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矿山建设中矿区可绿化区域的界定
1
作者 洪小玲 徐巍 +4 位作者 胡斌 张锦华 李贺鹏 柏明娥 徐礼根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76-83,共8页
根据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有关要求,矿区可绿化区域的绿化覆盖率应达到100%。本文从学术研究、规划层面、法律角度和规范要求方面分析了矿区的概念,然后从绿化角度提出采矿权登记范围内及其外延受采矿活动影响区域的矿区概念,并根据生产... 根据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有关要求,矿区可绿化区域的绿化覆盖率应达到100%。本文从学术研究、规划层面、法律角度和规范要求方面分析了矿区的概念,然后从绿化角度提出采矿权登记范围内及其外延受采矿活动影响区域的矿区概念,并根据生产、管理、生活、生态和其他功能区划定,分别界定和阐述了矿区采场、道路、加工场、废石场、排土场、尾矿库、管理区、生活区、沉淀池、运输码头、周边非硬化土地和复垦林地等为矿区可绿化的区域,可为绿色矿山建设中的矿区可绿化区域绿化覆盖率考核提供验收依据,也为矿山企业进行矿区可绿化区域的绿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绿色矿山 可绿化区域 绿化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灰岩粉比表面积对水泥浆体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林智 王振 +3 位作者 洪伟华 黄法礼 杨志强 李化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采用不同比表面积的凝灰岩粉取代30%水泥(按总胶凝材料质量计),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凝灰岩粉对水泥净浆流动度、胶砂强度、水化热的影响,以及凝灰岩粉取代水泥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表面积381 m^(2)/kg的凝灰岩粉取代水泥可提升... 采用不同比表面积的凝灰岩粉取代30%水泥(按总胶凝材料质量计),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凝灰岩粉对水泥净浆流动度、胶砂强度、水化热的影响,以及凝灰岩粉取代水泥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表面积381 m^(2)/kg的凝灰岩粉取代水泥可提升净浆初始流动度,但随着凝灰岩粉比表面积增大,净浆初始流动度明显降低;不同比表面积凝灰岩粉对3 d胶砂抗压强度的贡献与粉煤灰、矿渣粉相近,但对28、56 d胶砂抗压强度的贡献低于粉煤灰和矿渣粉;凝灰岩粉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提升胶砂抗压强度,但比表面积由495 m^(2)/kg增至700 m^(2)/kg时,对胶砂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有限,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抗压强度,作矿物掺和料时凝灰岩粉宜磨细至比表面积495 m^(2)/kg;粉煤灰、矿渣粉和凝灰岩粉取代水泥均能降低水化放热速率峰值和72 h累计放热量,比表面积700 m^(2)/kg的凝灰岩粉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加速效果强于粉煤灰、矿渣粉和其他比表面积凝灰岩粉;495 m^(2)/kg比表面积的凝灰岩粉取代30%水泥后制成的复合胶凝材料,碳排放量降低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凝灰岩粉 试验研究 水泥浆体 比表面积 胶砂 抗压强度 碳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施工中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君瑞 罗立平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第11期87-89,共3页
设定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性能评价指标,构建参数性能分析模型,完成公路桥梁施工中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选择的公路桥梁施工路段混凝土配置中,根据地基土质因素进行机制砂石粉含量设定,在15%掺加量配... 设定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性能评价指标,构建参数性能分析模型,完成公路桥梁施工中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选择的公路桥梁施工路段混凝土配置中,根据地基土质因素进行机制砂石粉含量设定,在15%掺加量配比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够达到120 MPa,具备良好的抗冻性能;超过15%掺加量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会逐渐下降,但也符合生产质量标准,需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结合施工环境,选择不同机制砂石粉掺加量,使混凝土的性能具备施工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施工 机制砂石粉含量 混凝土性能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附性机制砂混凝土施工性能调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振 黄法礼 +3 位作者 李化建 王涛利 易忠来 杨志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140,共6页
