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促进资阳香橙幼苗生长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果果 刘金华 +5 位作者 宋娟 李铭燕 李冬萍 刘升球 张金莲 陈廷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筛选促进柑橘砧木资阳香橙盆栽幼苗生长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为柑橘菌根种苗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利用菌根柑橘种苗抑制柑橘黄龙病探索新途径。【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利用资阳香橙幼苗接种从广西土... 【目的】筛选促进柑橘砧木资阳香橙盆栽幼苗生长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为柑橘菌根种苗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利用菌根柑橘种苗抑制柑橘黄龙病探索新途径。【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利用资阳香橙幼苗接种从广西土壤分离纯化获得的15株AMF菌株,研究不同AMF对根系的侵染及对植株的促生效应。【结果】15株AMF均能与资阳香橙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其中,黄雷德克囊霉1(Redeckera fulvum 1)对植株根系的侵染率最高,达到81.27%;脆无梗囊霉(Acaulospora delicata)的侵染率最低,为8.57%;15株菌株的平均侵染率为50.97%。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可促进资阳香橙的生长,其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绿素SPA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幼套近明球囊霉和摩西斗管囊霉是促进资阳香橙生长的优势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柑橘 资阳香橙 菌根侵染率 促进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燕萍 余晓婉 +6 位作者 张庆春 何潇庭 邵天伦 韩眺 刘晔峰 丁玉庭 刘建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49-256,共8页
水产品种类繁多,所含氨基酸比例与人体氨基酸组成接近。与陆生动植物蛋白来源的生物活性肽相比,水产品生物活性肽具有自身优势,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概括了水产品生物活性肽的基本概念、研究... 水产品种类繁多,所含氨基酸比例与人体氨基酸组成接近。与陆生动植物蛋白来源的生物活性肽相比,水产品生物活性肽具有自身优势,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概括了水产品生物活性肽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制备方法及构效关系,并以鱼类、贝类、甲壳类动物为例,综合阐述了水产品抗氧化肽、降血压肽、抗菌肽等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水产品生物活性肽当前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水产品生物活性肽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生物活性肽 功能活性 制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胡萝卜毛状根双重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金莲 刘金华 +4 位作者 包涵 李冬萍 宋娟 黄京华 陈廷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35-1542,共8页
以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K599诱导胡萝卜产生毛状根,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建立双重培养体系,研究不同消毒方法、超声波、低温预处理和培养基pH对摩西斗管囊霉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与... 以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K599诱导胡萝卜产生毛状根,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建立双重培养体系,研究不同消毒方法、超声波、低温预处理和培养基pH对摩西斗管囊霉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与胡萝卜毛状根建立双重培养体系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消毒方法3孢子萌发率最高,孢子污染率最低,15 d孢子萌发率达48.88%,而污染率仅为9.98%;超声波处理能降低孢子污染率11.17%~14.53%;低温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孢子的萌发率,4℃低温处理10 d和15 d效果较好,其萌发率分别为70%和65%;AM真菌孢子在水琼脂培养基萌发最佳pH为6.5,萌发率达到48.50%,pH<5.5或pH>8.0均抑制孢子萌发,pH 5.5和pH 8.0的萌发率分别为15.43%和16.06%。消毒孢子先于水琼脂萌发后,再挑取萌发管多,菌丝较长的孢子并将菌丝生长方向正对毛状根方向进行转接,可以提高双重培养的成功率。MSR培养基为双重培养的最优培养基。胡萝卜毛状根与AM真菌双重培养可为菌根真菌繁殖及相关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可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毛状根 发根农杆菌 丛枝菌根真菌 摩西斗管囊霉 双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磁性材料和固相微萃取净化富集一体化的茶饮料中三唑类农药残留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娇 齐沛沛 +2 位作者 虞淼 黄志明 王新全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68-1176,共9页
构建了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与功能磁性材料净化相结合的一体化协同提取技术,并应用于茶饮料中三唑类杀菌剂的残留分析。以磁性材料四氧化三铁-N-丙基乙二胺(Fe3O4-PSA)为净化吸附剂,采用SPME萃取针富集样品溶液中的目标农药后直接进气... 构建了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与功能磁性材料净化相结合的一体化协同提取技术,并应用于茶饮料中三唑类杀菌剂的残留分析。以磁性材料四氧化三铁-N-丙基乙二胺(Fe3O4-PSA)为净化吸附剂,采用SPME萃取针富集样品溶液中的目标农药后直接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样口解吸附、分析,无需其他样品转移等操作,方法简便、灵敏。本研究系统优化了SPME条件(如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氯化钠用量及pH值),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明了磁性材料用量与SPME条件的交互影响,以确定最佳试验条件。对优化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确证,结果表明:在0.002~0.2 mg/L范围内,19种三唑类农药在茶饮料中均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检出限(LOD)在0.00012~0.0089 mg/L之间,定量限(LOQ)均为0.002 mg/L。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校正时,回收率在71%~98%之间,RSD不高于16%(n=3)。此方法较常规法简单、操作便捷、可靠,且环境友好,适用于茶饮料中三唑类农药残留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性材料 固相微萃取(SPME) 富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三唑类农药 茶饮料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染色剂对枳砧纽荷尔脐橙根系AM真菌染色效果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冬萍 宋娟 +6 位作者 李铭燕 刘金华 刘升球 郭道君 李贤良 张金莲 陈廷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40,44,共6页
