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TC与ATP/TD融合车载系统设计
1
作者 徐旦 黄雪兰 +1 位作者 陈先宽 章丽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4-298,303,共6页
[目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为应对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需要对先期开通的较场口—新山村段信号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根据业内专家建议,推荐采用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与ATP(列车自动防护)/TD(列车位置检测)两种通信制式共存并实现贯通... [目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为应对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需要对先期开通的较场口—新山村段信号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根据业内专家建议,推荐采用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与ATP(列车自动防护)/TD(列车位置检测)两种通信制式共存并实现贯通运营。[方法]将独立车载系统与融合车载系统两套方案进行技术参数比选,提出兼容CBTC及ATP/TD两种制式的融合车载系统设计方案。考虑既有车辆车载设备安装空间并尽可能控制车载设备改造规模,保留位置检测机柜和ATP单元接收柜,新增VOBC(车载控制器)机柜代替原ATP单元控制柜,并对车载设备系统功能进行重新分配;对ATP/TD制式段驾驶模式重新设计,取消原有无地面ATP信号模式和限制人工驾驶模式;结合系统功能设计对融合车载系统与车辆接口进行重点改造;同时在CBTC制式段与ATP/TD制式段交接区改造一座车站作为驾驶模式切换站,在后期开通的新山村至鱼洞段采用ATP/TD制式,较场口至新山村段则采用CBTC制式。[结果及结论]融合车载系统方案可实现列车在CBTC和ATP/TD两种通信制式间平滑过渡,贯通运营,且方案实施的技术风险较低、改造工程投资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 融合车载系统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铁2号线一、二期工程信号系统兼容实施方案研究
2
作者 孙慧 任雅萍 梁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9-204,共6页
[目的]西安地铁2号线(以下简称“2号线”)一期工程信号系统采用国外进口系统,二期工程信号系统采用国产系统。二期工程作为一期工程的延伸线路,信号系统需与一期实现互联互通、贯通运营,并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提升功能与性能,因此有必要针... [目的]西安地铁2号线(以下简称“2号线”)一期工程信号系统采用国外进口系统,二期工程信号系统采用国产系统。二期工程作为一期工程的延伸线路,信号系统需与一期实现互联互通、贯通运营,并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提升功能与性能,因此有必要针对性地探究该线一、二期工程信号系统的兼容实施方案。[方法]在概述2号线一、二期工程信号系统兼容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分别对ATS(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联锁子系统、轨旁ATP(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车载ATP/ATO(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DCS(数据通信子系统)的兼容实施方案进行了设计。在2号线试车线、正线搭建兼容系统环境,并将1列列车改装为国产车载设备,以验证2号线信号系统兼容方案实施后的应用效果。[结果及结论]2号线信号系统兼容实施方案不但实现了一、二期工程信号系统安全可靠贯通运营,还实现了信号系统性能的全面提升。兼容方案实施后,2号线的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信号系统 接口适配 系统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铁轨图像识别技术
3
作者 徐心慈 师秀霞 +1 位作者 耿晨歌 陈祥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32-5241,共10页
为了保证城轨交通中地铁的运营安全,避免铁轨轨道内障碍物的存在造成安全事故,有必要进行地铁铁轨识别。考虑到铁轨有细长连续的物理特性,同时受深度学习中的车道线检测任务启发,改进车道线检测网络CLRNet算法,提出针对铁轨图像识别的CL... 为了保证城轨交通中地铁的运营安全,避免铁轨轨道内障碍物的存在造成安全事故,有必要进行地铁铁轨识别。考虑到铁轨有细长连续的物理特性,同时受深度学习中的车道线检测任务启发,改进车道线检测网络CLRNet算法,提出针对铁轨图像识别的CLRNet-L算法。为解决铁轨轨道细长且难以被准确识别定位的问题,CLRNet-L使用特征金字塔网络进行高级特征与低级特征的提取与融合,通过自上而下的思想,首先用高层特征粗略地定位轨道,再利用与高层特征融合后的浅层特征进一步细化轨道从而实现铁轨识别。针对铁轨轨道线细长连续且因其颜色较深难以与周围环境区分的问题,在原CLRNet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聚合器,提出大核注意力模块捕获更多的上下文信息,加强对铁轨轨道的特征表示。由于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缺少针对铁轨识别任务的公开铁轨轨道数据集,使用在杭州5号线和6号线中采集的地铁运行时轨道照片制作轨道场景的数据集,数据集中包含直道、弯道和道岔场景的铁轨图像,该数据集用于进行铁轨识别实验,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证明:CLRNet-L在自制数据集中达到了88.96%的MIoU和最快11.54 ms的检测速度,与其他算法相比有更高的精度和检测速度。研究结果能为地铁安全保障技术尤其是障碍物检测提供技术基础,保障地铁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轨识别 图像处理 轨道交通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算法与电导增量法的双级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翟小军 杜蘅 +2 位作者 刘建义 马大中 张晨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0-195,共6页