机制砂吸附性能显著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及服役性能。为实现高吸附性机制砂的应用,以火成岩类高吸附性玄武岩机制砂为研究对象,研究颗粒级配优化、石粉含量调整、预吸水处理、替代率变化、减水剂类型优选等调控措施对高吸附性机制砂混... 机制砂吸附性能显著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及服役性能。为实现高吸附性机制砂的应用,以火成岩类高吸附性玄武岩机制砂为研究对象,研究颗粒级配优化、石粉含量调整、预吸水处理、替代率变化、减水剂类型优选等调控措施对高吸附性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吸附性玄武岩机制砂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显著,原因在于机制砂持续吸附水泥浆体中减水剂分子和自由水;优化颗粒级配、降低石粉含量、预湿机制砂和调整机制砂替代率可改善机制砂混凝土初始坍落度,但对经时工作性能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基于水解缓释机制的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能为水泥浆体补充被吸附减水剂分子,对混凝土经时坍落度的改善效果最好;提升高吸附性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调控措施不会显著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高吸附性机制砂 机制砂混凝土 施工性能 调控措施 经时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涛利 王丰亦 罗正宇 《市政技术》 2023年第5期251-255,共5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集料(玄武岩、石灰岩)与SBS改性沥青界面的黏附性能,计算了界面能、黏附功、剥落能和能量比。研究结果表明,范德华力对SBS改性沥青-集料的黏附性能起主要作用;不同温度下SBS改性沥青-CaO的界面能、...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集料(玄武岩、石灰岩)与SBS改性沥青界面的黏附性能,计算了界面能、黏附功、剥落能和能量比。研究结果表明,范德华力对SBS改性沥青-集料的黏附性能起主要作用;不同温度下SBS改性沥青-CaO的界面能、黏附功、剥落能和能量比均高于SBS改性沥青-SiO_(2)界面,其水稳性能更优;随温度升高,SBS改性沥青-集料的能量比先减小后增大,在40℃时达到最小值;SBS改性沥青-石灰岩集料的黏附性优于SBS改性沥青-玄武岩集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SBS改性沥青 集料 黏附性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循环加卸载下不同张开度裂隙类岩体变形损伤及能量演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子仪 杨少峰 邵朝阳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7-44,67,共9页
为研究高应力循环加卸载作用下不同张开度对裂隙类岩体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滞回环面积和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以及裂隙类岩体损伤特性的影响。基于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开展了不同张开度和裂隙倾角下裂隙类岩体高应力循环加卸载试验,获... 为研究高应力循环加卸载作用下不同张开度对裂隙类岩体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滞回环面积和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以及裂隙类岩体损伤特性的影响。基于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开展了不同张开度和裂隙倾角下裂隙类岩体高应力循环加卸载试验,获得高应力循环加卸载作用下裂隙类岩体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高应力循环加卸载对类岩体峰值强度有“弱化”作用,“弱化”程度约为11%;以0.4 mm张开度为界限,小于0.4 mm的裂隙岩体滞回环面积随裂隙倾角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规律,动弹性模量随裂隙倾角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大于0.4 mm时,滞回环面积和动弹性模量随裂隙倾角增大均呈递减趋势,且张开度增大,张拉裂纹萌生概率随之增加;绝对损伤参数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45°裂隙倾角涨幅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循环加卸载 张开度 滞回环 动弹性模量 绝对损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厚急倾斜矿体改流体放矿实验研究
7
作者 梁波 王丽圆 +2 位作者 吴宇轩 龙涛 张淦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4-29,共6页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厚急倾斜矿体时,如果采场结构与矿岩流动特征不匹配,则会造成矿石的损失与贫化,对矿产资源造成浪费。为解决此类问题,采用改流体放矿技术,在矿体倾角60°~70°及矿体厚度6~10 m的条件下,设计了9种放...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厚急倾斜矿体时,如果采场结构与矿岩流动特征不匹配,则会造成矿石的损失与贫化,对矿产资源造成浪费。为解决此类问题,采用改流体放矿技术,在矿体倾角60°~70°及矿体厚度6~10 m的条件下,设计了9种放矿实验方案。每种方案采用改流体放矿方法与常规放矿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流体技术进行开采可以将矿石回收率提高19.25%~25.98%;在废石混入率相同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将矿石回收率提高15.68%~25.46%;验证了改流体放矿技术用于中厚急倾斜矿体的可行性,也为中厚急倾斜矿体的开采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与此同时,实验探究了矿体倾角和矿体厚度两个影响因素对矿石回收率、贫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矿体倾角与矿体厚度对改流体放矿实验影响较大,对常规放矿实验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中厚急倾斜矿体 改流体 矿体倾角 矿体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