以广西富川栽培的枳砧纽荷尔脐橙健康植株的根系为试验材料,探讨5种染色剂(苏丹红Ⅳ、酸性品红、苯胺蓝、台酚蓝和Quink牌纯黑墨水)对根系AM真菌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Quink牌纯黑墨水的染色效果最佳,根系AM真菌的菌丝、泡囊、丛枝... 以广西富川栽培的枳砧纽荷尔脐橙健康植株的根系为试验材料,探讨5种染色剂(苏丹红Ⅳ、酸性品红、苯胺蓝、台酚蓝和Quink牌纯黑墨水)对根系AM真菌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Quink牌纯黑墨水的染色效果最佳,根系AM真菌的菌丝、泡囊、丛枝等结构清晰可见,且不易褪色、操作简单、安全无毒,适用于根系AM真菌的染色和制片观察。研究也显示AM真菌在广西富川的枳砧纽荷尔脐橙根系上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根系 AM真菌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酶法制备南极磷虾鲜味酶解液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庆春 余晓婉 +7 位作者 相兴伟 韩眺 邵天伦 何潇庭 刘晔峰 丁玉庭 刘建华 蔡燕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5-205,共11页
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采用复配酶法制备鲜味酶解液。以感官评价、多肽得率、水解度等评价手段,进行外源酶的筛选及单因素实验。为进一步优化酶解液滋味,以呈鲜味的氨基酸总量为指标进行酶解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胰蛋... 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采用复配酶法制备鲜味酶解液。以感官评价、多肽得率、水解度等评价手段,进行外源酶的筛选及单因素实验。为进一步优化酶解液滋味,以呈鲜味的氨基酸总量为指标进行酶解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复配比1:100,总加酶量为2800 U/g,料液比1:4 g·mL^(-1),酶解pH7.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3 h,该条件下获得的酶解产物中鲜味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31.79 mg/100 mL。除色氨酸外,其余八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63.66%,游离苦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27.83%,游离鲜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26.22%,与鲜味形成具有关键作用的游离谷氨酸和游离天冬氨酸共占总游离氨基酸的10.26%。本研究可为南极磷虾鲜味调味料等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南极磷虾粉 酶解 鲜味氨基酸 工艺优化 复配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花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柑橘黄龙病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全达万 李栋 +5 位作者 张金莲 宋娟 胡柳 程通 黄京华 陈廷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59-2266,共8页
通过筛选获得具有显著促生和抗病能力的AM真菌菌株,为防治柑橘黄龙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并探索防治新途径。采用盆栽法,于长春花幼苗期分别接种17株AM真菌进行长春花农艺性状和对柑橘黄龙病的抗病性比较试验,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菌株... 通过筛选获得具有显著促生和抗病能力的AM真菌菌株,为防治柑橘黄龙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并探索防治新途径。采用盆栽法,于长春花幼苗期分别接种17株AM真菌进行长春花农艺性状和对柑橘黄龙病的抗病性比较试验,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菌株对长春花的促生效果及对柑橘黄龙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长春花接种AM真菌后,菌株GZ10、GZ5和JX70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其中接种GZ10的株高和茎径分别比CK增加了23.1%和12.1%,接种GZ5的叶片数比CK增加了12.9%;接种菌株GZ1、BNMJ和PWJ有效提高了长春花对柑橘黄龙病的抗病和耐病能力,其相对防效分别为78.39%、66.87%和6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花 丛枝菌根真菌 优势菌株 柑桔黄龙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种AM真菌对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金莲 李铭燕 +5 位作者 康贻豪 刘金华 陈廷速 李贤良 宋娟 刘升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78-3283,共6页
在盆栽条件下,以柑橘砧木枳(Fructus aurantii)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基质中接种从广西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菌株,探讨不同AM真菌对枳根系的侵染能力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于试验的14个AM真菌菌株均能与枳根系形成... 在盆栽条件下,以柑橘砧木枳(Fructus aurantii)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基质中接种从广西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菌株,探讨不同AM真菌对枳根系的侵染能力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于试验的14个AM真菌菌株均能与枳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平均侵染率为36.16%,其中侵染率最高的菌株是黄雷德克囊霉(Redeckera fulvum, Rf),侵染率高达92.83%,侵染率最低的菌株是副冠球囊霉(Glomus coronatum, Gc),侵染率仅为0.23%;接种黄雷德克囊霉、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 Fm2)和副冠球囊霉这3个菌株处理的枳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柄长均高于CK,是枳的优势菌株,能促进枳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柑橘砧木 菌根侵染率 促进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