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在交通检验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项庆明 宋景景 钱梁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8-22,共5页
物联网技术在试验室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试验检测工作变得更科学、更智能。针对试验室产生的大量数据,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管理平台设计构架,在全面实现试验检测记录、传输、交互和评价全过程管控的同时,深层挖掘数据下高频项目组以及项目... 物联网技术在试验室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试验检测工作变得更科学、更智能。针对试验室产生的大量数据,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管理平台设计构架,在全面实现试验检测记录、传输、交互和评价全过程管控的同时,深层挖掘数据下高频项目组以及项目组间的关联规则,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大数据 检验检测试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检测技术研究
2
作者 朱贤德 包寅杰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14期95-96,共2页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由于其本身不稳定,必然会对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安全及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在隧道施工中遇到埋深较浅的情况时,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为隧道施工打好基础,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文章结合工程实...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由于其本身不稳定,必然会对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安全及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在隧道施工中遇到埋深较浅的情况时,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为隧道施工打好基础,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在软弱围岩隧道工程中如何运用相关技术进行准确可靠的地质情况预估,以及通过对获取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探明地下岩性。实践证明,通过文中的工程实例运用的技术方法,可以判定围岩的稳定性和确定破碎段,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力的指导,使施工顺利进行,并能提前规避相应的施工风险,应贯穿于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隧道 TSP地质预报 监控量测 探地雷达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交工荷载试验分析
3
作者 虎洁琼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3期22-24,共3页
文章以浙江省某高速公路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为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交工桥梁外观检查、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桥梁结构静力和动力响应。试验表明,桥梁整体工作性能良好,具有承受预定设计荷载的强度和刚度... 文章以浙江省某高速公路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为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交工桥梁外观检查、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桥梁结构静力和动力响应。试验表明,桥梁整体工作性能良好,具有承受预定设计荷载的强度和刚度,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桥梁结构的交工验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系杆拱桥 交工验收 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APP的图像法检测混凝土表面裂缝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倪彤元 周若虚 +3 位作者 杨杨 杨学成 张武毅 林楚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70,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 APP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无损检测方法。利用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采集裂缝区域图像,通过灰度化、滤波降噪、泛洪填充等图像处理算法提取裂缝目标,根据裂缝像素点坐标间的几何关系以及裂缝所包含的像素点个数,并结合拍... 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 APP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无损检测方法。利用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采集裂缝区域图像,通过灰度化、滤波降噪、泛洪填充等图像处理算法提取裂缝目标,根据裂缝像素点坐标间的几何关系以及裂缝所包含的像素点个数,并结合拍摄手机的单位像素点尺寸来计量裂缝特征值,实现裂缝无损检测。新开发的APP裂缝检测技术能计量检测任意点宽度、裂缝总长度、裂缝面积、裂缝最大宽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智能手机光学变焦,放大目标裂缝可以有效地提高APP计量检测混凝土表面裂缝精度;与裂缝测宽仪比较,APP计量检测精度误差小于5%,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表面裂缝检测 混凝土裂缝 智能手机 图像处理 Android APP 裂缝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桥梁混凝土裂缝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倪彤元 张武毅 +4 位作者 杨杨 周若虚 蒋清吉 王辉 潘罗宇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7期258-263,M0027,M0028,共8页