通过对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的研究,提出了PSO与电导增量法的双级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算法。该算法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电导增量法在采用较大跟踪步长时跟踪精度差,采用较小跟踪步长时跟踪速度慢,动态跟踪过程中功率震荡大的问题... 通过对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的研究,提出了PSO与电导增量法的双级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算法。该算法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电导增量法在采用较大跟踪步长时跟踪精度差,采用较小跟踪步长时跟踪速度慢,动态跟踪过程中功率震荡大的问题。所提出的算法包含最优占空比预测和最大功率点跟踪两个阶段。最优占空比预测阶段采用改进的PSO算法搜索最大功率点附近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然后根据搜索到的电压和电流计算最大功率点附近的最优占空比,该阶段能解决传统的电导增量法在采用较小步长时存在的跟踪速度慢、功率震荡大等问题;在最大功率点跟踪阶段接收上一阶段所搜索到的最优占空比,当电导增量法所产生的占空比接近最优占空比时,采用电导增量法进行控制,否则采用上一环节的最优占空比进行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PSO与电导增量法的双级MPPT控制算法跟踪速度快,跟踪精度高,功率震荡小,能很好地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 电导增量法 最大功率点跟踪 占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地铁车辆全自动无人驾驶信号系统关键技术 被引量:23
5
作者 翟国锐 刘宏伟 师秀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2,共5页
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现状及技术发展战略,参考IEC 62279标准对列车运营自动化等级的分级定义,提出Bi TRACON型下一代地铁车辆全自动无人驾驶信号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由综合自动化系统、... 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现状及技术发展战略,参考IEC 62279标准对列车运营自动化等级的分级定义,提出Bi TRACON型下一代地铁车辆全自动无人驾驶信号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由综合自动化系统、轨旁控制器、车载控制器、计算机联锁和通信系统等组成,除具备传统的列车驾驶模式外,新增全自动列车自动驾驶模式和蠕动模式,无需工作人员值守,可以进行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并且给出新增驾驶模式和既有驾驶模式之间的转换。Bi TRACON系统解决方案相比传统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解决方案,在实现全过程的列车运行安全防护、灵活的运营组织、高效和节能、高度一体化和深度集成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地铁车辆 全自动无人驾驶 驾驶模式: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折入边装置中纱线初始位置对折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宜胜 周鑫磊 刘丹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8-175,192,共9页
为改进气动折入边装置的结构设计,提高纱线的折入效率和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纱线初始位置对纱线折入的影响机制。基于单向流固弱耦合算法提出了适用于模拟纱线从斜吹到折入行为的数值模型,探究一端固定另一端自... 为改进气动折入边装置的结构设计,提高纱线的折入效率和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纱线初始位置对纱线折入的影响机制。基于单向流固弱耦合算法提出了适用于模拟纱线从斜吹到折入行为的数值模型,探究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单根纱线在不同初始位置先后受斜吹和折入气流作用的运动规律。搭建可视化实验平台,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纱线的运动行为。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单向流固弱耦合算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纱线折入所需的时间和伸长量与其初始位置有关,折入效果与其初始纵坐标有关;不同初始位置的纱线均能在7.425 ms内完成折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折入边装置 斜吹气流 纱线折入 折入气流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TC系统中静态信标读取失败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德生 高思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1-184,189,共5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尤为重要。针对信号系统中静态信标读取失败的故障率较高的问题,分析了静态信标在CBTC系统中的应用,总结了静态信标在调试和运营过程中的典型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并提出了静态信标读取失败的...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尤为重要。针对信号系统中静态信标读取失败的故障率较高的问题,分析了静态信标在CBTC系统中的应用,总结了静态信标在调试和运营过程中的典型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并提出了静态信标读取失败的故障处理方法,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调试和维护人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静态信标 故障处理 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J7电液转辙机小台阶电流曲线产生原理及其故障排查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侯 倪永亮 刘井晨 《中国铁路》 2020年第3期66-70,共5页
