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史视野下互联网史论的演进与转向——基于50年全球互联网演进与互联网史研究的考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方兴东 钟祥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143,共9页
通过分析互联网50年全球整体演进的共同特性和各国演进的基本规律,可以发现全球史视野的互联网史论研究与互联网全球化进程是相辅相成的。基于史实和现实两大脉络,参照以年代为阶段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演进脉络,系统梳理和总结全球范围互... 通过分析互联网50年全球整体演进的共同特性和各国演进的基本规律,可以发现全球史视野的互联网史论研究与互联网全球化进程是相辅相成的。基于史实和现实两大脉络,参照以年代为阶段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演进脉络,系统梳理和总结全球范围互联网史研究的成果和不同阶段的特点,考察不同区域互联网在人类新文明进程中扮演的独特角色。从1990年代及其之前的"美国中心",到2000年代欧美主导的"西方中心",到2010年代突破西方范畴的互联网全球史意识觉醒,研判2020年代将是真正全球史视野研究的重要拐点和范式转变,并预测2030年代全球史格局和理论框架走向成熟的大致图景。显然,学术研究滞后于互联网应用和产业的全球化进程。过去欧美互联网的先发优势,正在被亚非拉的后发优势所取代。随着亚洲和中国研究力量的崛起,全球互联网史研究需要真正摆脱长期的路径依赖,形成更加成熟的理论框架、学术范式和认知体系。中国互联网研究迎来学术自觉和学术升级的全新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史 互联网史 互联网50年 中国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互联网25年 被引量:66
2
作者 方兴东 陈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共10页
2019年是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5年。25年来,互联网对中国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将中国从过去一个弱联结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强联结的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运行方式和动力机制,由此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和政... 2019年是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5年。25年来,互联网对中国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将中国从过去一个弱联结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强联结的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运行方式和动力机制,由此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和政治等各个层面的变化。超越技术和产业层面,系统回顾中国互联网的25年历史,从互联网促进社会互联程度的角度,以"互联"为核心,将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划分为弱联结、强联结和超联结等三大阶段,以此总结过去25年的经验和特征,概括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通过研究昭示中国应该继续沿着促进人类互联的正确方向,不断创新,敢于引领,做出独特的贡献。以全球视野和格局,面向更加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下一个25年,以迎接超联结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史 中国互联网 网络社会 联结 网络治理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墙花园”破拆:互联网平台治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35
3
作者 钟祥铭 方兴东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67,共6页
随着中美欧同时掀起互联网平台反垄断浪潮,平台治理开始进入深水区。主导反垄断进程的理论框架已经从过去的行为主义转向结构主义,各国开始关注平台治理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其中互联网大型平台之间高筑的“围墙花园”成为首要关注对象... 随着中美欧同时掀起互联网平台反垄断浪潮,平台治理开始进入深水区。主导反垄断进程的理论框架已经从过去的行为主义转向结构主义,各国开始关注平台治理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其中互联网大型平台之间高筑的“围墙花园”成为首要关注对象。富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围墙花园”已成为当今互联网发展最大的威胁。要深刻洞察“围墙花园”的内在本质,需要追溯“围墙花园”的演进历程,系统分析概念的内涵和最新特性。从互联网经典的五层架构入手理解“围墙花园”的运作机制,从媒介和出版等角度分析其影响与潜在危害,以此寻找破解“围墙花园”的对策建议:一方面要通过企业自律、行业自律、行政监管和法律法规等,确保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维护开放的公平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要实行一锤定音式的治理范式和制度创新,深层次遏制“围墙花园”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墙花园 平台治理 网络中立 互联互通 超级平台 反垄断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元架构——解析互联网和数字时代范式转变的底层逻辑 被引量:25
4
作者 方兴东 钟祥铭 李星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9,共15页
