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O_(2)纳米球与荧光粉色转换层的高质量白光OLED器件
1
作者 陈飞乐 韩长峰 +5 位作者 肖玉琦 鲁云生 胡烈宏 刘彦峰 潘君友 章婷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03-1713,共11页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凭借其轻薄、柔性和面光源特性,在固态照明与显示领域备受瞩目。但WOLED仍面临着寿命不足、色坐标漂移、功率效率不高等挑战。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本研究构建了蓝光OLED激发黄和红双色荧光粉薄膜的复合结构,通...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凭借其轻薄、柔性和面光源特性,在固态照明与显示领域备受瞩目。但WOLED仍面临着寿命不足、色坐标漂移、功率效率不高等挑战。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本研究构建了蓝光OLED激发黄和红双色荧光粉薄膜的复合结构,通过全光谱匹配筛选荧光粉,并优化荧光粉薄膜的光谱特性,成功实现了高显色指数(CRI)92.5的白光器件。并且通过引入SiO_(2)纳米球作为分散介质和散射介质,一方面有效抑制荧光粉团聚引发的Förster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同时又提高了蓝光OLED的出光效率,使器件功率效率从47 lm/W提升至58 lm/W,相对增幅达23%。本方案兼具OLED的传统优势与荧光粉的卓越稳定性,简化了工艺流程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实验表明,器件在4~10 V电压范围内色坐标偏移ΔCIE<0.008,在博物馆照明、医疗手术灯等高端场景中展现出重大应用潜力。该研究为新一代WOLED的产业化提供了可扩展的技术范式,对推动健康照明与柔性显示技术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色坐标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