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晋林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89,共2页
本文针对目前影视传媒类院校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创建"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系统科学地进行影视艺术人才的能力培养,通过互动式、项目化的综合创作实践,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创作实践,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整合,... 本文针对目前影视传媒类院校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创建"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系统科学地进行影视艺术人才的能力培养,通过互动式、项目化的综合创作实践,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创作实践,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整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平衡,提升成为社会需求的艺术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解决课堂中无法解决的综合创作能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传媒教育现状分析
2
作者 项仲平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82,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影视与传媒类招生热现象的梳理和影视与传媒教育产业化问题分析,提出中国影视艺术与传媒教育中教学缺位的观点,并由此提出了解决教学缺位的对策。
关键词 影视艺术教育 辉煌 教学缺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技术时代资源共享在影视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3
作者 李琳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2期62-64,共3页
后技术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以及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对影视艺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影视艺术教学资源的共享就变得极为重要。影视艺术教学资源的共享能充分发挥群体的协同效应,能在共享中不断更新... 后技术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以及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对影视艺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影视艺术教学资源的共享就变得极为重要。影视艺术教学资源的共享能充分发挥群体的协同效应,能在共享中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在高校内部的影视艺术教学和影视教育社会化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技术时代 影视艺术教学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影视中声音的艺术与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于凡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2-123,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如今,人们对电影的评判已不再是只对画面有所要求了,对声音的听感也都很有讲究。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画面和声音在后期制作中都是要相当用心的。通过后期的技术对台词、环境、音乐、动作效果等一系列的加...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如今,人们对电影的评判已不再是只对画面有所要求了,对声音的听感也都很有讲究。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画面和声音在后期制作中都是要相当用心的。通过后期的技术对台词、环境、音乐、动作效果等一系列的加工,从而在语言、音乐、音响三方面体现电影中声音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声音 艺术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精神与戏剧表征的融合——论谢晋电影的艺术品格 被引量:3
5
作者 吴荣生 钱春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7,共3页
在谢晋电影中,一方面体现出强烈的现实精神,其题材与人物塑造大多源于时代审美趋向,具有很强的社会印记。同时,又呈现出明显的"戏剧性"特征。其"戏剧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叙事的戏剧化、人物形象设计的对比性、视听语... 在谢晋电影中,一方面体现出强烈的现实精神,其题材与人物塑造大多源于时代审美趋向,具有很强的社会印记。同时,又呈现出明显的"戏剧性"特征。其"戏剧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叙事的戏剧化、人物形象设计的对比性、视听语言的象征性等三个层面。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外在创作环境的变化和时代文化观念的革新,谢晋电影中的现实精神和戏剧表征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但两者紧密结合这一基本的艺术品格贯穿其艺术创作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电影 现实主义 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影视的猪图腾崇拜表现及成因 被引量:2
6
作者 卢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图腾崇拜 影视作品 现代 成因 宗教信仰 原始社会 印第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剪辑的流畅与跳跃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晋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3-74,共2页
在影视剪辑中有很多原则,但这些原则大都是为了保证画面衔接的流畅。实际上,为了达到艺术创作的目的,有时候也需要视觉的跳跃,这时恰恰可以打破这些剪辑原则来进行剪辑。通过对影视剪辑最基本的原理——似动现象的分析,以说明剪辑中视... 在影视剪辑中有很多原则,但这些原则大都是为了保证画面衔接的流畅。实际上,为了达到艺术创作的目的,有时候也需要视觉的跳跃,这时恰恰可以打破这些剪辑原则来进行剪辑。通过对影视剪辑最基本的原理——似动现象的分析,以说明剪辑中视觉效果流畅与跳跃的依据——相似与差异,以及速度快慢等因素对剪辑流畅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剪辑 似动现象 流畅与跳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影视声音角度谈学前儿童视听教育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熠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0-53,共4页
由于电视不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并有可能使他们缺乏思考空间,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如何根据学前儿童在影视接受中的心理机制和影视音频的相应发展规律来确定影视学习资料的相关制作理念和儿童视听教育。儿童视听学习的认知机制是... 由于电视不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并有可能使他们缺乏思考空间,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如何根据学前儿童在影视接受中的心理机制和影视音频的相应发展规律来确定影视学习资料的相关制作理念和儿童视听教育。儿童视听学习的认知机制是由被动反应向主动加工转变的,因此相关影视学习资料的制作首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维持幼儿的被动反应,其次要从画面空间、影视声音出发激发幼儿的主动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声音 视听学习机制 被动反应 主动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技术时代——全民艺术的时代
9
作者 李琳 《电影评介》 2012年第22期74-76,共3页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可以感知这样一条脉络,艺术和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伴生的,而进入后技术时代的今天,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更为紧密,技术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和传播的渠道,后技术时代的核心——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艺术的全民化提...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可以感知这样一条脉络,艺术和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伴生的,而进入后技术时代的今天,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更为紧密,技术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和传播的渠道,后技术时代的核心——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艺术的全民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前提,一个全民艺术的时代已经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技术时代 全民艺术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时代的经典文化危机与审美范式转换 被引量:5
10
作者 应小敏 傅守祥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54,共5页
经典文化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的思想精华,久而久之沉淀成某种意识形态并逐渐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这种一统天下的经典文化内运藏着精英控制的等级阴谋,它不但损害普通大众创造文化的积极性,更有可能扼杀人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全球化语... 经典文化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的思想精华,久而久之沉淀成某种意识形态并逐渐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这种一统天下的经典文化内运藏着精英控制的等级阴谋,它不但损害普通大众创造文化的积极性,更有可能扼杀人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社会空前复杂地交织了多元文化因素,经典文化的失宠与对经典观念的颠覆和消解渐成潮流;正是随着社会意识形态范式的转换,市场逻辑与消费优先理念显现出巨大影响力和渗透性,走入消费时代的文化经典逐渐从单一性的、精英掌控的标准走向多元性的、动态选择的趣味,审美范式也随之转换并渐趋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时代 经典文化 意识形态 审美范式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电影产业升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阮南燕 顾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5,共6页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新兴理论。本文立足于我国电影产业的研究,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我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模式及其特征,指出我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存在的核心问题,探讨全球价值链下我国电影产业升级的策略和...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新兴理论。本文立足于我国电影产业的研究,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我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模式及其特征,指出我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存在的核心问题,探讨全球价值链下我国电影产业升级的策略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电视真人秀的传播困境与解决之道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忠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9-82,共4页