互联网元架构(架构之架构)塑造了互联网开放的本质,决定了互联网各层次特性的基础性技术结构,奠定了互联网作为全球开放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互联网最根本的力量之源,也是理解当今数字时代各种现象的第一“钥匙”,更是建构数字时代... 互联网元架构(架构之架构)塑造了互联网开放的本质,决定了互联网各层次特性的基础性技术结构,奠定了互联网作为全球开放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互联网最根本的力量之源,也是理解当今数字时代各种现象的第一“钥匙”,更是建构数字时代各个学科理论新型范式的“元逻辑”。通过深入解析互联网的体系结构(Internet architecture)、互联网的历史演进过程及“沙漏”(细腰)模型元架构的起源、演进和发展,并与传统电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比较研究,从哲学层、技术层、传播层、社会层和文明层解析了元架构生产的内在逻辑及其影响和效果。简单性原则是统领和贯穿互联网元架构各个层面的决定性原则,落实在技术层面是“分层解耦”“细腰模型”和“端对端机制”三大特性;作用于网络运行和信息传播层面,形成了“自下而上”“分布式”和“开放性”三大特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层面产生了“创新驱动”“自然演进”和“全球化”三大效应,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互联网元架构是技术必然性和政治与社会偶然性的结果。沙漏模型独特的内在生命力确保了互联网元架构迄今无法被强大的国家和商业力量所改变和动摇。当然,随着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互联网元架构能否被地缘政治和互联网巨头等力量所撼动,依然值得高度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架构 沙漏模型 分层解耦 开放系统 端对端 TCP/IP 互联网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的本质与对策 被引量:62
5
作者 方兴东 钟祥铭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45,共9页
2020年年末,中国、美国和欧洲不约而同地掀起互联网超级平台反垄断浪潮。如何认识这一轮互联网超级平台反垄断的本质,无疑是首要问题。综合考察中美欧三地各自应对内在挑战的反垄断举措,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轮平台反垄断的本质不仅是经... 2020年年末,中国、美国和欧洲不约而同地掀起互联网超级平台反垄断浪潮。如何认识这一轮互联网超级平台反垄断的本质,无疑是首要问题。综合考察中美欧三地各自应对内在挑战的反垄断举措,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轮平台反垄断的本质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平台与政府博弈不仅是利益问题,还有深层次的权力问题。深入互联网演进历程,可以发现中外所有互联网超级平台都经历了互联网中介到互联网平台再到生态的跃变,成为"中介+平台+生态"三位一体和"平台+数据+算法"三元融合的"守门人"。其属性也从过去的技术权力和信息权力,延展到市场权力和经济权力,进而延伸到社会权力和政治权力。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创新和治理举措,甚至会渗透到媒体、学术、监管和司法等领域,形成"公共俘获"。不加以制约与驯服,互联网超级平台不但可能冲击现有市场秩序,危及社会和政治秩序,并且可能突破现有制度框架,挑战国家权力和治理能力。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正确理解当下全球性的反垄断浪潮,实现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形成行之有效、多管齐下的应对之策,最终把互联网超级平台的超级权力"关进笼子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 互联网平台 数字治理 守门人 制度创新 媒体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敬互联网50年,面向下一个50年——全球互联网纪念活动深度解析与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文恺 方兴东 彭筱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6-142,共7页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日内瓦、波士顿、洛杉矶到苏州、乌镇和深圳等各地举办了各种活动,纪念这一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从日内瓦、波士顿、洛杉矶到苏州、乌镇和深圳等,通过亲历观察和深度分析国内外互联网50年纪念活动,...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日内瓦、波士顿、洛杉矶到苏州、乌镇和深圳等各地举办了各种活动,纪念这一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从日内瓦、波士顿、洛杉矶到苏州、乌镇和深圳等,通过亲历观察和深度分析国内外互联网50年纪念活动,追溯互联网的起源和初心,梳理演进历程、历史纷争和呈现的价值观。回顾历史,正视现实,面向未来。让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人类互联、让世界更美好的互联网初心和时代精神能够薪火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阿帕网 万维网 以太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海合会国家的路径与风险 被引量:7
7
作者 沈汐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57,158,共21页
