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十年:高校学报的改革之路 |
赵晓兰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
|
抗战时期浙江报刊的类别与特征 |
赵晓兰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05 |
1
|
|
3
|
高校学报的办刊模式评析 |
赵晓兰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4
|
对学术期刊的版面费问题的反思 |
华晓红
赵晓兰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5
|
抗战时期我国出版格局演变及特点 |
吴潮
赵晓兰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6
|
从古代萌芽到近代初熟——我国版权保护制度的历史演变 |
赵晓兰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7
|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应用现状评析 |
赵晓兰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8
|
近代报刊与辛亥革命 |
赵晓兰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9
|
我国近代稿酬制度的确立与原因分析 |
赵晓兰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0
|
我国近代报刊广告的产生及其发展 |
赵晓兰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1
|
借鉴他山之石 建设出版强国 |
赵晓兰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会意兼形声”是拥有大量字例的重要汉字结构类型 |
周克庸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3
|
十九世纪我国报刊评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
赵晓兰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4
|
论《中外新报》 |
赵晓兰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5
|
修身进德中的自我磨砺——《论语·乡党》“寝不尸”训解 |
周克庸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6
|
新中国期刊的发展与改革 |
赵晓兰
吴潮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7
|
论红军长征报道的源起、完成及其影响(1935~1937年) |
吴潮
赵晓兰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