基于图像处理的桥梁裂缝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高效、准确、智能化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对基于图像处理的裂缝检测技术中的图像识别、图像增强、图像分割、裂缝特征描述及算法进行了综述... 基于图像处理的桥梁裂缝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高效、准确、智能化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对基于图像处理的裂缝检测技术中的图像识别、图像增强、图像分割、裂缝特征描述及算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图像处理技术在桥梁裂缝检测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现有裂缝图像识别算法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检测 裂缝特征 图像识别 图像增强 二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现状分析及对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合德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6-10,共5页
孔道压浆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浙江省部分公路和铁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孔道压浆不密实质量问题,发现施工工艺不到位、检测手段落后和技术规范不适应等是问题产生的根... 孔道压浆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浙江省部分公路和铁路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孔道压浆不密实质量问题,发现施工工艺不到位、检测手段落后和技术规范不适应等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对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状况进行直观、高效的检测,实现压浆密实度检测从象征性的定性检测迈向了实质性的定量数据检测,有效控制了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后张预应力 压浆 密实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孔道密实度检测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建铧 《工程质量》 2020年第S01期104-109,共6页
针对现代交通建设中日益增多的预应力结构及孔道压浆不饱满现象,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是评价施工质量的重点之一。现行国家、行业规范的规定都没有明确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压浆质量定量上的评定。本文就现有的检测方法,讨论了当前检测... 针对现代交通建设中日益增多的预应力结构及孔道压浆不饱满现象,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检测是评价施工质量的重点之一。现行国家、行业规范的规定都没有明确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压浆质量定量上的评定。本文就现有的检测方法,讨论了当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对现场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评判的标准进行探讨。最后就本领域研究的重点,指出检测发展的趋势,即统一规范标准,从而统一主要的检测方法,统一评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道压浆 密实度 弹性波检测 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偏移法在孔道灌浆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奎 王俊杰 张远军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9-44,共6页
共振偏移法是专门针对复杂结构提出来的一种基于结构局部振动特征,分析孔道灌浆质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孔道位置的自振周期与灌浆密实部位或混凝土中测得的自振周期进行比较,通过自振周期差异对灌浆质量做出准确判定。应用实践表... 共振偏移法是专门针对复杂结构提出来的一种基于结构局部振动特征,分析孔道灌浆质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孔道位置的自振周期与灌浆密实部位或混凝土中测得的自振周期进行比较,通过自振周期差异对灌浆质量做出准确判定。应用实践表明共振偏移法检测复杂结构孔道内部灌浆质量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偏移法 冲击回波法 定位检测 灌浆密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形导数的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研究
9
作者 高鲁超 陈合德 +2 位作者 何子睿 华新 胡川开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0-127,共8页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是在复杂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其蠕变性质不同于其他沉积土。基于分数形导数理论,利用分数形黏壶替代经典Newton黏壶,建立了一种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的分数形蠕变模型;开展宁波海陆相交互沉积土三轴固结排水蠕变...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是在复杂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其蠕变性质不同于其他沉积土。基于分数形导数理论,利用分数形黏壶替代经典Newton黏壶,建立了一种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的分数形蠕变模型;开展宁波海陆相交互沉积土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分析沉积土的蠕变变形和应力-应变关系,并利用宁波和大连沉积土蠕变试验结果,对比分数形蠕变模型和经典元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宁波沉积土蠕变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相比经典元件模型,分数形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的蠕变变形,具有精度高、参数少的特点,且该模型可有效表征沉积土加速蠕变变形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分析海陆相交互沉积土的蠕变特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分数形蠕变模型 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 分数形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空心墩裂缝检测及成因
10
作者 孙晓波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第6期69-70,共2页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桥梁的检测,对薄壁空心墩的竖向裂缝进行详细描述,并结合薄壁墩墩身施工情况,对该病害产生的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今后的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类似工程裂缝分析提供借鉴。