互联网是全球跨境交往和商贸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互联网企业运用数字手段赋能跨境业务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景象。本文以进入阿拉伯海湾国家市场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为案例,结合海湾地区的政府数字战略和社会市场结构状况... 互联网是全球跨境交往和商贸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互联网企业运用数字手段赋能跨境业务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景象。本文以进入阿拉伯海湾国家市场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为案例,结合海湾地区的政府数字战略和社会市场结构状况,分析这些企业出海互联网产品的类型和特点,阐释跨境数字产品取得成功的路径和要素。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数字产品矩阵已经逐渐覆盖阿拉伯海湾国家互联网用户的日常生活,成为当地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数字领域的监管频率逐渐提速,新的技术—政治风险不断涌现,中国互联网出海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将会成为数字全球化新格局形成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海湾国家 互联网平台 数字全球化 社会政治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码”背后的数字社会治理挑战研究 被引量:90
8
作者 方兴东 严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78-91,共14页
健康码是数字化抗疫的亮点之一。现阶段,健康码走向常态化逐渐成为大势所趋,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健康码是智能传播的新利器,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缺乏体系性制度设计,缺乏基本监管制度和制衡机制,造成潜在风险和隐患不... 健康码是数字化抗疫的亮点之一。现阶段,健康码走向常态化逐渐成为大势所趋,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健康码是智能传播的新利器,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缺乏体系性制度设计,缺乏基本监管制度和制衡机制,造成潜在风险和隐患不断累积。其中,最大隐患是市场力量借助其技术优势、数据优势和资本优势,对徤康码造成事实上的“监管俘获”。应当正视健康码背后的资源、角色、权力、隐私等问题,警惕徤康码常态化背后隐藏的商业力量借助公权力突破法律法规限制的风险。全球健康码行动,带来了数字时代智能传播格局的新变化和权力角色转换的新博弈。由健康码“突进”而引发的治理能力考验,是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第一场全局性大考,也是进入数字杜会后治理经验的大规模预演,值得格外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码 监管俘获 数字传播 数字社会治理 数字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科技竞争的未来趋势研究——全球科技创新驱动下的产业优势转移、冲突与再平衡 被引量:17
9
作者 方兴东 杜磊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6-59,共14页
中美科技竞争是一场交织着技术、产业、经济、政治和全球博弈等多重复杂和综合因素的地缘政治冲突,是中美高科技近50年来竞合和博弈的必然结果,其根源是在互联网全球化浪潮下,技术变革和创新驱动导致的产业竞争优势转移。中美科技竞争... 中美科技竞争是一场交织着技术、产业、经济、政治和全球博弈等多重复杂和综合因素的地缘政治冲突,是中美高科技近50年来竞合和博弈的必然结果,其根源是在互联网全球化浪潮下,技术变革和创新驱动导致的产业竞争优势转移。中美科技竞争本质是美国借助全球霸权地位,用政治方式野蛮介入和干预高科技的政策市场竞争,瞄准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领军企业和前沿领域,狙击和遏制中国高科技的崛起。面对充满变数的科技竞争,从"自下而上"的技术演进的视角出发,结合"自上而下"地缘政治的视角,更能触及问题的本质。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变革趋势,中美科技竞争必将开启一个全新的以普惠全球为目标的全球科技创新大浪潮,两国在经历全面竞争和更剧烈的冲突之后,会再次进入一个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的再平衡的新阶段。总之,中美科技竞争因全球技术变革和创新而起,也将随着技术变革和创新的继续深入而结束,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段弦外之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竞争 技术脱钩 华为事件 贸易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新格局下的中国战略选择——技术演进趋势下的范式转变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方兴东 钟祥铭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81,共12页
技术驱动是全球媒体生态和传播格局变革的突出特点。当前全球信息传播主要由传统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社交传播和智能传播四大机制交汇而成。不同机制此消彼长,相互博弈和联动,构成了全球传播格局进程的主旋律。从美国的绝对领导,历经... 技术驱动是全球媒体生态和传播格局变革的突出特点。当前全球信息传播主要由传统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社交传播和智能传播四大机制交汇而成。不同机制此消彼长,相互博弈和联动,构成了全球传播格局进程的主旋律。从美国的绝对领导,历经社交传播机制的冲击,美国依然占据全球超级平台的中心地位,到5G时代所开启的智能媒体新浪潮,以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智能传播,呈现出颠覆西方中心固有格局的潜能。在历史性的机遇面前,我们应秉承顺应趋势,互联网优先,创新驱动,自下而上的战略原则,在多重传播机制叠加的、复杂的数字传播背景下,转变思维,制定富有前瞻性的战略与对策,提升中国话语权,积极参与全球传播的博弈,实现对现有“西强东弱”传播格局的颠覆,走出西方中心,推动全球走向一个均衡、公平、公正的传播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数字传播 网络媒体 社交传播 智能传播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播的终结与数字传播的崛起——从大教堂到大集市的传播范式转变历程考察 被引量:103
