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M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以舟 汪芳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8-160,共3页
利用BIM技术的可视性、模拟性、交互性,将其应用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通过建立案例工程的模型库、施工方案库,学生可在电子工地上进行实践,弥补课间实训、顶岗实习存在的不足,达到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可供土木工程类实践... 利用BIM技术的可视性、模拟性、交互性,将其应用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通过建立案例工程的模型库、施工方案库,学生可在电子工地上进行实践,弥补课间实训、顶岗实习存在的不足,达到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可供土木工程类实践课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路桥工程 实践课程 施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泡沫混凝土技术的公路拓宽工程改建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颖峰 王海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7,共3页
泡沫混凝土技术对于解决公路拓宽时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及侧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不但能节省用地、减少拆迁,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不影响现有交通,并大幅度地降低工程运营后的维护管理费,为解... 泡沫混凝土技术对于解决公路拓宽时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及侧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不但能节省用地、减少拆迁,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不影响现有交通,并大幅度地降低工程运营后的维护管理费,为解决传统公路拓宽工程存在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泡沫混凝土强度形成原理与技术特性,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可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公路拓宽 强度形成原理 技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远场地震作用下深水高墩桥梁水动力效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 开永旺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为研究近、远场地震作用下水动力效应对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明确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分析中考虑动水压力的必要性,以典型的深水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例,基于OpenSees建立其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通过附加质量法模拟墩-水动力相... 为研究近、远场地震作用下水动力效应对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明确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分析中考虑动水压力的必要性,以典型的深水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例,基于OpenSees建立其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通过附加质量法模拟墩-水动力相互作用,并在PEER数据库选择代表性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对该桥梁进行不同水深下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对比研究近、远场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效应对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论近场还是远场地震作用,墩-水相互作用都会显著增大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近场地震作用下,对桥墩的墩顶位移和墩底曲率的改变率分别可达到64.77%和156%;与远场地震作用相比,近场地震作用下墩-水相互作用对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在近场地区的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分析中,应充分考虑近断层地震动和墩-水相互作用的耦合效应;近场地震作用下,墩-水相互作用主要激起桥墩的一阶振型产生基频共振,增大墩底的损伤,而远场地震作用下墩-水相互作用会激起桥墩的高阶振型,不仅增大墩底的损伤而且会加剧墩身中上部的损伤;深水高墩桥梁抗震性能分析不仅需要考虑动水压力效应,还应考虑近场和远场地震动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桥梁 动水效应 抗震性能 近、远场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中集料迁移的表征方法与评价指标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龚芳媛 拜佳威 +3 位作者 陈祎 程雪佼 王书岳 邓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27,共14页
集料作为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表征其在混合料中的迁移特性来量化其形态特征和粒径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对研究混合料细观结构变化及预估路面变形类病害有重要意义。目前,表征不同形态特征和粒径集料迁移特性方法的系统性... 集料作为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表征其在混合料中的迁移特性来量化其形态特征和粒径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对研究混合料细观结构变化及预估路面变形类病害有重要意义。目前,表征不同形态特征和粒径集料迁移特性方法的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为评述不同集料迁移特性的表征方法与评价指标,本文对表征集料形态特征及粒径分布的传统试验、图像、数值仿真方法进行总结;从数字图像处理、传感器、离散元方法等角度,对现有追踪不同集料迁移及分布特征的光学扫描设备、算法、传感器、软件种类及适用范围等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可量化集料迁移特性的空间位移、空间旋转角、欧拉角、加速度、位移增量等17种指标,对混合料中不同集料颗粒运动规律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最后,基于现有表征和评价不同集料迁移特性方法和指标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集料形态 迁移特性 细观结构 表征方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被引量:64