学界很多学者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电视真人秀的流行,但是真人秀节目的实质更多表现为商品化的狂热而非实质的狂欢。事实上,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表象繁荣,如今已经越发显现制作运营的现实困境。本文从... 学界很多学者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电视真人秀的流行,但是真人秀节目的实质更多表现为商品化的狂热而非实质的狂欢。事实上,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表象繁荣,如今已经越发显现制作运营的现实困境。本文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现实性意义入手,探讨产生这种情况的成因及其可行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真人秀 商品化与狂欢化 文化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思维中的意象及其功能——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理论解读 被引量:40
13
作者 汪振城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用视觉思维活动中的意象在知觉与思维之间重建了一座桥梁,弥补了感性与理性、感知与思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裂缝。视觉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这种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把...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用视觉思维活动中的意象在知觉与思维之间重建了一座桥梁,弥补了感性与理性、感知与思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裂缝。视觉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这种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把握和合理应用,无论对当代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还是对当代艺术审美教育的发展,都将是一个深刻的启示,特别是对我国艺术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思维 视觉意象 创造性思维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身份认同与文化选择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燕 汪振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0,共3页
在以西方强势国家为主导力量的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民族电影文化依然弱小且身份暧昧。尽管中国电影在全球化、产业化道路的探索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做到商业与艺术的双赢、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等问题依然是中国电影尚... 在以西方强势国家为主导力量的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民族电影文化依然弱小且身份暧昧。尽管中国电影在全球化、产业化道路的探索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做到商业与艺术的双赢、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等问题依然是中国电影尚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坚持民族文化立场,走"和而不同"的创作路线,不仅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和维系文化生态平衡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电影 民族性 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爱情电影主题的叙事变迁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荣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叙事线索 爱情片 电影主题 变迁 中国 文学艺术 情感记忆 人类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对农广播电视研究的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项仲平 袁靖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4,共4页
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对农广播电视研究的整个发展历程,将之分为三个十年,从研究总量、研究的论题、研究的深度等诸多方面,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总结;最后反思了我国对农广播电视传播研究的成绩与不足。
关键词 对农广播电视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变革中的文化转向与审美位移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振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4-238,共5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播的媒介形态由印刷媒介转变为影像媒介,当代媒介形态的变革带来了社会文化的转向。转向后的当代文化主要是一种“非线性文本”文化,它又是一种以电子媒介为主导的影像文化。文化的转型也带来了文化主体审美活动的嬗...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播的媒介形态由印刷媒介转变为影像媒介,当代媒介形态的变革带来了社会文化的转向。转向后的当代文化主要是一种“非线性文本”文化,它又是一种以电子媒介为主导的影像文化。文化的转型也带来了文化主体审美活动的嬗变,当代审美活动正发生着由美感超越的深度模式到视听快感的身体模式的位移。美感模式的位移为日益理性化的美学学科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科本性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身体感性肆意泛滥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变革 文化转向 线性文本 非线性文本 美感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媒介管理研究动向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靖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61,共5页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数字化技术、垄断化兼并、私有化体制、全球化扩张等产业发展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组织和媒介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深刻影响了媒介组织的经营管理。本文搜集国际主要学术期刊的媒介管理研究文献,对近年来的...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数字化技术、垄断化兼并、私有化体制、全球化扩张等产业发展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组织和媒介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深刻影响了媒介组织的经营管理。本文搜集国际主要学术期刊的媒介管理研究文献,对近年来的国际媒介管理研究的论题域和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媒介产业化进程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组织 媒介产业 媒介管理 研究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记忆:纪录片中的南京形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振城 何维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155,共5页
近几年,关于南京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除了电影《南京,南京!》,还有很多纪录片和纪实性的电视栏目,它们都讲述着南京的过去与现在。在过去,南京这座城经历过华夏乃至世界上最惨痛的记忆,也经历了如今中华民族最为旺盛的辉煌。本文试借助... 近几年,关于南京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除了电影《南京,南京!》,还有很多纪录片和纪实性的电视栏目,它们都讲述着南京的过去与现在。在过去,南京这座城经历过华夏乃至世界上最惨痛的记忆,也经历了如今中华民族最为旺盛的辉煌。本文试借助于这些关于南京的纪录片作品,从它们对南京的"城市"和"人物"之影像呈现的角度出发来解读影视作品中的"南京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影像记忆 纪录片 艺术作品 南京形象 市民风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世纪中国大片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振城 孙燕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5-230,共6页
新世纪伊始的中国大片以商业电影的类型姿态,在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产业化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如何做到商业与艺术的双赢、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依然是中国大片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新世纪近10年大片的发展... 新世纪伊始的中国大片以商业电影的类型姿态,在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产业化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如何做到商业与艺术的双赢、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依然是中国大片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新世纪近10年大片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大片有望突破既有的内容和形式,回归历史,回归传统的成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片 产业化 全球化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