11
作者 方兴东 严峰 钟祥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2-146,共15页
大众传播的终结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但是,新的传播范式却众说纷纭。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发展,人类社会信息传播范式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数字传播经历了百年的数字化、半个世纪的网络化、20年左右的社交化和移动化,以... 大众传播的终结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但是,新的传播范式却众说纷纭。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发展,人类社会信息传播范式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数字传播经历了百年的数字化、半个世纪的网络化、20年左右的社交化和移动化,以及新兴的智能化等四大阶段,初步奠定了以计算、传输、存储、数据和算法等核心要素组成的新型传播基础设施,人类传播范式从过去传统大众传播主导的自上而下、集中控制的大教堂模式走向了数字新媒体主导的自下而上、开放分布式的大集市模式,数字传播已成为人类社会主导性的传播新范式。超越技术和应用的功能性层面,深入考察数字新媒体传播机制从网络传播到自传播再到正在兴起的智能传播这三次重大变革。尤其重点梳理和总结过去50年的演进逻辑,初步勾勒了新时代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深度融合、多种传播机制叠加与联动的新型数字传播理论的认识框架,为整个传播学的范式转变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范式转变 数字传播 新媒体 自传播 智能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超级权力”的形成与治理 被引量:85
12
作者 方兴东 严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90-101,111,共13页
随着超联结社会的到来,由资本和技术联姻下的超级网络平台不断崛起,其拥有的超级权力越来越成为双刃剑。这种超级权力既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福利,谋求了超级利润,同时也因为权力的失衡和治理能力的严重不对称,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治理问题,甚... 随着超联结社会的到来,由资本和技术联姻下的超级网络平台不断崛起,其拥有的超级权力越来越成为双刃剑。这种超级权力既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福利,谋求了超级利润,同时也因为权力的失衡和治理能力的严重不对称,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治理问题,甚至冲击国际政治和国际秩序。在资本和技术的加持下,超级网络平台的私权如何继续扩张,利用私权扩大对公权的影响,甚至侵袭公权的界限,如何处理好私权与公权的关系等,都将是平台经济时代超级网络平台与政府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与时俱进的全新治理机制,有效驾驭超级权力,既有利于网络平台健康发展,又能够在新形势下促进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平台 超联结社会 超级权力 网络治理 国际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媒体融合的本质、使命与道路选择——从数字传播理论看中国媒体融合的新思维 被引量:44
13
作者 方兴东 钟祥铭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7,共7页
媒体融合在中国有着特殊的使命。媒体融合的根源是技术变革所引发的社会信息传播机制之范式转变。把握媒体融合的本质和趋势,需要深入探索互联网五十年的技术演进历程,明晰大众传播、网络传播、自传播和智能传播等几次社会信息传播机制... 媒体融合在中国有着特殊的使命。媒体融合的根源是技术变革所引发的社会信息传播机制之范式转变。把握媒体融合的本质和趋势,需要深入探索互联网五十年的技术演进历程,明晰大众传播、网络传播、自传播和智能传播等几次社会信息传播机制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与社会形态变迁的进程。面对已经开启的智能传播新阶段,中国媒体融合的战略思维必须超越传统单纯的内容思维,超越过去固有的技术—内容—机制维度,站在媒体传播—互联网—数字社会治理这一全新的三维结构中。中国媒体融合需要同时布局两大主场:一个是立足国内、自上而下、深入基层社会,从内容驱动的媒体传播拓展到数据驱动的数字社会治理,走出中国特色的传统媒体转型的康庄大道;另一个是面向全球、自下而上、立足世界市场,打造全球竞争与博弈能力,建立与中国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传播能力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媒体融合 自传播 智能传播 数字传播 数字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ebook-剑桥事件对网络治理和新媒体规则的影响与启示 被引量:14
14
作者 方兴东 陈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09,共8页