5
作者 赵建峰 陈凯 戎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1-67,共7页
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价值差异突显、主体权责不清、利益分配错位、人才供需矛盾”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人才共育”的战略共同体... 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价值差异突显、主体权责不清、利益分配错位、人才供需矛盾”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人才共育”的战略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育人共同体的路径选择。政行企校联合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有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通,促进产教要素全方位融合,实现产教多元主体多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共同体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江隧道大直径盾构下穿引起的大堤变形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为义 孙宇坤 +1 位作者 李良 谢文斌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82,共5页
应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并结合现场实测,对直径为11.68m的泥水平衡盾构下穿钱塘江大堤而导致大堤变形的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受大直径盾构下穿施工的影响,堤顶的最大沉降为30.5mm,沉降曲线最大斜率为0.13%,基本符合变形控制值,... 应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并结合现场实测,对直径为11.68m的泥水平衡盾构下穿钱塘江大堤而导致大堤变形的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受大直径盾构下穿施工的影响,堤顶的最大沉降为30.5mm,沉降曲线最大斜率为0.13%,基本符合变形控制值,说明选取的掘进参数合理、可行;大堤堤顶的横向沉降槽与直径为6.34m的地铁盾构类似,呈高斯正态分布,仍可用Peck公式预估沉降;大堤深层的土体横向沉降槽虽也符合高斯正态分布,但沉降量及沉降槽宽度随深度的变化不如直径为6.34m的地铁盾构明显,因此可近似用堤顶的沉降反映大堤深层土体的沉降;大堤的堤顶及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曲线近似呈倒"S"形,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地表沉降槽曲线的反弯点处,在施工中应重视大堤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监测以及大堤区域内桩基等挡土结构物受到的附加剪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大直径盾构 下穿 大堤沉降 过江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非等应变的路堤荷载下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章定文 谢伟 郑晓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68-74,共7页
为全面考虑路堤荷载下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非等应变特性,将路堤、桩体、桩间土及下卧土层整体考虑,在总结前人试验结果基础上提出简化的桩土应力比和桩土差异沉降两阶段模型,改进了现有的桩顶平面处的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根据实际的... 为全面考虑路堤荷载下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非等应变特性,将路堤、桩体、桩间土及下卧土层整体考虑,在总结前人试验结果基础上提出简化的桩土应力比和桩土差异沉降两阶段模型,改进了现有的桩顶平面处的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根据实际的应力状态计算桩侧摩阻力,计算桩土荷载分担,进而得到桩体和桩间土沉降。通过各子系统界面处的位移和应力边界条件考虑其相互作用,得到了路堤荷载下搅拌桩复合地基总沉降计算模型。对比淮盐高速公路试验段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实测沉降、文中模型以及传统复合模量法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沉降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常规的复合模量法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桩 复合地基 非等应变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试验数据修正桥梁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征文 李永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以浙江省长兴县上莘大桥为对象,采用一般方法建立桥梁分析的初始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桥梁交工验收荷载试验采集的静、动载试验数据,通过建立考虑变形、频率及振型等静、动力信息的多目标函数对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得到能够反映桥梁... 以浙江省长兴县上莘大桥为对象,采用一般方法建立桥梁分析的初始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桥梁交工验收荷载试验采集的静、动载试验数据,通过建立考虑变形、频率及振型等静、动力信息的多目标函数对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得到能够反映桥梁结构真实状况的基准有限元模型.修正后基准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不同静载试验工况下实测数值、动载试验工况下实测振动频率、模态等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桥梁荷载试验实测数据对桥梁有限元计算模型修正后,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荷载试验实测响应结果均能保持一致,利用荷载试验数据修正桥梁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动力试验 有限元计算模型 多目标函数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港公路海底抛石施工工艺及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邹胜勇 谢波 +1 位作者 华毓江 彭卫兵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24-528,共5页