ZYJ7电液转辙机是我国高速铁路道岔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及运行效率,如何快速进行道岔设备的故障定位与处理成为保障高铁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利用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绘制ZYJ7电液转辙机牵引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对... ZYJ7电液转辙机是我国高速铁路道岔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及运行效率,如何快速进行道岔设备的故障定位与处理成为保障高铁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利用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绘制ZYJ7电液转辙机牵引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对相关小台阶曲线的形成原理进行分析,再根据小台阶曲线理论判断转辙机牵引道岔控制电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工作台LabVIEW实现转辙机监测曲线的绘制,在前面板中观察曲线的波动趋势,进行故障排查,对保障ZYJ7电液转辙机牵引道岔转换的运用质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J7电液转辙机 道岔 小台阶曲线 故障排查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城轨交通障碍物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戴鸿辉 耿晨歌 +1 位作者 刘丹丹 陆涛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50-2360,共11页
侵限障碍物对城市轨道交通有巨大的危害,现有基于通信的列控技术无法对其自动化防护。为避免障碍物侵入行车区间造成安全事故,利用激光雷达作为主要传感器,提出一种非接触式障碍物检测算法。借助激光雷达具有不受环境光照的影响,测距精... 侵限障碍物对城市轨道交通有巨大的危害,现有基于通信的列控技术无法对其自动化防护。为避免障碍物侵入行车区间造成安全事故,利用激光雷达作为主要传感器,提出一种非接触式障碍物检测算法。借助激光雷达具有不受环境光照的影响,测距精度高,可实现远距离探测等优势,该算法能够实现对百米内障碍物的有效检出,同时具备高可靠性,不受隧道内光照条件差等恶劣条件的干扰。为克服隧道中坡度影响,结合点云校准算法将点云平面与地平面对齐。对隧道环境和站台环境建模分析,提出基于规则的轨道平面分割算法和基于区域增长的背景点云分割算法,有效实现地平面的分离以及背景点云的滤除。考虑到点云密度在不同距离分布不均,提出自适应欧式聚类障碍物检测算法。为验证整体算法的有效性,在宁波地铁5号线采集大量正线数据,进行障碍物注入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复杂运行场景下该障碍物检测算法在视距范围内低于70 m障碍物检出率可达85.89%,雷达超视距的情况下检出率有一定的衰减,低于120 m的障碍物检出率为63.08%。算法平均耗时为37.8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异常侵限障碍物 障碍物检测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电网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护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啸波 郑生全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18,共5页
针对市政电网线路的电磁干扰环境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根据电磁感应的理论公式和相关工程建设经验,定性地分析市政电网线路在正常和故障工作状态下对信号系统的电缆、轨道电路、信号室内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提出电... 针对市政电网线路的电磁干扰环境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根据电磁感应的理论公式和相关工程建设经验,定性地分析市政电网线路在正常和故障工作状态下对信号系统的电缆、轨道电路、信号室内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提出电网和轨道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规划和设计理念。为确保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结合理论计算和经验数据,提出电力线路对信号系统电磁干扰影响的距离要求和防护方案。结论为:当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备的干线电缆与市政电力供电线路的平行长度大于1 km时,间距应不小于20 m,否则考虑采用屏蔽电缆;车辆段/停车场与市政电网架空线路的平行长度大于1 km时,间距应不小于50 m,否则车辆段/停车场的轨道电路不能采用单轨条50 Hz相敏轨道电路;轨道交通正线的信号设备室/控制中心与市政电网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0 m;车辆段/停车场信号楼与市政电网的架空线路的间距宜大于或等于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市政电网 供电线路 信号系统 电磁兼容 保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Z源逆变器中IGBT开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越 凌祝军 叶效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5,共7页