Facebook—剑桥公司数据泄露门事件开启了社交媒体平台政府审查新时代,从互联网行业长远发展与自由竞争的角度重新审视内容审查与监管尺度,以及数据隐私边界的探讨再次回归公众视野。让世界各国感受到了利用社交媒体针对国家意识形态和... Facebook—剑桥公司数据泄露门事件开启了社交媒体平台政府审查新时代,从互联网行业长远发展与自由竞争的角度重新审视内容审查与监管尺度,以及数据隐私边界的探讨再次回归公众视野。让世界各国感受到了利用社交媒体针对国家意识形态和基本政治制度的舆论操控已经对其国家安全带来了重大威胁。政府强化了对技术平台的监管与隐私规则制定的责任意识,也给网络治理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规则动态化,提升社交平台的责任承担力,加强对于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全球性的共识和规范,促使真正体系化、普适性的全球性治理规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BOOK 剑桥分析 网络治理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鸿沟:数字鸿沟范式转变 被引量:67
15
作者 钟祥铭 方兴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30年来,随着数字传播驱动社会信息传播机制的范式转变,数字鸿沟也基本同步地经历了特性鲜明的三种范式,即从最初的接入鸿沟(数字鸿沟1.0)到网络使用的素养鸿沟(数字鸿沟2.0)和智能时代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鸿沟(数字鸿沟3.0)。三大数字鸿... 30年来,随着数字传播驱动社会信息传播机制的范式转变,数字鸿沟也基本同步地经历了特性鲜明的三种范式,即从最初的接入鸿沟(数字鸿沟1.0)到网络使用的素养鸿沟(数字鸿沟2.0)和智能时代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鸿沟(数字鸿沟3.0)。三大数字鸿沟有着不同侧重和内涵,也分别对应着政府、社会和企业三大不同主体,并且从欧美、中国到亚非拉,不同区域的数字鸿沟重点形成鲜明的三个梯度的剪刀差。深入理解和研判智能鸿沟问题的本质和规律,重估数字鸿沟的挑战和危害,科学认知、战略重视与正确应对,将成为社会、国家乃至国际的头等大事,尤其对于成为互联网大国的中国而言,因势利导,引领全球数字鸿沟问题的理念和实践,既是新时代自身崛起和治理现代化的需要,更是肩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入鸿沟 素养鸿沟 智能鸿沟 数字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关村40年:历程、经验、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方兴东 杜磊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0-106,共17页
站在2020年开启的又一个新年代,需要以新的视野和格局重新审视中关村过去4个年代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作为全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的历史虽然纷繁复杂,技术变革、市场崛起、产业发展和政府作用四点相互交错、交相融合,但究其本质,中... 站在2020年开启的又一个新年代,需要以新的视野和格局重新审视中关村过去4个年代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作为全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的历史虽然纷繁复杂,技术变革、市场崛起、产业发展和政府作用四点相互交错、交相融合,但究其本质,中关村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全球高科技的互动与共振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特征。根据IT技术的发展演进和政策制度的变革突破,结合全球高科技发展演进的周期与规律,中关村的发展先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集成电路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电脑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1.0阶段、21世纪00年代的互联网2.0阶段、21世纪10年代的移动互联阶段和21世纪20年代的智能物联阶段共六个阶段。文章以产业主航道为切入点,多层次总结和概括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和重要特征,既为学界理解中关村的发展历程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和解释框架,也为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中国高科技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关村 硅谷 高科技园区 IT技术 主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媒体和智能传播概念辨析——路径依赖和技术迷思双重困境下的传播学范式转变 被引量:45
17
作者 方兴东 钟祥铭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56,共15页
虽然智能媒体和智能传播炙手可热,但新闻传播学旧有的路径依赖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迷思,极大地误导和局限了学术界对智能媒体(智能传播)的理解,造成了概念上的偏差。智能传播是人类数字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信息传播机制重大变革的结... 虽然智能媒体和智能传播炙手可热,但新闻传播学旧有的路径依赖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迷思,极大地误导和局限了学术界对智能媒体(智能传播)的理解,造成了概念上的偏差。智能传播是人类数字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信息传播机制重大变革的结果,其概念的核心并不是“智能”而在于“数据”.迄今智能依然是个名不副实的隐喻,智能的本质还是一个计算过程,或者说数据的处理过程。智能媒体是指基于算法,以实时、动态的大规模数据为核心驱动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媒体形态。数据驱动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是智能传播的本质。智能传播不仅是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和社交传播之后新的信息传播机制,也是促成人类社会信息传播范式转变的重大契机。我们需要从人类信息传播的演变历程和数字技术的演进历程出发,界定智能媒体和智能传播概念的内涵、外延与本质,为开启传播学范式转变提供正确的认知框架和初步的理论框架,包括智能媒体、智能出版在内的智能传播理论突破无疑是中国传播学引领世界的突破点和重要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智能传播 算法治理 网络传播 社交传播 大众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革命的理性研判与中国对策——如何辨析ChatGPT的颠覆性变革逻辑和未来趋势 被引量:47
