高于对照32%,在营养膜培养中,在人工接种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dianthi的条件下,中抗品种Pallas经试验菌株处理根部6周以后,植株(根上部)鲜重均高于对照,表现促进植株生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午石竹 萤光假单胞菌 水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籼粳稻品种(系)的褐稻虱抗性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德明 袁全昌 +7 位作者 胡国文 唐健 马巨法 陈忠孝 潘群威 汪树俊 崔寿柏 黄恩友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0-15,共6页
粳稻资源中抗褐稻虱的抗源尚未发现。目前生产中应用的粳稻抗褐稻虱品种(系),均是通过导入籼稻抗褐稻虱基因培育而成。本研究采用我国目前推广的沪粳抗、P119(品系),秀水620、秀水664、秀水04等粳稻和IR_(64)、87_(品4)、87_(品6) TN_1... 粳稻资源中抗褐稻虱的抗源尚未发现。目前生产中应用的粳稻抗褐稻虱品种(系),均是通过导入籼稻抗褐稻虱基因培育而成。本研究采用我国目前推广的沪粳抗、P119(品系),秀水620、秀水664、秀水04等粳稻和IR_(64)、87_(品4)、87_(品6) TN_1等籼稻品种(系)进行非选择性、抗生性等九个抗性指标测定,并用星座图聚类分析法进行有关抗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IR_(64)、为高抗;沪粳抗、87_(品4)、87_(品6)为中抗;秀水620,秀水664、P119均介于中抗与中感之间;TN_1、秀水04为感虫品种。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抗性的RR指数评判法、内禀指数评判法、主成分(主因子)分析法和星座图聚类分析等的比较;认为后者较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褐稻虱 抗性 综合评价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苎麻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16
作者 戎文治 方振珍 +1 位作者 陈柏清 张吕望 《中国麻作》 1987年第3期16-19,共4页
近几年来,浙江省苎麻种植面积和地区不断迅速扩大,为了保障苎麻生产的发展与优质高产,我们曾在本省一些产区进行了病虫害调查,现将其中主要的病虫害鉴别、发生与防治等扼要报道于下,供生产上参考。
关键词 主要病虫害 苎麻 优质高产 病虫害调查 防治 产区 生产 浙江 种植面积 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桑树新病害—桑灰霉病的初步调查
17
作者 顾振芬 吴锦秀 《蚕业科学》 CAS 198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1982年,在本校桑园发现由灰霉菌(Botrytis cimerea Pers)引起的桑树病害,为害较轻。到1983年春季即发生较普遍,有些品种甚至相当严重,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这种病害在浙江省以往未报道过。在国内,最初是泽母兼吉(1919年)在《台湾产菌类... 1982年,在本校桑园发现由灰霉菌(Botrytis cimerea Pers)引起的桑树病害,为害较轻。到1983年春季即发生较普遍,有些品种甚至相当严重,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这种病害在浙江省以往未报道过。在国内,最初是泽母兼吉(1919年)在《台湾产菌类调查报告》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寄主目录中曾提及寄生桑树的被害症状。为害情况及病害发生规律等,至今国内还没有深入的研究过。为此,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初步整理如下。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灰霉病 病斑 叶片 病情指数 感染指数 桑品种 浙江省 农药测定 药效测定 园艺作物 桑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和白菜上桃蚜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时序动态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树生 汪信庚 +1 位作者 吴晓晶 施祖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8-165,共8页
1990~1992年在杭州郊区菜区连续调查了10茬结球甘蓝、19茬白菜上桃蚜Myzuspersicae种群的分布图式。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多项空间聚集指标,分析了各项指标与密度的相关性,然后选择受密度影响较小的负二项分... 1990~1992年在杭州郊区菜区连续调查了10茬结球甘蓝、19茬白菜上桃蚜Myzuspersicae种群的分布图式。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多项空间聚集指标,分析了各项指标与密度的相关性,然后选择受密度影响较小的负二项分布的K值,描述了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时序动态。两类蔬菜上桃蚜种群全年呈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规律。一年中5月和11月前后有两个明显的扩散高峰;在蚜虫迁离本田的6~7月和重新迁入本田的9~10月前后则有两个聚集高峰。在一季作物上的聚集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因季节而异,春夏季为高→低→高,秋冬季从高往低呈持续下降,而冬春季则呈上下随机波动趋势,文中最后对桃蚜种群空间图式及其时序动态特征的成因,尤其是气温和植株营养条件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种群动态 时序动态 空间隔局 甘蓝 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克螟稻”选育 被引量:124
19
作者 舒庆尧 叶恭银 +2 位作者 崔海瑞 项友斌 高明尉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9-580,共2页
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等)和稻纵卷叶螟等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每年造成上百亿公斤的稻谷损失和因化学防治而造成的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培育抗螟水稻品种,是预防和控制螟虫和纵卷叶螟为害的重要措施.由于在现有的水稻种质资源中,只有极... 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等)和稻纵卷叶螟等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每年造成上百亿公斤的稻谷损失和因化学防治而造成的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培育抗螟水稻品种,是预防和控制螟虫和纵卷叶螟为害的重要措施.由于在现有的水稻种质资源中,只有极少数野生水稻对螟虫具有一定抗性,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水稻 克螟稻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食物对黑肩绿盲蝽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建明 程家安 何俊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3-70,共8页
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Reuter)取食白背飞虱卵时,其未成熟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世代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83℃,359.05日度。在21—29℃时,世代存... 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Reuter)取食白背飞虱卵时,其未成熟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世代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83℃,359.05日度。在21—29℃时,世代存活率、Y种群内禀增长力Y2和成虫产卵量Y3粒/雌)较高,高低温区均呈下降趋势,各参数与温度X的关系方程分别为Y1=exp(-3.0031+0,5223X—0.0105X2),Y2=-0.5971+0.0535X—0.0010X2,Y3=exp(-12.0791+1.3869X—0.0278X2)。理论上26℃时周限增长率最大,达1.1044倍/天。以褐飞虱卵、白背飞虱卵、褐飞虱低龄若虫和白背飞虱低龄若虫四种食物作为猎物下,黑肩绿盲蝽成虫的产卵量分别为247.63±74.73、237.25±118.62、196.83±69.08、128.14±81.29粒/雌,其卵孵化率分别为59.83、58.26、44.35、46.96%。结果表明,褐飞虱卵是黑肩绿盲蝽发育、存活和繁殖的适宜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肩绿盲蝽 温度 食物 天敌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