针对三相准Z源逆变器的安全可靠运行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实用的准Z源逆变器IGBT开路故障诊断方法。新型IGBT开路故障诊断基于Z源逆变器自身特性实现,通过在开关周期内观察故障前后直通状态的变化对系统变量的影响来辨识故障,实施时分为... 针对三相准Z源逆变器的安全可靠运行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实用的准Z源逆变器IGBT开路故障诊断方法。新型IGBT开路故障诊断基于Z源逆变器自身特性实现,通过在开关周期内观察故障前后直通状态的变化对系统变量的影响来辨识故障,实施时分为两个连续阶段,一是IGBT开路故障检测和定位,二是激活冗余桥臂,完成故障容错运行。利用三相准Z源逆变器低压样机进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所设计的IGBT开路故障诊断方案可快速检测出IGBT故障,并能在0.5 ms内完成系统重构,实现故障容错运行。在轨道交通系统中采用所提出的Z源逆变器IGBT开路故障诊断方案,可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准Z源逆变器 开路故障 故障诊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滚动轴承品质评估 被引量:7
12
作者 郝勇 吴文辉 商庆园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44-1551,共8页
针对滚动轴承品质评估过程中振动信号代表性特征提取不充分且模式识别方法精度低等不足,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滚动轴承品质评估方法,首先,对3个品质等级的轴承样品进行振动信号的采集;其次,计算滚动轴承振动... 针对滚动轴承品质评估过程中振动信号代表性特征提取不充分且模式识别方法精度低等不足,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滚动轴承品质评估方法,首先,对3个品质等级的轴承样品进行振动信号的采集;其次,计算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有效值、峰值和峭度值3个时域指标(TDI),并采用VMD方法将信号分解为4个有限带宽模态函数(BIMF),并分别计算其排列熵(PE)值;最后,将3个时域指标和4个排列熵值共计7个特征作为SVM的输入变量构建轴承品质等级预测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TDI-PE-SVM模型相比,TDI-VMD-PE-SVM轴承品质评估模型更优,识别率由83.33%提高到93.33%,VMD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振动信号的分辨率,有利于轴承振动信号细节特征信息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变分模态分解 排列熵 时域特征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轴重下朔黄铁路长大下坡段空气制动运用与节能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晓凤 林宏泉 +1 位作者 郑木火 陆小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5,共7页
朔黄铁路亟需通过提高列车轴重、增加编组长度来增强铁路运输能力,但神池南—西柏坡段多为10‰左右的长大下坡,提高轴重、增加编组后如何保证列车在该路段的行车安全是倍受人们关注的难题。为此,本文针对30t轴重2.3万t重载列车在长大下... 朔黄铁路亟需通过提高列车轴重、增加编组长度来增强铁路运输能力,但神池南—西柏坡段多为10‰左右的长大下坡,提高轴重、增加编组后如何保证列车在该路段的行车安全是倍受人们关注的难题。为此,本文针对30t轴重2.3万t重载列车在长大下坡段如何施加空气制动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空气制动运用方法;同时,对该路段的节能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理论,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其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空气制动运用方法能够有效保证30t轴重2.3万t重载列车在长大下坡段的安全运行,并能够提高发电量,节约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轴重 长大下坡 空气制动运用方法 节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帧间差分累积的铁路限界异物检测提取算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碧 丁春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3-158,共6页
为满足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对铁路限界内异物检测提取的需求,改进帧间差分法,提出一种以帧间差分累积为基础的铁路限界内异物检测提取算法。算法针对图像序列帧匹配提取的轨道线为依据标定限界区域,通过多帧隔帧帧差法得到差分结果,... 为满足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对铁路限界内异物检测提取的需求,改进帧间差分法,提出一种以帧间差分累积为基础的铁路限界内异物检测提取算法。算法针对图像序列帧匹配提取的轨道线为依据标定限界区域,通过多帧隔帧帧差法得到差分结果,根据铁路限界内道床纹理特征,通过数学形态学实现背景纹理的重构来降低背景噪声影响。最后,以侧向差分灰度的累积投影值来动态确定不同环境下的异物前景范围,并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提取得到前景目标。通过对47个路轨场景进行测试,算法对有前景目标场景的目标检测率为96.87%,定位提取过程的平均耗时为137 ms。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完成对运动背景下的轨道限界内前景目标的定位和提取,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障碍物检测 图像处理 帧间差分法 数学形态学 前景目标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智能化操控算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小红 郑木火 林宏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8,共8页
