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角帆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昼夜变化及不同饵料浓度下的摄食节律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明龙 白志毅 +2 位作者 傅百成 何志然 郭思鹏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0,共5页
在水温27℃条件下,将体质量为(18.43±4.21)g的一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放入20 L塑料桶内暂养1周后,采用室内静水呼吸法测定了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昼夜变化;并设置了4种小球藻Chlorella sp.投喂初始浓度,分别为1.9×10^9 ... 在水温27℃条件下,将体质量为(18.43±4.21)g的一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放入20 L塑料桶内暂养1周后,采用室内静水呼吸法测定了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昼夜变化;并设置了4种小球藻Chlorella sp.投喂初始浓度,分别为1.9×10^9 cells·L^-1、3.25×10^9 cells·L^-1、4.11×10^9 cells·L^-1和5.05×10^9 cells·L^-1,测定了三角帆蚌的日摄食节律和摄食量。结果表明,三角帆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每日呈现两个代谢周期,代谢最低谷出现在中午12点,然后逐渐提升,至夜间20点出现第一次代谢高峰,然后逐步下降,至凌晨0—2点之间处于第二个代谢低谷期,凌晨4点出现第二次代谢高峰,并发现三角帆蚌夜间耗氧率和排氨率总体水平明显高于白天。另外,观察到三角帆蚌日摄食量受到饵料浓度的影响,小球藻浓度为4.11×10^9 cell·L^-1时,三角帆蚌的日摄食总量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三角帆蚌工厂化养殖下的饵料投喂等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耗氧率 排氨率 摄食节律 日摄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投喂β-胡萝卜素对不同色系三角帆蚌内壳色、组织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明龙 白志毅 +1 位作者 傅百成 孙田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86,共7页
珍珠与珍珠蚌内壳珍珠层具有相似的形成机制,已发现珍珠颜色与供片蚌内壳色显著相关。该研究以紫色、金色、白色3种色系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为对象,设置β-胡萝卜素补充实验组和对照组,养殖90 d后比较分析了不同色系三角帆蚌... 珍珠与珍珠蚌内壳珍珠层具有相似的形成机制,已发现珍珠颜色与供片蚌内壳色显著相关。该研究以紫色、金色、白色3种色系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为对象,设置β-胡萝卜素补充实验组和对照组,养殖90 d后比较分析了不同色系三角帆蚌内壳色、组织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及生长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紫色三角帆蚌内壳色较对照组色差值(dE)提高了21.48%(P<0.05),明度值(L^*)降低了15.72%(P<0.05),色度值(a^*)从0.48升至2.67(P<0.05),色度值(b^*)未见显著变化(P>0.05);实验组金色三角帆蚌内壳色较对照组a^*从0.07升至1.52(P<0.05),b^*从1.37升至4.43(P<0.05),dE和L^*未见显著变化(P>0.05);实验组白色三角帆蚌内壳色各参数较对照组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3种色系三角帆蚌实验组肝胰腺TCC均大于对照组(P<0.05);紫色和金色实验组外套膜TCC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5.29%和39.69%(P<0.05),白色实验组较对照组未见显著变化(P>0.05)。实验组3种色系三角帆蚌各生长性状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证实补充β-胡萝卜素可提升三角帆蚌的内壳色和促进生长,为珍珠养殖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Β-胡萝卜素 内壳色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