关键词 薄壁空心墩 裂缝检测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匝道桥整体位移检测及监测
11
作者 孙晓波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第8期58-60,共3页
沿海高速公路里蔡互通A匝道桥梁位于软土区域,在路面加铺施工期间发现该桥第3联有所位移,通过检测及试运营中位移监测、有限元模拟分析,找出整体位移成因并提出处治建议,对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消除桥梁位移病害提供了依据,保障了运营安全,... 沿海高速公路里蔡互通A匝道桥梁位于软土区域,在路面加铺施工期间发现该桥第3联有所位移,通过检测及试运营中位移监测、有限元模拟分析,找出整体位移成因并提出处治建议,对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消除桥梁位移病害提供了依据,保障了运营安全,并为类似桥梁结构病害检测及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检测 位移监测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试验检测技术探讨
12
作者 高强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13期72-74,共3页
相较于普通的公路项目,隧道施工具有较高的难度,对于技术要求也更高,同时还容易发生衬砌开裂、渗漏等问题,使得隧道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都面临严重的威胁,而这正是目前公路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难题。对此,应当清晰意识到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 相较于普通的公路项目,隧道施工具有较高的难度,对于技术要求也更高,同时还容易发生衬砌开裂、渗漏等问题,使得隧道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都面临严重的威胁,而这正是目前公路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难题。对此,应当清晰意识到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对隧道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以防止出现施工质量缺陷,更加有效地保证隧道的整体安全性。文章详细分析了公路隧道中的试验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技术、探地雷达法检测技术、路面压实度检测技术等,并探讨了公路隧道试验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提高隧道试验检测效果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隧道施工 试验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煤矿乳化炸药的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帅峰 李晨 +1 位作者 刘殿书 李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1-605,共5页
为研究二级煤矿乳化炸药在持续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温度以及在不同燃烧温度下的性状变化特征,将炸药试样在2种温度梯度下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在80~105℃时,正常使用临界温度为95℃;在170~210℃时,燃烧的临界温度为175℃。当高于燃烧临界温... 为研究二级煤矿乳化炸药在持续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温度以及在不同燃烧温度下的性状变化特征,将炸药试样在2种温度梯度下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在80~105℃时,正常使用临界温度为95℃;在170~210℃时,燃烧的临界温度为175℃。当高于燃烧临界温度时乳化炸药持续加热过程表现为:白色→白透明→表面出现白色颗粒→黄色透明→表面出现气泡→逐渐变黑→黑色焦状→放出大量的烟→燃烧,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燃烧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试验结果对高温环境下的爆破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煤矿乳化炸药 高温性能 炸药自燃 临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监测技术在公路高边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
14
作者 林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11期183-185,共3页
为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加强工程监测技术在公路高边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水平,论文采用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分析的方式,对柯诸高速公路的边坡监测数据进行了研究。利用工程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并得到准确的监测数据,... 为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加强工程监测技术在公路高边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水平,论文采用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分析的方式,对柯诸高速公路的边坡监测数据进行了研究。利用工程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并得到准确的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边坡稳定性状况,并提出相应安全建议和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检测技术 公路高边坡 稳定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干流动防洪库容简化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伟 童思陈 王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2,85,共6页
基于三峡水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采用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对三峡水库干流动库容进行了计算,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水库各特征段动库容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干流动库容可通过其与各代表水文站水位的关系来近似简单表达,且具有良好... 基于三峡水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采用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对三峡水库干流动库容进行了计算,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水库各特征段动库容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干流动库容可通过其与各代表水文站水位的关系来近似简单表达,且具有良好精度;在坝前水位一定的情况下,三峡水库干流的动防洪库容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动、静防洪库容差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动库容 动防洪库容 简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空心板桥的开裂机理和性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建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78-1281,共4页