为保证重载列车运输安全,优化运行效率,提升线路运输能力,基于朔黄线神华8轴万t列车对列车受力模型及牵引/再生系统滞后特性进行研究;根据重载列车的运行特性,采用模糊控制进行重载智能化操控,研究模糊控制算法的应用,并重点确定输入输... 为保证重载列车运输安全,优化运行效率,提升线路运输能力,基于朔黄线神华8轴万t列车对列车受力模型及牵引/再生系统滞后特性进行研究;根据重载列车的运行特性,采用模糊控制进行重载智能化操控,研究模糊控制算法的应用,并重点确定输入输出模糊集;分析朔黄线线路数据,结合预测控制,对重载列车调速指令进行计算,给出合理的牵引/再生操控、空气制动操控及过分相操控提示,辅助司机驾驶;计算机实现并现场试验,结果说明,算法对列车推荐速度跟随性良好,满足运行时间误差小于5%、节能5%~10%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预测控制 智能化操控 重载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黄铁路调度优化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永生 刘德勇 +1 位作者 孙莹莹 杨静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为提高轴重300 k N以上重载铁路运输效率,建立基于车-地连续通信的调度优化系统,通过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计算,得出优化的列车运行计划,并实时监督列车的运行状况,优化行车密度,实时调整运行计划,从而优化列车运行策略,提高效益。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调度优化 调度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智能化操控系统车地实时通信方案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小红 张晓凤 +1 位作者 郑木火 孙莹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0-133,共4页
为提高重载列车调度和运行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基于朔黄线神华机车进行重载列车智能化操控系统和地面调度优化系统的车地实时通信方案研究,包括车地通信的接口安全性、车地通信机制和内容以及重载列车智能化操控系统对地面... 为提高重载列车调度和运行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基于朔黄线神华机车进行重载列车智能化操控系统和地面调度优化系统的车地实时通信方案研究,包括车地通信的接口安全性、车地通信机制和内容以及重载列车智能化操控系统对地面调度信息的处理,通过LTE-R 4G网络实现车地数据的实时安全交互,实现朔黄线车地设备报文实时自动交互功能,进一步提高朔黄线重载列车运行的准时性和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地通信 智能化操控系统 调度优化系统 重载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地通信的朔黄铁路列车追踪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永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118,共4页
为优化朔黄铁路列车追踪,通过增加地面调度优化系统和车载辅助智能操控系统,建立基于LTE-R网络的连续车-地通信,使车载设备获得更多的前方线路信息,并实时监督列车的追踪间隔,从而实现列车精确定位以及临时限速和行车许可即时传递,通过... 为优化朔黄铁路列车追踪,通过增加地面调度优化系统和车载辅助智能操控系统,建立基于LTE-R网络的连续车-地通信,使车载设备获得更多的前方线路信息,并实时监督列车的追踪间隔,从而实现列车精确定位以及临时限速和行车许可即时传递,通过比对分析,优化后不仅能提高效益,更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车-地通信 列车追踪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调度优化系统内部通信关键问题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永生 高晓菲 +1 位作者 梅瑜华 刘德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7-151,共5页
为研究重载铁路调度优化系统内部通信的关键问题,对调度优化系统内部通信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影响通信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建立UDP和TCP相结合的总线式通信机制,从而保证系统内部通信的可靠性,满足调度优化系... 为研究重载铁路调度优化系统内部通信的关键问题,对调度优化系统内部通信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影响通信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建立UDP和TCP相结合的总线式通信机制,从而保证系统内部通信的可靠性,满足调度优化系统内部通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调度优化系统 通信 消息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停站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璞 张琨 杜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43,49,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停站过程中乘客舒适性较差的现象,提出了通过提升车辆跟随性,以及改善ATO(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算法来提高ATO停站舒适度的措施。对ATO停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列车制动舒适度需满足列车纵向冲击率≤0...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停站过程中乘客舒适性较差的现象,提出了通过提升车辆跟随性,以及改善ATO(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算法来提高ATO停站舒适度的措施。对ATO停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列车制动舒适度需满足列车纵向冲击率≤0.75 m/s^(3);通过人工驾驶列车运行试验得出将列车制动级位控制在40%以内时,乘客舒适度体感更舒适;对列车停站过程中空气制动对车辆跟随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列车停站过程中采用纯电制动的措施提升列车跟随性改善舒适度的方法;提出改善ATO控制算法,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调整参数,来改善ATO控车曲线使列车以较小制动级位停车。在此基础上,优化了PID控制算法,选择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较传统PID控制算法,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可更高效地解决舒适度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 列车 停站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