18
作者 方兴东 钟祥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6,共14页
ChatGPT究竟是历史性的革命还是技术和资本的又一场泡沫?应用综合了技术-经济-社会诸多因素的GGI-CHI模型,从通用人工智能(AGI)、通用目的技术(GPTs)、创新扩散理论、开源模式和非盈利机制等计算机科学、传播学和经济学与产权所有制的... ChatGPT究竟是历史性的革命还是技术和资本的又一场泡沫?应用综合了技术-经济-社会诸多因素的GGI-CHI模型,从通用人工智能(AGI)、通用目的技术(GPTs)、创新扩散理论、开源模式和非盈利机制等计算机科学、传播学和经济学与产权所有制的不同层面展开分析,探讨智能时代新的产业主导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可能性。ChatGPT清晰地预示了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的到来;对这场革命的深远影响进行专业、科学、理性的研判更需要关注ChatGPT背后的AI技术变革逻辑和产业革命新路径。通过GGI-CHI模型分析发现,ChatGPT已经可以证明AI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PTs)的潜能,并初步展露了智能时代杀手级应用的迹象,即将跨越主流化的鸿沟,但其是否能够掌控智能产业领域的主导权则有待观察。ChatGPT既是引爆AI产业的“iPhone时刻”,也可能成为逆转中国AI竞争态势的“卫星时刻”。如何强化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动力和动能,真正构建中国高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是最大的战略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AI GGI-CHI模型 通用人工智能(AGI) 通用目的技术(GPTs) 创新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估媒体融合——50年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媒体融合演进历程与内在价值观 被引量:21
19
作者 方兴东 钟祥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9,共15页
媒体融合的本质是技术融合,技术融合的本质是数字融合,亦即人类数字化技术的演进。迄今媒体融合最根本的障碍为何,依然是不论体制和机制都有所不同的中国和美国共同面临的第一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这个具有历史和技术双重积累的概念... 媒体融合的本质是技术融合,技术融合的本质是数字融合,亦即人类数字化技术的演进。迄今媒体融合最根本的障碍为何,依然是不论体制和机制都有所不同的中国和美国共同面临的第一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这个具有历史和技术双重积累的概念缺乏正确的理解,尤其是缺乏足够历史纵深感的考察,以及对技术和应用背后更深刻之价值观的理解和洞察,而易于掉入误区与陷阱。如今,媒体融合在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且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们如何确保战略的清晰与正确,其根本在于回归原点,寻找初心,透过概念外在的现象和喧闹,真正把握半个世纪以来媒体融合概念的内在思想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从历史视野、全球格局和技术背后的趋势入手,考察50年来“媒体融合”概念在全球的演进历程和思想演变,把握本质、总结规律,分析常见的误区和陷阱。由此发现,媒体融合概念与演进历史中蕴含的前沿意识、技术意识、创新意识、边缘意识、自下而上意识和开放竞争意识等六大意识所构成的媒体融合价值观,是媒体融合真正的灵魂,也是成功的关键。价值观创新,是媒体融合的起点,也是基础。遵循正确的价值观,是激活媒体融合技术、应用、人才和机制等战略要素的前提。确立价值观领先战略,是媒体融合战略真正走向成功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传统媒体转型 数字传播 价值观 智能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批判——以技术创新和数字化的本质与初心为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兴东 钟祥铭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7-236,共10页
作为一个科幻小说创造的名词,“元宇宙”背后存在不可调和与逆转的头脚倒置的方向性错误。其根本问题在于它对真正自下而上的技术创新逻辑和将具体高度抽象化的数字化本质的背离,以及对作为现实世界中介的技术进化规律和基本商业逻辑的... 作为一个科幻小说创造的名词,“元宇宙”背后存在不可调和与逆转的头脚倒置的方向性错误。其根本问题在于它对真正自下而上的技术创新逻辑和将具体高度抽象化的数字化本质的背离,以及对作为现实世界中介的技术进化规律和基本商业逻辑的违背。在科技战和大国博弈背景下,元宇宙带来的浮躁和炒作将极大地干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方向。而学术界在学理和理性上的脱离,则使元宇宙丧失了创新的科学基础。因此,对元宇宙热潮的反思刻不容缓,其巨大的负面影响值得警惕,而学术界依然应该是最终的中流砥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雾件 创新 数字化 未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