研究了整体式空心板桥在服役过程中的裂缝和性能评估方法。通过ANSYS软件建立精细空间实体模型,分析了设计荷载作用下整体式空心板桥开裂的机理;在弹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影响,对荷载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估,并与刚接板法和弹性... 研究了整体式空心板桥在服役过程中的裂缝和性能评估方法。通过ANSYS软件建立精细空间实体模型,分析了设计荷载作用下整体式空心板桥开裂的机理;在弹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影响,对荷载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估,并与刚接板法和弹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引入钢筋的锈蚀模型,对整体式空心板的时变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辆偏载引起的横向挠曲是桥梁纵向开裂的主要原因,建议对整体式空心板桥进行评估时应同时考虑材料非线性和钢筋锈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式空心板桥 开裂机理 评估 非线性 钢筋锈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湿度-结构耦合作用的船闸闸墙干缩开裂研究
17
作者 赵凯 李成 龚伟杰 《水道港口》 2016年第6期615-621,共7页
根据船闸闸墙在施工期极易产生多种非荷载裂缝这一现象。以京杭运河某船闸实际资料为基础,采用类比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的方法求解湿度场,进一步进行湿-结构耦合分析,通过研究干燥收缩拉应力的变化过程以探讨控制干燥收缩裂缝发展的方法。... 根据船闸闸墙在施工期极易产生多种非荷载裂缝这一现象。以京杭运河某船闸实际资料为基础,采用类比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的方法求解湿度场,进一步进行湿-结构耦合分析,通过研究干燥收缩拉应力的变化过程以探讨控制干燥收缩裂缝发展的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闸墙拆模后前10 d的干燥收缩拉应力发展迅速,50 d左右后干燥收缩拉应力的极值已趋于稳定;(2)闸墙底部和2/3高度处属于"应力危险区",易产生干缩裂缝;(3)通过控制结构尺寸的变化,发现减小闸室底板厚度和结构段长度可减小干缩拉应力的极值,且后者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闸室闸墙 干燥收缩裂缝 湿度场 湿-结构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士瑾 赵建铧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7-11,共5页
从混凝土内部结构性能、外荷载、外部环境、混凝土收缩、材料质量及配合比、钢筋锈蚀等几个方面对桥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内因、外因、类型、部位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设计、施工控制方面对桥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处理措施进行了阐述。最后... 从混凝土内部结构性能、外荷载、外部环境、混凝土收缩、材料质量及配合比、钢筋锈蚀等几个方面对桥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内因、外因、类型、部位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设计、施工控制方面对桥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处理措施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几种桥梁结构裂缝常用的处理方法,供工程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成因 预防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静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武毅 汤建林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以象山港大桥斜拉桥为背景,通过实桥荷载试验分析,研究斜拉桥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应力水平和变形。研究表明,在相当于设计汽车荷载水平的试验荷载作用下,大桥结构处于线弹性工作状态,变形增量与荷载增量呈线性关系;结构总体变形、应... 以象山港大桥斜拉桥为背景,通过实桥荷载试验分析,研究斜拉桥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应力水平和变形。研究表明,在相当于设计汽车荷载水平的试验荷载作用下,大桥结构处于线弹性工作状态,变形增量与荷载增量呈线性关系;结构总体变形、应力、索力的理论值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钢箱梁应力水平较低,受剪力滞效应、横坡及车轮局部效应等影响,钢箱梁顶、底板应力沿横截面呈纵向不均匀分布,尤其顶板U肋出现集中现象,这在桥梁健康监测中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有限元法 静载试验 钢箱梁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激励荷载下桩-承台共同作用动力特性试验分析
20
作者 凡红 陈合德 +2 位作者 龚维明 戴国亮 曹小林 《中外公路》 2022年第4期53-57,共5页
为了研究桩和承台作为整体的承载性能,进行自由场、单桩和两桩承台的现场竖向激振试验,通过分析桩头加速度、桩头位移幅值和竖向刚度随着频率的变化规律,研究桩与承台共同的承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自由场的加速度远远大于单桩和两桩的... 为了研究桩和承台作为整体的承载性能,进行自由场、单桩和两桩承台的现场竖向激振试验,通过分析桩头加速度、桩头位移幅值和竖向刚度随着频率的变化规律,研究桩与承台共同的承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自由场的加速度远远大于单桩和两桩的加速度幅值,单桩桩头加速度幅值约为两桩的2倍;自由场和单桩的位移幅值随着频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出现了共振区域,且单桩的共振频率大于自由场的振动频率;两桩的位移幅值随着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稳定,并未出现共振区域。对比自由场、单桩和两桩的位移幅值随频率变化曲线可知,自由场的位移幅值曲线远大于单桩和两桩的位移幅值曲线,两桩承台桩基础的位移幅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激振荷载 位移幅值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