疏港公路在海底抛石施工中,由于海面风力强、潮汐的影响大,施工和测控难度相对较高.为了适应海上疏港公路抛石施工的需要,基于DTM建模技术自主研发了海底抛石施工计算机辅助系统,用Visual Studio 2005编程实现了海底地形云图显示、抛石... 疏港公路在海底抛石施工中,由于海面风力强、潮汐的影响大,施工和测控难度相对较高.为了适应海上疏港公路抛石施工的需要,基于DTM建模技术自主研发了海底抛石施工计算机辅助系统,用Visual Studio 2005编程实现了海底地形云图显示、抛石工程量计算和动态水深预警等相关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疏港公路海底抛石施工的工艺原理、流程和具体操作要点.研究结果表明:海底地形云图和动态水深预警可以直观反映海底地形情况,为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提供指导;根据潮水特点和不同船只安全航行水深,利用开体驳、平板驳等多种船只协同施工配合抛石,可以有效避免船只搁浅;采用陆抛进占法和大侧小中抛石法进行抛石施工,可确保抛石的准确性和密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抛石 OPENGL GPS GIS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影响区土体变形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晓国 焦华丽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07-310,315,共5页
真空预压法是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置,在真空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会产生向面向加固区的侧向收缩变形,甚至出现收缩裂缝,从而对真空预压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对真空预压影响区土体的变形机理的研究还很少,笔者对此做了... 真空预压法是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置,在真空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会产生向面向加固区的侧向收缩变形,甚至出现收缩裂缝,从而对真空预压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对真空预压影响区土体的变形机理的研究还很少,笔者对此做了分析研究,得出诱导变形是影响区土体变形的最主要原因.结合数值计算,分析了联合堆载、隔离墙两种防治措施的效果,两种防治措施都能有效减小真空预压边界附近影响区土体的水平位移,减小真空预压对边界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影响区 变形机理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在公路高路堤段滑塌处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颖峰 夏国权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8-79,共2页
结合高速公路高路堤路段滑塌采用泡沫混凝土处治的应用,介绍了泡沫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施工工艺和要求。实践证明,泡沫混凝土能减轻填土自重,提高路堤的抗滑稳定性,而且能缩短施工工期,并节省用地,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工程质量。... 结合高速公路高路堤路段滑塌采用泡沫混凝土处治的应用,介绍了泡沫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施工工艺和要求。实践证明,泡沫混凝土能减轻填土自重,提高路堤的抗滑稳定性,而且能缩短施工工期,并节省用地,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工程质量。本文为泡沫混凝土技术在同类病害中的使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高路堤 滑塌 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台阶植生法的公路挡土墙生态防护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颖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5,共2页
传统的公路挡土墙只具有工程防护的作用,而新型的台阶植生法在陡峭的挡土墙坡面上,使用SNS柔性防护网主动系统固定绿化基础材料,造出台阶状的稳定又平坦的生长基盘(土壤),并进行绿化,它综合了工程防护与绿化防护两大特点,改变了公路挡... 传统的公路挡土墙只具有工程防护的作用,而新型的台阶植生法在陡峭的挡土墙坡面上,使用SNS柔性防护网主动系统固定绿化基础材料,造出台阶状的稳定又平坦的生长基盘(土壤),并进行绿化,它综合了工程防护与绿化防护两大特点,改变了公路挡土墙传统单一的边坡防护作用,既美化了公路景观,又加固了边坡,并防止了坡面冲刷,达到了挡土墙生态防护的目的。文中分析了该方法的防护机理及工程应用情况,可为台阶植生法在类似挡土墙的生态防护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台阶植生法 植生袋 SNS柔性防护网主动系统 锚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4A AGRI数据研究2023-02-06土耳其地震水汽异常变化
13
作者 周羿 王新志 许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94-1299,共6页
首先利用探空数据对风云四号气象卫星A星(FY-4A)先进的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AGRI)提供的水汽产品进行精度验证;然后利用AGRI获取2023-02-06土耳其地震震中区域水汽、陆表温度和降水估计的时间序列,并对水汽异常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 首先利用探空数据对风云四号气象卫星A星(FY-4A)先进的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AGRI)提供的水汽产品进行精度验证;然后利用AGRI获取2023-02-06土耳其地震震中区域水汽、陆表温度和降水估计的时间序列,并对水汽异常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AGRI水汽和探空水汽的相关系数为0.90,RMSE和平均bias分别为2.51 mm和-0.06 mm;2)临震时,AGRI水汽方差上升至0.029-0.156 mm,波动加剧;震后,AGRI水汽出现一个明显的陡升-陡降过程;3)基于AGRI陆表温度和降水估计,推断出现水汽异常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地震后地面热作用增加使得水汽上升,在峰值时形成降水,导致水汽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4A AGRI 探空 水汽 陆表温度 降水估计 土耳其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