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去情境化的教师知识:芬兰教师教育课程的演进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何蕾
-
机构
浙江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办公室
-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96,72,共4页
-
文摘
芬兰教育的成功引起世人瞩目。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优秀的教师团队又与其教师教育课程的继承传统与及时改革密不可分。去情境化的教师知识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支撑之一。去情境化的教师知识被其当作现代学术性课堂教师教育课程中必备要素。深入探讨去情境化教师知识,对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芬兰去情境化的教师知识发展的背景、基本特点,以及基于去情境化的教师知识的课程实施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
关键词
芬兰教师教育
去情境化教师知识
课程演进
-
分类号
G4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发展中国家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虞悦
季旭峰
-
机构
浙江省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
基金
2024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区乡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协同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4NDQN023YB)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乡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困境及内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HA200130)。
-
文摘
教师专业发展是培养有效教育者的关键因素,能够助推学生全面成长。然而,在发展中国家,教师通常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获得充足的专业发展机会,教师的实际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强大动力,尤其在那些已经开始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但资源受限的发展中国家。便捷的双向通信、视听媒体功能和移动设备,已成为教师专业学习、辅导反思、获得支持等的有力工具,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的高效提升。本研究通过回顾近年来部分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案例,提取整合经验与启示,回应当下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需求和挑战,为后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建议,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技术赋能
教师专业发展
-
Keywords
developing countries
technology empowerment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构建——以《老王》为例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方相成
-
机构
浙江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4,共4页
-
文摘
在语文教学的各项要素中,教学内容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通过对相应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领会和内化逐步实现。王荣生先生曾把“好课”的最低标准定为具备合宜的教学内容:“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一堂课的语文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这一论述旗帜鲜明地强调了语文教学内容对整个语文教学的奠基作用。
-
关键词
语文教学内容
文本解读
教材文本
堂课
奠基作用
言语形式
语言表达能力
内容和形式
审美鉴赏能力
文章主旨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鲁迅小说语言的空白艺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丽芬
-
机构
浙江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6,25,共6页
-
文摘
"文学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它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正是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才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此即所谓‘召唤结构’"。①召唤性是文学文本最根本的结构特征,是由空白所赋予的。文学文本的空白,大体而言,可分为结构空白和语言空白两大类,下文就鲁迅小说语言的空白艺术作一探讨。
-
关键词
小说语言
空白艺术
鲁迅
意义未定性
文学作品
意义空白
文学文本
接受意识
-
分类号
I210.6
[文学—中国文学]
-